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a,輕解羅裳b,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c?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注釋
a紅藕:紅色的荷花。玉簟(diàn):竹席的美稱。b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c錦書:泛指書信。
解析
在荷花凋零、竹席變涼的秋天,我輕輕解開羅衣換上外出的衣服,一個人登上小船。我看到了天空中南歸的大雁,猜測白雲中是否有人寄來了書信。中秋節就要來了,月亮的光輝滿滿地照在西樓。花兒空自凋落,流水一去不回,分離後的相思牽動著兩地的離愁。這種感情是沒有辦法去除的,剛從眉間消失,又爬上了心頭。
這首詞是詞人因為思念遠方的丈夫而寫的,筆調清新,風格細膩,融情於景,情景交融,耐人尋味。上闋點明時間,寫詞人看到秋天來臨,大雁南歸,月滿西樓,思念的愁緒無法排解,就自己一個人去乘舟散心。詞人把景色描繪得清幽寂寥,景中含情,營造出淒涼的氛圍。下闋寫詞人對丈夫的深切思念怎麽都無法消除。“花自飄零”“水自流”呼應前麵的“紅藕香殘”“獨上蘭舟”。“眉頭”與“心頭”對應,“才下”與“卻上”對應,對仗工整,妙筆生花,把兩地兩個人的相思之情描繪得惟妙惟肖,感人肺腑。
語文小課堂
鴻雁傳書的典故最早見於蘇武牧羊的故事。漢武帝時,蘇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單於流放到北海去放羊,說什麽時候公羊生了小羊再把他放走。十九年後,漢朝與匈奴交好,蘇武卻沒有被放回去。出使匈奴的漢朝大臣聽說了蘇武的事,就跟單於說,漢朝皇帝在打獵時射下來一隻腿上綁著書信的大雁,信上寫著蘇武在北海牧羊。單於沒辦法,隻好讓蘇武回到漢朝。
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a,孤雲獨去閑b。相看兩不厭c,隻有敬亭山。
(收入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四年級下冊)
注釋
a盡:沒有了。b孤雲:單獨飄浮的雲。獨去閑:形容孤單的雲彩飄來飄去,悠閑自在的樣子。c厭:滿足。
解析
李白因為仕途不順,選擇寄情於山水,這首詩就是他內心孤獨的真實寫照。
前兩句寫詩人所見。“眾鳥”和“孤雲”既表明了詩人所處的寂靜環境,也暗示了他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是孤單的人。“閑”字表現了雲的悠閑自在,也表明了詩人的漂泊無依、內心孤獨。後兩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鳥飛光了,雲飄走了,隻有敬亭山安然不動,似乎選擇留下來陪詩人。“相看”表明了詩人和山的互動,兩者親密無間,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隻有”表現了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也反襯出世間的冷酷無情,渲染了寂寞淒涼的心情。
全詩通過眾鳥、孤雲、敬亭山等意象,營造了一個寂靜的環境,“靜”貫穿全詩,突出詩人的孤獨,意境悠遠。
語文小課堂
比擬是一種修辭手法,意思是把一個事物當作另一個事物來描述、說明。其中,把物當作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或思想感情,這就叫擬人。把人當作物來寫,或把甲事物當作乙事物來寫,這就叫擬物。恰當運用比擬,不僅能讓讀者對所描繪的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而且能夠感受到作者對該事物強烈的感情,從而引起共鳴。
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a,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b?為有源頭活水來。
