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尋:古代的長度單位(一尋等於八尺)。
[86]赭:紅褐色。
[87]蹁躚:旋轉的舞姿。
[88]名赭爾鳥:無礙庵本無“名赭爾”三字。
[89]趙破奴:?—公元前91年,西漢將領,原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市附近,一說九原)。幼時流浪於匈奴地區,後歸漢從軍,在對匈奴戰爭中屢立戰功被封侯。後因巫蠱案被滅族。
[90]東方朔:前161—前93年以後,字曼倩,平原厭次(今山東陵縣東北)人,西漢文學家、大臣。性詼諧滑稽,善辭賦,常以正道諷諫武帝。
[91]致:招引、招致。
[92]太液池:西漢元封元年(前110)於建章宮北開鑿。在今陝西西安市西北,漢長安城內。《史記·封禪書》:建章宮“北治大池,漸台高二十餘丈,命曰太液池,中有蓬萊、方丈、瀛洲、壺梁,象海中神山龜魚之屬”。
[93]元帝:漢元帝劉奭(前74年—前33年7月8日),前48年—前33年在位,西漢第十一位皇帝。
[94]《敦煌新錄》:後唐·李延範著,敘張義潮本末及彼土風物,一卷。原書已佚,有後人輯本。
神精香
光和【光和:178—184,東漢皇帝漢靈帝劉宏年號。】元年波岐國【波岐國:《洞冥記》作:“波祗國,亦名波弋國。”】獻神精香,一名荃蘼草,亦名春蕪草。【《拾遺記》卷四“燕昭王”:“王即位二年,廣延國來獻善舞者二人,……乃設鱗文之席,散荃蕪之香。”可備參考。】一根而百條,其枝間如竹節柔軟,其皮如絲可為布,所謂“春蕪布”,又名“白香荃”。布堅密如冰紈【冰紈:潔白的細絹。】也,握之一片,滿宮皆香,婦人帶之,彌年芬馥也。【此條見於《初學記·卷二十》引《洞冥記》。】(《雞蹠集》【《雞蹠集》:宋庠撰,一作王子韶撰;二者俱北宋時人。古人以雞蹠(雞足踵)為美味。】)
[95]光和:178—184,東漢皇帝漢靈帝劉宏年號。
[96]波岐國:《洞冥記》作:“波祗國,亦名波弋國。”
[97]《拾遺記》卷四“燕昭王”:“王即位二年,廣延國來獻善舞者二人,……乃設鱗文之席,散荃蕪之香。”可備參考。
[98]冰紈:潔白的細絹。
[99]此條見於《初學記·卷二十》引《洞冥記》。
[100]《雞蹠集》:宋庠撰,一作王子韶撰;二者俱北宋時人。古人以雞蹠(雞足踵)為美味。
辟寒香
丹丹國【丹丹國:古國名。故地或以為在今馬來西亞馬來東北岸的吉蘭丹,或以為在其西岸的天定,或以為在今新加坡附近。但這裏丹丹國是否即是《梁書》等文獻提到的丹丹國,還不能確定。】所出,漢武帝時入貢。每至大寒,於室焚之,暖氣翕然【翕然:忽然;突然。】自外而入,人皆減衣。(任昉《述異記》)
[101]丹丹國:古國名。故地或以為在今馬來西亞馬來東北岸的吉蘭丹,或以為在其西岸的天定,或以為在今新加坡附近。但這裏丹丹國是否即是《梁書》等文獻提到的丹丹國,還不能確定。
[102]翕然:忽然;突然。
寄辟寒香
齊淩波以藕絲連螭錦【螭錦:螭龍紋錦。】作囊,四角以鳳毛金【鳳毛金:《琅嬛記》原文中有關於“鳳毛金”的解釋:“鳳毛金者,鳳凰頸下有毛若綬,光明與金無二,而細軟如絲,遇春必落,山下人拾取,織為金錦,名鳳毛金。明皇時國人奉貢,宮中多以飾衣,夜中有光。惟貴妃所賜最多,裁衣為帳,燦若白日,上笑曰:‘勝於飛燕、合德明珠多矣。’”】飾之,實以辟寒香,為寄鍾觀玉。觀玉方寒夜讀書,一佩而遍室俱暖,芳香襲人。【《琅嬛記》後麵有觀玉謝淩波詩:“錦囊寄贈可消魂,解道縫時獨掩門。不敢喚人收墮珥,蘭膏留得指頭痕。”】(《瑯嬛記》【《瑯嬛記》:即《琅嬛記》,元代文言誌怪小說集,舊題元人伊世珍輯集,參見前“莊姬藏返魂香”注釋。《琅嬛記》原文說這條是引自《林下詩談》。】)
[103]螭錦:螭龍紋錦。
[104]鳳毛金:《琅嬛記》原文中有關於“鳳毛金”的解釋:“鳳毛金者,鳳凰頸下有毛若綬,光明與金無二,而細軟如絲,遇春必落,山下人拾取,織為金錦,名鳳毛金。明皇時國人奉貢,宮中多以飾衣,夜中有光。惟貴妃所賜最多,裁衣為帳,燦若白日,上笑曰:‘勝於飛燕、合德明珠多矣。’”
[105]《琅嬛記》後麵有觀玉謝淩波詩:“錦囊寄贈可消魂,解道縫時獨掩門。不敢喚人收墮珥,蘭膏留得指頭痕。”
[106]《瑯嬛記》:即《琅嬛記》,元代文言誌怪小說集,舊題元人伊世珍輯集,參見前“莊姬藏返魂香”注釋。《琅嬛記》原文說這條是引自《林下詩談》。
飛氣香
飛氣之香,玄脂【玄脂:這裏有脫字,洪芻《香譜》作“夜泉玄脂”。夜泉指陰間。】朱陵【朱陵:朱陵洞天。道家所稱三十六洞天之一,在湖南衡山縣。借指神仙居所。】返生【返生:起死回生。】之香,真檀之香,皆真人所燒之香。【關於這一條幾個詞語的解釋隻是就一般意義而言,對於道家很可能是另有所指的秘語。】(《三洞珠囊隱訣》【《三洞珠囊隱訣》:此書不詳,今本《三洞珠囊》並沒有這些內容。從書名來看《三洞珠囊隱訣》應該是《三洞珠囊》的一些(原書未寫出的)秘訣。宋洪芻《香譜》和《陳氏香譜》都有引用,應該不晚於北宋。除了這幾本香學書引用之外,沒有看到其他書引用的記錄。】)
