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篇第7章第2節“反能源短缺的戰爭”(1)

目前,中國與西方國家的一次能源消費結構恰好呈反向變化,發達國家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均以清潔能源為先。在石油、天然氣、煤炭三大能源品種中,前兩者是美、法、英能源消費的主體部分,即使在煤炭資源豐富而石油資源不足的德國,石油消費也是處於絕對優先地位。而中國的一次能源消費結構恰好相反,煤炭消費遠遠高於本國其他一次性能源消費。應該說,在煤炭資源豐富的中國,保持煤炭的能源基礎地位無可厚非。但是應該看到,環保壓力已經構成了能源產業麵臨的基本壓力,中國的能源結構必須走“清潔之路”。

今後幾十年是中國經濟社會全麵發展的關鍵時期,能源建設任務重大,中國將在今後一二十年內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和供應體係。為此,迫切需要走出一條富有中國特色的新型能源發展道路。這首先要求中國必須要有長期的能源發展戰略,尋求最優或較優的發展路徑。

能源的可持續發展

國際能源署在2007年發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06》中提到,如果世界按照目前的模式繼續發展,未來的能源會是肮髒的、不安全的、不可持續的。他們提出三個主要措施來改變局麵,即節能、發展可再生能源和發展核能。目前,中國在三個方麵都走在了世界的前麵,第一是節能20%的約束性目標,全世界可能隻有中國雄心勃勃地在做;第二是可再生能源,中國提出2020年達到16%的目標,並且在可再生能源法律法規方麵做了巨大的努力,當然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改善;第三是核能,中國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的核能潛在市場,政府製定的核能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達到40GW的容量規模。

中國政府有一個很強的政治意願,就是在節能、替代能源方麵加大努力,來實現中國能源的可持續發展。中國政府認識到,節能不能光依賴產業結構的調整,應該注重整個經濟結構的調整,特別是消費結構的調整。當中國的經濟增長方式正在從出口驅動型向內需拉動型轉變時,引導節能型的消費方式對中國的節能尤為重要。而在能源與環境方麵,中國正在嚐試一切有助於取得成功的舉措。

中國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一直強調能源自給自足,並將本國的石油大量出口。進入90年代,中國的能源消耗迅速上升,最終導致了在1993年由石油淨出口轉為淨進口。在這之後,中國開始改變自給自足的戰略,有意識地通過國際市場來調節國內供需矛盾,並將以煤為主的能源發展戰略逐步轉向多元化的能源發展戰略。隨著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對油氣需求的不斷增加和供需缺口的逐步增大,政府對保障國家能源和經濟安全問題給予了特別關注,考慮的最核心問題就是能源要保證國家的經濟社會在一個中長期時段裏能夠順利發展,能源供應不能出現大麵積短缺。

“十五”以來,中國利用國際油氣資源的戰略取得了重大進展。進入21世紀,隨著為中國宏觀經濟發展提供基礎保障的能源領域出現“休克”,煤缺、電缺、油缺接踵而來,中國政府開始製定能源安全戰略和能源可持續發展戰略,將目光鎖定在節約能源和發展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等方麵。2004年6月30日,《2004~2020年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的出爐,從另一個側麵為我們詮釋了當下中國能源領域所麵臨的緊迫態勢,並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地從五個方麵對未來中國能源發展框架作出了戰略規劃,即:堅持把節約能源放在首位,實行全麵、嚴格的節能製度和措施;堅持以煤炭為主、電為中心、油氣和新能源全麵發展的戰略。

中國能源工業發展的重要依據是國家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規劃中提出了“十一五”期間中國能源發展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重點布局和重大項目等。中國的能源白皮書指出:中國能源戰略的基本內容是堅持節約優先、立足國內、多元發展、依靠科技、保護環境、加強國際互利合作,努力構築穩定、經濟、清潔、安全的能源供應體係,以能源的可持續發展支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1.節能優先的長期戰略

