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端正入黨動機需要正確把握的幾個關鍵問題

前麵已經談了,端正入黨動機,要加強對黨的基本理論的學習和應用,要樹立正確的“三觀”,要堅持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這些都是必需的,也是須臾不可放鬆的。我認為,在此基礎上,還應該正確處理好幾個方麵的問題:“做黨員”與“做人”的關係問題;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觀問題;樹立正確的利益觀問題;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問題。這幾個問題,對端正入黨動機來說,也是非常關鍵的問題。

一、“做黨員”與“做人”的關係問題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經常聽到這個說法:“好黨員”首先應該是一個“好人”。這個說法是非常對的。但是,我認為,“好人”不一定都能成為“好黨員”。這裏,說的就是“做黨員”與“做人”的關係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必須強調:要想成為一名合格黨員,必須首先成為一名優秀公民。

“做黨員”,就是要求按照黨章提出的黨員標準,做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那麽,什麽是黨員標準?黨員標準有什麽條件和要求呢?

黨員標準是黨章對黨員提出的條件和要求。黨員標準具有整體性,它由以下四個方麵組成:

一是申請入黨的條件。《中國共產黨章程》第一條明確規定,年滿十八歲的中國工人、農民、軍人、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階層的先進分子,承認黨的綱領和章程,願意參加黨的一個組織並在其中積極工作、執行黨的決議和按期交納黨費的,可以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

二是黨員的基本條件。《中國共產黨章程》第二條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中國共產黨黨員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為實現共產主義奮鬥終身。中國共產黨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除了法律和政策規定範圍內的個人利益和工作職權以外,所有共產黨員都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

三是黨員的義務。《中國共產黨章程》第三條明確規定,黨員必須履行下列8項義務:1.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同誌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科學發展觀,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決議,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學習科學、文化、法律和業務知識,努力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2.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帶頭參加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帶動群眾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艱苦奮鬥,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起先鋒模範作用。3.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做貢獻。4.自覺遵守黨的紀律,模範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嚴格保守黨和國家的秘密,執行黨的決定,服從組織分配,積極完成黨交給的任務。5.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對黨忠誠老實,言行一致,堅決反對一切派別組織和小集團活動,反對陽奉陰違的兩麵派行為和一切陰謀詭計。6.切實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勇於揭露和糾正工作中的缺點、錯誤,堅決同消極腐敗現象作鬥爭。7.密切聯係群眾,向群眾宣傳黨的主張,遇事同群眾商量,及時向黨反映群眾的意見和要求,維護群眾的正當利益。8.發揚社會主義新風尚,帶頭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提倡共產主義道德,為了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難和危險的時刻挺身而出,英勇鬥爭,不怕犧牲。

四是黨員的權利。《中國共產黨章程》第四條明確規定,黨員應當行使下列8項權利:1.參加黨的有關會議,閱讀黨的有關文件,接受黨的教育和培訓。2.在黨的會議上和黨報黨刊上,參加關於黨的政策問題的討論。3.對黨的工作提出建議和倡議。4.在黨的會議上有根據地批評黨的任何組織和任何黨員,向黨負責地揭發、檢舉黨的任何組織和任何黨員違法亂紀的事實,要求處分違法亂紀的黨員,要求罷免或撤換不稱職的幹部。5.行使表決權、選舉權,有被選舉權。6.在黨組織討論決定對黨員的黨紀處分或作出鑒定時,本人有權參加和進行申辯,其他黨員可以為他作證和辯護。7.對黨的決議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見,在堅決執行的前提下,可以聲明保留,並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見向黨的上級組織直至中央提出。8.向黨的上級組織直至中央提出請求、申訴和控告,並要求有關組織給以負責的答複。黨的任何一級組織直至中央都無權剝奪黨員的上述權利。

《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的黨員標準的上述四個方麵互相聯係,各有側重,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規定了如何“做黨員”。這幾個方麵,共同構成了黨員標準的有機整體,任何將這些各方麵割裂開來、對立起來的做法,強調某些方麵而否定其他方麵的做法,各取所需、任意解釋的做法,都是對黨員標準整體性的貶損和破壞。

