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姑庵的山裏,突然響起了槍聲。

槍聲是從上半晌響起的,開始很激烈,很熱鬧,似乎就在道姑庵不遠處。庵裏的女人,從來沒見過這種陣勢,有的趴在地上,有的頂著鍋碗蹲在角落裏,身子抖顫著。有幾個年紀大些的道姑,坐在地上開始默念。住持把燈吹熄了,整個庵裏漆黑一團。

清平從最初的慌亂,漸漸地平靜下來,她意識到這場戰鬥早晚得打響。前幾次,她下山就看見抗聯隊伍在這一帶出沒,幾個人影在林地裏閃現了一下,又消失了。

她走到山外時,還看到了日本清山的隊伍,她被日本人搜過身之後才放行,卡車拉著日本軍人源源而來。她怕引起庵裏的道姑們不安,並沒有把自己看到的情況告訴大家。也是從那以後,她不再下山了。

槍聲響起時,她就意識到,這是抗聯隊伍和清山的日本人交火了。最初的慌亂之後,槍聲似乎遠了一些,她推開庵門走了出去,順著小路來到庵後麵的山頭上,庵後麵的山頭是這裏的最高處了。她朝槍響的地方望著,站在高處,槍聲似乎離自己更近了一些,隱約著,她似乎還看到了火光,戰鬥很激烈的樣子。過了一會兒,槍聲由近向遠向大山深處隱去,她向漆黑的遠方眺望著,看不見雙方交戰的陣勢,但她能感受到抗聯的隊伍在向山的深處撤,日本人在追趕,她的心就跟著揪緊了。

她回到庵裏,用木頭頂住庵門,衝躲在角落裏的道姑們說:他們都遠去了,看不到了。眾人鬆了口氣,放鬆了些許,把頭頂著的鍋盆放到原位,念經的道姑停止了念經。但隱隱的,仍能聽到有槍聲傳來,一陣又一陣,道姑們雖然安心了些,但仍心驚肉跳的樣子。

這裏都是一些手無寸鐵的女人,連個男人都沒有,她們沒理由不擔驚受怕。戰爭讓她們躲到山裏,本想躲個清靜,沒料到山裏也不太平,戰爭就在她們身邊。

她們和衣在角落裏坐著,小心地諦聽著,稀稀落落的槍聲一直響到後半夜。槍聲終於止歇了,驚嚇了大半夜的道姑們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清晨,還是每天那個老時間,清平醒了,從昨晚到現在,她似乎就隻打了個盹,外麵和每天這時一樣,依舊安靜著,仿佛昨晚什麽也不曾發生,隻是做了一場夢。

清平推門出去,風凜冽著,雪早已經覆蓋了山林樹木。朔風呼嘯著從耳邊刮過,她眺望著昨晚槍響的方向,她終於看清,昨晚那場戰鬥離道姑庵並不遠,就在另外一個山頭的後麵。她推開庵門,走下台階,順著雪地,試探著向另外一個山頭方向走去,突然她就發瘋地向前走去,深深淺淺的雪地留下她一串孤單的腳印。她向前走著,越走越快,她被眼前一片痕跡吸引了,那是人爬出來的痕跡,卻不見人。她順著雪痕的盡頭尋找過去,草叢後麵躲著一個人,確切地說是個半大孩子,年紀有十六七歲,也許十五六歲。孩子穿著單薄的衣褲,他受傷了,似乎是腿中了槍。斑斑點點的血跡滴落在雪地上。

孩子看清了她,啞著聲音喊著:道姑姐姐,救救我。

她奔過去,孩子撐起上半身,無助地望著她,蒼白的嘴唇抖顫著,似乎要說什麽。

她沒有猶豫,彎下腰,拉過孩子的手,試圖要把他扶起來,並沒有成功。她跪在雪地上,搭住孩子半個身子,把他拽離了地麵,拖拽著他向庵裏走去。

有兩個道姑站在門口,看到了這一切,驚呼一聲,奔過來幫她,她們七手八腳地把孩子拖進了庵裏。

孩子的傷在腿上,子彈從腿上貫通過去,因為疼,也因為冷,孩子哆嗦著身子。她讓姐妹找了一塊幹淨的布,先是用鹽水把孩子的傷口洗了,又把布用鹽水浸濕,給孩子包紮上。有人熬了粥,給孩子喝下。孩子的臉頰漸漸有了血色。

孩子緩過來,虛弱地道:謝謝你們。

斷續著,孩子說起了昨晚發生的事,一支抗聯小分隊下山尋找吃食,撞見了搜山的日本軍隊,他們撤到山裏,日本人在追,就打了起來。小分隊被打散了,分頭跑進了山裏。孩子說他姓金,今年十六歲。

道姑們從來沒有見過這陣勢,她們望著男孩一籌莫展,都不知如何是好。有了些力氣的男孩搖晃著站起身道:我要走了,謝謝姐姐們。

他站立不穩,搖晃著又坐下,氣喘著。

清平過來扶住他:你不能走,傷還沒好,你走不出這座山。

男孩無辜地望著清平,他說:姐,我不能連累你們,日本人還在搜山。

他掙紮著又向外挪去。

一個小道姑慌張地從外麵跑進來,變音變調地喊著:不好了,日本人來了。

眾人向窗外望去,遠處,一隊日本兵端著槍向這裏摸過來,槍上帶著刺刀,一亮一晃的。

男孩欠起身子也看到了。他說:我得走了,不給你們添麻煩。

他站起來,搖晃一下又跌倒,從他懷裏滾出一顆手榴彈,男孩抓在手裏,打開保險,哀求著:姐,求求你們,把我拖到外麵去,我要和鬼子同歸於盡。

望著窗外越來越近的鬼子,看著眼前的男孩,眾人驚慌失措。有人閉上眼睛開始念經,有人又躲到角落裏,盡力把身子藏起來。

清平望著男孩,又望眼庵外越走越近的鬼子,她突然俯下身去脫男孩的衣服,男孩清醒過來,去護衛自己,清平說:放手,聽姐的。

清平強行把男孩的衣服脫下來,她把自己的道姑袍也脫了下來,她穿上了男孩的衣服,又戴上了男孩的帽子,她想了想,一把奪下男孩手裏抓著的手榴彈。

她衝一個姐妹說:把我的衣服幫他穿上,拜托了,你們照顧好他。

說完頭也不回地向外奔去。

她推開了屋門,又推開了庵門,她繞過庵的後身,向後山跑去,一邊跑一邊弄出很大聲響。

眾人看見已到庵門口的日本兵掉轉方向,向後山追去。

過了一會兒,似乎很快,又似乎很久,人們聽到了一聲爆炸聲,聲音並不驚天動地,卻震得眾人心裏一驚。

男孩閉上了眼睛,眼裏流出兩行淚水。

道姑們下意識雙手合十在念經。經聲在庵裏蟬聲一片。

十天後,男孩穿著道姑袍平安地離開了道姑庵。他走到庵門口,轉過身跪下,他低低地說:謝謝姐姐們。

道姑們雙手合十,目送著男孩遠去。

又過了不久,在一天清晨,有人發現道姑庵的後山上,多了一個墳包,人們試探著走過去,那的確是座墳,用土和雪建成的,一棵樹上刻著一行字:道姑清平之墓。

又過了些日子,她們聽香客們說:前些日子,後山發現了一個跳崖的人,沒人知道這人是幹什麽的,屍體就在後山下放著,沒多少日子,屍體又不見了。

道姑們想起了後山懸崖,依此推斷,清平先是向日本人拉響了手榴彈,又跳的崖。

道姑們徹夜為清平念經,超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