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章 專訪吳為
在當地社科期刊當主編的郭振,是吳為的好友,他對吳為道,我給你發一篇專訪,你把你這些年的學術成就寫下來,傳給我。他看了後加寫了對吳為的評價。期刊出版發行後,吳為看到郭振為自己寫的專訪,又特意拿回家讓宋柔看看記者對他的評價。
宋柔看了專訪後,道,看起來這個郭振還真了解你,寫的挺動人,不像那些記者的語言,真是你的知音啊。
郭振筆下是這樣描寫吳為的:以上,我們省略了繁冗的詮釋性文字,把吳老師的主要業績和得到的各種獎勵,以條理化的方式進行展示。真理是樸素的,麵對這些用心血、智慧鑄就的業績,我們隻有肅然起敬,何須多言!本文不想對他的學術成就進行全麵係統的介紹、總結、評述,但是,寫到他,有些話是不能省略和遺漏的,這就是多年來與他交往得出的切身感受。第一,作為資深學者,他的學術造詣是他同齡同行同仁中出類拔萃的,他的數百篇論文和多部專著,奠定了他在學術界的牢固地位,他的學術著作和許多篇學術論文都是開創性的,自成體係,成一家之言的。全國的專業權威報紙上,為此曾經發表過對他的專訪。他不是那種閉門造車、遠離生活、專門搞所謂學術的理論家,他研究的領域、研究的課題、研究的對象,始終與現實生活緊密相聯,關注社會、關注時代、關注人本身。他既能從人們司空見慣的習以為常的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中,提煉出本質的規律性的認識,以學術話語進行理論思考、學術辨析、邏輯論證,又能將艱深的學術原理深入淺出、出神入化地應用到現實生活中,指點迷津,演繹成為大家都能理解和接受、喜聞樂見的一種認識方式。我想,這就是他的功夫所在。所以,在全市的高層理論研討會上。聽他的發言就是一種享受。他能使一時沉悶的空氣變得活躍、熱烈,他的見解常常別有洞天、不同凡響、語驚四座,讓人耳目一新,令人拍案稱奇。第二。他是一位金融係統成人教育學校的教師,他的起點就是教師,他熱愛教師這個職業。他說,教師這個職業能給你榮譽感、神聖感、使命感,但也能給你帶來壓力。作為人師,必須學高、身正。能把教師做好了,那麽做其他也就不難了。因此,吳老師把教師這個職業真正做強做大了,從市級優秀教師到省行級優秀教師,到省級優秀教師。到中國a行係統優秀教師,再到全國金融係統勞動模範,應該說,在教師這個崗位上在他力所能及的範圍裏能夠得到的榮譽他都得到了。繼而他成為全市的十大傑出青年、優秀專家等等那就是順理成章、不足稱奇的了。這使我們印證了一句名言,專注用心做好一件事。你就離成功不遠了。和他交往,你就會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感染、折服,他的謙和、他的友善、他的誠懇、他的儒雅、他的睿智、他的學者胸懷,使我們想起了崇高,一個真正知識分子的崇高。提起吳為,認識他的人無不交口稱讚,他的人品、他的學識、他的精神。毫不誇張地說。他是把做人做事做學問統一起來的楷模。我們也不必隱去他行政方麵的履曆,他一路由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係副主任、主任,學校副校長到校長,卻依然堅持從事學術研究,並應時而動創立了樂業理論在行內推廣。第三。吳為是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知識分子有許多定義,我比較讚同這種見解,不隻是有學識的腦力勞動者,更重要的是對國家、對民族、對真理具有使命感、責任感和獻身精神的腦力勞動者。吳為多年來從事學術研究,其動力來源於他的興趣、他的愛好、他對真理的執著追求。沒有人給他布置課題,沒有必須完成的科研任務,也沒有名利的**,一切都是自發的主動的自覺的,不用揚鞭自奮蹄。他把做學問作為一種理性的追求、一種生存狀態,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責任感、使命感在時時鞭策自己,研究學問是苦差事,要甘於寂寞、犧牲一些樂趣、付出更多的艱辛,有足夠的堅韌和智慧。吳為這些都做到了,而且在不停地努力著、不斷學習、不斷探索、不斷創造,一部作品問世了,有一部作品在醞釀著……吳為不斷把自己的研究視角向更廣更寬的領域延伸。
這天,吳為擔任全市社科課題招標答辯組的組長,答辯結束後與大家坐在一起邊吃喝邊聊起文學創作。當地大學人文學院的書記阿樂道,老吳啊,我看你的學問真夠寬的了,整整一個上午參加答辯的課題,涉及的領域那麽寬廣,看你卻應對自如,簡直是左右逢源,我都感覺奇怪,過去我一直看不上你們那個學校,以為不過是一個成人院校,能做什麽學問。這些年你發表的許多文章,我一直在注意,我對一些人講,這個吳為,是奇才,大才。他又對負責組織招投標工作的郭振道,你很有才華,但與吳為比起來,你是小才。
郭振聽了,笑道,我怎麽敢同吳老師比啊。我很早以前,看到吳老師寄給我們的第一篇稿件,就發現他的文字特別美。從那時起,就引起我的格外重視。
社聯主席張壽喜笑道,我原來在教育局工作,那時我就聽說過吳為這個名字,來到社聯後耳朵裏簡直灌滿了他的名字,去年全市招投標課題,他完成的那篇有關城市建設的研究報告,得到市委書記和市長的高度讚賞,說社科基金沒有白花錢,花的值。我們內部開會,提到有些人時,那幾位副主席都會有異議,惟獨提到吳為,意見高度一致。
在文聯工作的誌勃對吳為道,沒想到你這小子居然想寫小說,你以為小說什麽人都能寫啊,想寫就能寫出來啊。你知道嗎,咱們全市有多少在省作協簽約的作家?