[107]玄脂:這裏有脫字,洪芻《香譜》作“夜泉玄脂”。夜泉指陰間。
[108]朱陵:朱陵洞天。道家所稱三十六洞天之一,在湖南衡山縣。借指神仙居所。
[109]返生:起死回生。
[110]關於這一條幾個詞語的解釋隻是就一般意義而言,對於道家很可能是另有所指的秘語。
[111]《三洞珠囊隱訣》:此書不詳,今本《三洞珠囊》並沒有這些內容。從書名來看《三洞珠囊隱訣》應該是《三洞珠囊》的一些(原書未寫出的)秘訣。宋洪芻《香譜》和《陳氏香譜》都有引用,應該不晚於北宋。除了這幾本香學書引用之外,沒有看到其他書引用的記錄。
蘅薇【蘅薇:杜衡亦稱蘅薇,或即杜衡,參見“杜蘅”條。】香
漢光武【漢光武:劉秀(前6—57),南陽蔡陽人(今湖北棗陽西南)人,公元25年登基,東漢開國之君。】建武【建武:漢光武帝劉秀年號(25—56)。】十年,張道陵【張道陵:張道陵(34—156),原名張陵,字輔漢,東漢沛國豐(今江蘇豐縣)人。道教祖師,世稱張天師,正一盟威道(天師道)創始人。】生於天目山【天目山:在浙江省西北部、臨安縣北境。分東西 兩峰,相傳峰頂各有一池宛若相望,故名天目。】。其母初夢大人自北魁星【北魁星:北鬥七星中的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組成為鬥身,古曰魁。也有把北鬥七星之第一星,即天樞稱為魁星的。】中降至地,長丈餘,衣繡衣,以蘅薇香授之。既覺,衣服居室皆有異香,經月不散,感而有孕。及生日,黃雲籠室,紫氣盈庭,室中光氣如日月,複聞昔日之香,浹【浹:整整,浹日,整整一天。】日方散。(《列仙傳》)
[112]蘅薇:杜衡亦稱蘅薇,或即杜衡,參見“杜蘅”條。
[113]漢光武:劉秀(前6—57),南陽蔡陽人(今湖北棗陽西南)人,公元25年登基,東漢開國之君。
[114]建武:漢光武帝劉秀年號(25—56)。
[115]張道陵:張道陵(34—156),原名張陵,字輔漢,東漢沛國豐(今江蘇豐縣)人。道教祖師,世稱張天師,正一盟威道(天師道)創始人。
[116]天目山:在浙江省西北部、臨安縣北境。分東西 兩峰,相傳峰頂各有一池宛若相望,故名天目。
[117]北魁星:北鬥七星中的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組成為鬥身,古曰魁。也有把北鬥七星之第一星,即天樞稱為魁星的。
[118]浹:整整,浹日,整整一天。
蘅蕪香【蘅蕪香:蘅蕪,有人認為是杜衡。】
漢武帝息延涼室,夢李夫人授帝蘅蕪香。帝夢中驚起,香氣猶著衣枕間,曆月不歇,帝謂為“遺芳夢【遺芳夢:《拾遺記》後麵說漢武帝因此改延涼室為遺芳夢室。】”。(《拾遺記》)
[119]蘅蕪香:蘅蕪,有人認為是杜衡。
[120]遺芳夢:《拾遺記》後麵說漢武帝因此改延涼室為遺芳夢室。
平露金香【平露金香:平露,瑞木名。漢·班固《白虎通·封禪》:“賢不肖位不相踰則平露生於庭。平露者,樹名也,官位得其人則生,失其人則死。”《宋書·符瑞誌下》:“平露,如蓋,以察四方之政。”此香或與此樹有關。】
右司命君【右司命君:司命,可為星名,亦可為對應星的神仙名。《雲笈七簽·卷二十四 日月星辰部二》:“次司命法 老君曰:……右司命姓張,名獲邑,字子良,廣陽人也。司錄、司非等屬焉。右司命亦有三十六大員官。”又:“天師曰:韓、張二司命,皆是漢高帝之臣也。”】王易度【王易度:神仙。《雲笈七簽·卷一百二·紀傳部·紀三》引《洞真變化七十四方經》:“上清總真主錄南極長生司命君,姓王,諱改生,字易度。乃太虛元年,歲洛西番,孟商啟運,硃明謝遷,天元冥遁,三暉翳昏,晨風迅虛,六日明焉,君誕於東林廣昌之城長樂之鄉。”這裏說的是“南極長生司命君”,並沒有說是“右司命”。】遊於東板廣昌之城長樂之鄉【東板廣昌之城長樂之鄉:依前注引《雲笈七簽》,或應作:“東林廣昌之城長樂之鄉。”】,天女灌以平露金香、八會之湯【八會之湯:八會,三才稱為三元,三元既立,以五行為五位,三五相合叫八會,道教常以八會之書指最高教義之書。也可指人體內腑、髒、筋、髓、血、骨、脈、氣八個氣血會合的穴位。也可以指以幹支厭對陰陽交會占卜吉凶的一種方術。這裏較大可能是第一種意思。】、瓊鳳玄脯【玄脯:《述異記》:“鹿千年化為蒼,又五百年化為白,又五百年化為玄。……仙者說玄鹿為脯,食之壽二千歲。”】。(《三洞珠囊》)
[121]平露金香:平露,瑞木名。漢·班固《白虎通·封禪》:“賢不肖位不相踰則平露生於庭。平露者,樹名也,官位得其人則生,失其人則死。”《宋書·符瑞誌下》:“平露,如蓋,以察四方之政。”此香或與此樹有關。
