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第3章戰爭背後的故事

人類之所以為了石油不惜訴諸武力,除了油氣可以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之外,油氣資源的超經濟性特征,即其所具有的戰略屬性、油氣資源的分布不均與消費市場相對集中、能源儲量有限與能源消費需求不斷上升、能源資源結構與能源消費結構不對稱的矛盾加劇等,都是導致為油而戰的原因之所在。而油氣與政治之間所形成的非常敏感的關係,更使得任何政治動**都可能直接威脅到石油出口國與進口國的利益安全,後者國內的任何動**,同樣對國際政治和地緣政治產生著一係列的影響。於是,能源就是政治、政治為了能源的局麵形成了。人類進入21世紀以後,能源的地緣政治特性被人為放大到極致。難怪有人把發生在21世紀的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稱之為第4次世界大戰。看來,能源的威力並不亞於任何原子彈。

但是也應看到,盡管石油作為戰略物資在“二戰”中的影響以及石油作為“武器”在兩次石油危機中給全球經濟和政治帶來了巨大波動,第二次石油危機後,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石油市場的成熟度明顯提高也是不爭的事實。資源國的私有化和對外開放、石油公司大並購催生出一批超大型跨國公司、金融集團對石油市場的操縱、賣方(以歐佩克為代表)或買方(以西方石油消費國為代表)單方麵長期控製市場和決定價格的能力大為削弱、輸出國和消費國的利益既一致又矛盾、石油輸出國對煉廠和石化廠的控製加強甚至在消費國形成加油站網、石油消費國越來越多地參與控製產能的建設開采和輸油設備的添置和維修、石油輸出國與石油消費國在金融領域的利益互相滲透與互相融合、消費國大量的石油儲備弱化了政治因素對油價波動的影響、跨國財團和投機運作使石油越來越多地顯示出國際商品的屬性、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抵消了因勘探開發難度增大而引起的成本增加、石油新儲量的不斷被探明、石油剩餘可采儲量的不降反升,以及由於節能和代用品的使用使石油消費彈性係數總體上處於低水平,等等,這一切都將為世界創造和提供一個相對寬鬆的國際石油環境,為今後各國的油氣安全提供一個相對較好的保障。

國際經濟學的基本觀點認為,在現實生活中,石油國際貿易可以大大改善人們的生存質量,這是它的社會功能和社會價值。如果說,石油是現代社會的生存基礎的話,那麽石油的交易過程和國際貿易的各個參與者之間的關係,用國際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的話說,是中性的和良性的。他認為,有關國家因為同是戰略性資源消費國而必然存在國家間衝突的說法“是一種衝突幻影”。他通過對世界能源貿易及石油消費史的反複考察後認為,“把石油當政治是自斷生路的愚蠢行為,石油不是政治,它高於政治”。

第1節石油權利與經濟神話(1)

為什麽石油危機和經濟危機會發生碰撞

在二戰以前,墨西哥第一個對外國石油公司的壟斷權實行國有化。但不幸的是,外國資本和技術人員撤走後,已有的老油田因為見水而衰竭,墨西哥從石油產量世界第二跌入低穀,並從出口國的名單上消失了。雖然戰後墨西哥發現了新的油田,但直到1973年仍沒有恢複到曆史最高水平。

伊朗是第二個敢於沒收外國石油公司的國家。1946年在蘇聯幹涉的陰影下,伊朗國內政局動**。為了對付這些威脅,英伊石油公司和美國新澤西標準、紐約標準兩個石油公司簽訂了為期20年的共同開發合同。1951年伊朗爆發革命,穆罕默德?摩薩台當了首相後,宣布將英伊公司收歸國有。不想束手就擒的英伊公司聯合包括意大利埃尼公司在內的各大石油公司抵製伊朗的決定,使伊朗幾乎重蹈墨西哥的覆轍,石油產量大幅度下降。在伊朗政權內外交困之際,美國聯合伊朗國王穆罕默德?巴列維在1953年6月發動政變,取得了成功。麵對人民的反帝、反英情緒,由美、英、法的7個公司組成的財團,在承認石油資源歸伊朗所有的基礎上經營伊朗的石油工業。在伊朗承認已在委內瑞拉和沙特阿拉伯實行的“對半平分”利益的方案後,伊朗國有化得到推進。1957年伊朗的石油產量超過了革命前的水平,1968年產量超過億噸,1971年產量超過兩億噸,其出口量僅次於沙特,占世界第二位。

