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南廣“兩會”召開。周楚陽作為政協委員,出席縣政協會,也列席了人代會。

第一次以委員身份參政議政,讓周楚陽感到內心惶惑。在溫州的這些年,他以各種理由多次拒絕了當地政府領導的推薦。他總是對他們說:“我隻是借你們的風水寶地混口飯吃而已,要說貢獻,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絕不敢參政議政。”可回到南廣,思想上立即發生巨大的轉變,畢竟是家鄉,南廣的發展需要自己在場,也需要自己的一份力量。

聽完政協主席劉波的工作報告,周楚陽內心無比激動。說實話,對於家鄉,以前的周楚陽是陌生的。這些年來,他總是借助網絡去了解家鄉的一切。作為國家級特困縣,有很長一段時間,南廣在人們心中的印象是糟糕透頂的:交通滯後,教育水平低下,老百姓素質不高。有一段時期,南廣外出務工的人員無法找到工作,那些工廠老板在招工時,隻要知道你是南廣人,就連忙擺手拒絕,究其原因,一方麵是南廣人讀書少,不具備務工的基本條件,工作效率低;另一方麵,南廣人總是惹是生非,動不動就聚眾鬧事,打架鬥毆,久而久之,南廣人慣偷慣搶、無法無天的惡劣形象就被四處傳遍,“工廠不要南廣人”成為很多外出打工者內心的陰影。長此以往,很多南廣人就把這一切歸罪於政府不作為,動不動就在網上謾罵,村幹部、鄉鎮幹部、縣領導一時成為眾矢之的,一件小事可以瞬間放大,連一棵樹被雷劈成兩半都要嫁禍到幹部身上。

在周楚陽看來,劉主席的報告簡明扼要,沒有一句空話、套話,沒有一句是糊弄百姓的。報告上總結的事情,能親眼看到、感觸到,下一步工作安排也非常結合實際,有針對性,是老百姓所期待的。第一次在會場裏聆聽家鄉的領導做報告,周楚陽感到無比親切,從內心裏認可和服從。

下午是分團討論,周楚陽所在的團,全是南廣縣金融界有名頭的人物,政協主席劉波和副縣長金鳴指導本團討論。作為新晉本土企業代表,周楚陽坐在圓桌轉角處,在座的委員,除了平時交際認識的兩三個,其餘都是生麵孔。討論會由縣工商聯主席吳功主持,他建議各位政協委員先做自我介紹,特別強調每人不得超過一分鍾。輪到周楚陽介紹自己時,他特地站起來,說:“我叫周楚陽,在浙江溫州做印刷,目前在南廣種樹,請各位多多關照。”

其實在座的大部分委員知道他,不僅因為座位上擺放著桌簽,更因為“南廣驛站”這個公眾號關於南栗“栽樹牟利”的那篇文章。“種樹事件”的背後,一個做高原特色產業的南廣籍企業家躍入人們的眼簾,方才一介紹,在座委員中不免有人竊竊私語:“年齡不大,膽子還真不小。”

前麵幾人做了發言,無非講些關於劉主席報告如何結合實際高瞻遠矚謀劃全縣政協工作的套話,更有甚者,重讀了原文幾個段落,分析其行文特色,讚主席文筆非常。幾人發言下來,時間已經過半,副縣長金鳴與劉主席小聲交換了一下意見,由金鳴提議對討論方式稍做改變。金鳴說:“按照劉主席的意思,我向各位提一個建議,咱們的討論不能老是這樣客氣,要說問題,提意見。咱們金融界在履行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政治協商職能的過程中,要重點突出參政議政這個環節。今天的討論,劉主席親臨現場指導,就是想聽聽大家對南廣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各位都是企業家,是南廣各項事業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你們對南廣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趁今天這個機會,大家不妨把心裏話說出來,把對南廣發展最有利的意見和建議提出來,這才是我們要達到的目的。至於報告的行文特色等內容,可以私下與我們大會秘書組交流,給他們點讚。”他轉過頭來,對劉主席說:“我說得沒錯吧?如果主席同意,我現在借吳功主席的主持人當一當,我來點個名,點到名字的,就發言,沒點到名字的,明天繼續。”劉波點了點頭說:“就按金鳴副縣長說的辦,咱們的討論要有的放矢,不能普天同慶發安慰獎。”

