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篇第8章第2節麵對能源危機的選擇(2)

戰後日本的能源管理經曆了從濫用到重視節能,從粗放到集約化經營的過程,逐步形成了一套“谘詢、研究、決策”三結合的能源管理體製。其主要形式是:內閣下設“資源、能源總部”和“國家資源能源廳”,這是管理和決策機構,負責製定能源政策和能源發展規劃;縣通商產業局設資源能源課,公司、企業設能源委員會,負責能源的生產和管理,保證執行能源計劃。總理府和縣通商產業局分別設立能源資源對策推進會議和綜合能源調查會,這是各級政府的谘詢機構,為能源的開發利用、協調發展提供技術谘詢。國家工業技術院、能源經濟研究所和公司、企業的綜合能源研究所,是各級能源管理部門的科學研究機構,為各級政府決策提供能源技術和能源政策的科學論證依據,如“月光計劃”和“日光計劃”就是能源科研單位的重要成果,從而形成了有一定社會基礎的、有權威的、科學的全國能源管理體製和能源網絡。此外,日本比較重視能源立法,先後建立了《能源法》、《能源使用合理化》等一係列能源法規。戰後日本推行的這種能源管理體製和能源法規,對保證能源供給、促進經濟的持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4.大力提倡節能,從需求方麵緩和石油的供需矛盾

由於兩次石油漲價的衝擊,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後,日本把節能作為擺脫過分依賴石油進口的重要政策,采取了各種節能措施,健全了能源管理體製和能源法規,建立了各級政府能源機構和科研、谘詢單位,完善了科研、谘詢和決策係統,逐步提高了對能源的開發利用和經營管理水平,對緩和日本的能源供應問題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一次石油危機時,石油漲價使日本經濟受到嚴重影響,引起電力、石油製品和煤氣等連續性漲價,導致產業部門的能源成本提高,因而各企業在節約使用不變資本方麵尤其重視節能。1974年,能源成本在產業部門總產值中所占的比重由3.5%提高到5.8%,其中尤以耗能多的產業提高幅度為最大。能源成本的提高嚴重影響了日本的企業利潤。與此同時,產品成本與價格相應提高,削弱了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為了保持商品的高額利潤和競爭能力,日本的產業部門把降低能源成本作為一項迫在眉睫的任務。作為能源對策,日本采取了一係列緊急節油措施,不僅加強對能源使用的“行政指導”,而且將節能運動推向經常化和長期化,並因勢利導地在產業政策中作出向節能型產業結構轉換的重大決策。1977年,日本政府設立了專門負責審定能源政策和法令的機構,製定了“穩定能源供給、開發替代能源和節能”三項能源政策。1978年底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後,日本政府一方麵製定了“節約石油對策”,另一方麵加緊擬定關於節約能源的法律。

經過多年努力,日本逐步形成一整套以《節能法》為核心,包括金融稅收、宣傳教育、技術研究等主要內容的節能政策和措施。日本通產省從1974年開始執行一項大型的新能源研究計劃——“日光計劃”,主要研究太陽能、地熱、合成天然氣、氫能四項技術,並計劃到2000年使國內所需能源的20%都采用這些新能源。1978年,日本政府又製定了一項大型節能技術研究計劃“月光計劃”,為此投入了大量資金。“月光計劃”主要包括三個方麵:

一是大型節能技術研究,包括磁流體發電、餘熱利用技術、高效率的內燃機、新型電池等科研項目。由於日本約有50%的能源作為餘熱被排放到大氣或江河湖海之中,因此回收餘熱的“月光計劃”被列為重點科研項目,由國家承擔全部研究經費。其中有些研究項目委托給大學和企業,撥給“委托研究費”,組成國家研究所、民間企業、大學協作研究的體製。

二是基礎性節能研究,包括超導技術、低溫染色加工技術、玻璃熔化爐技術等科研項目。由於民間難以研究這些項目,所以一般由國家所屬的研究所承擔。

三是規定政府對民間節能技術研究實行補貼,如對空調設備、電冰箱等由國家提出節能標準,讓各企業展開競爭性研究,國家對研究經費給予補貼,並對研製出的優秀產品授予節能標誌加以推廣。此外,日本還積極參加國際有關能源的合作研究。