[122]右司命君:司命,可為星名,亦可為對應星的神仙名。《雲笈七簽·卷二十四 日月星辰部二》:“次司命法 老君曰:……右司命姓張,名獲邑,字子良,廣陽人也。司錄、司非等屬焉。右司命亦有三十六大員官。”又:“天師曰:韓、張二司命,皆是漢高帝之臣也。”
[123]王易度:神仙。《雲笈七簽·卷一百二·紀傳部·紀三》引《洞真變化七十四方經》:“上清總真主錄南極長生司命君,姓王,諱改生,字易度。乃太虛元年,歲洛西番,孟商啟運,硃明謝遷,天元冥遁,三暉翳昏,晨風迅虛,六日明焉,君誕於東林廣昌之城長樂之鄉。”這裏說的是“南極長生司命君”,並沒有說是“右司命”。
[124]東板廣昌之城長樂之鄉:依前注引《雲笈七簽》,或應作:“東林廣昌之城長樂之鄉。”
[125]八會之湯:八會,三才稱為三元,三元既立,以五行為五位,三五相合叫八會,道教常以八會之書指最高教義之書。也可指人體內腑、髒、筋、髓、血、骨、脈、氣八個氣血會合的穴位。也可以指以幹支厭對陰陽交會占卜吉凶的一種方術。這裏較大可能是第一種意思。
[126]玄脯:《述異記》:“鹿千年化為蒼,又五百年化為白,又五百年化為玄。……仙者說玄鹿為脯,食之壽二千歲。”
訶黎勒香【訶黎勒香:即訶梨勒,梵語Haritaki,又作訶利勒、嗬利勒、嗬梨勒、訶梨怛雞、嗬梨得枳、賀唎怛係、訶羅勒等,果名,譯曰天主將來。五藥之一,又曰訶子。使君子科欖仁樹屬植物訶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產於印度、尼泊爾、東南亞及我國雲南等地。訶子的果實在南亞是曆史悠久,應用眾多的食材和藥材,我國《本草》文獻亦以其作為藥材,在佛教中亦用於製香。】
高仙芝【高仙芝:?—755,唐玄宗時期高句麗族名將,在西域屢立戰功,但處理民族關係不當,對唐朝失去對西域諸國的控製有重大責任,後在安史之亂守衛潼關時因被誣陷賜死。】伐大樹,得訶黎勒香五六寸,置抹肚中,覺腹痛。仙芝以為祟,欲棄之,問大食長老,長老雲:此香人帶,一切病消,其作痛者,吐故納新也。
[127]訶黎勒香:即訶梨勒,梵語Haritaki,又作訶利勒、嗬利勒、嗬梨勒、訶梨怛雞、嗬梨得枳、賀唎怛係、訶羅勒等,果名,譯曰天主將來。五藥之一,又曰訶子。使君子科欖仁樹屬植物訶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產於印度、尼泊爾、東南亞及我國雲南等地。訶子的果實在南亞是曆史悠久,應用眾多的食材和藥材,我國《本草》文獻亦以其作為藥材,在佛教中亦用於製香。
依我國本草,訶梨勒有止咳利咽,澀腸止瀉的功效。這裏所說治腹痛的傳說或與此相關。依印度傳統,則應用更加廣泛,治療各類疾病藥方很多都用到訶子。
一般來說,訶子治病需要食用,這裏佩戴治病,且來自於大食,並非訶子產地,隻能作傳說來看。
[128]高仙芝:?—755,唐玄宗時期高句麗族名將,在西域屢立戰功,但處理民族關係不當,對唐朝失去對西域諸國的控製有重大責任,後在安史之亂守衛潼關時因被誣陷賜死。
李少君【李少君:漢武帝時著名方士,有種種法術,為漢武帝所信敬。傳說死後屍解成仙。】奇香
帝【帝:指漢武帝。】事仙靈惟謹【惟謹:謹慎小心。】,甲帳【甲帳:漢武帝所造奉神的帳幕。《北堂書鈔》卷一三二引《漢武帝故事》:“上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雜錯天下珍寳為甲帳,次為乙帳。甲以居神,乙以自居。”】前置靈瓏十寶紫金之爐,李少君取彩蜃【蜃:大蛤。《周禮·掌蜃》注:“蜃,大蛤也。”】之血,丹虹【虹:古人看來,虹是一種動物。《說文》:“虹,螮蝀也,狀似蟲。”】之涎,靈龜之膏【靈龜之膏:神龜的油脂。】,阿紫【阿紫:狐狸的別稱。晉幹寶《搜神記》卷十八:“羨(陳羨)使人扶孝(王靈孝)以歸,其形頗象狐矣,略不複與人相應,但啼呼‘阿紫’。阿紫,狐字也。”《名山記》曰:“狐者,先古之**婦也,其名曰阿紫,化而為狐。故其怪多自稱 阿紫。”】之丹【丹:傳說狐狸會煉丹,仙藥。】,搗幅羅香草,和成奇香。每帝至壇前,輒燒一顆,煙繞梁棟間,久之不散。其形漸如水紋,頃之,蛟龍魚鱉百怪出沒其間,仰視股栗【股栗:亦作“股慄 ”。大腿發抖。形容恐懼之甚。】。又然靈音之燭,眾樂迭奏於火光中,不知何術。幅羅香草,出賈超山【賈超山:神山。《山海經·中山經第五》:“又東一百七十裏,曰賈超之山,其陽多黃堊,其陰多美赭,其木多柤、栗、橘、櫾,其中多龍脩。”】。(《奚囊橘柚》【《奚囊橘柚》:宋筆記,作者不詳。原書早佚,現存內容主要輯錄於《說郛》中。書的內容主要是神仙怪異之事。所謂“奚囊”,唐·李商隱《李長吉小傳》:“(李賀)每旦日出,與諸公遊,恒從小奚奴,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後因稱詩囊為“奚囊”。】)