1943年,委內瑞拉經過艱苦鬥爭通過了新的石油法並為以美國為首的外國石油公司所接受。新石油法的核心是“對半分成”,外國公司與委政府各占利潤的50%。1945年政變後上台的貝坦科爾特任總統,率領委內瑞拉新政府完善了法案的實施。雙方的妥協使委內瑞拉石油生產快速發展,用貝坦科爾特的話說:委內瑞拉的石油產量是墨西哥的6倍。

麵對越來越多國家采取對半分利的方式,壟斷性的公司采取了對中東輸往歐洲石油的壓價政策,1948年5月、1949年7月兩次降低中東石油的價格,1959年和1960年又大幅降低中東油價,使中東出口原油比得克薩斯原油價格明顯偏低,1960年這一差價擴大到每桶1.18美元。石油公司則是用下遊獲得的利潤來補償上遊的收入下降。石油輸出國一方麵低價出售石油,一方麵高價買回油品和其他工業品,再加上美元貶值,工業品價格指數的上漲,等等,收入大受影響,僅在1953~1960年的幾年間,石油輸出國組織各國就損失了近400億美元。

西方國家結成卡特爾壟斷石油的產銷並以相對團結的行動對付產油國(如墨西哥、伊朗)的做法啟發了屢陷困境的石油輸出國。20世紀50年代末期的國際石油市場競爭再度激化,已成為第二大產油國的蘇聯加大了出口量。為了對付歐美大石油公司對市場的壟斷,意大利、日本和一些較小的獨立石油公司也參與競爭。以新澤西標準和英伊為首的“七姐妹”再次以降價殺向對手並企圖一箭雙雕,同時打擊競爭者和輸出國。但這次他們的企圖沒有成功,1959年和1960年的兩次降價使“七姐妹”引火燒身,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石油輸出國組織順勢誕生。由於5個創始國(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委內瑞拉)掌握著世界石油出口量的81.5%,OPEC的成立推動了世界石油史的重大轉折。

石油輸出國組織誕生後的最初要求就是保護油價,使其達到削價前的水平。到20世紀60年代後半期,OPEC認識到單純凍結油價並不能製止各國實際收入下降。於是在提價條件趨於成熟的情況下,利比亞在1970年首先提高了石油售價,並且取得了突破性成功。幾個回合下來,OPEC收回了價格決定權。以1971年OPEC奪回標價權、1971年8月到1973年6月反對美國轉嫁貨幣貶值影響的兩個日內瓦價格協議為標誌,國際石油格局的重大變化已不可避免。

從1973年10月開始,以OPEC為代表的石油輸出國組織和國際石油公司及其所代表的國家進行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廝殺。從油價上看,以迅速上漲為其前半段的標誌,以節節下降並大致降到原先水平為後半期的特點。一番較量過後,世界石油貿易格局發生了根本性顛覆,且呈現出不可逆轉之勢——這就是發生在1973年和1979年的兩次石油危機。

第一次石油危機以OPEC達到目的而收場。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時,OPEC與西方公司正在就提高油價進行討價還價的談判。休會期間參加提價談判的歐佩克代表與討論減產禁運的會議代表聚集在一起,10月16日歐佩克代表決定放棄談判而單方麵決定將油價提高70%。提價的第二天,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便宣布了減產和禁運,禁運對象是支持以色列的國家,特別是美國和荷蘭(後者曾準許美軍用飛機加油以便把軍火從美國運往以色列)。軍隊間的戰爭在10月25日停火,但石油戰並未降溫。

到12月,所有阿拉伯產油國減產30%,沙特和科威特減產30%~40%,減產量每日500萬桶,大約相當於世界原油出口量的15.8%。由於其他地區的增產,實際上世界石油市場上每日隻減少了440萬桶,相當於西方進口量的9%。但這已足夠導致世界石油市場上的石油搶購風潮和價格上漲。12月下旬,OPEC在德黑蘭召開會議,決定從1974年1月1日起把油價從5.119美元提到11.651美元。在OPEC統一提價的行動麵前,壟斷性的石油公司被迫接受東道國的命令,在緊要關頭對母國執行了禁運。禁運給日本造成的損失為17%,美國為18%,西歐為16%。第一次石油危機以石油輸出國,特別是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的大獲全勝而收兵。