吳為道,我哪裏知道這方麵的信息啊?
誌勃道,我告訴你。說著用手指著一位長相挺文雅的四十來歲的年輕人,你認識他吧?
吳為道,何止認識,報社的宋長君。負責文藝版的,前兩年,政協的趙老寫的詩集,讓我寫詩評,我冒昧的寫了篇詩評,就是他給發的。
宋長君點點頭,我們在一起吃過好多次飯了。
吳為笑道,我寫的詩評中,引用李白那篇關於月光的名篇還把床前明月光,誤寫成窗前明月光了。
宋長君驚訝道。是嗎,我當時怎麽沒發現啊?
吳為笑道,你以為象這樣引經據典的文字不會出錯吧。我後來出書又遇到了類似問題,把道德經裏的“安其居、樂其俗”,按照我們後人的習慣用法。誤寫成了安其居、樂其業,當時書稿已經審閱完畢交付印刷,我意識到這個地方可能出差了,馬上給責編打電話,她聽了道,這個地方要出差可是硬傷,答應馬上修改。
誌勃道。長君是咱們全市在省作協唯一的簽約作家。你想寫小說,就向他多多求教。
宋長君問吳為道,你寫過散文嗎?
吳為道,寫過數百篇散文。
宋長君道,有這個基礎,可以嚐試寫寫小說。都說散文是形散神聚。你寫了那麽多散文,想必你對散文會有自己的體會了。
吳為道,我感受到散文裏麵有一種美。
宋長君鼓勵道,你能說出散文的美就不簡單了,說說看。散文的美美在何處。
吳為道,散文,厚重不如文物,精粹不如詩歌,敘述完整容量不如小說,生動可感不如小品相聲,瀟灑放縱不如歌曲,邏輯不如論文,私密和機智不如網絡聊天,哲理深刻不如哲學,形象栩栩如生不如電影電視,情趣體驗不如戀人的喃喃細語。但,獨有它才能夠從俯拾即是、司空見慣、習以為常乃至瑣屑不堪入目的生活片段枝節中,裁取那麽一點一滴,借助於想象與文字,舒展編織而成文章。它的編織卻有一種“一篇文章,少一句就不對,一句之中,易一字也不可”的嚴謹,又如有人所說,透露出用“體溫焐化堅冰、用手掌碾碎石塊”的艱辛,又如有人所言,是經曆了一番蒸煮式的煎熬,才有了那種少一點刻意、多一點從容和緩,少一點呆板、多一份靈動,少一些矯揉造作、多一點皮實豁達的意境。
散文,因為它經受了一場冶煉的曆程,才把本來看上去鬆鬆散散的文字,似有一種筋骨在裏麵牽連,有一種內在的神蘊在折射輝映,所以使它沒有詩歌那樣的刻板、論文那樣的書卷氣、小說那樣的拖遝、小品那樣的輕慢、文物那樣的腐味。散文的美,是一種獨特的美。它所搭建的美的意境,不象邏輯美那樣隱藏著環環相扣、層層嚴整遞進的美質,它的美是一種散淡、隨意、舒展、放縱、流暢、揮灑、聯想的美,仔細品味,有一種抒情舒緩透射出的奔放、熾熱;狀物形象逼真的栩栩如生;哲理的明快深邃而不晦澀;言誌剛烈高遠而不刻板;句型錯落有致所散發出的人格美的韻味。散文的美境也成了人間一種獨特的景致:人人心中有,人人筆下無,是說人的心靈感受通過文字展示散發出的魅力;人人眼中見,人人筆下無,則說的是外部景物的文字展現;第三層次,便是讀文如臨其境,如果有寫盡天下美境的文字,豈不可天天**漾在天下美境之中?當然,這隻是文理上的一種假設,事實上不可能存在。天下之美是沒有窮盡的,美中之外還有更美,生活本身便是創造美的富礦,所以,文字對美的采集編織自然也是無窮盡的。散文是心靈舒展的舞台,是自我開發、體驗、品味、升華人生意境的方式,是心靈活動的藝術表現,是開掘美質資源的重要途徑,是淨化心靈、摒棄罪惡的重要手段。
吳為一口氣描繪出散文的美境,在座的人聽得入迷了。
一直沒有說話的報社社長李偉道,吳老師啊,你把你寫的那些散文,給我送去,我可以安排在晚報上連載,你的文章拿到我們報紙上發表,是提升我們的品味和檔次。
吳為客氣道,還望各位行家多多指教。
阿樂道,你們聽聽,他對散文美境的那番感悟,變成文字就是一篇美文。老吳啊,你讀過錢老的論通感嗎?
吳為應道,沒有。
阿樂道,你上網搜一下,保證有。我看你就具有了通感。
吳為聽了覺得好奇,自己曾經悟出人具有感悟萬物萬物性理的能力,不知是否與這個通感有關聯。
席散後,吳為回到家中,馬上上網查看,果然看到論通感,錢老用了所采集到的大量史料,證明通感的存在,給吳為印象最深的是,文中舉出一首古詩,其中有“春意鬧枝頭”,他一下子理解了通感的意思,不同感覺相通可以相互為用,春意本來是視覺,春意盎然,萬物複蘇的景象,鬧枝頭的鬧字,是聽覺。吳為又進一步想象到,通感大概也有觸類旁通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