(收入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五年級上冊)
注釋
a方塘:又稱半畝塘,在今福建尤溪城南鄭義齋館舍裏。鑒:鏡子。b渠:指方塘裏的水。那(nǎ)得:怎麽會。那,通“哪”,怎麽。清如許:這麽清澈。
解析
半畝大小的方塘就像一麵鏡子一樣在眼前打開,天空的光和浮雲的影倒映在池塘裏,就像在鏡子中一起移動。要問方塘的水為什麽會這麽清澈,那是因為有永不枯竭的源頭不斷地輸送活水。這是一首借景說理的詩,詩人用方塘需要活水打比方,形象地闡述了知識要不斷更新、學習要不斷進步的道理,寓意深刻,內涵豐富。
語文小課堂
朱熹的父親朱鬆因為得罪了秦檜,被趕出朝廷,就閑居在家教導朱熹讀書。朱熹十分刻苦,經常是別人晚上睡覺的時候他還點著燈學習,早上別人還沒起床的時候他已經梳洗好準備讀書了,幾乎沒有跟其他孩子一起玩耍的機會。後來朱熹曾寫詩說“五年不出門庭荒”。
別董大二首·其一
[唐]高適
千裏黃雲白日曛a,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收入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四年級上冊)
注釋
a曛:昏暗。白日曛,太陽暗淡無光。
解析
在這首贈別詩中,詩人用真摯的情感表達了對友人的鼓勵和祝福。前兩句寫和朋友分別的時候看到的景色。黃昏時分,太陽慢慢向西邊落下,遠遠望去,茫茫千裏的天空中有黃色的雲彩飄浮著。北方的冬天寒風吹雁,白雪紛飛。這樣的景象渲染了一種淒涼悲壯的氛圍。“千裏”一詞還暗示了前途茫茫。後兩句氣勢突然變得昂揚:不要擔心漫漫前路沒有理解你的人,全天下的人誰不知道你高潔的品行?這兩句寫得氣勢磅礴,是勸慰友人,也是給自己加油打氣,表現出詩人廣闊的胸襟。
全詩語言質樸豪放,境界開闊大氣,情感真摯動人,堪稱佳作。
作者小傳
高適(704年—765年),字達夫,渤海蓨(今河北景縣)人,曾任諫議大夫、淮南節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左散騎常侍等,後封渤海縣侯。他是唐代邊塞詩的代表人物,詩風雄健蒼涼、氣勢奔放,與岑參並稱“高岑”,與
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
語文小課堂
這首詩中的董大是唐朝著名樂師董庭蘭,他在青年時代學的是七弦琴,懂得欣賞的人很少,所以他很難找到知音。而高適對音樂比較擅長,他很欣賞董庭蘭,兩個人建立了很深的友誼。董庭蘭刻苦鑽研篳篥的演奏藝術,又吸取了其他藝術的營養,成為當時最負盛名的演奏家。後來,他被迫離開長安流浪,高適就寫了這首詩送給他,來安慰和鼓勵他。
七律·長征a
毛澤東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閑b。五嶺逶迤騰細浪c,烏蒙磅礴走泥丸d。金沙水拍雲崖暖e,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裏雪,三軍過後盡開顏f。
(收入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六年級上冊)
注釋
a長征: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從中央革命根據地出發,行軍二萬五千裏,到達陝北革命根據地,終於完成戰略性轉移。b等閑:尋常,平常。c逶迤:形容山脈等彎彎曲曲,連綿不絕。d泥丸:小泥球。e雲崖:高聳入雲的山崖。f三軍:這裏指紅軍隊伍。
解析
紅軍不畏懼長征路上的艱難險阻,重重山水關隘在他們眼中是很平常的事物。綿延彎曲的五嶺就好似細微的波浪,氣勢磅礴的烏蒙山就像腳下的小泥丸。金沙江的水拍打著高聳入雲的山崖,濺起的水霧就像熱蒸汽,大渡橋淩空橫貫的鐵索散發著寒冷的氣息。更讓人驚喜的是岷山上的千裏積雪,三軍將士翻越過去後露出開心的笑臉。
