第27章嘔吐噦下利病脈(1)

證並治第十七

論一首脈證二十七條方二十三首

一、嘔吐噦

1夫嘔家有癰膿,不可治嘔,膿盡自愈。

講解:本段與《傷寒論》厥陰篇第376條大致相同,可見《傷寒論》亦論雜病治療。嘔家裏有癰膿,生理機能上借嘔吐之良能將膿排出,故嘔吐物中夾有膿液,此時不可止嘔,待膿液排淨嘔吐自止。若止嘔,膿液不得順利排出,則需以藥力排膿,常用的排膿方劑列於腸癰篇中,如排膿散、排膿湯,及大黃牡丹皮湯,藥物可選冬瓜子、桔梗、貝母、薏苡仁等排膿,至腸癰篇再詳細論述。

2先嘔卻渴者,此為欲解;先渴卻嘔者,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嘔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飲故也,此屬支飲。

講解:胃中有水飲,則嘔,嘔之後,飲去胃中幹,人覺口渴而嘔止,故為欲解。若始覺口渴,渴欲飲水,達到一定程度,胃弱不能消水,水積胃中,停於心下,人即嘔逆,此屬痰飲為病。一般治嘔,常用降逆、祛水之法,即祛胃中停水,但嘔之原因甚多,後文還將提及,不可見嘔便用止法。

凡胃中有水飲之嘔,水飲吐盡,人當口渴,今心下支飲,自下至上,隨吐隨聚,而反不渴。本段與前文所講先服苓甘五味薑辛夏仁湯之熱藥,本當口渴,今反不渴,為有支飲,意義相同,故本書應前後互看為宜。

3問曰: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師曰:以發其汗,令陽微膈氣虛,脈乃數,數為客熱,不能消穀,胃中虛冷故也。脈弦者虛也,胃氣無餘,朝食暮吐,變為胃反。寒在於上,醫反下之,今脈反弦,故名曰虛。

講解:本條設問說明胃中虛寒而致嘔吐者。病人脈數,數為有熱,熱則消穀嗜食,但病人於表證階段發汗太過,大汗淋漓,而表證不解,此處脈數,主邪熱未清,為表邪客熱,此熱不能消穀。汗來源於胃氣,胃消化水穀之後,變成精氣,出則為汗,若汗出太過,喪失津液,津液主源還在胸膈胃部,故言“膈氣虛”,即胃氣虛,胃虛則水飲乘機而入,水飲性寒,而使胃中虛冷,飲聚於胃,則發嘔吐。

虛寒在胃,不能消穀,不欲食而吐,醫者誤以為裏有宿食,而反下之,以致胃氣衰敗無餘,脈弦大中空,而早上所食之物於傍晚吐出,變為胃反,胃反相當於現代所言嚴重的胃下垂,胃筋弛縱,故而下垂,運化失司,所食停於胃中,停到一定程度則吐,此為胃反。輕者幾日一吐,甚者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4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無氣,無氣則榮虛,榮虛則血不足,血不足則胸中冷。

講解:脈微則無氣者,謂脈微無精氣也。精氣者榮衛之本,故無氣則榮氣自虛,榮虛則血不足,血不足則無以煦養胸中,故胸中冷也。

5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虛,澀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名曰胃反。脈緊而澀,其病難治。

講解:趺陽脈以候脾胃,浮而中空主虛,澀為損傷不及之脈,脾傷則不能運化水濕,不能消化飲食,謂之“不磨”,脾不能消化飲食,宿食不化,停食胃中,則早晨所食晚上要吐,晚上所食早晨吐,即宿穀不化,脾胃俱虛,名曰胃反。胃反為虛,脈應不及,若脈緊澀,緊主邪盛,澀主津血不足,合則邪盛正虛,其病難治,非獨胃反,任何病都是這樣。

6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講解:此處僅是欲吐,並非真吐,即欲吐,吐之為快,卻不得吐,如前文所講瓜蒂散“溫溫欲吐,複不能吐”,病有上越之機,應順勢利導,催吐即可,萬不可下。

至此,對於吐,在原則上講了很多,發作原因也略提了一下,有水飲、胃虛寒,也有胃反脾胃俱虛這一類;用方治療上,提出幾個要點:一是有癰膿,不可止嘔,但需排膿,膿盡嘔自止;二是假設這個病人欲吐而不得吐者,不可止嘔,應順其勢而吐之。

