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眉寧打了個好算盤。

一來是瞧見莫慎兒不想那麽快離開,故而順著莫慎兒的意,為莫慎兒說了這番好話,想討莫慎兒歡心。

二來,她的確有些話,想要對莫慎兒說。

可誰知,她的好意,莫慎兒未必心領。

隻聽莫慎兒冷冷開口,道了句:“不必了!祖母說得對,我才嫁到周家,是要好好學學周家的規矩。”

說罷,又道:“再說了,周家即便比不得莫家,但也不差。我乃周家公子的嫡妻,難道周家還會缺我的東西不成?”

言畢,還不等周家公子反應過來,莫慎兒便朝周家公子瞪了一眼:“怎麽?我們莫家的酒就那麽好喝嗎?喝到現在,還依依不舍。”

周家公子聽言,臉上雖有不快。

但礙於莫慎兒是他千辛萬苦才娶回來的。

如今,他們又身在莫家。

於是,也隻有唯唯諾諾起身,朝眾人行禮,退去。

太夫人點了點頭,目送莫慎兒夫婦離開。

直到二人的背影徹底消失在眾人眼裏,太夫人才又道:“回門禮過了,家宴用了,你這母親的威風,也耍得差不多了。”

說罷,太夫人扶著蔣媽媽的手起身,看也不看莊眉寧一眼,便道:“回去吧!繼續回青黛院抄寫經書,靜靜你的心。”

莊眉寧聽言,心裏怨恨極了。

她本以為,就著莫慎兒出嫁的事兒,自己就能解禁了。

即便太夫人沒親口說出‘解禁’二字兒,但這陣子以來,對她在府中肆意走動的事兒,卻無半句責怪。

可誰知,這回門禮剛過,莫慎兒的背影才剛剛消失。

太夫人便說出了如此傷人的話。

“太夫人,兒媳婦有一事兒,想要稟報!”

莊眉寧心裏不甘,自是要拉出一人來墊背。

而這人,除了沁雅姨娘還有誰?

“原本這事兒,早就該告訴太夫人,請求太夫人主持公道的。可最近忙著慎姐兒的婚事兒,太夫人極其勞累。兒媳婦實在不忍,這才等到了今日。”

說罷,隻見莊眉寧‘噗通’一聲兒跪下,道:“正巧,今日長房和三房的人也都在。家門不幸,還請太夫人做主。”

眾人早早就起身,來受莫慎兒的禮。到了此時,都已疲憊不堪。

本想著,太夫人離開後,大夥兒也都各自離開,好回去歇息一會兒。

卻不曾想,後頭竟然還有大戲看。

於是,紛紛朝太夫人望去,等著太夫人的意思。

太夫人哪裏不知道莊眉寧又要攪弄風雲?

心下煩悶,本不想搭理她。

但瞧著她那一臉的‘事態嚴重’,不免又坐了回去:“何事兒?速速說來。”

“回太夫人話,是關於沁雅姨娘殘害北哥兒的事兒!”

此言一出,眾人不免驚訝。

沁雅姨娘殘害莫皖北?

這話從何說起?

又一聲兒‘噗通’聲兒傳來。

這回跪下的,乃是沁雅姨娘。

“沁雅知道二夫人素來不喜歡我,卻不曾想,二夫人厭惡我厭惡到了如此地步。在這樣大喜的日子裏,竟如此口出狂言,試圖陷害我。”

“我還沒開口,去說事情的始末。你怎麽就那麽肯定,我是陷害你?”

莊眉寧見沁雅姨娘慌亂,不免冷笑:“難不成,你心虛了?”

“沁雅不需要心虛。”

沁雅姨娘淡淡看著莊眉寧,道:“沁雅對北郎的心意,闔府上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既然沁雅如此愛著北郎,又怎麽會殘害於他?

更何況,北郎現在人在邊疆,又不在京都。即便是沁雅想害他,又如何害得了?”

說罷,沁雅姨娘又提起了當初沈扶搖被莊眉寧陷害的事兒,道:“再說了,二夫人是不是想陷害我,你自己心知肚明。‘誣陷旁人’這種事情,二夫人也不是第一次幹了。

當初若不是你往侯夫人身上潑髒水,現如今又怎麽會被禁足在青黛院裏?太夫人讓你靜思己過,你倒好,反而故伎重演。”

“嗬……好一張伶俐的小嘴。”

莊眉寧聽著沁雅姨娘的話,氣得心肝兒直疼。

可一想到自己手裏的證據,立即便又冷靜了下來。

“你也會說北哥兒遠在邊疆?嗬……既是如此,我倒要看看,這一次有誰能來救你!”

說罷,便朝太夫人磕了一個頭,道:“太夫人!兒媳婦此次,是手握了證據,才敢來揭發沁雅姨娘。兒媳婦發誓,絕對沒有半點誣陷沁雅姨娘!”

言畢,隻見莊眉寧緩緩從衣袖裏掏出了個東西。

那東西在燭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

竟是一顆珍珠!

沈扶搖半眯著眼瞧著,立即心下一顫。

那是沁雅姨娘的珍珠耳環。

她曾見過的。

沁雅姨娘最喜歡那對珍珠耳環,時常都戴著。

可最近這一陣,倒是沒見她戴了。

“沁雅,你口口聲聲說我誣陷你。那麽我問你,這珍珠耳環可是你的?”

莊眉寧舉著那珍珠耳環,極其自信:“當著太夫人與諸位長輩的麵兒,你最好老實些。我聽聞,這珍珠耳環你可是最喜歡的。平日裏,十日有八日裏戴著它。

即便你不承認,侯府裏見過你的人,想來也是有印象的。”

言畢,莊眉寧又突然將話題轉到了沈扶搖身上:“扶搖啊,你素來與沁雅姨娘親近,你可認得這珍珠耳環?”

“這……這珍珠耳環確實像是沁雅姨娘的物件兒。”

此時,還未等沈扶搖開口,大夫人劉氏便已經道:“今年我在花園裏曾見過沁雅姨娘兩次,每次她都戴著這珍珠耳環的。”

“沁雅姨娘是有這麽一對珍珠耳環,我曾見她戴過。據說,那是北哥兒贈予她的,她還是喜歡。”

沈扶搖不知道事情的具體,但也不能當眾撒謊。

再說了,連大夫人劉氏都能認得的東西,她若說不認得,豈不是有了同夥的嫌疑?

她與沁雅姨娘走得近的事兒,侯府裏誰人不知?

“隻是……此等類似的珍珠耳環千千萬,也不止隻有沁雅姨娘得了那一對。二夫人手中拿著的那一隻,究竟是不是沁雅姨娘的,扶搖也不敢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