這首記錄中國紅軍二萬五千裏長征的曆史事件的革命史詩按照紅軍長征的路線,選取了五嶺、烏蒙山、金沙江、大渡橋、岷山等地理天險,用精練概括的筆法進行描述,突出了紅軍戰士英勇頑強、樂觀向前的精神和氣概。全詩意境雄渾,氣勢磅礴,感情奔放。
首聯中,“遠征難”“萬水千山”的客觀環境與紅軍戰士“不怕”“等閑”的主觀心理形成強烈的對比,奠定了全詩讚美革命戰士英勇無畏的基調。後麵三聯緊扣首聯,具體展開寫紅軍遇到的艱難險阻和他們的革命態度。隨著長征路線的展開,空間距離加大,強調了紅軍的迅猛和不可阻擋。尾聯的“更喜”呼應首聯的“不怕”,升華了主題。
涼州詞二首·其一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a,一片孤城萬仞山b。羌笛何須怨楊柳c,春風不度玉門關d。
(收入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五年級下冊)
注釋
a遠上:向上遠遠而去。b孤城:孤零零地戍邊的城堡。c羌笛:羌族樂器,屬於橫吹式管樂。何須:何必。楊柳:即《折楊柳》曲。d度:吹到。
解析
向著黃河的源頭遠遠望去,滔滔的河水就像是從白雲之中而來。在萬仞高的群山之間,孤獨地聳立著一座孤城。沒有必要用羌笛哀怨地吹奏《折楊柳》這首曲子,因為和煦的春風還沒有吹到玉門關呢。
《涼州詞》又名《出塞》,是給流行於當世的著名曲子《涼州》所配的唱詞。在這首詩中,詩人運用雙關的手法,寫出了戍邊將士的艱苦悲涼和朝廷對他們的漠不關心,格調蒼涼,意境悲壯。前兩句是視覺描寫,視角由下向上、由近及遠,在黃河、白雲映襯下的一座孤城讓畫麵顯得更加遼闊壯美。“孤城”為後麵描寫戍邊將士的心理埋下伏筆。第三句由視覺描寫轉為聽覺描寫。《折楊柳》的曲子突然響起,戍邊將士頓生思鄉之情,“怨”字寫出了他們心中的悲涼和幽怨。最後一句既寫邊關天氣寒冷,春天來得晚,也暗含著朝廷對邊關戰士漠不關心,恩澤不會到達這裏,更顯淒涼。
語文小課堂
相傳,有一天,詩人王昌齡、高適和王之渙三人到長安的一個酒樓喝酒。酒樓裏流行請梨園班子演唱,這時,有四個漂亮姑娘出來演唱當時著名詩人的名作。高適提議三人打賭,看這四個姑娘唱誰的詩多,就算誰贏。結果第一個姑娘唱的是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第二個姑娘唱的是高適的《哭單父梁九少府》,第三個姑娘唱的是王昌齡的《長信怨》。前三首都沒有自己的詩,王之渙麵子有些掛不住了,賭氣說道:“如果最後一個姑娘唱的不是我的詩,那我就再也不寫詩了!”結果,第四個姑娘開口就唱道“黃河遠上白雲間……”,正是王之渙的《涼州詞》。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
離思五首·其四
[唐]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a,除卻巫山不是雲b。取次花叢懶回顧c,半緣修道半緣君d。
注釋
a曾經:曾經經曆。b除卻:除了。c取次:隨意經過。d半緣:一半是因為。
解析
曾經經曆過滄海的壯闊,就不會再在意別處的水;見過了巫山,別處的雲就不再算是雲。隨意地從花叢中走過,懶得再回頭留戀一朵花,一半是因為修道要清心寡欲,一半是因為曾經與你相遇。
這是唐代詩人元稹為悼念亡妻而寫的一首詩。全詩隻是寫景,沒有一個“情”字,卻運用強烈的對比寫出了詩人對妻子的深情不渝。
作者小傳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河南洛陽人,與白居易詩風相近,兩人並稱“元白”,詩體並稱“元白體”。他寫的傳奇《鶯鶯傳》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語文小課堂
相傳,元稹在年輕的時候曾經和一個姓崔的女子相戀,但是為了前途,娶了韋氏。後來,他懷念之前的戀人,就寫了一本傳奇,起名《鶯鶯傳》,其中的崔鶯鶯就是之前戀人的化身,而故事裏的張生就是元稹自己。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就是以《鶯鶯傳》為藍本寫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