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篇第7章第2節“反能源短缺的戰爭”(2)

運用法律手段規範和調節能源開發利用活動,是世界各國通行的做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頒布實施了《煤炭法》、《電力法》、《節約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以及一係列配套法規,在實踐中產生了良好效果,但一直缺乏一部係統、綜合規範能源開發利用和管理行為的基本法——《能源法》。2006年初,能源法起草工作正式啟動。2007年3月,《能源法》工作稿初稿形成。此後,先後經曆了工作稿二稿、三稿、四稿及討論稿的反複修改與論證,形成《能源法》(征求意見稿),並從2007年12月1日起,通過新聞媒體和互聯網等渠道公開向社會各界征集修改、完善的意見和建議。能源法的出台將彌補中國能源法規體係中基本法缺位的問題,不僅為能源領域單行法律的製定和修改提供法律依據,也有助於解決能源單行法之間以及能源單行法與其他法律之間的協調問題,使能源戰略的實施和國家能源經濟安全在國家強製力的基礎上得到保障。

石油戰略儲備與世界接軌

世界處在一個能源緊張的時代,中國進入一個高增長、高耗能的階段,無論是經濟發展、國防安全,還是普通百姓的生活品質,都與能源特別是以石油為主的碳氫能源緊緊捆在一起。因此,石油安全牽動每個人的神經,建立國家石油戰略儲備並投入實際運作勢在必行。

首先,全球石油供求關係總體緊張,作為一種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石油的儲量和產量無法滿足市場眼前和未來的需求,建立石油戰略儲備可以未雨綢繆。

其次,中國由石油輸出國變成淨進口國,石油消費需求旺盛,對國際市場依賴嚴重,沒有足夠的戰略石油儲備,對於國家和企業應付突發事件、保障國家經濟安全極為不利。建立石油戰略儲備對內有助於抑製“油荒”,對外可平抑投機商哄抬油價。

再次,美國、日本和法國等發達國家都已建立強大的石油戰略儲備,並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中國建立石油戰略儲備可以提升自己的國際地位,增強與世界強國的對話和議價能力。1977年,美國開始建立戰略儲備,在墨西哥灣一帶的巨大地下天然洞穴注入石油,並最終建立了7億桶的存儲能力和不低於5億桶的實際存儲量,依靠這些儲油,美國可以在石油進口完全斷絕時維持至少兩個月的自我供應。石油完全依賴進口的日本經過30年努力,也已形成了最充足的戰略儲備,政府擁有的儲量可供全國消費90天,民間的儲量可以消費79天,加上流通領域的庫存,足以使國民在石油中斷時自給自足達半年之久。

伊拉克戰爭的爆發,促使中國加快了戰略石油儲備體製的建立。為應對中東局勢的變化,中國斥資15.7億美元,購買5000萬桶石油(相當於當時中國25天的進口量),以此作為戰略石油儲備。2005年和2006年油價居高不下,此項工作因此趨緩。

2002年6月22日,中國公布了石油儲備製度的具體實施計劃,宣布到2010年,中國的戰略石油儲備要達到1500萬噸(約合1.1億桶)以上。從2003年起,中國開始在廣東等沿海地區建立陸地戰略石油儲備基地。中國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建設一期工程已全麵展開,首批被選定的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基地有四個:浙江鎮海、岱山、山東黃島和遼寧大連。鎮海是四大戰略石油儲備基地中規模最大、工程進度最快的一個,2005年一期工程已完成,石油儲量超過500萬立方米。到2008年,四大基地已基本竣工。建成後,可形成大約10餘天原油進口量的政府戰略石油儲備能力,再加上石油係統內部21天進口量的商用石油儲備能力,中國戰略石油總儲備能力將超過30天原油進口量。

2007年12月18日,中國國家石油儲備中心正式宣布成立,成為非常吸引世人眼球的大新聞。據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稱,國家石油儲備中心是中國石油儲備管理體係中的執行層,旨在負責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建設和管理,承擔戰略石油儲備收儲、輪換和動用任務,監測國內外石油市場供求變化。此前,中國已經公布第一期4座分別位於鎮海、舟山、大連和黃島的原油儲備基地名單,而儲油基地的注油工作已經於2006年低調開始,結束了中國沒有石油戰略儲備的曆史。石油儲備中心的成立,標誌著中國在石油戰略儲備向透明化、市場化和國際化運作方麵邁出新的一步,也意味著中國在大力重視能源安全、積極應對能源危機方麵具有更廣闊的視野、更長遠的布局和更充裕的財力。

進口來源多元化

從石油安全角度來看,中國油氣資源的外部來源必須多渠道,因此中國的石油貿易應堅持進口方式多樣化、進口品種多樣化、供應渠道多元化的方針。此外,采取來料加工或以合資、合作等方式獲得石油資源也可以作為中國獲得穩定石油供應的重要途徑。目前中東地區是中國最大的石油供給地區。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從中東進口的原油在總進口量中的比例節節攀升,但是近年來中東局勢始終處於不穩定狀態,這對於中國油氣安全無疑是一個不利因素。中國從中東進口油氣的另一不利因素是,石油運輸過分依賴馬六甲海峽,使中國進口油氣很不安全。