金鳴清了清嗓子,說:“我首先給大家介紹一個人。”他目光看向周楚陽,“浙江溫州雲嶺彩印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雲南南栗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楚陽同誌。”會場響起掌聲。金鳴又說:“周總是南廣籍成功企業家,是我縣創業能人典範,這些年先後在廣東、浙江等地輾轉打拚,成功創建了雲嶺公司,實力強勁。周總多年來一直惦記家鄉的發展,現在終於成功回鄉,重整南栗,為南廣高原特色產業的培育和打造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目前,南栗規模正進一步擴大,市場渠道不斷拓寬,不出意外的話,兩年之後就可以收到明顯的成效。現在,我們有請周楚陽同誌發言。”

周楚陽起身鞠躬,清了清嗓子說:“我很幸運,能夠有這個機會坐在這裏發言。與此同時,我內心無比焦慮。”他抬頭看了一眼劉波和金鳴,兩人都微笑著點了點頭。他又繼續說道:“坐在這裏發言的時候,我是多麽擔心那一坡板栗樹不買賬,讓和煦春風白白浪費。”與會人員聽得雲裏霧裏,有人小聲說:“這人話裏有話。”

的確話裏有話,或者說,這就是“周楚陽風格”。多年來曆經挫敗和創痛,讓這個成功蛻變的男人實現了自我塑造,言談中不乏幽默和自嘲,這也是他容易與人相處的原因。周楚陽接著說:“南廣這些年,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交通、教育、醫療等方麵陸續向好,這是值得欣慰的地方,正如劉主席報告裏總結的,剛才發言的同誌們也總結得非常好,但我不得不說,南廣要真正發展,必須窮盡一切力量優化投資環境,所謂築巢引鳳,就是要把巢築得溫暖、築得安全,隻有這樣,才能引來真正的鳳凰。我沒讀過幾天書,我的閱曆來自多年來的奔跑和努力,我去過很多地方,見證了抱團的力量,所以我想,如果我們南廣人都抱成一團,共同發聲,共同使勁兒,南廣的脫貧絕不是問題。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南廣在外界的名聲隨著縣委政府和廣大幹部的共同努力已經有了根本性的好轉,凡有良知的南廣人,不再動不動就說家鄉的壞話,動不動就說我們的領導幹部不作為,因為他們真正看到了南廣的發展和變化,真正從內心認可了我們幹部的創造和奉獻,但是仍然有一小部分人,為了獲取一己私利,不惜損壞家鄉形象,讓外界對我們頗有成見。我在溫州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關注我們家鄉的那些有高度、有品位、有胸懷的公眾號,比如說微南廣、南廣微生活、南廣門戶、南廣網等,這些雖然是自媒體,但都很陽光,都在傳播正能量。我認為,南廣在外形象的顛覆性轉變,都與媒體的努力分不開。但是,有個別公眾號,為了博人眼球,製造熱點,天天胡言亂語,吸引流量增加收入。所以我建議,應該加大力度管一管,還南廣一方清淨之地,讓我們的家鄉變成一個引得進人、留得住人的地方。”

與會委員以掌聲表示讚同,有的委員又小聲嘀咕:“這人有點膽識,不怕得罪人。”

周楚陽又提了第二條建議,是關於醫療的。他說:“小地方的醫療事業要發展,必須處理好創收與治病的關係。我回南廣的時間不長,卻經常聽到有人說咱們南廣的醫院存在著方方麵麵的問題,最直接的是,很多醫院不顧患者實際,找各種借口讓患者留診。有人患傷風感冒,醫院讓人家去做B超、做胸透,一個檢查下來幾百元,而最直觀的記憶告訴了我們每一個人,以前一個小小的感冒,打針吃藥幾十塊錢就能搞定,這樣的檢查,與敲詐勒索又有什麽區別呢!更有甚者,那些新農保定點診所和農村醫療機構,以‘反正都可以報銷’為由,一開藥就是一籮筐,動不動就讓患者輸液,這樣下去,搞壞了身體不說,最直接的後果是導致整個醫療事業的混亂,醫患關係高度緊張,‘醫鬧’不斷,嚴重影響南廣聲譽。”

