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十二章 七號公路(1)

遊擊隊進駐大河村,陳子忠重申遊擊隊人人應嚴格遵守紀律,當時上級已經提出了‘十條紀律規約’,其中包括尊重朝鮮人民;遵守民情風俗;雇請向導民工,要按規定付給工資;關心群眾疾苦,普及防空措施等。陳子忠又添了兩條,第一條,同甘共苦,戰士們有罐頭,不能眼看著朝鮮老鄉吃大餅子,第二條,以密營為家,待朝鮮老鄉為親人,沒柴劈柴,沒水挑水。

春暖花開,遊擊隊在戰鬥間歇幫助村民種田,修築密營。以大河村為中心的密營根據地軍民同苦同樂,儼然一派世外桃源的新氣象。

陳子忠的靈感來源於東北剿匪時的一次戰鬥,悍匪的老巢建在坡陡路滑的山頂,與比鄰兩座山峰遙相呼應,沒有重火器支援絕難突破交叉火力網。山腳至山頂築有三層環形防禦工事,外層丟失進入次防禦陣地,次防禦陣地丟失進入核心防禦陣地。大河村為中心的密營將這種防禦體係細化放大,建立三層縱深防禦工事、六處製高火力點、二十四處外圍明暗哨。牆掏洞,地挖穴,組成密集地道網,核心防禦陣地丟失可以和美韓軍進行地道戰,廣闊的地道又能庇佑村民。

建工事的上好材料當然是千摔百捶的土坯,比鋼筋水泥結實,石塊是唬人的東西,炮彈砸下去,飛濺的石菱隻會徒增傷亡。

遊擊隊需要密營根據地,村民要保護,要糧,沒有吃食再好群眾基礎也容易垮台,陳子忠帶著遊擊隊頻繁作戰,繳獲的食物還是不夠分發,遊擊隊戰士過起了早晚一碗粥的苦日子。

一天傍晚,陳子忠和樸東明麵對麵蹲著喝粥,丁儒剛蹲不慣,坐在椅子上,三人的話題無外是吃,是槍。

丁儒剛說:“上頓粥下頓粥,這樣不是辦法。”

“鳥!熱乎乎的,不比大部隊享福。”陳子忠吸溜著清湯似的米粥對樸東明喊:“老樸,你得知足。”

樸東明習慣做兩個人的傳話筒,擋箭牌:“老丁不是那個意思,這粥兩泡尿就沒了,沒勁拚刺刀。”

“那就打。”

丁儒剛說:“老樸,戰士們長期疲勞作戰,需要休整。”

“又要吃又不能打,你倒讓丁大隊副說說該咋整?”

“不說這個。”樸東明掏出張手繪軍事地圖,展在桌上:“老丁,你看看,這是咱們活動區域的地圖。咱們地盤不小,休整幾天可以去南邊,那兒有個糧倉。”

遊擊隊沒有配備美軍占領區的詳細地圖,來時的路不熟,遊擊隊走一段找個向導,向導也不認識路了再找下一個。虧得樸東明曾在這個區域打過遊擊,熟悉地形。

丁儒剛盯著地圖端詳了幾分鍾,挑起大拇指:“很詳細,大小和1:50000的地圖差不多,應該多預備幾張,班排長人手一份,以後可以四處開花,分兵作戰。不過老丁,軍事地圖上的獨立石用黑點代替,不是用方塊,條件準許的話,地圖可以附上關於渡口水深、橋梁載重、河底土質之類的圖解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