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篇第6章歐盟:理性務實的能源安全觀

近年來,在中東動**的局勢嚴重影響著“世界油庫”的能源產出、國際能源生產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俄羅斯實施能源國有化和出口多元化政策的刺激下,歐盟加快了對共同能源政策的探索和實踐,形成了相對獨立、特色鮮明的能源外交,如更加積極地製定實施統一的內部能源政策,以及對非歐盟國家和國際組織的能源政策,與俄羅斯、OPEC及其他一些國家和國際組織開展積極的能源對話與合作。歐盟相對獨立的整體能源外交,特別是與俄羅斯和伊朗的能源外交趨於活躍,為應對能源危機的爆發、保證能源供應安全創造了積極的條件。

第1節能源安全狀況可圈可點(1)

能源消費結構日趨完善

歐盟在世界初級能源產品的需求中占有主要地位。目前,歐盟國家的能源需求占世界能源總需求的18%,而生產的初級能源產品隻占世界總產量的9%。歐盟國家探明石油儲量為12億噸,天然氣2.5萬億立方米,煤1100多億噸。歐盟通過外部供應來彌補初級能源產品的產需差距。

2004年,歐盟能源進口占能源需求的45%以上,其中石油進口占需求量的85%,天然氣占40%,煤炭占35%。按照現有估計,2020年以前,歐盟對進口初級能源產品的依賴程度將達到65%,其中石油進口的比例約為90%,天然氣65%~70%,煤炭65%。對外部能源供應的高度依賴成為影響歐盟個別國家,乃至整個歐盟對外政策的一個主要因素。

歐盟大多數國家的能源利用率很高。21世紀初,這些國家步入世界能耗最低國家行列,每1000美元的GDP能耗僅為0.25噸石油當量。從1990到2000年間,歐盟25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3%,其中絕大部分減量發生在20世紀90年代初。在整個90年代,歐盟成員國的能源經濟發生了重大改變。特別是在歐盟新成員國從過去的中央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期間,除了GDP顯著下滑,其能源強度也大幅度減少,從固體燃料轉向使用碳強度更低的燃料,進一步降低了這些國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其排放水平遠低於京都議定書中針對2008~2012年期間確定的排放目標。

歐盟老成員國也在經曆著巨大的變化。從1990年到2000年,老成員國的能源消費總量增長了10%。不同燃料呈現出不同的發展模式:固體燃料減少29%,天然氣飆升52%,核能增長23%;可再生能源消費增長35%,石油消費量適度增長,低於8%的平均水平。

從2000年到2004年,歐盟25國的能源消費總量年均增長速度為1.4%,其中,天然氣消費量的增長最為強勁(2.8%/年),其次是可再生能源(1.9%/年)和核能(1.7%/年)。石油需求增長低於平均水平(0.8%/年),而固體燃料的消費則再次增長(0.3%/年)。隨著燃料結構的改變,加上礦物燃料需求的快速增長,以及能源強度僅小幅下降(低於0.5%/年),目前的經濟增長將會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歐盟能源強度降低的停滯不前主要是由於經濟增長乏力,缺乏對更高能效設備的投資。

2004年,歐盟25國的能源消費總量估計為17.45億桶油當量。其能源消費量按燃料構成如下:

1.石油占37%。石油主要用於運輸業(占石油消費量的56%);原料,如用於石化生產(占15%),用於其他終端能源需求領域,如工業、服務業和民用(合計占23%),以及用於發電,包括熱電聯產和社區供暖(占6%)。

2.天然氣占24%。天然氣主要用於發電(29%)、民用(29%)、工業(25%)以及其他終端能源需求(13%)。天然氣在運輸領域僅發揮很小的作用。

3.固體燃料占18%。固體燃料大部分用於發電(74%)和重工業(如鋼鐵工業)。

4.核能一直以來穩步發展,目前占歐盟25國能源消費總量的近15%。但是,最近幾年對新的核電站投資明顯減緩,一些新成員國出於對安全問題的擔心而關閉核電站的計劃已被批準,正在逐步實施。此外,三大老成員國(比利時、德國和瑞典)已決定執行分階段關閉核電站的政策,但事實上到目前為止僅有少量核電站被關閉。

5.可再生能源資源(生物物質、水能、風能、太陽能和地熱)通過多年來的不斷發展,其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已增至6%。生物物質被用於供暖和發電,近來也用於生產運輸燃料(生物燃料)。水能和風能被用於發電。其中,水能的利用已趨於成熟,而風能則在近年來取得快速發展(僅1998到2003年的五年間就增長了4倍)。

