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普及初等教育,大多數國家都明確了普及工作的政策方向,采取多種措施來增強教育體係的績效。

一、製定國家規劃

初等教育的發展趨勢很容易受到公共政策的影響。各國政府通過其憲法、教育法案和政策重申了所有人均可平等地享有免費義務初等/基礎教育的機會。然而,落實這項權利的關鍵在於如何把具體的法律或政策規定付諸實踐。例如,雖然許多國家都表示製定了適齡兒童必須入讀小學的規定,不過如果沒有配套的執行機製,政府、學校和家長就算不履行這一規定也不會被追究責任。此外,政策規劃不周、教育部門管理能力欠缺、監測體製不完善等都是導致執行效率低下的原因。缺乏重視教育和鼓勵社會參與的理念也是造成執行難的一個因素。

在推行免費義務教育方麵,政策與實踐之間是存在差距的。義務教育是指每個學生必須接受並完成一定年限的強製性課程,從小學逐漸延伸到中學。免費教育意味著政府提供受教育的機會,並且不收取任何直接費用。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家長不需要承擔一些間接費用,如校餐和交通費。在大湄公河次區域,柬埔寨、老撾、泰國和越南實行的就是免費義務教育,但是學校教育的額外成本對初等教育的普及造成了一定的負麵影響。[17]

在擴大教育供給方麵,一些國家試圖延長受教育期限從而涵蓋更多的人群。根據伊朗憲法及相關法律的規定,免費教育一直持續到中等教育結束;為了惠及最難接觸到的地區和處境不利的群體,政府規劃、配置了必需的教育設施,讓生活在農村地區、偏遠地區和遊牧地區的兒童都享有公平的學校教育機會。蒙古則是降低小學入學年齡,從8歲降低到7歲再到6歲。2005/2006學年,蒙古將學校教育年限從10年延長到11年,隨後在2008/2009學年又延長到12年。

框3.1 印度——實行八年免費義務初等教育

2009年,印度政府通過了《兒童免費義務教育權利法案》,並於2010年4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這部法案與憲法第21A新增條款共同規定,向所有6至14歲兒童提供免費義務教育。該法案旨在進行係統性改革,消除差距和不平等現象。其創新性在於,賦予初等教育強製性,規定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擔財政及相關教育責任,社區和家長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法案還要求合理分配教師,並保證那些受到良好培訓的教師得到分配。據估計,法案有望使2億學齡兒童受益。

印度還出台了其他一些規劃來推動基礎教育的進步。“教育擔保計劃”為小型偏遠社區配置小學。“替代與創新教育計劃”建議采用靈活的教學策略為不能直接來校就讀的兒童提供教育。“全納教育”的推廣減少了那些有特殊需求的兒童的入學障礙。另外,提供寄宿銜接課程、午餐、獎學金、免費課本、校服和交通津貼,不僅可以減少全民教育邊緣化現象,也有助於提高整體的鞏固率和學習成績。

資料來源:UNESCO and UNICEF.Asia-Pacific End of Decade Notes on Education for All:EFA Goal 2 Universal Primary Education[R].UNESCO Bangkok,UNICEF EAPRO and UNICEF ROSA,2013:28.

本地區出現的政治緊張局勢比較頻繁,因此國家的政策選項非常重要,在過渡和不穩定時期也要尊重受教育的權利。

阿富汗雖然經曆了數十年戰亂,但是在教育領域仍然取得了一定成就。國家規劃在阿富汗教育的發展中發揮了核心作用。政府和援助者共同製定了《國家教育部門規劃》,其中明確了資金籌措、學校建設和教師招聘的條件,並為實現上述目標提出了更廣泛的要求。雖然中央政府機關在教育處境特別不利的地區開展工作的能力有限,教育部仍做出了進一步實現權力下放的規劃安排,以便與地方社區開展更深入的合作。2007年增加的以村莊為單位的社區學校,使試點村莊的入學率增加了42%。[18]

框3.2 尼泊爾——在普及初等教育的道路上大步前進

近年來,尼泊爾在普及初等教育的道路上大步前進。2012年,小學淨入學率從2000年的65%上升到95.3%。五年級(小學最高年級)鞏固率由58%升至84.1%。盡管國內的暴力衝突一直持續到2006年,尼泊爾卻始終在進步,這一事實讓它的成績更為令人矚目。尼泊爾的經曆表明,公共政策領域的改革尤其重要:

加強當地責任。2001年,啟動增加學校責任和加強社區管理的改革。把責權下放給地區和社區,使教育避開了中央計劃和服務供應的全麵崩潰,避免了國內衝突的影響。大約13%的公立學校被轉交給學校管理委員會。每個委員會有一筆啟動補助金。學校還可以獲得薪水補助,幫助它們招聘教師。

改善平等狀況。衝突後教育策略包括給予女童、低級種姓兒童、土著兒童和殘疾兒童津貼和專項助學金,借此鼓勵這些兒童的父母讓自己的子女接受學校教育。性別差距縮小反映了在改善性別平等狀況方麵取得的進步:小學淨入學率的性別均等指數在2012年達到0.99。社會底層群體的入學率與鞏固率也在增加。

擴建基礎設施,重點關注教育質量。增加學校和教室數量,擴大教師招聘,改善教科書的供應。

有效的援助。過去幾十年中,國際援助在尼泊爾的教育發展預算中占有較大比重,該國一直努力改善援助方的治理工作。在不同援助主題下,尼泊爾堅持采用以政府為主導的方式,將多方捐助者的資金集中起來,朝著全民教育的大目標努力。由此取得的成功進一步促使援助資金穩定增加,提高了可預測性。

資料來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9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8:59;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研究所數據庫,2016年.