黨員標準具有階級性,不同階級的不同政黨對其成員的要求是不一樣的。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中國共產黨黨員必須體現這一階級屬性。黨員標準具有時代性。不同時代,不同時期,由於形勢和任務的變化,對黨員提出的標準和要求各不相同。時代變化了,對黨員提出的標準也應與時俱進。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曆史時期,對黨員標準總體要求始終沒變,“永不叛黨”、“最終實現共產主義”是每一個黨員必須堅持的條件和理想。但從建黨以來的曆史進程來看,為了適應各個曆史階段黨的任務的需要,與時俱進的共產黨員標準在不同時期的規定有所不同。

回顧中國共產黨建黨以來的黨員條件標準的曆史沿革,我們可以看出有這樣幾個特點:

一是入黨資格和黨員基本條件,建黨以來沒有大的變化,體現了黨的綱領和奮鬥目標。1935年12月,《中央關於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議》中指出:“能否為黨所提出的主張而堅決奮鬥,是黨吸收新黨員的主要標準。”所以,中國共產黨一直在黨章中強調,加入共產黨的人,必須承認黨的綱領,並終身為之奮鬥。

二是不同時期黨對黨員標準的規定有所不同,但保持黨員先進性和純潔性的要求卻是一致的。當然,其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具體表現形式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形勢任務的變化呈現出多樣性和複雜性。

三是從總體上說,黨員條件是不斷完善的,黨十分重視黨員標準對黨員隊伍整體素質和戰鬥力的影響。黨在長期的革命鬥爭和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逐漸成熟和發展壯大,對黨員標準的規定也不斷完善和提高。

當前,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曆史新時期,衡量一名黨員是否合格,主要看他能否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能否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能否積極推進“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能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根本宗旨。一句話,看他能否堅持與時俱進,為黨在現階段的執政任務和目標勤奮努力而又富有成效地工作。

而做人標準,則是社會維護自身正常的運轉秩序對所有社會成員提出的基本要求,是社會道德在人們日常生活和行為中的具體體現。在社會主義中國,現階段的做人標準,應當集中體現為公民基本道德“二十字”規範,即: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體現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即“八榮八恥”:堅持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逸為恥。

社會主義榮辱觀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新的曆史條件下的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包含著極為豐富的內容。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和反對剝削、壓迫的鬥爭中形成了勇於反抗封建剝削和壓迫的革命精神;反對封建特權,主張“等貴賤,均貧富”的平等觀念;要求民族平等,反對民族壓迫的愛國精神;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優秀品德;勤勞勇敢,樸素節儉,艱苦奮鬥的優秀品質;等等。在待人接物方麵,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等等,這些都是人們常常引用的名言。在對待事業和國家的態度上,範仲淹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顧炎武說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成為人們所尊崇的思想境界。在個人修養方麵,曾子說的“吾日三省吾身”,孟子說的“人不可以無恥”等,人們常常用來互相勉勵。這些傳統美德,對當時社會進步起了重要的作用,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而胡錦濤同誌倡導的“八榮八恥”,則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使社會主義榮辱觀充滿生機與活力,成為社會主義公民最基本的價值取向,是新的曆史條件下“做人”的基本標準。

社會主義榮辱觀體現了維護人的人格尊嚴的要求。人格是指人與動物相區別的內在規定性,是一個人做人的尊嚴、價值和品質的總和。它要求一個人應有高尚的道德理想,勇於承擔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義務,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做到自尊、自愛、自強、自律。古人雲:“不知榮辱乃不能成人”;“寧可毀人,不可毀譽”;“人不可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一個人不能沒有羞恥之心,有了羞恥心,才可能避免去做可恥的事情。知恥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質,最基本的人格尊嚴。

人有人格,國有國格。人格是人的脊梁,國格是民族的靈魂。在中華民族曆史上,多少誌士仁人為了國家民族的尊嚴和利益,不惜赴湯蹈火,以自己的鮮血乃至生命譜寫了中華民族的正氣之歌。這種正氣就是中國人的人格、國格,是中華民族維護祖國榮譽和民族尊嚴的生動寫照。因此,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當今我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作為評價人們行為是非、榮辱的基本標準,鮮明地體現了維護人格、國格尊嚴的需要,體現了以人為本、以德立人的社會道德要求,是對現實生活中少數人人格異化、國格喪失行為的鞭撻。