節約資源是中國的基本國策。長期以來,中國能源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經濟增長方式粗放、高耗能產業比重過高。中國堅持把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和工業內部結構作為能源節約的戰略重點,努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經濟發展方式。中國要全麵落實節約優先的能源發展戰略,在節能減排方麵需要做到“六個依靠”,即依靠結構調整,這是節能減排的根本途徑;依靠科技進步,這是節能減排的關鍵所在;依靠加強管理,這是節能減排的重要措施;依靠強化法製,這是節能減排的重要保障;依靠深化改革,這是節能減排的內在動力;依靠全民參與,這是節能減排的社會基礎。

2.一次能源有效開發利用戰略

中國能源需求總量很大,隻有不斷提高能源供應能力,才能使經濟社會發展得到有力的能源保障。隻有充分利用多種能源資源,才能滿足對能源總量和品種的需求。展望未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舉足輕重,但其份額會有所下降,石油、天然氣、核能和水能、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份額則會提高,逐步形成多元化、優質化的能源結構。

3.發展先進的電力係統戰略

電力在能源中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通過應用電力技術,能夠把各種化石能源、核能、水能、風能、太陽能等一次能源,轉化成傳輸使用方便、高效清潔的二次能源,可以提供優質終端服務,改進係統效率,控製環境汙染。提高能源轉換和輸配的效率,實現高效清潔發電和安全供應,是全球電力技術長期發展的方向。

對能源科技增加投入

能源政策是能源戰略的重要保障。製定能源政策,應充分體現能源戰略意圖,為中國特色新型能源發展道路提供保障條件。完善中國的能源發展政策,應注意突出能源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使能源戰略目標和方針通過各方麵具體政策得以貫徹落實;注意建立有利於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體製機製,使市場配置能源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同時加強和改善政府的引導與管理;注意體現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鼓勵對能源科技增加投入,使能源科技創新得以不斷推進。

1.超前部署重大能源建設和關鍵領域能源科技項目

許多能源建設項目規模巨大、跨地域、跨行業,需要長期謀劃,超前部署,協調政策,有效實施。如全國油氣管網工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水電流域梯級開發、大型煤炭基地、電力電網係統等,都需要從長計議,早做規劃,有序建設。對重大能源技術,如新一代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先進核能技術、太陽能利用等新型能源技術,需要未雨綢繆,早部署、早安排、早實施,組織協調攻關,形成必要的能源技術儲備。

2.多渠道增加能源開發和科技創新資金投入

能源科技創新決定未來能源發展,在國家科技創新中占有重要地位。能源科技項目規模大,基礎性強,其研發、驗證、示範項目和配套工程,都需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除國家財政增加投入外,也需要調動企業投入的積極性。實施國家重點工程,應以企業為主體,廣泛吸引社會資金投入,運用現代金融手段拓寬資金來源,國家在財稅政策上給予必要的支持。

3.建立合理的能源資源價格形成機製

各種常規能源特別是石化能源,大都是不可再生資源。能源價格應當充分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反映市場供需狀況,反映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成本,這樣才能向各類市場主體傳遞正確信號,從根本上促進能源節約和合理利用,應完善能源產品價格形成機製,逐步與國際能源市場互接互補,還應完善資源有償使用製度、生態環境補償機製,體現資源所有者、使用者和公共環境保護者的權利與義務,促進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彌補能源資源開發帶來的生態環境損失。

4.實行有利於可持續發展的能源財稅政策

財政、稅收等經濟手段對實施能源戰略、落實能源規劃具有很強的引導和支持作用,有助於推動節能,推廣應用能源新技術和新產品,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資源稅對調節開發企業和資源產地的利益關係、促進地區可持續發展十分重要,其征收標準應當繼續合理提高。燃油稅、能源稅等消費稅種在許多歐洲國家和日本長期實施,促進了能效提高和技術開發,收到了顯著的節能效果,有的國家還對CO2排放征稅,這些政策可供我們研究借鑒。

5.完善能源管理體製機製

能源管理體製機製的完善,應當有利於加強和改善能源領域宏觀調控。在經濟全球化和中國能源市場化進程中,需要進一步明確政府能源管理的職責,通過履行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職能,提高能源規劃和政策協調能力,組織實施能源發展戰略,促進能源總量平衡、結構優化和效率提升,確保國家能源安全。

6.促進能源發展和管理步入法治化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