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國模式取得成功的曆史經驗

中國道路是黨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成功開創出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模式是一條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現代化模式,它打破了“歐洲中心論”“歐美模式主導論”,開辟了民族國家走向現代化的新途徑。從中國模式的成就來看,它主要具有以下一些獨特的內涵和曆史經驗。

(一)完善基本製度與創新體製相統一

中國發展模式是在不斷完善經濟製度和健全經濟體製過程中加快發展的模式。胡錦濤同誌指出:我國改革發展取得的成功經驗,就是要“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同堅持改革開放結合起來,把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同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結合起來,把堅持社會主義基本製度同發展市場經濟結合起來,把推動經濟基礎變革同推動上層建築改革結合起來,把發展社會生產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結合起來,把提高效率同促進社會公平結合起來,把堅持獨立自主同參與經濟全球化結合起來,把促進改革發展同保持社會穩定結合起來,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結合起來。”體製機製不完善、改革不到位是經濟社會發展中諸多矛盾和問題產生的重要根源,如不加快體製改革和製度創新,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就沒有堅實的體製基礎”。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全麵深化改革,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堅決破除各方麵體製機製弊端,努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前景。”這種對於我國改革性質、改革任務和改革內容的界定,堅持了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促進生產力發展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使完善基本製度與進行體製創新有機地結合起來,指出了中國發展經驗的主要特點。

1.不斷鞏固和完善基本經濟製度。改革的對象和內容取決於改革的性質,有什麽樣的社會製度,就會有什麽樣的改革對象和內容。我國深化改革是建立在社會主義製度的基礎之上的,因而,必須按照社會主義經濟規律來進行。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就是通過生產資料公有製調動廣大勞動者的積極性,迅速地提高社會生產力,並在生產力的快速提高中實現發展成果的全民共享。過去我國忽視國情、搞“一大二公”,帶來了計劃經濟管得過死、缺乏活力的弊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確立“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製度,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增強了經濟活力。應當明確,在改革過程中調整與落後生產力不相適合的生產關係和管理體製,並不是否定公有製的發展方向。社會主義製度的最終完善,還必須建立在社會化的大生產基礎上,還必須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鞏固和壯大公有製經濟。當前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首要的任務仍然是堅持和維護公有製的主體地位,積極探索公有製經濟發展壯大的形式和道路。這是因為,隻有在社會主義公有製經濟中,勞動人民才會真正處於“主人翁”的經濟地位,真正實現經濟民主的權益;隻有保持公有製經濟的主體地位,才能切實貫徹按勞分配的原則;隻有隨著公有製經濟的鞏固和發展,廣大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實現程度才能不斷提高,經濟發展的動力才不會衰竭。

在深化改革中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製度,需要按照國民經濟發展的規律和加強宏觀調控的要求,加強公有製經濟的控製力和影響力。近年來,質疑公有製經濟作用的聲音不絕於耳,出現了借打破“壟斷”來反對“國進民退”的所謂改革觀,導致公有製經濟的重要地位受到忽視。部分地區和部分領域中公有製經濟的影響甚至日漸式微,這與我國社會主義國家的根本宗旨是完全不相容的。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建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可以照搬西方國家的做法,實行“私有製加公共財政再分配”的製度。但是,從西方國家至今仍未真正解決社會的兩極分化問題以及我國改革後收入差距拉大的現實來看,完全依靠非公有製經濟的發展,勞資矛盾難以從根本上緩解,建設和諧社會、實現共同富裕也沒有堅實的基礎。相反,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後的事實表明,公有製經濟的存在及建立在其基礎之上的國家宏觀調控能力,始終是社會主義國家化解矛盾和問題的立足點和優勢。科學發展觀提出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基本經濟製度,重點是要重視維護公有製經濟的主體地位,對於我國緩解收入差距拉大、加強國家宏觀調控能力和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體製創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確立和完善,是一個相當長的曆史過程。在我國經濟改革過程中,不同領域的改革,其推進速度和完成程度存在著差異,部分領域的改革相對滯後是正常的。但是,在新的曆史階段進一步深化改革,就必然要觸及到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當前,我國經濟改革的對象已由原來的放權讓利改革轉變為自身的利益調整,體製因素成為製約我國經濟社會全麵協調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源,深化體製改革麵臨著新的要求。將體製改革的重點轉向改革中相對滯後的領域,是科學發展觀關於我國深化改革重點內容的新論述。

以創新體製深化經濟改革,一是要建立務實高效的行政管理體製、改善民生

的社會管理體製、發展可持續的環境治理體製等,在若幹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上有新的突破性進展;二是要解放思想,要打破原有的不合理的利益格局,克服部門利益、地方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局限;三是要由原來的單向突破改革轉向為綜合體製改革,由原來的經濟領域改革轉向為政治社會領域的全麵改革。創新體製還需要著眼於打破傳統的發展模式,改革與科學發展不相適應的政績考核製度、招商引資製度、金融監管製度、社會保障製度等體製因素,真正使市場經濟體製逐步完善,內外貿體製更加平等,投融資體製更有效率,積累和消費關係更為合理,政府調控更加科學,社會保障更加健全,為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體製保障。

