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像會稽郡的張家、司馬家,乃至蜀郡的貫雲石的家族,就等而下之了。這些地方世家完全沒有抗拒皇室、四大世家的能力,與各大門派相比,也有不如。家族中的精英,大都通過郡學、太學,才有出頭之地。

但在七百多年前,情況卻有些不同。當時,皇室與四大世家也還不能淩駕於各大門派之上。而各大門派的姿態也高高在上,與皇室平起平坐,甚至劃地自治,僅在表麵上服從王化。

當時,天下的武學精英、天才人物,無不以晉身門派為榮。

九絕老人出身蜀郡的一個縣城,少年時資質並不十分出色,據說還有些木訥,但他為人堅毅,肯下苦功,又嫉惡如仇,專好抱打不平,所以,在當地成為頗有名聲的少俠。

典籍記載,九絕老人十六歲時,遇到武學瓶頸,便想要拜入門派,繼續修行;他心高氣傲,離鄉遠走,趕赴琅琊郡天門山,想進入當時首屈一指的天門派。

在天門派的入門考試中,九絕老人憑著一股狠勁,力挫群雄,取得不凡的成績,但因為他在考試時打傷了天門派長老的嫡孫,考官便以他資質不夠的借口,將其拒之門外。事後,天門派的那位長老還派出手下,重創九絕老人,令其經脈受損。

九絕老人傷愈之後,輾轉各地,想要拜入其他門派繼續學武,但他花了四年時間養傷,導致本身的武學境界遠低於同齡的天才,而且經脈的損傷遷延日久,難以修複;於是,各個門派都判定其前途有限,又不願冒險得罪天門派長老,便都不肯將其收錄門牆。

九絕老人萬般無奈之下,隻得返回家鄉。蜀郡中有一個叫做“臥梅派”的小門派,當年曾有意收他入門,但九絕老人返鄉後,在臥梅派山門前苦跪百日,山門仍然不開。

家鄉曾受過九絕老人恩惠的百姓,起初對他還頗為同情,後來也逐漸厭煩,閑言碎語甚囂塵上,說他天分差勁,卻不肯死心,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等等,諸如此類。當地與九絕老人訂下婚約的大戶人家也因為他前途無望,與其悔婚,而九絕老人的父母接連遭受打擊,陸續病故。

此後,九絕老人在世人的目光中消失了整整三十年。

關於在這三十年中九絕老人的去向,典籍中的記載或是自相矛盾,或是語焉不詳,至今沒有定論。但確鑿無疑的是,九絕老人在這三十年中定有奇遇,不但徹底治愈了經脈的損傷,還學到了一身曠世駭俗的武功,進階為煉神期大圓滿的高手!

九絕老人在五十歲時重新出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殺入蜀郡臥梅派的山門,一夜之間,殺盡臥梅派上下兩百零七口!並留書為證,自稱“九絕子”。

臥梅派案發之後,天下大嘩,但當年將九絕老人拒之門外的各大門派大都不以為意,因為臥梅派是個小門派,沒有宗師坐鎮,煉神期高手也僅有二人;而以天門派為首的各大門派底蘊深厚,並不以為一個煉神期大圓滿的高手會對自家造成多大的損害。

他們完全想錯了。

九絕老人立刻找上了天門派。

當時,天門派中有三名宗師,其中之一就是當年的天門派長老,九絕老人深知自己不是宗師的對手,並不在明處挑戰,反而潛行各地,搗毀天門派的產業,同時撲殺天門派的低階弟子,一月之內,他竟然殺死天門派弟子一百三十三人!

天門派因此震怒,除一名宗師坐鎮山門之外,其餘兩名宗師率領派中煉神高手,下山追殺九絕老人。這場追殺持續了一年之久,其間,九絕老人接連識破天門派的陷阱,反殺了九名煉神高手,最終被天門派的宗師堵在琅琊郡靈山島的醉伶台。

醉伶台之戰驚天動地。九絕老人半日之內連換七種兵刃,仍然不敵,被打得遍體鱗傷,但他身處絕境,居然一舉突破宗師境界!然後與天門派宗師大戰五日,負傷遁走。

天門派宗師雖勝猶敗,在他回山之後,天門派掌門不得不緊急頒布“封山令”,召回各地天門派弟子,以防九絕老人傷愈後卷土重來,對其報複。

然而,此後十年,九絕老人不現江湖。天下武者大都以為醉伶台之戰以後,九絕老人重傷而死,天門派也早就重開山門。

不料,十年之後,九絕老人突然在天門派再度現身!