二、基礎廣泛的合作夥伴關係

初等教育服務體係的成效可以通過各國政府、發展合作夥伴和私營部門之間的廣泛合作進一步得到優化,以此彌補教育管理、服務、資金、師資水平等方麵存在的各種差距。

菲律賓的全民教育計劃支持在全國推行“大聯盟”的概念,由教育部、相關政府部門和民間社會團體組成全民教育國家委員會,號召政府機構、國會和各類非政府組織共同履行對基礎教育目標的承諾。大聯盟的概念把鞏固基礎教育績效的責任和義務從單一的政府部門(教育部)分散到社會各界。類似的合作夥伴關係還包括:柬埔寨成立了教育部門工作組,協助政府起草教育規劃並劃撥資金,教育部、財政部、社會福利部、非政府組織“教育合作夥伴”以及其他民間社會團體共同派代表參加該項工作;在孟加拉國,通過全部門的協調統一,教育援助者籌集資金並與政府教育部門工作組開展緊密合作,前者在該國的初等教育第二階段發展規劃的設計、籌資和實施中發揮了突出作用。[19]

框3.3 菲律賓——讓民間社會參與修建學校

為了啟動經常性學校建設計劃,自達喀爾論壇以來,菲律賓政府推出了一係列旨在讓民間社會參與的舉措:

學校認領計劃——對企業界、非政府組織和其他民間社會團體實行稅收激勵,鼓勵它們“收養”一所學校,支持其改善基礎設施,開展師資培訓,提供教學材料、計算機和科學實驗室設備,以及提供校餐和營養品等。自2000年啟動以來,該計劃已使全國半數以上的公立學校受益。

Brigada Eskwela——2002年發起的這項社會動員活動鼓勵人們誌願維修教室和學校家具,並且在每個新學年開始前的“國立學校維修周”期間進行實物捐助。2005年,此項倡議使61%的公立學校受益。

菲僑捐助教室——該項目與勞動和就業部合作,動員海外菲僑在全國重點中小學校捐建10,000間教室。2006年底,教育部宣布該國已經有充足的教學空間,不再處於短缺狀態。

資料來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8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R].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8:110-111.

政府建立公私合作關係的目的在於促進選擇與競爭,擴大受教育機會,但是各國的經驗和結果千差萬別。潛在的惠益包括提高治理效率、教學質量,以及同政府共同分擔風險。負麵的結果可能是,例如,在孟加拉國,會造成公立學校質量下降,以及進一步加深最為邊緣化群體的差距和不平等。如果選擇這樣的合作關係,政府有必要建立適當的製度框架和強有力的監督體係,確保利益最大化,避免讓國家教育麵臨大量風險。[21]

三、初等教育經費投入

研究指出,教育支出的“健康”水平是要確保教育結果的提高(以較高完成率和較低留級率來衡量),至少將國內生產總值的3.8%投入教育。[22]例如,2010年,在有詳細統計數據的25個國家中,有4個國家的教育投入不足國內生產總值的3%;隻有3個國家的投入為6%以上。

“一帶一路”國家對初等教育階段的經費投入比例各不相同。摩爾多瓦的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比在各國排名中名列前茅,為9.11%,但是初等教育支出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64%。在塞浦路斯和越南,有2個百分點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被投入初等教育。印度尼西亞、柬埔寨、以色列和泰國的初等教育經費投入比例也相當高。斯裏蘭卡的初等教育經費卻不足國內生產總值的0.5%。

對初等教育比較重視的大多數國家,其支出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占的比例較大,事實證明對教育體係的影響是積極的,通常表現為初等教育的毛入學率提高較大。但是,僅僅給教育配置更多的資源還不夠,資金必須得到正當公平地使用。一般來說,政府投入越多,效果似乎應該越好。然而,如果沒有良好的治理、師資培訓和教學設施,較高的投入水平也不一定會帶來更好的成果。因此,支出效率與教育經費的比例同樣重要。這並不是說要減少經費投入,因為教育投入低往往會與教育質量低直接聯係在一起。政府部門應該改善規劃,加大有效投入力度,提高教育體係的管理效率。例如,良好的治理規劃會讓政府預先考慮為所有學生提供免費教育所需的成本;提高效率意味著政府將充分利用投入的資金,而不必非要增加投資水平才能取得成果。[23]

圖3.9 各級教育經費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比(2010年)

注:“其他”包括學前教育經費、中等後教育經費和未分配支出。

資料來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研究所數據庫,2016年.

同時要確保經費支出有助於初等教育普及至最邊緣人群,如最貧困人口、殘疾人、偏遠地區人口和少數族群。多數情況下,為了消除他們的弱勢,這些群體的兒童所需的資源可能遠遠高於生均成本;當然,其長期社會和經濟效益也遠遠超過投入成本。在孟加拉國,由於殘疾人受教育水平較低,工資收入也較低,估計每年會帶來2,600萬美元的經濟損失,而兒童棄學照顧殘疾人又會帶來2,800萬美元的經濟損失。[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