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六、深造
二百零六、深造
【過渡章,醫學內容較多,比較枯燥。()】
暫別嘉輝回到北京,芳華第二天就和德州師兄等人去xw中心報到,開始培訓班的訓練。
據說,昨天xw中心的揭幕儀式上,y教授還親臨現場,並親手將中心大樓門前的大理石雕塑的紅布解下。隻是,這位國際知名專家當晚就乘飛機趕往另一個國家,參加學術活動去了。
這讓芳華等人都有點遺憾,早知道昨天就該來這裏看熱鬧的。不過,y教授大概會在10月或11月左右,再次來華,給培訓班的進修生們親自授課。
這又讓芳華他們很是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這一屆來進修的醫生,大多是三十歲出頭年富力強的神經外科大夫,明顯都是各醫院重點培養的對象。
北京各大醫院來的人最多,外地的幾乎沒有,大概是因為第一屆開辦,近水樓台的北京地區先得到了消息。以後再辦班,外地的人一定就多起來了。
既然都是北京的,平日學術活動時也見得多了,大多認識,所以學員之間很快熟絡了起來。
芳華也見到了不少熟人,大家閑聊時說起哪個醫院的某某又出國深造了,誰誰又出國訪問了。像芳華這個年齡段的很多同行,大多已經或者正在準備出國學習。
比如趙玉玲,就已經和程浩去了慕尼黑,一個做博士後工作,一個讀博士。真讓人羨慕啊
不過,芳華並不著急,她覺得自己呆在國內、先把手術技術練好的想法也沒錯。
而且,現在不是也有很好的學習先進技術的機會嗎?
xw中心,就是國內和y教授所在的國外醫學院聯辦的,是一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顯微神經外科培訓中心。
顯微外科是以在手術中應用顯微鏡為標誌。但是,在手術中用了顯微鏡,還不能說就是顯微神經外科手術。
比如,芳華以前也在手術中應用了顯微鏡,但那其實和放大鏡差不多。她做手術的方式還是沿用腦外科的傳統方式,是不能叫做顯微神經外科手術。
因為,首先兩種手術的理念就不一樣。
傳統腦外手術,都是“腦葉範圍手術”,簡單的說,就是這個腦葉內有病灶,那麽就直接切開這個腦葉,將沿途的神經組織都破壞得差不多了,才能到達病灶部位,對病灶進行手術。總之,這傳統方式對腦組織的損傷很大,病人術後致殘率致死率極高。
而顯微神經外科手術,是通過新的手術入路方法,繞開大腦組織而抵達病灶部位。
在20世紀70年代,y教授提出利用顱內自然的解剖間隙,譬如翼點入路、經岩骨入路以及額眶顴入路等,繞過腦組織、盡量減少對腦組織的牽拉和損傷,經腦外抵達病灶,從而可以大大降低手術創傷。
這就是顯微神經外科手術的基本概念,它是以病灶為中心的微創手術。
這麽說吧,以前的腦外科手術大多要在病人頭頂開個大洞,不可避免地將最外麵的大腦皮層損傷得很重。真是太粗放了
而顯微外科則非常精細,它繞過了頭頂的大腦,是從病人的眼眶、鼻根、耳朵旁邊等地方,也就是從顱底顱骨處,開個小洞再挖條曲折的小道,穿過迷宮一般的顱底結構區,到達腦組織深部的病灶。
這樣,雖然會破壞顱底骨的結構,但是卻換取了一些手術空間,也減小了對大腦神經損傷的機會,病人術後的並發症極小,表麵的傷口也不明顯,康複的速度就更快了。
所以,顯微腦外和傳統腦外相比,不僅僅是技術的更新,更是概念的更新。
“微創”就是它的核心,這也體現了現代醫學“以人為本”的理念。
但是,很明顯,顯微腦外的手術難度是極高的。
要完成這樣的手術,術者必須具備深厚的神經解剖基礎,特別是顱底和顯微神經解剖知識;以及高超的手眼配合能力,這是在顯微鏡下操作特製的手術器械的能力,非經過特殊嚴格的訓練不能獲得;當然還要求術者對顯微手術器械和手術顯微鏡這些特殊設備,都有充分的了解和熟悉。
要做好一台顯微外科手術,更需要術者敢於創新、能根據病人不同病情設計最佳手術方式。這種手術的理念就要靠個人去領悟了,光是老師訓練是難以培養出來的。
正因為顯微外科手術的要求如此之高,所以不是隨便拉一個腦外科醫生上台就能做的。他們都必須經過嚴格的培訓,掌握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後,還要在實踐中不斷磨練,才能最終獨立完成一台顯微微創手術。
xw中心就是為此目的開辦的,它的培訓計劃很嚴密,開課前三個月都是基礎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芳華等進修醫生,首先需要學習和認識的就是先進的手術顯微鏡。
普通生物實驗室那種看組織標本切片、看細菌細胞的顯微鏡,可不能用來做手術顯微鏡,因為它們的物鏡距離觀察目標太近了,是無法進行手術操作的。
手術用的顯微鏡不需要那麽高的放大倍數,一般在5~40倍之間,常用放大倍數為10倍。它的工作距離在20~30厘米之間,最大可達40厘米。
另外,手術顯微鏡還要求操作簡便、迅速,能進行三維空間的移動和旋轉,鏡筒和目鏡可獨立調整傾斜角度,照明與視野同軸,成像清晰,無色差和相差。
xw中心有六台德國蔡司公司讚助的單臂雙目顯微鏡,可以說是當時最好的顯微外科專用顯微鏡了。
