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曾看了看地圖,摸出背包裏的小鐵錘,一邊沿著石壁向後退,一邊不斷敲擊右側的牆,終於聽到了空洞的聲音。

“就是這裏了!”老曾停下腳步。

我們用燈光向石壁照去,石壁上隱約刻畫著一個八卦圖,再仔細察看,有一根短而細的鐵棒嵌在八卦符號正中的牆上,麵上沾滿泥土,很不容易察覺!

老曾用小刀把鐵棒周圍的泥土清理幹淨,發現與鐵棒垂直焊著的還有一根鐵棒,原來這是一個簡易的鐵手柄,插在牆中。

老曾仔細端詳了一下,一隻手貼著牆抓住這個鏽跡斑斑的鐵把手試了試力量,然後就開始擰起來,左右多擰了幾下,手柄鬆動了。我上前接替老曾,用足力氣順時針旋轉著手柄。一圈接一圈,手柄逐漸從牆上退了出來,拿在手裏,象一根T形的鐵拐杖,前端有絲口。

我拿著這根鐵玩藝,有點不知所措,潘天棒和小敏接過去看,不明白我們抽出這東西做什麽。

老曾嘿嘿笑了笑,叫潘天棒和我一起使勁推那堵牆,一、二、三,幾下發力,石牆居然動起來了!

隨著四周的灰土向下掉落,石牆象一扇厚重的門,逐漸打開來,現出背後的密室。

小敏歡聲叫起來,聲音在洞裏回**。在小敏的聲音之外,我似乎聽到洞裏有什麽聲響,禁不住停下腳步,潘天棒和小敏已經衝進密室中去了。

“有光!這裏有光!”小敏的聲音在密室中叫。

地下密室怎麽會有光?反正在密室門口沒有發現什麽異樣,於是急忙跟了進去。

果然,密室裏從牆上一個小孔漫進一束光線,似乎是街上燈光穿過洞壁射了進來。老曾踮著腳,用眼睛瞄進那個照進光線的地方,說道:“這是一個透氣孔,正好能看見長江大橋的北橋頭還有硝皮街上的屋頂。”

原來這間密室和山城步道下的硝皮街隻是一牆之隔。

密室不大,三麵牆上刻寫著一些經文,但字跡已經看不清楚。地上放著八個朽壞的蒲團,圍成了一個圈。圈子正中有一個石鼎,鼎中盛著水。

我用燈光檢查鼎身,發現鼎的兩個較寬的側麵各刻著四個大字:“大道無形,上清下濁。”而較窄的側麵則刻著“上清寺”!。

“上清寺!”小敏激動起來,撫摸著石鼎,就象見到了親人。

我們知道找對了地方,這裏無疑就是小敏爺爺的藏寶點。

可是密室中並沒有什麽適合放置寶藏的箱子,整個密室裏,就隻有八個蒲團一個鼎。

潘天棒和小敏把八個蒲團都打開來查看,老曾用小鐵錘仔細檢查四壁,我則檢查這個鼎。

鼎是青石打成,壁很厚。我試了試,根本搬不動,真不知道當年是怎麽運進來的。“大道無形,生育天地。”這是老子《清靜經》裏的一句,用“上清下濁”換掉“生育天地”感覺很奇怪。

鼎中積水不少,鼎底上積著泥沙,上清下濁這幾個字,難道指的是清水與濁泥?

我靈機一動,伸手從清水裏去探查鼎底,深深的泥沙之下,居然觸摸到一個小盒子!我急忙把小盒子拿起來看,是一隻木盒子,卻沉重異常。

“大家快來看!我找到了!”我激動地叫道。

老曾離得最近,急忙伸手接過盒子,卻沒有想到盒子那麽重,手沉了一下。他撫掉淤泥,盒麵上顯出一些字來。他捧起盒子貼著聞了聞,說道:“這是陰沉木啊!怪不得那麽重,又可以放在水裏不腐爛。”

記得老曾說過,高爺爺那條板凳是陰沉木做的,這盒子是否和高爺爺也有某種聯係呢?

老曾把盒子交給小敏:“快看看你家的寶貝,盒子周圍用蠟封住了,你來打開吧。”

小敏眼睛興奮地閃著光,左手抱著盒子,右手一使勁,就把盒蓋掀開了。我們圍著小敏,四隻頭燈把盒子照得很亮。

木盒中間襯著綿緞,一點都沒有朽壞的樣子,中央放著一個三角形的校徽!

小敏把校徽拿起來,上麵寫的是“重慶大學”幾個字。盒子裏,校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在燈光下閃閃發亮。

老曾說:“這種倒三角形的校徽,就是重大解放前用的,我在一個重大畢業的老頭家裏看到過,找他要他卻死活不給我,真財迷!”