7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講解:自本條始論噦,噦與幹嘔十分相近,有聲無物,謂之幹嘔,幹嘔其聲連連不斷者,古人謂之噦,又稱幹噦。噦大都以虛證為多,但亦有實證,本條所講即是實證。噦而腹部實滿拒按,當詢問其二便狀況,大便不利,腹滿拒按的,小便不利,脹滿便在少腹了,利其二便則愈。此處噦未詳論,因其已在《傷寒論》中論及。

8嘔而胸滿者,吳茱萸湯主之。

【吳茱萸湯】

吳茱萸一升,人參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講解:胃虛,水停於胃,挾氣上衝,故嘔而上腹較滿,甚則胸滿,但胸滿隻是偶爾出現。

方中吳茱萸治水氣上衝,有止嘔、鎮痛的作用,配伍大量生薑,加強其止嘔作用,以治其標,人參、大棗補胃之虛,恢複胃氣,以治其本,本方臨床常用。

9幹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方見上)。

講解:胃中停水,水氣上衝,吐涎沫是一個症狀,還可見到頭暈、頭痛、惡心欲吐等,但以頭暈最為多見,臨**美尼爾氏綜合征多見吳茱萸湯證。

本方治療頭痛、頭暈、吐涎沫、胃疼,隻要見嘔惡,證屬虛寒者,一般都可應用,療效顯著。方中吳茱萸性溫,利於虛寒,不利濕熱。臨**考慮患者有熱,尤其是實熱證者,吳茱萸當慎用。

10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

【半夏瀉心湯】

半夏(洗)半升,黃芩三兩,幹薑三兩,人參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甘草(炙)三兩。

右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講解:水氣在胃則嘔,在腸中則腸鳴,心下痞在半夏瀉心湯裏有兩層關係,一方麵胃氣虛弱,心下痞硬,為人參證;另一方麵水飲內結,痞結化熱,為瀉心湯證,而半夏瀉心湯兼而有之。

本方寒熱並用,以半夏、幹薑祛飲,人參、甘草、大棗補胃之虛,黃芩、黃連解煩、解痞。此病臨床常常兼有煩躁、下利,但苦藥當中,惟黃芩、黃連、黃柏苦燥,能祛水、解煩、止利,故仍可用半夏瀉心湯。甘草此處用三兩,多可至四至六兩,變為甘草瀉心湯,加大量生薑,即為生薑瀉心湯,治療作用相似,都可以治嘔而心下痞,或兼下利,當與《傷寒論》對照思考。

本方藥物寒熱並用,既有黃芩、黃連之苦寒,又有幹薑、半夏之辛溫,因其證並非單純虛寒,或是單純實熱,乃是寒熱錯雜為病。

11幹嘔而利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黃芩三兩,甘草(炙)二兩,芍藥二兩,半夏半升,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講解:《傷寒論》中黃芩湯用治太陽少陽合病之下利,即三陽合病,故本條還可見到太陽病表邪未解之發熱、頭疼,亦可見到病及少陽之口苦、咽幹,其利當是熱利。

方中黃芩解熱,芍藥解熱治腹痛,同時兼有嘔者,加半夏、生薑下氣祛水以止嘔。

12諸嘔吐,穀不得下者,小半夏湯主之(方見痰飲中)。

講解:胃有停水,水穀不得消化下行,所食之物常被吐出,小半夏湯主之。

方中半夏、生薑兩味藥皆可祛水、止嘔,專治水飲所致之嘔。半夏下氣祛水,生薑降逆止嘔、散寒祛水。小半夏湯單獨用的機會較少,一般臨**都與其他方劑同用,如黃芩加半夏生薑湯、小柴胡湯中均有小半夏湯,故能治嘔。

13嘔吐而病在膈上,後思水者解,急與之。思水者,豬苓散主之。

【豬苓散】

豬苓、茯苓、白術各等分。

右三味,作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講解:本條言飲家致嘔之治療。水本在膈下胃中,向上衝逆,嘔則上於膈,嘔吐之後,停水已去,胃中幹,口渴欲飲水,則嘔將止,此時趕緊給病人水喝,但應注意“稍稍與飲之,以和其胃”即可。雖然急與之飲,但並不解渴,反複索水欲飲,此時胃尚虛弱,不能受盛,多飲仍吐,豬苓散主之。

方中豬苓、茯苓、白術,盡是利尿祛水之品,而以豬苓為君,利水之中還可以解渴,裏水一去,津液恢複其常,則不再渴,亦不欲飲,後文茯苓澤瀉湯證於此相仿。此利水止渴之法十分巧妙,一般醫家思不至此,應當很好體會。