當時,九絕老人形容枯槁、滿頭白發,卻揚言願與天門派了解恩怨,隻是要與當年的天門派長老公平一戰。但那位長老因為內疚自己為宗門惹下大禍,十年前就已親手殺死自己的嫡孫、當年的考官以及最初擊傷九絕老人經脈的手下,然後自罰麵壁,閉了死關,並與八年前羽化。

而天門派因為在十年前的一戰中元氣大傷,派中雖然仍有兩名宗師,但都年事已高,且無後繼之人,門派已經淪為二流以下。

九絕老人得知實情後,仰天長歎,良久不語。正在眾人以為可以化幹戈為玉帛之時,他卻忽然翻臉,將天門派的山門打爛,並一掌劈碎天門派祖師堂,天門派僅存的兩名宗師高手出手攔截,九絕老人仗劍將其輕鬆擊退,揚長而去。

此役之後,天門派人心盡喪,逐漸淪亡,而九絕老人名揚天下!又因為大多數宗師駐顏有術,九絕老人的形貌顯得與眾不同,便被稱為“九絕老人”。

張明華讀過了諸多典籍對九絕老人的描述後,心有感觸,徹夜未眠。

他難以評斷九絕老人的一生功過,隻覺得他快意恩仇,敢做敢當,不失一代宗師風範;事實上,這也是絕大多數武者對九絕老人的評價。另一方麵,張明華又覺得九絕老人下手未免有些狠辣,但因為事情發生在數百年前,他倒也沒有什麽實感。

不過,對於九絕老人的兩次消失,張明華卻極感興趣。第一次消失,九絕老人從一個經脈受損的少年,成長為煉神期大圓滿的高手,依常理推斷,這根本不可能做得到——

在他消失的三十年中,到底發生了什麽?

在傳說中,九絕老人或是被前輩宗師高手提攜,或是找到了什麽天材地寶,甚至還有人說他受了某個上古大神通者的遺澤……但張明華的猜想,比這些稗官野史的記載還要離譜。

他覺得,說不定九絕

老人就像自己這樣,也有一個類似奇異空間的寶物;不過,他立刻推翻了這種想法,因為,他思來想去,都覺得三十年的光陰似乎太長了……

至於九絕老人的第二次消失,普遍的看法是,他花了十年時間養傷。因為,宗師之間的戰鬥必然十分險惡,一旦受傷,就不可能輕易痊愈。

但張明華卻對這種聽上去很有道理的觀點嗤之以鼻,他憑直覺以為,九絕老人第二次消失的十年光陰,與他再次出現在天門派時的形貌有關!

張明華親身經曆過孟瘦竹的“淵境”的衝擊,他知道,宗師必然能夠做到“天人合一”,而宗師的淵境,就是調動天地元氣而成。換句話說,宗師的所謂“駐顏有術”,是天地元氣衝刷宗師境界的武者的肉體的外在表現,哪怕宗師的年齡再大,相貌氣質也必定是神完氣足,就算是有些白發,也不可能“形容枯槁”。

在絕大多數典籍中都提及了九絕老人的相貌與一般宗師不同,這其中,必有原因!

隻是,張明華還想不通其中的原因何在。

——他對探索九絕老人的墓葬,越來越感興趣了。

還有些典籍記載了九絕老人掃平天門派後的事跡,無非是遍訪天下宗師,彼此試招切磋,某時某處,有過一場大戰,又在某時某處,有過一場大戰,等等而已。因為九絕老人與天下不少門派結了不大不小的仇怨,所以這些切磋性質的戰鬥,與其他宗師的事跡相比,似乎多了一點兒火藥味兒,也沒什麽特別之處。

不過,還有些典籍記載,九絕老人與當時的皇室走得很近,這大概是因為皇室在七百多年前就已經有心削弱各大門派實力的緣故,九絕老人天生就與各大門派不睦,自然跟皇室看得對眼。

而這,也解釋了九絕老人的墓葬為什麽規模如此浩大。

以皇室的人力、物力,以及在堪輿、機關方麵的研究,自然能夠建造一所千年不壞的巨大墳墓。

至於九絕老人的墓葬為什麽會每隔六十年現世一次,張明華猜測,除了想要後人傳承自己的武學,也就是“九戰法”之外,大概是因為九絕老人死後也不甘寂寞,希望後人能夠銘記自己的事跡的緣故。

一念及此,張明華倒覺得,九絕老人或許不像典籍中記載的那樣偏激、古怪,跟那些有家有業、有宗派的宗師不同,九絕老人一生除“武”之外,再無他物,應該也會有些寂寞吧。

張明華躺在**,整整一夜都在思忖九絕老人的生平事跡,心潮澎湃不休。小狐狸趴在他的枕邊,一直注視著張明華的側臉,並不打擾他的思路,隻是偶爾呦呦叫上兩聲,宣示自己的存在。

這時,天邊已經露出了魚肚白,太陽,就要升起來了。

“真是,好久沒有這樣熬夜了,貫大哥害人不淺。”張明華自嘲地笑了一聲,翻身起來,打算盤膝打坐,運轉真氣周天。

驀地,響起了敲門聲。

門外,一個清脆的聲音說道:“張公子,我家小姐有請。”

張明華頓時覺得莫名其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