我笑了,說道:“人家年青時的紀念品,怎麽舍得給你嘛。”

校徽下襯著兩張紙,小敏拿起校徽和紙,把盒子遞給我,然後就著燈光展開其中一張紙條就要讀給我們聽。

我突然有種莫名的擔心,連忙製止小敏,並給大家做了一個禁聲的手勢。我快步走到密室門口,仔細傾聽了一下,洞裏遠處似乎有些雜亂的聲音傳來,卻不知道是什麽。我猶豫著,不知道是應該去查明,還是應該避開。

老曾拾起門口地下那隻開門用的T形鐵手柄,研究那扇半開著的石門。忽然,他低聲叫道:“小羅,快進來!”

我進到秘室,老曾用力把石門一推,這扇厚重的石門發著低沉的聲音就關了過去,一下關得嚴嚴實實!

潘天棒急忙擔心地說:“曾叔叔,這道門關不得啊!萬一關了不能打得開呢?”可他說話的時候,門已經關好了。

老曾沒有回答,把鐵手柄插進門內側的一個小洞,旋轉了幾下,手一拉,石門就又打開了。老曾轉身瞪了潘天棒一眼,重新把石門又關上。

我瞪大了眼睛:“老曾啊,你簡直是二百年出一個的奇才!有這個本事不去搶銀行太可惜了!”

小敏噗哧一聲笑了出來。

關上石門,再也聽不到洞裏模糊的聲音,隻有秘室頂上的亂石頂偶而有一、兩滴滲出的水滴打在地下。這種安靜讓我們放心了許多,大家各自抓過幾隻破蒲團,圍坐在一起聽小敏念紙條上的字。

“餘奉令尋天官鬼親遺寶,自硝房溝棚戶逐壁清查,終得暗洞進入當年二仙庵之閉關密室。隔牆有諜之處,掘地而獲玉器、古陶、金銀。按師尊之囑,部分交上峰複命,餘下玉馬一隻金銀若幹,擬遵師命邀道友共複太清、上清、玉清三寺。

密室為修真佳所,邀上清道友共用。然四九年冬,知有連城至寶失竊,隻好將玉馬取出換線索,方得知至寶下落。

多年密室出入,早知仁愛堂中有法人不軌。五零年清查外諜,道友共集證據匿名舉報,法人皆以此離境。當年遺寶金銀若幹,本擬複寺之用,吾妻以為‘寺廟香火,怎如民間疾苦?當起於地、用於民。’道友們亦然之。師命難遂,故索妻最珍貴之物以安師尊在天之靈,妻猶豫再三,取出珍藏校徽,於是製陰沉木盒為器盛之。添為鎮室之寶,留待後來有緣人。???五一年上清道人徐留。”

?

原來這校徽是小敏奶奶的東西!

小敏爺爺半文半白的留言,這次寫得很長,很多地方小敏都不太明白,一邊讀,一邊由老曾和我解釋。文中提到了她奶奶的時候,她的眼淚一串串地落下,目光卻滿是欣喜。

“這裏的寶藏,居然是蹇義和皇帝攀鬼親時,死公主的陪嫁品哦!我聽說兩個公主墳都沒有挖出多少值錢的東西,卻原來在這裏!孔二小姐不曉得從哪裏搞來的消息,知道這裏有搞頭,才派徐中齊來找。”老曾吃力地從蒲團上站起身來,一邊鬆活筋骨,一邊故意表達惋惜,:“你爺爺信中提到的玉馬,一定非常值錢了,可惜沒有福氣看到啊!”

老曾顯然是想幫助小敏舒緩一下激動的情緒。

我遞給小敏一包紙巾:“恭喜你,終於又知道些奶奶的消息了。”說完,避開小敏眼中的淚光,我也站起身來。

走到密室采光那壁牆邊,仔細觀察小孔周圍的石壁。小孔邊的石頭,確實與其他牆壁的石頭不太一樣。看來這堵牆上當年應該有通向硝房溝棚戶區的洞口,後來被堵上了。

在很久以前的某一天,小敏爺爺一定就是從這裏進入密室的。

“隔牆有諜,好爽啊!你爺爺一邊做道士,一邊還找了一份臨時工,做的是反特工作。”潘天棒陪著小敏,想安慰她卻找不到合適的語言。

潘天棒最向往的工作是做個中國的“詹姆斯·邦德”。

“不對啊,我爺爺不應該是道士,他解放初期一直是建築師。而且,而且,信中還提到了奶奶。”小敏表情也有些疑惑,因為落款寫的確實是“上清道人徐”,文中還提到“師尊”。

“誰說道士就不能有社會職業?不能娶親生子?”老曾圍著鼎轉,一邊活動身體,一邊打開了話匣子。“中國的道教主要教派有兩個,一個是全真教,另一個是正一教。正一教是道教中形成最早的教派呢,這個教派的道士就可以娶親生子,可以吃肉。其實,道教不娶妻不吃肉,是元代才開始的,小羅知道為什麽不?”