不同類型能源在經濟生活的方方麵麵得到應用,大部分終端能源用於運輸業(30%)、工業(28%)和民用(27%),服務業和農業則分別占11%和4%。

歐盟大約一半的能源消費由歐盟內部供應,其餘的一半需要進口,目前歐盟的能源進口依存度接近50%,其中,對石油的進口依存度最高,歐盟的石油淨進口量占石油消費量的81%。天然氣消費量的一半以上(54%)從歐盟以外地區進口。固體燃料的進口依存度為38%,其中褐煤基本全部在歐盟內部生產,歐盟依然擁有大量的煤炭儲量。核能和可再生能源通常被認為是本地燃料,因此Eurostat統計慣例認為其進口依存度為0。

高效率保安全

歐盟能源委員會在2006年3月發表的《歐盟能源政策綠皮書》指出,當今國際市場的高油價特別是高天然氣價格已對歐盟降低成本和提高競爭力構成挑戰。由於缺乏強有力的能源政策加以應對,因此上述這些情況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得到改善。此外,在履行京都議定書承諾的過程中,現有的溫室氣體排放過高,再加上近年來世界能源市場上的一些突發事件,引起了人們對保障能源供應安全問題的擔憂。

根據趨勢預測,未來歐盟的能源消費量將繼續增長,能源供應將越來越多地依賴進口,並且在很大程度上將主要來自於地緣政治不穩定的地區。隨著本地礦物燃料產量的減少,以及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供應能力有限,到2030年歐盟的能源進口依存度將增至70%。歐盟如需加強對不斷增加的對外依存度的控製,就要更加靈活地展開能源對話,才能從共同對外的能源政策中獲益。

由於對天然氣的需求增長特別強勁,歐盟不得不從更遠的距離進口更多的天然氣。可再生能源的貢獻也將增加,而固體燃料、石油和核能的份額將有所下降。根據能源需求總量和發電兩方麵的情況,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將達到12%,滿足《京都議定書》的目標。

《綠皮書》認為,不同的可再生能源類型,涉及諸多技術領域,擁有各自的成本特點和各自不同的發展特點,如生物物質/廢物和風能將對未來可再生能源的貢獻發揮最大的補充作用。可再生能源的份額將依其他因素,如不同的可再生能源的技術進展以及成本而定。當然,除非歐盟成員國在能源政策上作出巨大改進,否則針對2010年可再生能源利用所設定的目標將難以實現。核能是另一個無二氧化碳排放的能源類型,從長期看預計將低於目前的水平,並將有所下降。隨著這些能源的發展,二氧化碳排放將在2010年以前顯著增加,並在隨後繼續增長。

能源需求的增長以及隨之而來的上述不利影響十分清楚地表明,歐盟需要提高能源效率,特別是提高運輸燃料效率、改變能源模式、不斷改進電力並網能力、創新和投資,這將對實現所要求的變化起到重要作用,並可促進歐盟內部電力市場和天然氣市場的形成。創新和歐盟內部市場的形成也是歐盟未來優先發展領域的行動內容之一。從目前到2030年期間,全球能源係統將發生相當大的改變,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在全球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將不斷增長,其結果是能源供應競爭將不斷加劇,世界範圍內將需要巨額投資以新增能源供應能力。

鑒於歐盟能源對世界市場的高度依賴性,世界不同市場的不同特點,以及電力可由各種能源類型包括核能、可再生能源、固體燃料以及天然氣和少量石油來生產,歐盟的能源政策將主要圍繞與這些能源資源相關的問題加以製定和實施。

1.石油及石油供應安全

目前歐盟25國的石油消費量接近1300萬桶/日或6.5億噸油當量/年。石油消費量在20世紀90年代經曆了一段時期的持續增長後,從1998年開始基本保持不變(年均增長率為0.1%)。與近些年年均0.2%的增長速度相比,根據2005年的基準情景,預計到2020年歐盟將實現較強的經濟增長(年均增長率為2.3%)。其後由於歐洲人口發展停滯以及經濟低速增長,石油消費將小幅下降,到2030年歐盟的石油消費量將回到目前的水平。由於預期全球石油消費將較快增長,屆時歐盟在全球石油消費中所占的比重將從目前的18%下降到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