除了節能,日本還采取節油措施,以緩和供求緊張。1979年3月,國際能源機構召開會議,要求各成員國削減石油消費5%。6月,在東京發達國家首腦會議上,又限定了與會各國的石油進口量。為此日本政府采取了“節約石油5%對策”,1980年進而提出了“節約石油7%對策”。日本政府采取的主要節油措施有:在生產部門,促進電廠和水泥廠轉換燃料,由燒油改為燒煤;在政府、企業的辦事機構及家庭中,規定冷、暖氣溫度,削減照明和電梯運行;在運輸部門,限製汽車行駛速度,削減利用率低的車次或航班,實行多人共乘出租車的製度等。此外,日本政府為了適應20世紀70年代世界能源的發展形勢,在產業政策中還提出向節能型產業結構轉換的設想。

為了從根本上減少能源需求,日本通產省在1974年“產業結構長期展望”報告中,係統提出了改變產業結構的規劃,把耗能多的產業結構轉變為節能型的工業結構。為此,日本政府主要從兩方麵進行工業結構改造:一是鋼鐵、化學、冶煉、紙漿等高耗能產業適當地轉移到國外,以此減少高耗能產業的比重;二是大力發展耗能低、附加值高的知識密集型產業,例如以電子計算機為中心的情報產業、住宅產業、交通係統、城市開發產業和海洋開發產業等。在改變產業結構的同時,逐步改變外貿結構,即在出口產品中減少原料產品的比重,增加附加值高的產品的比重。為了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日本政府給進行結構性轉換的部門提供優惠貸款,並在1979年新設了促進產業結構轉換的稅收製度。

日本在穩定石油供給的同時,根據國內外的市場變化,以節能為原則,及時調整產業結構,逐步使資本密集型產業向知識密集型產業過渡,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轉軌,大力發展節能型產品和高精尖產品,為日本的新技術革命提供了必要的條件。日本的節能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由於知識密集型產業耗能較少,因而減輕了對能源的壓力。

“科技立國”時代的來臨

兩次石油危機後,日本十分重視科技戰略的調整和充實,目的是增強對付石油危機的應變能力,走“科技立國”的道路。由於兩次石油危機對日本經濟造成巨大影響,因此日本經濟界人士認為:作為“經濟大國”和“資源小國”的日本,根本的出路在於開發智力資源,發展科學技術,其戰略意義在於,以此增強對付能源危機的應變能力,確立“經濟安全保障”。另外,通過總結經濟高速增長的原因,日本充分認識到先進的科學技術對於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意義。日本經濟界人士認為發展科技不應停留在引進和模仿的水平上,應開發、發展創造性的“自主技術”,走“科技立國”的道路,開發創新、不斷突破、不斷前進。

從“科技立國”的戰略方針出發,結合本國的能源問題,日本采取了四項措施:

1.迅速轉向知識密集型產業

所謂知識密集型產業,指的是那些需要高、精、尖科學技術的產業,如電子計算機、產業用機械手、新合成化學、海洋開發、數控機床、信息處理和信息服務、係統工程、谘詢業務等。

1975~1979年,鋼鐵、石油製品、化學等部門的固定投資額分別下降了30%、32%、37%;而同期知識密集型產業的投資額則增長很快,精密機器和電氣機器分別增長了1.14倍和1.18倍,平均增長率在25%~30%之間。由於投資額不等,故生產的增長速度也不相等。1975~1981年6月,鋼鐵、石油製品、化學纖維等部門的生產幾乎停滯不前,而電子計算機和通訊電子設備的產量增長了162.7%,精密機器等增長了270.0%,增長速度十分驚人。

2.重視機械技術與電子技術相結合的技術革新

產業結構向知識密集型轉軌,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大量發展高科技;一是在一般的生產部門中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對於日本來說,後者的突出典型是以IC(集成電路)革命為背景的“高度機械電子技術革新”。通常在傳統的工業部門中廣泛使用集成電路,使機械技術與電子技術緊密地結合起來,這樣就能大大提高生產率,使生產操作自動化。

由於這一技術革命牽涉到國民經濟各部門,所以對日本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石油危機後日本經濟發展的戰略性措施,也是日本經濟得以保持高增長率的重要原因。

3.加大對節能設備的投資

在國民經濟部門中,增加節能設備的投資,在民用、運輸、電力、煤氣、製造業等方麵大力節約石油。

4.發揮市場經濟機製的作用,以此調節石油的供求關係

允許石油製品提價,使其他產品跟著漲價,從而形成新的價格體係。

總之,日本經過第二次石油危機,工業生產不但沒有下降,反而保持了較高的增長率。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日本在經濟發展中采取的一係列措施,如經濟結構上把發展的重點轉向知識密集型產業,在生產技術上實現機械工業與電子工業相結合的革新,在能源消費上厲行“節能化”方針,等等。日本經濟在遭受第二次石油危機衝擊時依然能保持一定的增長率,這些都是極為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