元代?我記得全真教長春真人丘處機西遊的故事,是他勸說了成吉思汗少殺人。“難道和丘處機有關係?”我問老曾。

聽到熟悉的武俠人物,潘天棒和小敏馬上聚精會神起來。

“當然有關係!宋末的時候,王重陽創立全真教,他的弟子大量參與抗金活動,因此在北方知名度很高,也和蒙古人多有聯手。成吉思汗聽說他們懂得長生術,就邀請他們去講道,王重陽的弟子丘處機,猜測成吉思汗一定會滅掉宋朝,就專程借機遊說成吉思汗少殺人,成吉思汗就答應了不殺道士,但條件卻很苛刻。”

我明白了:“成吉思汗一定擔心那些抗元的宋人都披上道袍,所以條件是道士不準娶親生育後代,不能吃肉保障戰鬥體力,對吧?”

“反應夠快!猜對了。”老曾拍拍我的肩膀以示鼓勵:“這個條件談定後,蒙古人很快滅掉了宋朝。各地漢人中好多精英都加入了全真教去避禍,這樣就使得全真教在全中國普及起來。”

小敏接上口:“啊,我明白了!原來不娶親不吃肉是全真教和元朝的協議,正一教沒有這個協議就不用遵守吧?”

潘天棒說:“吔,果然是上海長大的,就是算得精哈!”

“小敏答對了。不過,我對道教曆史也是一知半解,有機會要找行家確認一下。但是,這種說法確實可以解釋小敏爺爺既是道士,卻又不出家的原因。”

記得老曾講過,解放初期宗教界搞生產自救,能仁寺尼姑們都靠自己勞動生活,每天上班生產豆製品和服裝。那個時期的出家人,很多也是一邊上班一邊修行。

?

小敏的爺爺在文中提到,寶藏是從這裏挖出來的,其中的金銀本來準備用於修複太清、上清和玉清三座道觀。要修複三座道觀,金銀的數量一定很壯觀,當年不知道在這裏挖了多大的坑。

我使勁踩了踩地下,泥土平實,沒有什麽異常。

潘天棒說:“曾叔叔,上清寺和玉清寺我是知道地點的,這個太清寺卻從來沒有聽說過啊!”

“嘿嘿,當年我也一直在想這個問題:重慶有沒有太清寺?道家講,老子一氣化三清,化的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他們三位分別住玉清境、上清境和太清境。所以玉清寺供的是元始天尊、上清寺供的是靈寶天尊。既然有人在重慶修了上清寺和玉清寺,自然還應該在重慶再修一個供奉道德天尊的寺廟啊!”

老曾招手向我要過水壺喝了一口:“結果,我找了很多年都沒有找到,直到今年遇到一個專家,才解開這個謎!那位專家對道教很有研究,而且也是出生在重慶,從成都回來探親的。他告訴我,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說到這裏,老曾開始賣關子了:“其實,這個地方就是我們這批圖紙中的一個藏寶地。我給個提示:道德天尊就是太上老君。小羅,你猜得到不,太清寺到底在哪裏?”

那還用猜,自然就是老君洞。顧名思義,老君洞就是供奉太上老君的地方嘛!

“老君洞!”小敏和潘天棒一起叫了起來,他們反應也很快。

我還真沒有想到,老君洞居然和上清寺之間有這一層關係。更沒有想到的是,小敏爺爺這幫道人當年還暗中幫助政府查獲了一個間諜案。

潘天棒抓起一個蒲團在手裏左看右看,一邊問:“曾叔叔,我這幾天查了一下重慶的道觀,原來清朝到解放前,重慶的道觀好多啊!現在又發現重慶以前還有太清、上清和玉清三個寺,難道重慶在道教中地位嘿高嗦?”

“我不太了解宗教,但道教的建立和某一位重慶市長是有關係的哦。”老曾語出驚人!

我笑道:“老曾,你這是誤導消費者哦。道教是東漢末年就建立成教的,哪裏會和重慶市長扯上關係?”

“聽我一一道來。”老曾說:“漢代重慶的江州令,勉強可以算是重慶市長吧?有一位江州令叫張陵,利用上班的間隙在重慶北邊的一座山去修道,突然有所感悟,出關的時候,山下的雲突然都變成了一種特殊的紅色。他於是辭官不做了,雲遊天下,後來到了四川,免費給人看病。可是找他看病的人實在太多,他就收徒傳授養生術,拜師的標準是五鬥米。這樣規模越做越大,一不小心就創立了道教的前身:五鬥米道。”

五鬥米道?老曾說的就是中國道教創始人張天師張道陵啊!

“那座山因為張陵出關時遍布紅雲,後人於是把那座山的名字改了紀念他,猜猜是哪座山?”

我問道:“特殊紅色的雲,是不是縉雲山?縉好象是指一種淺紅色。你是說張天師居然是在重慶悟道的啊?”

“答對了!”老曾得意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