3.正確處理好改革意願和社會承受力的關係。在深化改革的進程中,堅持社會主義經濟製度和創新體製之間本質上是統一的,但在不同時點和不同領域,也存在著非對抗性矛盾的一麵。創新體製不能漠視或者損害社會主義的原則,而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製度也需要在實現形式上進行新的探索。科學發展觀將維護基本經濟製度和創新體製相統一,就是既要尊重群眾的首創性和實踐的豐富性,也要堅持發展的基本原則和考慮社會的承受力。科學發展觀要求在堅持基本經濟製度基礎上推進體製創新,在社會承受力基礎上加快改革,就是要避免那種脫離實際和群眾訴求的深化改革傾向,更是要防止單純按經濟利益導向的深化改革。

將社會承受力作為深化改革的一個前提條件,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政策含義:在企業改革和宏觀經濟管理中,反映社會承受力的重要指標是就業問題,需要將就業目標作為衡量的重要標準,擺脫單純追求效率、追求經濟增長的改革訴求。在分配領域,反映社會承受力的主要是低收入階層的收入水平,需要將完善收入分配製度作為調節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手段,重點加強最低工資製度、協議工資製度和收入所得稅調節等工作;在民生事業領域,社會保障體係的完善是決定社會對改革承受力的重要因素,需要不斷提高社會保障層次,擴大保障範圍,提高保障水平,充分發揮財政轉移支付等手段的作用。此外,社會承受力還包括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存環境問題,著眼於發展的改革隻有與環境質量的改善結合起來,才能使改革真正促進發展,使發展成果為全民共享。因此,必須重視維持人口和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之間的平衡,不斷推進生態文明,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二)打造“國民共進”的發展格局

堅持國民共進,既發揮公有製經濟的主體作用,又充分調動私有製經濟的積極作用,是中國模式的一條重要經驗。對公有製經濟的發展不能弱化,更不能妖魔化。實際上,新中國成立以來,公有製的平均經濟效率明顯高於資本主義經濟。即使在計劃產品經濟條件下,從1949年到1978年,包括“大躍進”和“文革”階段的失誤導致的效率下降在內,國有工業企業的總產值年增長率平均也達到13.7%。改革開放以來,在20世紀90年代,國有企業出現過60%多虧損的情況,這種向市場經濟體製轉軌過程中發生的暫時現象,並不能說明公有製的效率就一定低於私有製。須知私有製低效和破產乃是市場經濟司空見慣的現象,有人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之前統計,在我國,成活10年以上的私營企業隻占24.8%,6年至10年的占42.3%,5年以下的占了32.9%。要看到,國有企業一旦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產品經濟體製下解脫出來,就能發揮提高生產率的優越性,煥發活力。2006年全國國有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6.2萬億元,比2003年增長50.9%,年均增長14.7%;實現利潤1.2萬億元,比2003年增長147.3%,年均增長35.2%;上繳稅金1.4萬億元,比2003年增長72%,年均增長19.8%;企業資產總額29萬億元,比2003年增長45.7%,年均增長13.4%;戶均資產2.4億元,比2003年增長84.6%,年均增長22.7%。國務院國資委研究室總結了中央企業在改革中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在國企改革中堅持“權利、義務和責任相統一,管資產和管人、管事相結合”原則的成功經驗,並堅信“遵循企業發展規律,國有企業一定能搞好”。這是很有說服力的。

新時期對非公有製經濟采取的政策,與過去“新民主主義時期”的政策有很大的不同。要而言之,現時期的政策可以歸結為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六字方針,而沒有新民主主義時期的“限製”和“節製資本”的規定。改革開放至今,私人資本經營不但在絕對額上飛速增長,而且在國民經濟部分所占比重也一反新民主主義時期下降的總趨勢,而一路上躍。這種趨勢目前尚在繼續,許多人擔心這會不會影響公有製為主體的地位。這裏有改革初期非公有製經濟起點低的緣由,有改革以來階級形勢變化的背景,也有政策戰略和策略的考慮,等等。應該說,現時期對非公有製經濟所采取的政策,沒有離開公有製為主體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製度這個大前提。在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製經濟發展中,還有“引導”二字,可以利用。我們黨一定會根據具體條件的變化,適時地調整我們的政策,以利於非公有製經濟的健康發展。

總之,公有製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製度的核心。公有製尤其是全民所有製具有勞動者處於自主地位、能自我調節生產關係、保證“全國一盤棋”、促進人們形成共同理想和共同利益、提高發展經濟的總效率、促進走共同富裕之路等優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運行雖然有過波動,但是始終保持穩定的較高增長的態勢,這是公有製為基礎的獨立自主的工業體係支撐的結果;在

