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學堂風波

張廷瑞又名張乃東、張達雲,號雲階。一九零一年出生在河北省涿縣城北,距縣城十幾華裏的一個小村莊——永樂。

一直蒙著一層神秘麵紗的永樂村,約有二百戶人家,七千餘畝土地。然而,在這為數不多的土地中,二十四戶的地主、富農就占據了百分之七十以上。這些大戶人家,長年雇傭著一百餘名的長工。趕在農忙時節,還要臨時雇傭二百多人的短工幫助他們搶收搶種。可見,當時這些地、富人家的光景過得是多麽的殷實富有。而那些窮戶人家苦苦忙碌一年,最終連肚子也填不飽。祖祖輩輩過著食不裹腹,衣不遮體的苦日子。由於貧富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永樂村這一帶階級之間的鬥爭一刻也沒有停息過。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張廷瑞出生在一個中農家庭。他家裏種著幾十畝田地。雖然日子不像地主、富農家裏那麽富有,但每年下來,還是衣食無憂的。正因為如此,張廷瑞才有了繼續求學的機會。

張廷瑞的父親張煥是一位勤儉持家、膽小怕事,小資產階級思想又很強的本分農民。在他的潛意識中,窮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情。也並不值得同情。而張廷瑞的做人準則卻與父親大相徑庭。

張廷瑞很小就對窮人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也最看不慣有錢人那種為富不仁、專橫跋扈、不可一世的樣子。因此,經常在學校裏與那些有錢人家的孩子發生激烈的矛盾衝突。甚至發生打鬥。

一次,張廷瑞竟把鄰村地主高小腳家的兒子給打得頭破血流。起因是:高小腳家的獨苗子,因為在家中一向嬌生慣養,養成了抬手打人,張口罵人的惡習。在自己家中就目無尊長,對爹媽想打就打,想罵就罵,沒人敢說個不字。在學堂裏這種惡習依然難以收斂。這天,他因違反課堂紀律,被老師批評了幾句,他不但不服,反而,還當著所有學生的麵,對五十多歲的私塾先生開口不遜。老先生本身就體弱多病、氣喘籲籲,平時走路都是東搖西晃的,給學生講課時也是坐在椅子上。站久了就容易暈倒。因老先生學問好,有修養,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令人欽佩。所以,大多數學生以及父母,都對這位老私塾先生恭而敬之的。唯獨高小腳的兒子不識人間煙火、一點做人的規矩都不懂。此刻,老先生被他當堂這一頓辱罵,氣得頓時臉色鐵青,連嗽數聲之後,當場吐出一口鮮血。

張廷瑞實在看不過去了,小小的心靈,好像因此受到了劇烈的創傷,因而,等老先生剛剛被人攙扶出課堂,送到書房裏休息去了,張廷瑞就怒氣衝衝地來到高小腳的兒子跟前,二話不說,冷不丁地上去就是一拳。緊接著又是一腳。也巧,這一拳正好打在了對方的眼角上,鮮血順著臉頰不住地往下淌。那一腳又正踢在他的迎麵骨上,疼得他躺在地上直翻滾,號啕不止。

這下,張廷瑞算是把天給捅了個大窟窿。

原來,高小腳仗著他有個哥哥在縣裏開了家洋行,經營珠寶玉器,可謂是財大氣粗。用金錢鋪路,素日裏與縣衙往來密切,出入縣衙就和出入自家一樣方便,很是風光。正是借著這方勢力,高小腳不僅在本村裏橫行霸道,而且,方圓幾個村子,凡知道他家底細的人,不免也要敬畏他三分。有的人還專門上門討他的好,尋找靠山。現在,被他家視為掌上明珠的兒子竟在課堂上被別人給打成了這副狼狽相,自然不會善罷甘休的。當天下午,高小腳就帶著幾個家丁,荷槍實彈地到張家放狠話來了:“識相的,就趕緊將打人的兒子交出來,我們要帶回去給兒子出氣,否則,就縣衙上見!到了縣衙裏,保準有你們的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