[129]李少君:漢武帝時著名方士,有種種法術,為漢武帝所信敬。傳說死後屍解成仙。
[130]帝:指漢武帝。
[131]惟謹:謹慎小心。
[132]甲帳:漢武帝所造奉神的帳幕。《北堂書鈔》卷一三二引《漢武帝故事》:“上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雜錯天下珍寳為甲帳,次為乙帳。甲以居神,乙以自居。”
[133]蜃:大蛤。《周禮·掌蜃》注:“蜃,大蛤也。”
[134]虹:古人看來,虹是一種動物。《說文》:“虹,螮蝀也,狀似蟲。”
[135]靈龜之膏:神龜的油脂。
[136]阿紫:狐狸的別稱。晉幹寶《搜神記》卷十八:“羨(陳羨)使人扶孝(王靈孝)以歸,其形頗象狐矣,略不複與人相應,但啼呼‘阿紫’。阿紫,狐字也。”《名山記》曰:“狐者,先古之**婦也,其名曰阿紫,化而為狐。故其怪多自稱 阿紫。”
[137]丹:傳說狐狸會煉丹,仙藥。
[138]股栗:亦作“股慄 ”。大腿發抖。形容恐懼之甚。
[139]賈超山:神山。《山海經·中山經第五》:“又東一百七十裏,曰賈超之山,其陽多黃堊,其陰多美赭,其木多柤、栗、橘、櫾,其中多龍脩。”
[140]《奚囊橘柚》:宋筆記,作者不詳。原書早佚,現存內容主要輯錄於《說郛》中。書的內容主要是神仙怪異之事。所謂“奚囊”,唐·李商隱《李長吉小傳》:“(李賀)每旦日出,與諸公遊,恒從小奚奴,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後因稱詩囊為“奚囊”。
女香草【女香草:無礙庵本作“如草香”,四庫本、漢和本作“如香草”。】
女香草出繁繢【繁繢:神山名。《山海經·中山經第五》:“又西南五十裏曰繁繢之山。其木多楢杻,其草多枝勾。”。】,婦女佩之則香聞數裏,男子佩之則臭。海上有奇丈夫拾得此香,嫌其臭棄之。有女子拾去,其人跡【跡:追尋,跡察。】之香甚,欲奪之,女子疾走,其人逐之不及,乃止。故語曰:欲知女子強,轉臭得成香。《呂氏春秋》雲“海上有逐臭之夫” 【《呂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親戚兄弟妻妾知識無能與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說其臭者,晝夜隨之而弗能去。”】,疑即此事。(《奚囊橘柚》)
[141]女香草:無礙庵本作“如草香”,四庫本、漢和本作“如香草”。
依《說郛》引《奚囊橘柚》,應作“女香草”。
[142]繁繢:神山名。《山海經·中山經第五》:“又西南五十裏曰繁繢之山。其木多楢杻,其草多枝勾。”。
[143]跡:追尋,跡察。
[144]《呂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親戚兄弟妻妾知識無能與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說其臭者,晝夜隨之而弗能去。”
和此條並不是一回事。
石葉香【石葉香:文獻中提到石葉香,都是引用下麵《拾遺記》的這條文字,並沒有其他說明,所指不詳。】
魏文帝以文車【文車:彩繪馬車。】十乘迎薛靈芸【薛靈芸:三國魏人,常山真定人(今河北正定人)。魏文帝曹丕妃子,妙於針工,宮中號為針神。參見《拾遺記》卷七。】,道側燒石葉之香。其香重疊,狀如雲母。其香氣辟惡厲之疾,此香腹題國所進也。(《拾遺記》)
[145]石葉香:文獻中提到石葉香,都是引用下麵《拾遺記》的這條文字,並沒有其他說明,所指不詳。
[146]文車:彩繪馬車。
[147]薛靈芸:三國魏人,常山真定人(今河北正定人)。魏文帝曹丕妃子,妙於針工,宮中號為針神。參見《拾遺記》卷七。
都夷香【都夷香:文獻中提到都夷香,都是引用下麵《洞冥記》的這條文字,並沒有其他說明,所指不詳。】
香如棗核,食一顆曆月不饑,以粟許投水中,俄滿大盂【盂:盛飲食或其他**的圓口器皿。《說文》:“盂,飲器也。”。】也。【此處所引不全,《太平禦覽·卷九百八十一·香部一》引《洞冥記》:“跋途闍者,胡人也,剪發裸形,不食穀,惟飲清水,食都夷香,如棗核。食一斤,則曆月不饑。以一粒如粟大投清水中,俄而滿大盂也。”】(《洞冥記》)
[148]都夷香:文獻中提到都夷香,都是引用下麵《洞冥記》的這條文字,並沒有其他說明,所指不詳。
[149]盂:盛飲食或其他**的圓口器皿。《說文》:“盂,飲器也。”。
[150]此處所引不全,《太平禦覽·卷九百八十一·香部一》引《洞冥記》:“跋途闍者,胡人也,剪發裸形,不食穀,惟飲清水,食都夷香,如棗核。食一斤,則曆月不饑。以一粒如粟大投清水中,俄而滿大盂也。”
茵墀香【茵墀香:文獻中提到茵墀香,都是引用下麵《拾遺記》的這條文字,並沒有其他說明,所指不詳。】
