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強健的體魄,有人天生肢體就有缺陷,有人或許正在經受著疾病的威脅。那麽,除了改變自己錯誤的生活習慣和觀念,讓自己通過正確地運動、正確地選擇食物、正確地控製情緒以使身體處在最佳狀態之外,我們還應該做些什麽呢?

8年前,醫生宣告瑪麗亞將不久於人世。

在絕望中,她向最要好的朋友哭訴自己的不幸和悲傷。朋友用最大的同情心認真地傾聽完她的哭訴,最後對她說:“親愛的瑪麗亞,在剛剛過去的幾個小時裏,你一直在對我描述你的不幸,你後悔過去不曾關愛自己的健康,你抱怨醫學不夠發達,你擔心死亡會很痛苦,你對一切束手無策。可是,你有沒有意識到,就在你的哭訴中,寶貴的生命又浪費了幾個小時,你為什麽不讓自己振作起來呢?要知道,這樣哭下去的話,根本不可能挽救自己的生命。既然你已經碰到了最壞的情況,就應該麵對現實,然後想點兒辦法。”

瑪麗亞說:“可是我很害怕……”

朋友說:“疾病會因為你害怕而消失嗎?死亡會因為你害怕而永遠不降臨嗎?你應該燃起鬥誌,既然現在已經是最糟糕的情況了,事情再也不會比現在更壞了,那你還有什麽可怕的呢?”

瑪麗亞沉默起來,想了很久,她發誓說:“我不會再哭了,因為哭泣並不能挽回我的健康,我一定要活下去!”

她開始接受每天超長時間的X光照射,雖然她感到骨頭像岩石一樣從身上凸出來,兩隻腳腫得像鋁塊,可瑪麗亞仍麵帶微笑來迎接所有的痛苦。“疼痛證明我還活著。”她說。

同時,瑪麗亞積極地尋找各種治療方法和藥物,她用愉快的精神狀態來抵抗身體的疾病。8年過去了,瑪麗亞的病奇跡般地康複了,她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健康過。她永遠都記得朋友對她說的話:“麵對現實,然後想點兒辦法。”

很多時候,真正將我們擊倒的不是病魔,而是絕望。而心態的改變,卻可以讓你重獲生命。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不幸,但是真正對你構成致命創傷的,是你自己對這一切感到的絕望。

1967年夏天,美國跳水運動員喬妮·埃裏克森在一次跳水事故中身負重傷,除脖子之外,全身癱瘓。

喬妮怎麽也擺脫不了那場噩夢,不論家裏人怎樣勸慰她,親戚朋友們如何安慰她,她總認為命運對她實在不公。

她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但是很快她又振作了起來,她拒絕了死神的召喚,開始冷靜地思索人生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

她借來許多介紹前人如何成才的書籍,一本一本認真地讀。她雖然雙目健全,卻因為全身隻有脖子能動,隻能靠嘴銜根小竹片去翻書,勞累、傷痛常常迫使她停下來。休息片刻後,她又堅持讀下去。通過大量的閱讀,她終於領悟到:殘疾不是絕境,許多人殘疾了以後,卻在另外一條道路上獲得了成功。自己也一定能行!於是,她想到了自己中學時代曾喜歡畫畫,為什麽不能在畫畫上有所成就呢?她撿起了中學時代曾經用過的畫筆,用嘴銜著,開始練習畫畫。

這是一個多麽艱辛的過程啊!用嘴畫畫,她的家人連聽也未曾聽說過。

他們怕她不成功而傷心,紛紛勸阻她,可是,她學畫的決心卻更堅定了,她常常累得頭暈目眩,汗水把雙眼弄得辣痛,甚至有時委屈的淚水把畫紙也打濕了。為了積累素材,她還常常乘車外出,拜訪藝術大師。幾年過去了,她的辛勤勞動沒有白費,她的一幅風景油畫在一次畫展上展出後,得到了美術界的好評。

這時,喬妮又開始了文學創作。1976年,她的自傳《喬妮》出版了,轟動了文壇,她收到了數以萬計的熱情洋溢的信。又有兩年過去了,她的《再前進一步》一書問世了。該書以作者的親身經曆告訴殘疾人,應該怎樣戰勝病痛,立誌成才。後來,這本書被搬上了銀幕,影片的主角就由她自己扮演,她成了青年們的偶像,成了千千萬萬個青年人自強不息、奮進不止的榜樣。

如果喬妮聽從自己內心中絕望的指揮,那或許用不了多久她就會淒慘地死去,但是喬妮沒有被傷痛嚇倒,她以健康的心態去麵對自己殘疾的身體。或許喬妮的殘疾讓她的成功和喜悅打了折扣,可是她的堅強不屈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卻令她的生活從絕望中走出來,步入更高的輝煌。

每個人都想獲得高品質的生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更加重視自己的精神享受和內心的修養。但是,請不要忘記關愛你的身體,我們一定要把健康放在首位。即使當人生突遇變故而失去健康的時候,也要正確麵對,絕不能陷入絕望之中,對恢複健康而言,絕望是最大的敵人。“麵對現實,想點兒辦法。”這是健康人生的唯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