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以前的中國人一向把這個事兒看得特別重要,身體發膚,受之父母,輕易不能動。年紀小的時候還可以剃頭,冠禮成年之後頭發就不能剃了,要蓄發蓄須,直到臨終。所以崇禎皇帝在煤山殉國的時候,無顏見列祖列宗於九泉之下,以發覆麵,頭發散開長得能拖到腰部。

如果沒有管仲“尊王攘夷”、力保中原的話,當時的中原就被少數民族給同化了,發型一換,就輪不到後麵這些事了。

昭王中了楚國的計

繼齊桓公稱霸之後,晉文公和楚莊王陸續崛起。齊桓、晉文稱公,因為齊國和晉國都是侯爵國,這個公不是它的封爵,而是尊稱。楚莊稱王是因為楚國乃子爵國,是南蠻少數民族政權,西周中期才被天子冊封的。楚國國君嫌地位低,所以幹脆自稱為王,跟天子平起平坐。當時的天子周昭王不高興了,親自去楚國討個說法。楚國人聽說天子要來,準備了一艘船迎接他,周昭王特別高興,以為楚國人害怕了,知道自己做錯了。誰想到是因為楚國蠻人嫌周人擾民,設計用膠水黏的船身,昭王一上船才開了沒多久就散架了,周天子一行人全部落水葬身魚腹。可見這個楚國的南蠻是一個比較有個性的民族。

周天子的南征失敗導致整個周朝的神話破滅,王朝由盛轉衰。到了春秋晚期的時候,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競相稱霸。吳越兩國在長江流域,吳國的都城就是今天的蘇州,越國的都城就在今天的紹興。那個時候,江南就已經開始得到了初步的開發。陸續稱霸的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在曆史上被統稱為春秋五霸,個個是牛人。

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

據《資治通鑒》記載,公元前403年,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發生了一件大事,周威烈王冊封晉國大夫韓虔、趙籍、魏斯為韓侯、趙侯、魏侯,俗稱三家分晉。無獨有偶,齊國的大夫田氏,與此同時也廢掉了薑氏,取而代之成為諸侯,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使得中原地區逐漸形成了戰國七雄爭霸的格局。

從這一變局中可以看出,這其中分封製起到了很大作用。周王朝實施分封製的方法是:天子把土地分封給諸侯,諸侯分封給大夫,大夫分封給卿,卿分封給士,它的每一層都是往下分封的。所以天子後來能夠被諸侯架空,諸侯就能夠被自己國內的大夫給架空。因為這是由它的生產力水平決定的,基本上,上一級隻管都城周圍,底下全給分封出去,隨著地方勢力的逐漸龐大,就等於中央集權走向衰落。所以以晉國為例,晉國當時有六家大夫具有相當的權力,除了韓、趙、魏三家外,還有智氏、中行氏和範氏,中行氏和範氏很快就覆滅了,韓、趙、魏聯合起來又把智氏給滅了,並且最後這三家索性把晉國的國君給廢了,自己做了諸侯。周天子一看,好家夥,太無法無天了,不過我也沒辦法,被迫承認冊封這三家為諸侯吧,晉國於是一分為三,韓國、趙國、魏國橫空出世。

小時候拿板兒磚砸缸的司馬光說,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周封三晉這個窩囊事兒讓天子之職徹底崩壞,禮製是國家賴以存續的綱紀,三晉居然威脅周天子封他們為諸侯,周天子還不得不承認,這綱紀大亂,就標示著周朝末日已經臨近。

七個爺們兒欲爭霸

齊國原來的國君應該姓薑,例如齊桓公,名字叫薑小白,那會兒起名還不太講究。結果大夫田氏強大起來把薑氏廢掉之後,自己當了諸侯,齊國改姓田了。所以三家分晉,加上田氏代齊,形成了戰國七雄的局麵。

這個戰國七雄一開始還不隻是七個國家,當時一共20多個國家都覬覦霸主地位,曆經戰火洗禮,這前20強大浪淘沙般一番海選PK之後,基本上就剩下燕、齊、楚、秦、趙、魏、韓,七位選手繼續死磕。從春秋五霸升級衍化到戰國七雄,可以看出春秋的時候,中原的主要矛盾是南北矛盾,體現在晉楚兩國的爭霸當中,晉在北邊,楚在南邊,一直是南北對峙。到了戰國的時候,主要矛盾就是東西矛盾了,具體表現就是秦國跟關東六國的矛盾。因為關東六國位居崤山函穀關以東,對秦國形成一定威脅。尤其到了戰國末期,秦想統一六國,進一步激化了他們之間的矛盾。