漢靈帝【漢靈帝:劉宏(156—189),東漢第十一位皇帝,168—189年在位。】熹平【熹平:東漢靈帝第二個年號(172—178)。】三年,西域國獻茵墀香。煮為湯,辟癘。宮人以之沐浴,餘汁入渠,名曰流香渠。【依《雲仙雜記》引《拾遺記》:“靈帝起裸遊館千間,渠水繞砌,蓮大如蓋,長一丈,其葉夜舒晝卷,名夜舒荷。宮人靚妝,解上衣,著內服,或共裸浴。西域貢茵墀香,煮湯,餘汁入渠,號流香渠。”這是關於靈帝奢靡的描述。】(《拾遺記》)
[151]茵墀香:文獻中提到茵墀香,都是引用下麵《拾遺記》的這條文字,並沒有其他說明,所指不詳。
[152]漢靈帝:劉宏(156—189),東漢第十一位皇帝,168—189年在位。
[153]熹平:東漢靈帝第二個年號(172—178)。
[154]依《雲仙雜記》引《拾遺記》:“靈帝起裸遊館千間,渠水繞砌,蓮大如蓋,長一丈,其葉夜舒晝卷,名夜舒荷。宮人靚妝,解上衣,著內服,或共裸浴。西域貢茵墀香,煮湯,餘汁入渠,號流香渠。”這是關於靈帝奢靡的描述。
九和香
天人玉女【天人玉女:天人,仙人。玉女,仙女。】搗和天香,持擎玉爐,燒九和之香。【依《正統道藏》本《三洞珠囊》,此條出《大劫上經》。原書作:“《大劫上經》雲:天人玉女持羅天香案,擎治玉之爐,燒九和之香也。”】(《三洞珠囊》)
[155]天人玉女:天人,仙人。玉女,仙女。
[156]依《正統道藏》本《三洞珠囊》,此條出《大劫上經》。原書作:“《大劫上經》雲:天人玉女持羅天香案,擎治玉之爐,燒九和之香也。”
五色香煙
許遠遊【許遠遊:許邁,東晉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字叔玄,小名映。出身士族,采藥修道時改名玄,字遠遊。與王羲之交好,王羲之為他做傳。死後被道教奉為地仙。參見《晉書·許邁傳》。】燒香皆五色香煙。(同上)
[157]許遠遊:許邁,東晉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字叔玄,小名映。出身士族,采藥修道時改名玄,字遠遊。與王羲之交好,王羲之為他做傳。死後被道教奉為地仙。參見《晉書·許邁傳》。
千步香
南海山出千步香,佩之香聞千步。今海隅【海隅:亦作“海嵎 ”。海角;海邊。常指僻遠的地方。】有千步草,是其種也,葉似杜若而紅碧間雜。《貢藉》:日南郡【日南郡:三本皆作“貢藉曰南郡”,今據《述異記》改為日南郡,解釋見“日南 ”條。】貢千步香。(《述異記》)
[158]海隅:亦作“海嵎 ”。海角;海邊。常指僻遠的地方。
[159]日南郡:三本皆作“貢藉曰南郡”,今據《述異記》改為日南郡,解釋見“日南 ”條。
百濯香
孫亮【孫亮:三國吳廢帝孫亮(243—260)。孫權少子。孫權死後繼位。在位七年。為臣下孫琳廢黜,自殺身亡,終年十八歲。】作綠琉璃屏風,甚薄而瑩徹,每於月下清夜舒之。常寵四姬,皆振古絕色,一名朝姝,二名麗居,三名洛珍,四名潔華。使四人坐屏風內,而外望之了無隔礙,惟香氣不通於外。為四人合四氣香,殊方異國所出,凡經踐躡【踐躡:踩踏,行走。】、宴息【宴息:休息。】之處,香氣沾衣,曆年彌盛,百浣不歇,因名曰百濯香【百濯香:這裏的意思是說洗了百次還有香味,所以稱“百濯香”。】。或以人名香,故有朝姝香、麗居香、洛珍香、潔華香。亮每遊,此四人皆同與席來侍,皆以香名前後為次,不得亂之,所居室名“思香媚寢”。(《拾遺記》)
[160]孫亮:三國吳廢帝孫亮(243—260)。孫權少子。孫權死後繼位。在位七年。為臣下孫琳廢黜,自殺身亡,終年十八歲。
[161]踐躡:踩踏,行走。
[162]宴息:休息。
[163]百濯香:這裏的意思是說洗了百次還有香味,所以稱“百濯香”。
西域奇香
韓壽【韓壽:西晉南陽堵陽(今河南方城東)人,字德真。官至散騎常侍、河南尹。元康初卒。生的兒子名“謐”,後來過繼給了賈家。】為賈充【賈充:217—282,字公閭,魏晉時平陽郡襄陵(今山西襄汾)人,參與鎮壓淮南二叛和弑殺魏帝曹髦,因此深得司馬氏信任,是西晉王朝的開國元勳。這裏嫁給韓壽的是他的小女兒賈午。他的大女兒賈褒嫁給齊王司馬攸;他另外一個女兒嫁給晉惠帝司馬衷,就是西晉曆史上著名的皇後賈南風。】司空掾【司空掾:這裏指的是司空府的屬官,賈充後來曾任司空。】,充女窺見壽而悅焉,因婢通殷勤,壽踰垣【踰垣:跳牆。】而至。時西域有貢奇香,一著人經月不歇,帝以賜充。其女密盜以遺壽。後充與壽宴,聞其芬馥,意知女與壽通,遂秘【秘:秘而不宣。】之,以女妻壽。(《晉書·賈充傳》)
[164]韓壽:西晉南陽堵陽(今河南方城東)人,字德真。官至散騎常侍、河南尹。元康初卒。生的兒子名“謐”,後來過繼給了賈家。
[165]賈充:217—282,字公閭,魏晉時平陽郡襄陵(今山西襄汾)人,參與鎮壓淮南二叛和弑殺魏帝曹髦,因此深得司馬氏信任,是西晉王朝的開國元勳。這裏嫁給韓壽的是他的小女兒賈午。他的大女兒賈褒嫁給齊王司馬攸;他另外一個女兒嫁給晉惠帝司馬衷,就是西晉曆史上著名的皇後賈南風。