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的關鍵階段,社會生活由一元向多元發展。與此同時,一些舊的規則已經失效,一些新的規則尚未完全建立,人們的觀念出現混亂或真空現象。諸如法律意識不足,道德意識滑坡,信仰意識缺失等。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因此在現實中既不維護自己的權利,也不履行自己的義務。也有些人不講道德、漠視道德,沒有用道德規範來約束自己。更有人要麽是無信,要麽是迷信,缺少真正的信念。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把握了時代所產生的問題的症結,並指明了解決的途徑。它不僅是一個普通的道德標準,而且也是一個包括法律、道德和信念三個層麵的公民生活規範。首先是法律層麵。“八榮八恥”其中的一些重要部分是對於憲法精神的闡述,如“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就是如此。危害祖國不僅是一種羞恥,而且也是犯罪,因為它觸犯了法律。“八榮八恥”更直接地強調“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呼籲人們遵守憲法和法律。因此,要特別加強憲法的宣傳和普及,讓憲法所規定的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成為公民生活的準則。這就是說,讓公民知道自己的權利,哪些是能夠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讓公民知道自己的義務,哪些是必須做的,哪些是堅決不能做的。其次是道德層麵。“八榮八恥”所說的“榮恥”就是在召喚人們的良心,並讓良心看守自己的言行,知榮明恥。它不僅繼承了傳統道德,如辛勤勞動等,而且包括了現代道德,如崇尚科學等。因此,它豐富和發展了人類道德的基本內容。一般而言,作為普遍的道德規範的最低原則(即我們通常說的“底線”)是不傷害他人,它的最高原則是要關愛他人。“八榮八恥”既反對人們突破道德的最低原則,如損人利己,也希望人們達到道德的最高原則,如熱愛祖國、服務人民、團結互助等。第三是信念層麵。“八榮八恥”的所有內容其實都涉及人的信念和理想。人生活在世界上有他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等,從而有一個精神支柱和寄托。一個人的信念和理想在根本上支配了他的道德和法律行為。“八榮八恥”所闡明的信念和理想就是對於真、善、美的追求,對於假、醜、惡的反對。“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所包括的法律、道德和信念三個層麵是緊密相連的。我們不僅要考慮它作為道德規範的約束力,而且要考慮它作為外在法律的強製性和作為內在信念的指導性。隻有當法律、道德和信念三個層麵的意義得到充分的理解並付諸實踐的時候,“八榮八恥”才能顯示其精神力量。

做人標準具有廣泛性,它適用於全體社會成員;做人標準具有穩定性,它不會在短時期內發生變化,如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至今仍然為廣大人民所繼承並發揚光大;做人標準具有非強製性,它規定了人們應該做什麽,而不是必須做什麽,即使有些人違反了做人標準的某些規定,隻要不觸犯黨紀國法,也不會受到嚴厲的製裁,至多也就是遭到公眾輿論的譴責。

由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黨員標準與做人標準兩者的關係中,做人標準是基礎,是前提。做一名好黨員必須首先做一個好人,人都做不好,何談做一名合格的黨員!黨員標準是做人標準的升華,是更高層次的要求。一個好人不一定能成為一個好黨員,若想成為一名好黨員,還必須經過千錘百煉。也就是說,好人不一定是好黨員,但好黨員必須是好人。

黨員標準是共產黨員應該具有的基本條件,是對每一名共產黨員的起碼要求。共產黨員從入黨那天起,就應該具有黨員意識,就應該有模範帶頭的觀念,就應該牢記黨的宗旨,認真履行職責。可現實中,有些黨員卻把這些最基本的東西丟掉了,有的把自己混同於一般老百姓,有時甚至還不如一般老百姓;有的淡忘了黨的宗旨,不再講為人民服務,而是熱衷於為個人、為家庭、為親友、為小集團服務;有的忘記了自己是執政黨的黨員,不是把改善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看作自己的天職,而是盲目跟著社會上的錯誤觀點跑,說一些不利於黨執政的話,做一些不利於黨執政的事,有悖於自己當初入黨時的宣誓;有的自恃身份和地位特殊,不過組織生活,不遵守組織紀律;有的以權謀私,腐敗墮落,甚至丟掉了應有的做人準則,等等。上述這些,都嚴重影響了黨的形象,損害了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因此,強調正確處理好“做黨員”與“做人”的關係問題具有相當強的現實針對性。無論是已經加入黨組織的同誌,還是正在積極申請入黨的同誌,都要正確處理“做黨員”與“做人”標準的關係問題,既要遵守做人準則,更要堅持黨員標準:要認真遵守公民道德“二十字規範”和“八榮八恥”,努力做一個“好公民”;要認真執行黨章規定,端正入黨動機,努力做一名“好黨員”。