中國的石油進口來源可從三處獲取:一是中東,二是俄羅斯和環裏海國家,三是非洲產油國。從地區進口來源來看,2007年中國從各地區的原油進口都增長10%以上,其中增長最快的是非洲地區。中東仍是中國原油進口量最大的地區,達到7276.15萬噸,同比增長10.91%,占總進口量的比例從上年的45.2%下降到44.59%;來自非洲的原油進口量達到5304.25%萬噸,同比增長15.85%,占總進口量的比例從上年的31.50%上升到32.51%;來自歐洲、蘇聯和其他地區的原油進口量增長12.10%,達到3208.89萬噸,占總進口量的比例從上年的19.72%下降到19.67%;來自亞太地區的原油進口量增長11.13%,達到573.64萬噸,占總進口量的比例從上年的3.6%下降到3.52%。從地域分布看,基本符合石油來源多元化方針。

進口中東石油雖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但有利因素也是客觀存在的。首先,中東地區(含北非阿拉伯產油國)是當今世界上油氣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不少產油國的石油儲采比都近百年,開展能源合作的前景十分廣闊。在2005年世界石油儲量排名的前20個國家中,中東國家占9席。據有關國際權威機構的估計,2010年全球的石油消耗將比現在增加20%,日消耗量超過1億桶。中東地區的石油地質環境好、油層淺、開采條件優越、油氣生產成本全球最低,產能增長前景誘人。鑒於中東產油國的資源條件、中東產油國與中國的傳統友好關係和油氣合作基礎,加之地緣上相近,因此應成為中國可以倚重的海外石油來源地和中國參與國際油氣博弈的主要目標區。

其次,中國同中東、中亞裏海產油國有著良好的經濟合作基礎,彼此之間完全可以發展成為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能源合作夥伴。自中國石油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以來,由於中國與中東產油國之間存在著傳統的友好關係,加之石油安全在中國能源安全中所占有的核心地位與作用,中東油氣資源的優勢地位凸顯,中東地區因而可以成為雙方石油企業利用各自的相對優勢,開拓互利市場和資源交換的重要舞台。而搞好與中東產油國的能源合作,既有利於落實中央“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兩種資金”的戰略思想,也有利於保持中國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實現中東產油國與中國的互利雙贏和共同發展。需要注意的是:從中東產油國大量進口石油也是一把“雙刃劍”,處理得好,有利於中國的石油安全;處理得不好,過於集中的進口來源也會危及中國的石油安全。

實施油氣來源多元化,首先就是要實施石油進口地域的多元化,就是要把中國的油氣進口逐漸擴大至非洲、拉美、中亞、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以分散進口風險。其次是要實施石油生產及種類的多元化,這方麵的工作主要包括:實施國內和國外生產相結合戰略以加強中國石油產業;確定可調整的原油、成品油的進出口比率以穩定國內油市;引進國外資金和技術,提高上遊企業石油開采生產率和擴大石化及相關產業部門生產規模,以增強石油企業國際競爭力等。從現實看,油氣來源多元化是實現中國石油安全和經濟安全的重要舉措,已勢在必行。

石油基金與石油金融體係

創立國家石油基金,以備不時之需,在這方麵,日本、韓國、中東產油國都有許多經驗可以借鑒。基金的收入可用於儲油、偏遠地區供油補貼、研發新能源以及石油探勘等。基金的主要作用是幫助中國構建起石油金融體係,參與國際油市和石油期貨市場的運作。長期以來,中國在國際油市的價格競爭中一直處於被動地位。近兩年油價居高不下,對中國國際收支中經常項目下的外匯平衡造成了不利影響。石油基金可分為兩類:一是石油產業投資基金,主要目的是為建立戰略石油儲備庫、風險勘探、重大項目評估等提供專項基金,為國家石油安全提供重大項目的啟動資金;二是石油投資基金,由專業投資機構利用各種手段在國際石油期貨市場、石油期貨期權市場、國際貨幣市場以及與石油相關的證券市場上進行石油實物、期貨、債券、匯率、利率和股票等的投機操作,賺取價格波動差價,為“石油金融”保駕護航。

石油安全和金融安全相互關聯,金融業也麵臨著“走出去”的任務。中國是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據中國人民銀行2008年7月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6月,中國的外匯儲備已經達到1.8萬億美元。實際上已經超過了世界主要七大工業國外匯儲備的總和或世界124個國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總和。這麽大的外匯儲備本身存在著巨大風險。戰略石油儲備不光包括石油的實物儲備,還包括期貨儲備,這種做法不是一個企業主體能夠做到的,而需要國家在金融、貨幣政策上做出戰略調整和安排,借助一個市場化交易主體的力量,代行國家戰略職能,適時地在外匯儲備和石油期貨之間進行轉換,使金融安全和石油安全相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