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精神

一個團隊有了共同的價值觀,有了一致的行動方向,就可以形成巨大的合力,也就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了。

所謂團隊精神,就是一個團隊的協同合作精神,它是信任開放、積極主動、大局意識、協作精神、溝通技巧和服務精神等的集中體現。團隊精神的基礎是尊重個人的興趣和成就,體現個性與共性的和諧統一,能夠長期維持團隊組織的高效運轉。我們這個時代需要個人英雄,但更需要優秀的團隊,也隻有優秀的團隊,才能支撐領導人的偉大實踐。

一個團隊的和諧高效,首先要團隊成員有共同的理念,共同的價值觀。我的一位美女朋友愛上了一位威猛的東北人,可是婚後的日子並不完美,原因很簡單——吃不到一塊,這個湖南美女是必須吃辣椒的。他們的磨合期長達十多年還沒有結束,想想還真好笑,連吃飯這種事都這麽困難,要是各唱各歌,自說自話的幾個人怎麽可能在一起工作呢?你確實無法想象一個勤儉保守的人能和一位大方豪放的人能長時間相處得好,他們彼此有無數的看不慣對方的東西。在一個團體裏,如果大家沒有公認的目標和價值觀,就會產生多個標準,沒有一致的行動方向,導致這個團隊的合力為零。一個團隊有了共同的價值觀,有了一致的行動方向,就可以形成巨大的合力,也就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了。

有了這個基礎之後,團員的角色也是一個重要問題。一個團隊裏一般有幾個角色:決定者,這是團體的最高權力者,是團體的核心;師爺或參謀,這是參謀和思想者的角色,常常是最能體會一把手內心真正的需求和目標的人;情報員,他最擅長收集新鮮的情報,對外界和內部的變化十分敏感同時對過去發生的事件、形成的文件也十分熟悉;最後就是跑腿幹活的。當然這些角色在團隊裏隨著情況變化而變化。

一個團隊對團員的選擇就應該根據目標任務的不同考慮能力的互補和組合,同時還要注意團隊的規模。管理心理研究表明最有效的團隊是七個人,在三個到十個之間都是可以忍受的;同時如果一個獨立的管理單元大於140人之後,小團體的分化性會明顯放大,團體就會分化,團員之間就會有過多的不熟悉的人,以至於會影響凝聚力。140人是一個廠房裏能容下最多的員工數,是最有效的獨立作戰單元人數。

團隊精神並不要求團隊成員同質化,盡情揮灑個性、形成獨特能力是保證成員忠誠和滿意的基礎,也是完成共同任務的必須。明確的協作意願和協作方式會讓團員產生強大的內心動力。將每個人安排至合適的崗位,充分發揮集體的潛能是建立團隊精神的重要一步。注意過分強調團隊或個人的作用對於團隊精神的建設都是不利的,應該既強調協作又鼓勵個性,這樣做的基礎就是要有共同的目標,同時,共同的價值觀,內部充分交流與高度的信任,有效的激勵機製是必要的手段之一。

在驢子的眼前掛一串胡蘿卜,驢子會非常努力朝前趕,這是因為它知道胡蘿卜的味道。所以我們對團員的激勵必須基於團員的需求,直指內心的利害。一個帶孩子的媽媽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和孩子在一起,一個上進的青年需要學習進修的機會,而一個中年人更重視社會的承認,職位提升對他的激勵最大。

在團隊內部我們必須建立和諧競爭的氣氛,獲得獎勵的團員還獲得同伴的羨慕和激動,與此同時團體的榮譽和合作精神進一步加強。期望理論表達是一個循環過程:需求——動力——目標追求——滿足。這個循環也可以是惡性的,一個個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缺乏追求目標的動力,反之亦然。如果領導人清晰地知道他的團隊應該是什麽樣子,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領導人可以施加影響的範圍。

花時間和你的團員在一起吃飯、談天、郊遊;和他們交流讀書、學習的感受和方法;為他們的個人發展和家庭和睦作指導;發現團員的優點,給與鼓勵;關心他們的身體,幫助他們解決問題,都是領導人建立和維持親密關係該做的事。作為領導,你實際上沒有更多的選擇,你的私人生活會被壓縮至最小,幸運的是你的團員也會關心你的問題。

拔河遊戲常常拿來說明齊心協力的效力,我給你講一個不一樣的拔河真相,或許你會有所感悟。有一個德國人叫瑞格爾曼,做了一個合力拉繩的實驗:參與測試的每一個人單獨全力拉繩的力量被記錄下作為參考值,然後組成四個小組,每組分別為一人、二人、三人和八人。要求各組用盡全力拉繩,拉力測量的結果為:二人組的拉力為個人單獨拉繩時二人拉力總和的95%;三人組的拉力為單獨拉繩時三人拉力總和的85%;而八人組的拉力則降至單獨拉繩時八人拉力總和的49%。合力的內耗就是如此,以此為戒,作為領導人,應該考慮的是如何將團隊的合力發揮到極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