[166]司空掾:這裏指的是司空府的屬官,賈充後來曾任司空。
[167]踰垣:跳牆。
[168]秘:秘而不宣。
韓壽餘香
唐晅【唐晅:唐朝晉昌(今甘肅安西)人。此事為開元年間事。《全唐詩》附有《唐晅悼妻詩》。】妻亡,悼念殊甚,一夕複來相接如平生,歡至天明。訣別整衣,聞香鬱然,不與世同。晅問:此香何方得?答言:韓壽餘香。(《廣豔異編》【《廣豔異編》:此事見於《太平廣記·卷第三百三十二·鬼十七》。】)
[169]唐晅:唐朝晉昌(今甘肅安西)人。此事為開元年間事。《全唐詩》附有《唐晅悼妻詩》。
[170]《廣豔異編》:此事見於《太平廣記·卷第三百三十二·鬼十七》。
罽賓國香
鹹通中,崔安潛【崔安潛:晚唐大臣,字進之,清河郡東武城(今河北清河縣東北)人。曆忠武、西川二鎮節度使。乾符中,遷河南尹、劍南西川節度使。黃巢起義時,從僖宗至蜀,以功加檢校侍中。還京,卒於太子太傅任上。】以清德峻望【峻望:崇高的聲望。】為鎮時風【時風:當時的社會風氣。】,宰相楊收【楊收:字藏之,祖籍馮翊(治所在今陝西大荔),出生於姑蘇(今江蘇蘇州)。會昌元年(841) 進士。唐懿宗鹹通四年(863),以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拜相。】師重焉。楊召崔飲宴,見廳館鋪陳華煥,左右執事皆雙環珠翠。前置香一爐,煙出成樓台之狀。崔別聞一香氣,似非爐煙及珠翠所有者。心異之,時時四顧,終不諭【諭:明白。】。香氣移時,楊曰:“相公意似別有所矚。”崔公曰:“某覺一香氣異常酷烈。”楊顧左右,令於廳東間閣子內縷金案上取一白角碟子盛一漆球子呈崔曰:“此是罽賓國香”。崔大奇之。(《盧氏雜記》【《盧氏雜記》:唐筆記,盧言撰。原書早佚,部分存於《太平廣記》等書中。盧言,晚唐時洛陽人,曾任大理卿。】)
[171]崔安潛:晚唐大臣,字進之,清河郡東武城(今河北清河縣東北)人。曆忠武、西川二鎮節度使。乾符中,遷河南尹、劍南西川節度使。黃巢起義時,從僖宗至蜀,以功加檢校侍中。還京,卒於太子太傅任上。
[172]峻望:崇高的聲望。
[173]時風:當時的社會風氣。
[174]楊收:字藏之,祖籍馮翊(治所在今陝西大荔),出生於姑蘇(今江蘇蘇州)。會昌元年(841) 進士。唐懿宗鹹通四年(863),以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拜相。
[175]諭:明白。
[176]《盧氏雜記》:唐筆記,盧言撰。原書早佚,部分存於《太平廣記》等書中。盧言,晚唐時洛陽人,曾任大理卿。
西國異香
僧守亮【守亮:唐代上元瓦官寺僧,因為《周易》方麵的精深研究而被李德裕所信敬並從學。】通周易,李衡公【李衡公:《唐語林》原作“李衛公”,指唐代名相李德裕。李德裕曾被封衛國公,故稱“李衛公”。故事發生當時李德裕在浙西節度使任上。李德裕(787—850),字文饒,小字台郎,趙郡讚皇(今河北讚皇縣)人,唐代著名的政治家。】禮敬之。亮終時,衛國【衛國:這裏還是指李德裕,李德裕率賓客去寺院致祭,李德裕雖被封衛國公,但不宜稱“衛國”,或有脫字。】率賓客致祭。
適有南海使送西國異香,公於龕前焚之。其煙如弦,穿屋而上,觀者悲敬。
(《語林》【《語林》:我國古籍中稱《語林》的不止一種。這裏說的是《唐語林》。《唐語林》,宋代文言軼事小說。北宋·王讜撰。此書仿《世說新語》體例編次輯錄唐人遺事逸聞,故名。】)
[177]守亮:唐代上元瓦官寺僧,因為《周易》方麵的精深研究而被李德裕所信敬並從學。
[178]李衡公:《唐語林》原作“李衛公”,指唐代名相李德裕。李德裕曾被封衛國公,故稱“李衛公”。故事發生當時李德裕在浙西節度使任上。李德裕(787—850),字文饒,小字台郎,趙郡讚皇(今河北讚皇縣)人,唐代著名的政治家。
[179]衛國:這裏還是指李德裕,李德裕率賓客去寺院致祭,李德裕雖被封衛國公,但不宜稱“衛國”,或有脫字。
[180]《語林》:我國古籍中稱《語林》的不止一種。這裏說的是《唐語林》。《唐語林》,宋代文言軼事小說。北宋·王讜撰。此書仿《世說新語》體例編次輯錄唐人遺事逸聞,故名。
香玉辟邪【辟邪:古代傳說中的神獸。似鹿而長尾,有兩角。】