14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四逆湯】

附子(生用)一枚,幹薑一兩半,甘草(炙)二兩。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幹薑三兩。

講解:水氣上衝,不向下行,小便應不利,若人極虛,失於收攝則小便反而頻數,裏有真寒,則脈弱而四肢厥冷,陰寒內盛,逼迫陽氣外浮,虛陽外越,則身反有微熱,此為虛脫之象,故難治。隻可以四逆湯溫中救逆。

四逆湯以甘草幹薑湯為基礎,再加附子1枚,治其虛寒重證,複其胃氣,恢複一分胃氣,便能保護一分生氣。若用普通的治嘔套方如小半夏湯則難見分毫之效。

15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小柴胡湯】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甘草三兩,半夏半升,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講解:少陽半表半裏有熱,則心煩喜嘔而發煩熱,柴胡證具,當以小柴胡湯解熱、健胃止嘔。

16胃反嘔吐者,大半夏湯主之(《千金》雲: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外台》雲:治嘔心下痞硬者)。

【大半夏湯】

半夏(洗,完用)二升,人參三兩,白蜜一升。

右三味,以水一鬥二升,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煮取二升半,溫服一升,餘分再服。

講解:本條論述胃反治法。胃反主因脾胃虛弱,而見嘔吐,可以大半夏湯下氣建中。

本方與小半夏湯完全不同,方中以半夏下氣止嘔,人參、白蜜補脾胃之虛弱,此處甘藥選性潤之蜜,而不用甘草、大棗、飴糖之壅膩。

17食已即吐者,大黃甘草湯主之(《外台》方,又治吐水)。

【大黃甘草湯】

大黃四兩,甘草一兩。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講解:大腸穀道不通,大便不利,蘊熱上壅,致食後嘔吐,不食則胃腸負擔稍輕而不吐,大黃甘草湯主之。

方中大黃通便下熱,甘草緩食後即吐之急迫。

18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茯苓澤瀉湯主之。

【茯苓澤瀉湯】

(《外台》雲:治消渴脈絕,胃反吐食之,有小麥一升)

茯苓半斤,澤瀉四兩,甘草二兩,桂枝二兩,白術三兩,生薑四兩。

右六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內澤瀉,再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服。

講解:本條繼論胃反治療,與前文“思水者,豬苓散主之”一條意義相同,但本方證較豬苓散為重,胃氣更加虛衰,茯苓澤瀉湯主之。

方中一方麵以五苓散去豬苓利水、止渴治標,另一方麵以白術、甘草、生薑溫藥健胃治本,胃氣恢複則不再停水。本方與茯苓飲,均可治療胃反即胃下垂或胃肌弛緩、胃擴張所致之嘔吐。方中大量澤瀉、茯苓,可治頭暈。

19吐後,渴欲得水而貪飲者,文蛤湯主之。兼主微風,脈緊,頭痛。

【文蛤湯】

文蛤五兩,麻黃三兩,甘草三兩,生薑三兩,石膏五兩,杏仁五十枚,大棗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一升,汗出即愈。

講解:本條訛誤,於《傷寒論》中已經談及。文蛤湯為大青龍湯減量麻黃、石膏,而去桂枝,加文蛤,為發汗劑,病人胃中已燥,吐後即渴而貪飲,絕無再以文蛤湯發汗奪津之法,當與消渴篇中文蛤散。當參《傷寒論》第141條:“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噀之、若灌之,其熱被卻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此二條方證顛倒,應互換其理方通。

文蛤湯方中兼主表證微風、脈緊、頭痛,即是不得汗出,表邪不解所致。方後注中“汗出即愈”,說明本方為發汗劑。

文蛤散中僅文蛤一味止渴,渴止則不欲再飲,水無後援,吐當可愈,不至再發。

20幹嘔,吐逆,吐涎沫,半夏幹薑散主之。

【半夏幹薑散】

半夏、幹薑各等分。

右二味,杵為散,取方寸匕,漿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頓服之。

講解:本條胃寒停飲比較重,需用半夏幹薑散,與小半夏湯相比,本方以溫熱的幹薑易生薑,加強溫中力量。吐涎沫說明胃寒有飲,理中湯、吳茱萸湯、半夏幹薑散,均見此證,但這幾個方證有所區別:理中湯裏用人參,可見不但寒且虛,而見心下痞硬;吳茱萸湯證主要有頭痛、頭暈症狀;半夏幹薑散證與吳茱萸湯證相似,但沒有頭痛、頭暈。故辨證不能僅僅抓住片麵的一點,要有整體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