周楚陽提的第三條建議,是關於交通建設的。周楚陽認為,不能一味強調“齊頭並進”,要有所傾斜,盡量讓交通先行,隻有把交通搞上去了,才能為產業發展提供堅強的保障,才能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

其他與會委員也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大多跟自身所從事的產業有關。末了,政協主席劉波做了指導講話,充分肯定委員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認為這些意見和建議非常切合南廣實際,政協常委會一定會高度重視,形成報告提交縣委政府決策。劉主席還建議大家將所提意見建議形成提案,交與提案委。劉波說:“有的提案可以直接責成承辦單位辦理,這是工作中的死角,不能留白。”

散了會,周楚陽正欲回賓館,卻接到了金鳴的電話,說縣委趙雲芃書記想見見他,邀請他共進晚餐。

走進縣委內招,金鳴在食堂外候著。兩人一同進去,趙雲芃坐在餐桌主賓座位,見了他,隨即站起身來與他握手,一邊說:“聽說周總今天在討論會上語驚四座!”

“純屬胡言亂語,有礙清聽,我正在加緊後悔,請書記見諒。”周楚陽笑笑說。

“看來在周總眼裏,南廣問題不少,我等壓力山大啊!”趙雲芃貌似一本正經。

“那我更要後悔得虔誠一些才是。”周楚陽雖然盡量讓自己幽默一點,但還是顯得有些緊張。

趙雲芃隨即哈哈大笑起來,再次伸過手來相握,說:“周總到底也沒有練就金剛不壞之身嘛,我一埋伏,你就中招。”滿桌人都笑了起來。

“話醜理正。”趙雲芃說,“怕就怕沒有人敢說真話,今天這一屋子裏的人,也是從來不給我趙雲芃麵子的。”

周楚陽放鬆了下來,也笑著說:“人人都說趙書記是拔釘子戶,我想這大概是真的。”

“又聽說一個新鮮的名詞,加一個字,身份就變了。”趙雲芃說,“不過倒也貼切,眼下南廣太多釘子。”

眾人將飲料當酒,邊吃邊聊。說到南廣的產業發展,趙雲芃說:“周總入主南栗,是否覺得自己是在以身犯險呢?”

“當然。”周楚陽說,“而且是險象環生。”

“相信周總會化險為夷。”趙雲芃為他夾菜。

金鳴也說:“在南廣創業,肯定比在沿海一帶更為困難,但是,我們也有其他地方沒有的優勢。”

“金副說得極是,一個亟待開發的地方,人們往往有著更加強烈的期待值,而這種期待值,恰恰也是一種力量,比如說我們的老百姓,你讓他們以土地入股分紅的方式參與進來,就激發了他們的內生動力,今後在基地管護、產品銷售上,肯定會起到相當大的作用。”趙雲芃說。

“這隻是一個方麵。”周楚陽說,“咱們南廣正因為之前的開發不足,留住了青山綠水,這是相當難得的,從這一點來說,我們少走了許多彎路。”

“從何說起?”趙雲芃問。

“幹淨,純粹。這樣的地方,其實不多了。”周楚陽說。

“關鍵是看它是不是一種優勢。”趙雲芃又為周楚陽夾菜。

周楚陽說:“我理解的高原特色產業,不但要有產品的品質,還應該有觀光的優勢。從這一點來說,我認為我栽樹沒有錯。”

“那是自然。”趙雲芃說,“生態無價,你看得很準,鐵定有驚無險。”

一頓飯下來,周楚陽感覺趙書記絕非等閑之輩,心想:如果此人在南廣再待三五年,南栗的成長一定會得到更多的東風相助,南廣縣的高原特色農業一定會有一個良好的起步。之前,他隻是從側麵聽到一些關於趙書記的口碑,坊間流傳此人敢說敢幹,從來不怕得罪人,一心隻幹實事,在南廣縣有眾多粉絲,屬於自帶流量的那種,看來沒有錯。

離開食堂時,趙雲芃再次與他握手,說:“按理說,你是南廣新貴,我這個當書記的,應該有一個見麵禮,無奈家境貧寒,翻箱倒櫃也找不出什麽像樣的東西,就送你幾個字吧:向陽開放。”

“你覺得如何?”趙雲芃放開他的手,轉而拍了拍他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