唐肅宗【唐肅宗:李亨(711—762)。玄宗第三子,安史之亂後繼位,在位五年(756—762)。】賜李輔國【李輔國:704—762,本名靜忠,少為閹,入宮侍皇太子李亨(即唐肅宗),因輔佐太子李亨繼位之功,擢為太子家令、判元帥府行司馬,掌握兵權,遂改名輔國,唐肅宗、代宗時權傾一時,後遇刺身亡。】香玉辟邪二,各高一尺五寸,奇巧殆非人間所有。其玉之香可聞於數百步,雖鎖於金函石匱【金函石匱:金匣石櫃。】,終不能掩其氣。或以衣裾【裾:衣服的前後襟。】誤拂,則芬馥經年,縱浣濯數四,亦不消歇。輔國嚐置於座側,一日方巾櫛【巾櫛:巾和梳篦。泛指盥洗用具,引申指盥洗。】,而辟邪忽一大笑一悲號。輔國驚愕失據,而囅【囅:音chǎn,笑。】然者不已,悲號者更涕泗交下。輔國惡其怪,碎之如粉。其輔國所居裏巷酷烈【酷烈:指香氣特別濃烈。】,彌月猶在,蓋舂之為粉而愈香故也。不周歲而輔國死焉。初碎辟邪時,輔國嬖孥【嬖孥:寵愛的奴婢。】慕容宮人知異常香,嚐私隱屑二合,魚朝恩【魚朝恩:722—770年,瀘州瀘川(今四川瀘縣)人。天寶末年淨身入宮,頗得唐肅宗李亨信用,不斷升遷,永泰年間,封為鄭國公,權傾朝野,後被代宗處死。】以錢三十萬買之。及朝恩將伏誅,其香化為白蝶,升天而去。(《唐書》【分為新舊唐書,五代後晉時官修的《舊唐書》,是現存最早的係統記錄唐代曆史的一部史籍,共二百卷,包括本紀二十卷,誌三十卷,列傳一百五十卷。】)
[181]辟邪:古代傳說中的神獸。似鹿而長尾,有兩角。
[182]唐肅宗:李亨(711—762)。玄宗第三子,安史之亂後繼位,在位五年(756—762)。
[183]李輔國:704—762,本名靜忠,少為閹,入宮侍皇太子李亨(即唐肅宗),因輔佐太子李亨繼位之功,擢為太子家令、判元帥府行司馬,掌握兵權,遂改名輔國,唐肅宗、代宗時權傾一時,後遇刺身亡。
[184]金函石匱:金匣石櫃。
[185]裾:衣服的前後襟。
[186]巾櫛:巾和梳篦。泛指盥洗用具,引申指盥洗。
[187]囅:音chǎn,笑。
[188]酷烈:指香氣特別濃烈。
[189]嬖孥:寵愛的奴婢。
[190]魚朝恩:722—770年,瀘州瀘川(今四川瀘縣)人。天寶末年淨身入宮,頗得唐肅宗李亨信用,不斷升遷,永泰年間,封為鄭國公,權傾朝野,後被代宗處死。
[191]分為新舊唐書,五代後晉時官修的《舊唐書》,是現存最早的係統記錄唐代曆史的一部史籍,共二百卷,包括本紀二十卷,誌三十卷,列傳一百五十卷。
宋代歐陽修、宋祁等編寫的為《新唐書》,共二百二十五卷,包括本紀十卷,誌五十卷,表十五卷,列傳一百五十卷。
此段文字不見於新舊唐書,見於《太平廣記》卷第四百一。
刀圭第一香【刀圭第一香:刀圭,中藥的量器,引申指藥物。作為一種度量單位,刀圭是很小的,大約是0.5毫升(有不同說法,但最大不超過2毫升)。稱“刀圭第一香”,大概是說,用很少量就會有濃鬱的香氣。】
唐昭宗【唐昭宗:李曄(867—904),原名傑,又名敏,889—904年在位,在位十六年,後為朱溫所殺。】嚐賜崔允【崔允:唐昭宗時宰相。】香一黃綾角【角:角也是一種量詞,但大小並不一定,根據具體容器來看。】,約二兩,禦題曰:“刀圭第一香”。酷烈清妙,焚豆大許,亦終日旖旎。蓋鹹通中所製賜同昌公主者。【關於同昌公主用香,見前“步輦綴五色香囊”條。】(《清異錄》)
[192]刀圭第一香:刀圭,中藥的量器,引申指藥物。作為一種度量單位,刀圭是很小的,大約是0.5毫升(有不同說法,但最大不超過2毫升)。稱“刀圭第一香”,大概是說,用很少量就會有濃鬱的香氣。
[193]唐昭宗:李曄(867—904),原名傑,又名敏,889—904年在位,在位十六年,後為朱溫所殺。
[194]崔允:唐昭宗時宰相。
[195]角:角也是一種量詞,但大小並不一定,根據具體容器來看。
[196]關於同昌公主用香,見前“步輦綴五色香囊”條。
一國香【一國香:此條在前“佛藏諸香”部分“香熏諸世界”條有提及。】
赤土國【赤土國:古國名,故地說法有多種,多數主張在馬來半島。一說即羯荼的同名異譯,在馬 來西亞的吉打(Kedah)州一帶,該地四世紀梵文碑銘有 Raktamritika一名,意為赤色,赤土與吉打音義雙關。一說在泰國的宋卡(Songkhla)、北大年(Patani) 一帶,其地土多赤色。一說在泰國的萬倫(Ban Don)府,或位班納 (Ban Na)縣的廢址池城(Wieng Sri)及其附近;一說在馬 來半島中、南部,位馬來西亞的吉蘭丹(Kelantan)、丁加奴 (Trengganu)或彭亨(Pahang)州。除此以外還有巨港、加裏曼丹乃至新加坡等說法,並無確證。參見前“赤土國”條注釋。】在海南,出異香。每燒一丸,香聞數百裏,號一國香。(《諸番記》【《諸番記》:《陳氏香譜》作“《諸番記》”,但一般稱《諸蕃誌》,南宋海外地理著作。趙汝適撰。書成於寶慶元年(1225)。原作已佚,今本係從《永樂大典》輯出。趙汝適(1170—1231),宋朝宗室,此書是他根據提舉泉州市舶司時的采訪所撰。共2卷。】)
[197]一國香:此條在前“佛藏諸香”部分“香熏諸世界”條有提及。