1974年以後,鬥爭雙方展開了新一回合的角逐。以美國為首的消費國很快形成了新的指導思想以求反撲。以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為首的智囊們提出了“市場力量戰略”,他們認為:不存在價格結構可以不受市場變化影響的卡特爾,石油價格大幅度上升必然會促進節約用油以及替代能源的加快發展,必然使勘探開發的投資增多,導致一係列新的油氣田(特別是歐佩克組織以外的新油氣田)被發現。而這最終將導致石油的生產供大於求,引起石油市場縮小(先是相對縮小,後是絕對縮小),其結果是卡特爾將會產生新的分化以致瓦解。因此,像OPEC這樣的內部有巨大差異和一定矛盾的卡特爾是可以通過市場的力量來摧毀的。實際上,以美國為首的石油消費國不僅用了“市場力量”,它還像過去一樣用了其他方麵的力量,包括施加政治壓力、分化瓦解、武力威脅和製造政變。

為了對付OPEC,石油消費國於1974年11月成立了國際能源機構(IEA),製訂了石油儲備應急計劃,實行開源節流、降低能耗油耗政策,同時提高出口工業品、軍事裝備和勞務的價格,將美元貶值,並以此作為直接對抗OPEC提價的有效武器。為了應付石油消費國的“新戰略”,OPEC也沒有等閑視之,而是“以攻為守”,力圖鞏固和擴大勝利成果。他們聯合其他第三世界國家向西方,特別是超級大國及其壟斷公司對世界資源、市場和金融體係的控製發起進攻,迫使聯合國於1974年召開第六次特別會議,專門討論原料和發展問題,通過了77國集團起草的《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宣言》和《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的行動綱領》,1975年12月召開了所謂“南北對話”的國際經濟合作會議。OPEC建立了多種援助基金,幫助第三世界國家克服困難,積極與西德、日本對話,分化石油消費國陣線。

但是,由於石油大幅度漲價而引起西方和一些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衰退,加上節能措施的執行使石油的消費量大減,石油市場重新向供過於求的買方市場轉化。1974年油價開始下跌,首先是各產油國政府(或公司)持股的股份油價格下跌,1974年9月持股油價僅為每桶8.328美元,參股油每桶10.835美元,大致加權平均油價9.832美元,比OPEC製定的每桶11.651美元的價格低了15.6%。在石油政策和定價問題上,OPEC內部的鴿派和鷹派不斷協商,達成妥協又不斷產生新的分歧。總體來看,經過OPEC在1974~1978年間的幾次小幅提價,以當年美元計價的石油價格有所提升,但以不變美元或石油淨出口國本國的不變貨幣計價的石油價格卻是再次下降。

1976~1978年間,世界石油市場轉旺,石油消費量、OPEC的產量和出口量重新出現增長,其程度甚至超過了1973年的水平。但是,由於作為世界石油第三生產國和第二出口國的伊朗國王濫用石油美元和推行高速現代化的錯誤政策,導致國內政局動**,石油產量和出口量從1976年以後不斷下跌,到1978年12月25日聖誕節時,國際市場上已沒有伊朗石油出售。1979年1月,統治伊朗半個多世紀的巴列維國王出走,霍梅尼執掌了政權。伊朗的動亂使世界突然減少了2~5億桶原油供應,導致各國出現了石油搶購風潮,後者又導致市場上的需求額外增加3億桶,於是油價飛快上升。而針對本輪油價上漲,IEA並沒有像原先擬議的那樣動用戰略石油儲備來平抑油價,使得1978第4季度~1979年第4季度的一年之內,阿拉伯基準輕油現貨市場上的價格從每桶13.5美元上升到38.17美元,比1978年的OPEC官價12.7美元高出200%以上。

1980年第三季度,正當伊朗石油出口有所增加時,兩伊戰爭爆發。兩國的煉廠、油輪都成為被攻擊目標,在兩國原油動**減產的背景下,世界市場上的供應量又減少了4億桶原油。世界石油市價上的價格急劇攀升,到1981年,現貨市場上創下了每桶42美元的曆史最高紀錄。在如此高價的**下,OPEC的統一價格體係分崩離析,在鷹派的帶頭下,OPEC“官方計價”輪番上漲,OPEC出現了油價多元化局麵,OPEC高度團結的時代已成明日黃花,第二次石油危機由此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