芳華和其它學員一樣,學習了固定顯微鏡、調焦、調整照明度,也學會了在顯微鏡前正確的姿勢,即處於使手、腳、足、背都很放鬆的功能位,這樣才能既做好手術,又不至於太累。
而在顯微鏡之外,還需要手術醫生熟悉掌握的就是與之配套的一係列顯微手術設備。譬如高速顱鑽、可控手術床與頭架、自動腦牽開器、超聲吸引器、雙極電凝、止血紗布等。這些設備能幫助解決困擾腦外科手術的照明、手術空間狹小、和止血困難的問題。
這些手術設備也是比較複雜的,使用不當非常危險。
譬如高速顱鑽,如對其性能了解不清,開顱時銑刀使用不當,可能將硬腦膜切破;磨除內聽道會傷及聽神經;磨除前床突,更有損傷海綿竇和頸內動脈的危險。又比如,安裝頭架的部位或方法不妥,可能會造成硬腦膜外血腫。
這些設備,有些芳華接觸過,有些沒用過,所以她老老實實地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了正確使用這些特殊的顯微神經外科手術設備的方法。
下一步要學習的就是顯微手術器械。
因為要做到微創和減少腦損傷,顯微手術大多走的是崎嶇的小道,這手術器械自然設計得比較“奇形怪狀”。
很少見到像其他外科那樣“一直到底”的手術器械,顯微外科的器械多是槍刺狀、彎曲狀、狹長的、微細的。特別是手持部位與尖端部位離得較遠,而尖端部位往往很小,因為那裏進行的是在顯微鏡下才看得到的操作。
打個比方,傳統外科使用的是開山大斧,顯微外科使用的就是能放進孫悟空耳朵眼裏的繡花針。
作為顯微外科新丁的芳華,首先還要學會認識這些“奇門兵刃”的名稱、樣式、型號和用途。
比如,顯微剝離器就有有直形和槍形兩種形式,頭部有葉片形、扁圓形、圓形三種。刃口有鈍與銳之分。在通常情況下,葉片形頭用於腫瘤剝離,葉片形頭銳口用於銳性分離;圓形頭用於細小腫瘤剝離及腦血管、顱神經分離減壓,圓形頭鈍口用於鈍性分離。
這些手術器械的知識,都要求手術醫生非常熟悉,才能在手術時選擇正確的器械進行操作。
認識之後,就要學習使用方法。這當然需要操作練習了,學員們在老師指導下分組,在實驗台上進行手術中的器械使用和傳遞的練習。
這裏,又與傳統手術有些不同了。
傳統手術基本上是要兩三個人配合完成,即使是腦外科也是要有助手,手術中強調醫生之間的相互配合。
而在顯微神經外科,因為有各種精良的手術輔助設備,可以替代人手的功能,比如自動腦牽開器,代替了助手牽拉腦壓板;顯微鏡的光線代替了帶燈腦壓板等,所以手術中的主要關鍵性操作,基本是由一位醫師完成的。
這對手術醫生單人操作的技術要求比較高。他要學會眼睛盡量少的離開顯微目鏡,用餘光和手的本體感覺去尋找和交換手中的器械,以及隻用單手和器械護士配合更換器械。
不過,為了減少對腦組織的影響,術中還是要求手術醫生盡量減少頻繁的更換器械,而是學會充分發揮器械的作用。比如,吸引器可用做牽開器,雙極電凝鑷除了可夾持棉條、明膠海綿外,可以用作分離血管、神經的剝離子。
所以,芳華練習的時候,就特別注意訓練自己的手眼配合、左右手的協調能力,以及運用餘光和本體感覺的能力。
尤其練習的是精細的動作,因為手部的一點活動都會被顯微鏡放大,要想操作那微細的手術器械,手上的動作就要十分精準。盡管芳華以前的動作也是很穩的,但依然需要進一步練習和提高。
大熱天的,“紋絲不動”地坐在實驗台上在大鼠身上練習器械的使用,還是很累人的。
光是學會器械操作,都花了學員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而這些,還隻是顯微手術中最基本的操作技術。要想熟練運用,恐怕還需更長的時間。
另外,中心在整個培訓中,會循序漸進地給進修生們講授顯微神經解剖的知識。
在手術顯微鏡下,解剖組織被放大幾倍到幾十倍,為了適應這樣的手術的需要,解剖學中新興了一門學科,就是顯微神經解剖學。
顯微神經解剖包括腦(神經、血管)和顱底兩個部分,其中,腦的顯微神經解剖以腦動脈為線索,顱底顯微解剖分為鞍區、橋小腦區和斜坡區。
隻有掌握好了這些解剖知識,才能在顱底區域——這個遍布重要神經組織和血管的地方,開展顯微外科手術。
也隻有掌握好這些解剖知識,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顯微手術入路,才有可能設計出更新更合理的手術入路。
這方麵的教學,除了有掛圖譜、模型、幻燈、視頻等方式,最重要的就是屍頭解剖了。可惜由於來源有限,大家隻能在少量的屍頭上反複解剖了。
這時候,實際上已經有點模擬手術訓練的意思了。
但是,學的越多,芳華越發感到不知道的、不會的、需要學的東西更多了。
學無止境,就是這個意思。
醫生,就是個需要終生學習和不斷深造的職業。
很苦,很累,也很充實,很快樂。
在芳華的進修期間,為了避免和北京市的上下班交通高峰期打擂台,她沒住在醫院旁的新家,而是在xw中心申請了進修生宿舍。她想的是,將花在交通車上的時間用來多看幾頁解剖圖譜,豈不是更好?
不過在八月底的一天下午,芳華下了課後,沒回宿舍而是急匆匆地趕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