[198]赤土國:古國名,故地說法有多種,多數主張在馬來半島。一說即羯荼的同名異譯,在馬 來西亞的吉打(Kedah)州一帶,該地四世紀梵文碑銘有 Raktamritika一名,意為赤色,赤土與吉打音義雙關。一說在泰國的宋卡(Songkhla)、北大年(Patani) 一帶,其地土多赤色。一說在泰國的萬倫(Ban Don)府,或位班納 (Ban Na)縣的廢址池城(Wieng Sri)及其附近;一說在馬 來半島中、南部,位馬來西亞的吉蘭丹(Kelantan)、丁加奴 (Trengganu)或彭亨(Pahang)州。除此以外還有巨港、加裏曼丹乃至新加坡等說法,並無確證。參見前“赤土國”條注釋。
[199]《諸番記》:《陳氏香譜》作“《諸番記》”,但一般稱《諸蕃誌》,南宋海外地理著作。趙汝適撰。書成於寶慶元年(1225)。原作已佚,今本係從《永樂大典》輯出。趙汝適(1170—1231),宋朝宗室,此書是他根據提舉泉州市舶司時的采訪所撰。共2卷。
鷹嘴香(一名吉羅香)
番禺牙儈【牙儈:牙人,舊時居於買賣雙方之間,從中撮合,以獲取傭金的人。有時泛指商人市儈。牙人、牙行最基本的功能是溝通海商與內地商賈之間的聯係,使交易得以順利進行。宋代海外貿易更加勃興,給牙人的活動造成了良好的條件,牙人的勢力不斷發展,逐漸形成了牙行,其職能亦不斷擴充,實際上成為海外貿易中一個擁有特權的商人團體。】徐審與舶主何吉羅洽密,不忍分判【分判:分別。】,臨岐【臨岐:亦作臨歧,本義為麵臨歧路,引申為贈別。】出如鳥嘴尖者三枚贈審曰:“此鷹嘴香也,價不可言。當時疫,於中夜焚一顆,則舉家無恙。”後八年,番禺大疫,審焚香,闔戶獨免。餘者供事【供事:漢和本、四庫本作“共事”,依無礙庵本作“供事”,指的是供奉在那裏。】之,呼為“吉羅香”。(《清異錄》)
[200]牙儈:牙人,舊時居於買賣雙方之間,從中撮合,以獲取傭金的人。有時泛指商人市儈。牙人、牙行最基本的功能是溝通海商與內地商賈之間的聯係,使交易得以順利進行。宋代海外貿易更加勃興,給牙人的活動造成了良好的條件,牙人的勢力不斷發展,逐漸形成了牙行,其職能亦不斷擴充,實際上成為海外貿易中一個擁有特權的商人團體。
[201]分判:分別。
[202]臨岐:亦作臨歧,本義為麵臨歧路,引申為贈別。
[203]供事:漢和本、四庫本作“共事”,依無礙庵本作“供事”,指的是供奉在那裏。
特迦香【這就是前麵《五雜俎》所引的“特遐香”,這個是明代馬愈得到的一種海外之香,馬愈後麵說懷疑和漢武帝時西國獻香是一類,但《五雜俎》誤認為西國獻香就是特迦香,且誤寫為“特遐香”。見前“特遐香”條。】
馬愈【馬愈:字抑之。號華發仙人,人號馬清癡,嘉定(今屬上海市)】雲:餘謁西域使臣,乃西域缽露 國【缽露國:概指缽露羅國,即大勃律。印度河上遊古國,《大唐西域記》作缽露羅國,亦稱布露。是古代中國和印度之間陸上交通的咽喉要地,在今巴基斯坦北部巴爾蒂斯坦一帶。但缽露羅國是唐代的稱呼,這裏具體所指尚存疑。】人也。坐臥尊嚴,言語不苟,飲食精潔,遇人有禮。茶敘畢,餘以天蠶絲【天蠶絲:天蠶是指鱗翅目(Lepidoptera)大蠶蛾科(Saturniidae)的中國天蠶。又名山蠶。天蠶絲光澤、顏色十分華麗,有絲中“鑽石”的美稱,是十分稀有和昂貴的纖維原料。】所縫折疊葵葉扇奉之,彼把玩再四,拱手笑謝。因命侍者,移熏爐在地中,枕內取出一黑小盒,啟香爇之。香雖不多,芬芳滿室,即以小盒盛香一枚見酬。雲:此特迦香也,所爇者即是,佩服之,身體常香,神鬼畏服。其香經百年不壞,今以相酬,祇宜收藏護體,勿輕焚爇。國語特迦,唐言辟邪香也。餘締視之,香細膩淡白,形如雀卵,嗅之甚香,連盒受之,拜手相謝。辭退間,使臣複降床躡履【降床躡履:下床(坐具)穿鞋。】,再揖而出。歸家爇香米許,其香聞於鄰屋,經四五日不歇。連盒奉於先母。先母納篋中,衣服皆香。十餘年後,餘尚見之。先母即世【即世:去世。】,篋中惟盒存,而香已失矣。(《馬氏日抄》【《馬氏日抄》:明代筆記,馬愈撰。記錄當時的一些奇聞軼事、風土人情。】)
[204]這就是前麵《五雜俎》所引的“特遐香”,這個是明代馬愈得到的一種海外之香,馬愈後麵說懷疑和漢武帝時西國獻香是一類,但《五雜俎》誤認為西國獻香就是特迦香,且誤寫為“特遐香”。見前“特遐香”條。
[205]馬愈:字抑之。號華發仙人,人號馬清癡,嘉定(今屬上海市)
人,明代書畫家、詩人。著有《馬氏日抄》一卷。
[206]缽露國:概指缽露羅國,即大勃律。印度河上遊古國,《大唐西域記》作缽露羅國,亦稱布露。是古代中國和印度之間陸上交通的咽喉要地,在今巴基斯坦北部巴爾蒂斯坦一帶。但缽露羅國是唐代的稱呼,這裏具體所指尚存疑。
[207]天蠶絲:天蠶是指鱗翅目(Lepidoptera)大蠶蛾科(Saturniidae)的中國天蠶。又名山蠶。天蠶絲光澤、顏色十分華麗,有絲中“鑽石”的美稱,是十分稀有和昂貴的纖維原料。
[208]降床躡履:下床(坐具)穿鞋。
[209]即世:去世。
[210]《馬氏日抄》:明代筆記,馬愈撰。記錄當時的一些奇聞軼事、風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