第5節學習、同化兩不誤

皇帝開始追時髦

春秋戰國時期,神州大地除了華夏民族之外,四方還有匈奴、戎、越等剽悍的少數民族政權。有道是不打不相識,打架也算是一種主動的交流方式,總比誰都不理誰強,夫妻天天吵架沒準還越吵越恩愛呢。於是,通過頻繁的戰爭和經濟、文化交流,中國曆史上迎來了第一次民族融合的**。

先秦時代的中國人是這麽認為的:“諸侯用夷禮則夷之,夷狄進於中國則中國之”。你是天子冊封的諸侯,你用夷禮,學習少數民族,大家就把你看成是蠻夷,比如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當時就被看成蠻夷之人。但從客觀上來說,以前漢人的服裝是最笨拙的,寬袍大袖,那個大袖子能鑽進一個人去,穿上那衣服一上街,勤勞的清潔工都得下崗。上衣下裳,成年男女也是穿開襠褲的。褲,脛衣也,護腿的,相當於長筒襪。這種服裝設計既不便於生產,也不便於戰鬥。人家少數民族窄衣小袖,死襠褲,生產能力和戰鬥力都是中原人所不能及的。

最後漢族人還是把自己的傳統服裝給放棄了,從唐朝開始,皇帝的服飾已不再是漢代皇帝冕服的樣式,皇帝上朝已經不再頭戴沉重的冕冠,而是改戴烏紗,領子也變成了圓領,腰部係一條腰帶,袖口也由寬變窄,相當時尚。

頑強的民族

除了穿著之外,飲食方麵,中原人的口味也一直在向少數民族方向調整,就像大盤雞、拉條子這些新疆維吾爾族美食,如今已成為某些人的最愛一樣。在行為方式方麵,以前中原地區的人們進門以後,習慣席地而坐。後來中原人采用了西北少數民族那種高桌大椅。由此可見,中原人民其實一直在向少數民族學習,但當時的漢族人認為,中原文明才是正統,誰要是學習少數民族,就把誰當做蠻夷對待,而少數民族學習中原文明,就把它當成中國的一部分來對待。

這也就是說,當時的中原人看待這種民族融合現象,主要看重的是文化認同,而不是血緣關係。在中國古代,朝鮮、日本和越南,從來不被當成外國看待,因為那時候它們跟中國完全一樣,用漢字,遵漢禮。但歐洲國家對待民族融合現象的看法,就和我們不一樣。他們看重血緣,而不是看重文化認同,比如一個中國人在德國住一輩子,德語說得比德國人還流利,你都休想加入德國國籍,除非在1750年時,你的祖先是德國人,這樣的話,你一句德語不會說,都可以入籍德國。

中國曆史上漢族政權不止一次被少數民族政權侵擾甚至終結。但每一次都是少數民族政權最後被我們同化,所以我們這個民族非常頑強,五千年沒有滅絕。快馬彎刀打仗容易,但征服人心十分困難。

第6節改革緣於形勢變

大家一起幹私活

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牛耕得到推廣,生產力水平進一步發展,荒地開墾的數量前所未有地增多,這與井田製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衝突。井田製規定土地是國有土地,耕種的土地是分封來的。而且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分封的土地尚且耕種不過來,更無暇顧及其他荒地。但隨著鐵器牛耕的普及,人們的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幹完分內的這塊土地之外,看著其他富饒的荒地,便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不種白不種,種了不白種。這些荒地可不是天子分封的,不歸國家所有,我自己種了就是我自己的地,還不用繳稅。於是乎,大夥兒揮起鋤頭,多快好省地幹起私活來。

這樣一來,私田開墾越來越多,國家分封的土地就逐漸荒蕪了,結果大家都這麽幹就影響到了國家的收入。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國家一想既然大家都這麽幹,索性無論公田、私田,一概按照規定繳稅。這等於變相地承認了土地的私有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