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譽與形象
中國的生意場中到處都是“騙一把就走”的事,這是因為我們這個國家太大,缺乏重視信譽的社會環境,沒有建立起一個有效的信譽管理體係,這也是我們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信譽是任何領導成功的基礎。我們對領導的信譽要求和期望是很高的,這是基於我們傳統文化要求: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有德之人居之。古代這種對信譽道德的要求甚至要高於西方文化,這種信譽文化在兩千年的傳承中,已經逐漸滲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從國家外交到個人的人際交往,無不體現出中國社會對信譽的高度重視。
怎樣才能獲得信譽呢?首先天生的信譽是有的,你可能不信。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就是家傳在起作用。在美國許多曆史悠久的家族中,如羅斯福、肯尼迪等家族,都將信譽作為家族的傳統美德之一,而這種信譽的光芒對他們子孫的事業都有極大的幫助;在中國,老一輩高級幹部的子女在政界、商界成為重要領導人的例子舉不勝舉。人人生而平等,但是有人比你更平等,當然家庭的因素隻是基礎,個人自身的因素更加重要。威嚴、睿智、正直、守信、堅強、穩定、親切、儉樸、克己等品格可以贏得信譽。我們古人重“仁、義、禮、智、信”,西方人講道德、智慧與勇氣,這都是社會公認的美德。這些美德可以為領導人帶來公眾的信任,從而獲得信譽。
領導建立信譽的方法有以下幾點:第一,明確一致的領導哲學,就是你的決策邏輯和價值觀,以及將你的信念付諸實施的成績、信心和能力;第二,對成員的建設性關係,積極平等的溝通、欣賞、支持和關懷,共同的語言和情感等;第三,公認的目標和遠景,領導人應該是團體的希望所在;積極地行動,身先士卒,建立製度並率先遵守和執行,同群體保持接觸,成功歸因於大家,問題責任積極承擔。應該說行動包括語言,是信譽的蒲公英種子,而口碑則是領導人擴散信譽的清風。
信譽大多是口口相傳的,這裏就引出了一個領導人形象管理的問題。在不能和領導人直接接觸的情形下,領導人的形象是由電視、廣播、文章、會議、演講、照片、穿著與麵容、別人的態度等間接的東西決定的。媒介上的領導人就是大多數人心裏的領導人形象,所以領導人對於自己的形象管理一定要放在相當高的位置上,在各種場合仔細保持自己一貫的形象十分重要。
肯尼迪是美國頭一個會真正利用電視媒介的總統,最有名的是1960年和副總統共和黨籍的尼克鬆競選美國第35屆總統。競選**是從9月26日到10月21日的四次全國電視辯論,而在之前各屆的總統競選辯論隻是通過廣播進行。9月26日第一次電視辯論最為引人注目,要知道這是美國有史以來總統競選中的第一次電視辯論,全美觀眾多達7000多萬人,誰都不會懷疑這次辯論將對選舉結果起決定性作用。據說克林頓正是因當年電視上的肯尼迪—尼克鬆大戰,才決心走上仕途的。
肯尼迪和尼克鬆同時出現在電視屏幕上。肯尼迪年輕英俊,滿麵紅光、精神煥發,顯得生氣勃勃、熱情大方。而尼克鬆由於生病住醫院後剛剛出院,體重減輕,顯得麵色蒼白、無精打采,本來很合體的襯衣領子也大了半個號碼。就這短短的幾秒鍾在電視觀眾麵前的亮相,尼克鬆已經輸了這場競選。之後的辯論中,尼克鬆有些過火的表現,讓電視觀眾覺得他疾言厲色,而肯尼迪的微笑和大度實際上已經為自己打開了白宮的大門。
大選結果,肯尼迪隻比尼克鬆多不到12萬張選票。通過電視觀看辯論的大部分投了肯尼迪,而聽廣播的選民大部分投了尼克鬆,因為收音機聽眾看不見他們的表情,反而覺得尼克鬆的表現十分老到。這是此前76年中票數最接近的一次選舉。肯尼迪事後承認,如果沒有電視辯論,他肯定就會敗給老政客尼克鬆。這就是領導人形象管理的重要性。
還有相反的一個例子。2006年9月底匈牙利總理久爾恰尼在內部會議上半開玩笑說,為了贏得選舉他的社會黨向選民撒了謊。講話被媒體曝光後,引發了大規模的反政府抗議示威,社會黨作為整個中東歐國家中第一個在國會選舉中連續獲勝的政黨一直受到廣大民眾的支持,但久爾恰尼的“謊言”導致了民眾對社會黨支持率的急劇下降,匈總統紹約姆甚至認為,久爾恰尼使匈麵臨一場道德危機。由此也可以看出不顧形象管理、自毀信譽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對領導人而言,口口相傳的口碑就是苛刻的信譽體係,一旦出現裂縫,會危及領導人的領導基礎。當遵守信義對自己不利或原來使自己作出諾言的理由不複存在時,前麵提到過的馬基雅維利的看法為許多政治家奉為不傳之秘,他認為一位英明的君主絕不能夠、也不應當遵守信義。但君主又必須深知怎樣掩飾這種獸性,並須做一個偉大的偽裝者和假好人,要顯得具備一切優良品質。“因為群氓總是被外表和事物的結果所吸引,而這個世界裏盡是群氓。”說白了就是掩蓋與粉飾,這種做法雖可以為一時,卻難以為一世。
去過華爾街的人有時還能看到身穿古老傳統黑色大禮服的猶太人,他們是華爾街最老的一批住戶,一直堅守著傳統的珠寶生意,同時堅持著自己的經商傳統——貨真價實、現金交易、口頭合同等等,因為在他們的行當裏,不守信譽一次就會完全摧毀一切,連翻盤的機會都不會有。中國的生意場中到處都是“騙一把就走”的事,這是因為我們這個國家太大,缺乏重視信譽的社會環境,沒有建立起一個有效的信譽管理體係,這也是我們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