經濟體製大轉換的過程中,國有經濟做出了關係全局的貢獻。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如此之快,沒有公有製促成的強大物質基礎是根本不可能辦到的;而統籌城鄉發展措施的提出和實施、統一市場體係建設規劃的設計等,都是公有製這種優越性的具體體現。可以說,公有製經濟,尤其是體現全民所有製的國有經濟,這是產生改革以來向上經濟現象的最根本的因素。

當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有製還不可能覆蓋全社會,從壯大民族經濟的要求看,還需要發展非公有製經濟;公有製自身的實現形式,也有待完善;但是這決不意味著公有製經濟不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公有製經濟在計劃產品經濟條件下缺乏活力,那是管理體製的弊病造成的,不能歸罪於公有製本身。有人認為,近些年來公有製經濟比重顯著削弱,經濟總量反而提高了,因而必須“國退民進”,這是嚴重的輿論誤導。私有化必然導致公有製失去主體地位,一旦私有經濟的比重在國民經濟中超過必要的限度,在私有資本積累規律的作用下,必然引起失業率增長、財富和收入兩極分化等一連串不良經濟現象和由此派生的社會不和諧。可見,中國必須始終堅持公有製為主體,而絕不能搞私有化。正如江澤民同誌指出的,“沒有國有經濟為核心的公有製經濟,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也就沒有我們共產黨執政以及整個社會主義上層建築的經濟基礎和強大物質手段。這一點,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必須有清醒的認識。”

(三)中國模式是社會主義大國的發展道路

隨著我國國勢的增強和加入全球化進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登上世界舞台。作為一種模式,各方麵對中國模式有不同的解讀。有西方學者認為,中國模式就是“經濟自由加上政治壓製”;俄共主席久加諾夫則認為中國模式是“社會主義+中國民族傳統+國家調控的市場+現代化技術和管理”。而國內學者大都認為,中國模式是立足中國的特殊國情,從中國同時兼有“發展中國家+轉型國家+社會主義國家”三重屬性出發,以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為目標,在實踐中逐步形成的一種具有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和社會主義指向特點的發展模式。

不管怎麽解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模式的核心都是明確的,即中國模式容許資本主義因素和社會主義因素的同時存在,但首先是要堅持社會主義的主體地位和發展方向。正是有了這一定位,中國才沒有在當前的世界經濟危機中過度卷入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旋渦,避免了過多地受到資本主義周期性經濟危機的幹擾。有些人以中國模式中允許資本主義因素的存在,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歪稱為或者歪曲為資本主義模式,甚至說是“共產黨領導下的資本主義”,這是沒有根據的。中國因為堅持了特色社會主義模式,特別是堅持了這個模式中的社會主義因素,我們才能屹立於世界經濟危機之中。中國道路堅持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不是“國家資本主義”。二者的區別就在於中國模式是為全體中國人民而不是為少數人謀利益。中國模式雖然主張利用外國的和本國的資本主義,主張學習資本主義的先進技術、管理經驗,但它從來都沒有把資本主義當成目標,相反隻是把它當作“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的手段,同時也一再強調利用資本主義的前提,即“主體是社會主義”,強調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強調“共同富裕”,強調社會發展的成果為人民共享,強調避免“兩極分化”。“中國的發展道路非常獨特,極具中國特色,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對待資本主義,它從沒有把資本主義當成目標,而是把它作為實現目標的手段。”

中國模式的實質是社會主義本質的當代中國實現形式,中國模式的成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中國模式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本質及其基本特征,彰顯了社會主義本質實現的中國個性,具有較強的民族色彩。同時,中國模式體現了改革開放以來世界和中國的時代精神和進步內容,具有明顯的當代性,也因此具有曆史性。顯然,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發展不會定格在當代內涵的中國模式。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向更高階段邁進的曆史進程中,作為社會主義本質的中國實現形式,中國模式一定也會與時俱進地吸取時代的新精神和進步內容。

誠然,中國模式在發展中其自身也麵臨著挑戰。例如,有人從分析當前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的視角出發,認為中國模式背後存在的缺陷是經不起外部衝擊 ;也有人認為中國模式還不是成熟的發展模式,中國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麵臨著生態危機、社會差距拉大以及官員腐敗等艱巨的挑戰 ;等等。但中國模式用其本身的成績單說明了一切:中國30多年的經濟增長,使絕大多數中國人擺脫貧困,這是世界上涉及人口最多、成效最顯著的減貧事業。快速的城鎮化使數億農村人口轉變為城鎮居民,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進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無數事實證明,中國人民不僅擺脫貧困,擁有溫飽,而且實實在在地走向小康。中國模式之所以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關鍵在於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科學回答了“什麽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等重大理論問題,正確處理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係,充分利用了資本主義以及人類社會所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中國仍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充分利用國家資本主義的積極因素,有效限製國家資本主義的消極因素,將是中國模式再創輝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長期麵對的重大課題。總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激發的人民創造力,是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真正動力。中國堅持的是社會主義,其指向是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發展的最終成果由全體人民所共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