二、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觀問題

這個問題,在前麵幾個章節中都或多或少地從不同角涉及了。這裏,再集中談一下。

與人民群眾的關係問題,是衡量一個政黨是否先進的根本標尺。很難想像,一個無視人民利益的政黨,會是一個先進的政黨;也很難想像,一個不願意為人民服務的黨員,會是一個合格的黨員。中國共產黨以近百年的奮鬥史,證明了自己是一個始終堅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先進政黨;無數優秀共產黨員以自己的熱血和生命,證明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是在為人民利益勇於拚搏、敢於犧牲、樂於奉獻中贏得的。因此,我們說,既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那麽,認真踐行這個宗旨就是端正入黨動機的根本要求。

(一)黨一以貫之的基本實踐就是努力成為人民利益的“代表”

從實踐宗旨觀的角度來說,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奮鬥史,就是努力成為“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代表”的奮鬥史。

讓我們簡要地回顧一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從全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製定了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綱領。經過前赴後繼的鬥爭,推翻了“三座大山”,結束了反動階級統治中國廣大人民的曆史。新中國成立後,黨順應人民要求改變舊中國經濟文化落後狀況的願望,開始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實踐,完成了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的基本製度,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係和國民經濟體係。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撥亂反正,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這一曆史性的轉折,也是著眼於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出的抉擇。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實行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推進法治化進程,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深入開展反腐敗鬥爭,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提出科學發展觀戰略思想,積極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都是在實現、維護和發展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從以上回顧來看,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的基本實踐,概括為一句話,就是:為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奮鬥。

(二)始終堅持為“公”為“民”,把黨“立”好,把政“執”好

首先,對於執政的中國共產黨來說,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發揮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來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始終是最緊要的。全國各族人民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體,人民群眾積極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是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成功的保證,不斷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國共產黨全部奮鬥的最終目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理論路線和方針政策以及全部工作,隻有順民意、謀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中國共產黨多年的一切奮鬥,無論是戰爭年代浴血奮戰推翻“三座大山”,無論是建立社會主義製度、開展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還是進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歸根到底都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次,實現人民的願望、滿足人民的需要、維護人民的利益,是中國共產黨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的結合點。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是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礎和前提,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則是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目的和歸宿。人民群眾既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這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根本要求,而且也是實現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根本途徑。胡錦濤同誌在慶祝建黨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拜人民為師,把政治智慧的增長、執政本領的增強深深紮根於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之中。要高度重視並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

於民,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願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項權益。隻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隻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各級黨政機關和幹部要堅持工作重心下移,經常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做到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要把基層一線作為培養鍛煉幹部的基礎陣地,引導幹部在同群眾朝夕相處中增進對群眾的思想感情、增強服務群眾本領。要把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作為基層黨組織的核心任務和基層幹部的基本職責,使基層黨組織成為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堅強戰鬥堡壘。”習近平同誌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強調,要不斷讓廣大人民群眾享受到和平發展帶來的利益。習近平同誌在中共十八大後多個場合的講話中,多次提到“人民利益”“人民願望”“人民富裕”,反映了中國人民謀和平,求穩定的真誠願望。習近平同誌在同采訪十八大的中外記者見麵時的講話中,深情地指出:“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人世間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勞動來創造。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努力解決群眾的生產生活困難,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對廣大黨員、入黨積極分子來說,必須深刻領會習近平同誌的講話精神,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高度出發,從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大局出發,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富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更好地為最需要幫助的困難群眾服務。

(三)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新時期各項工作的根本指南

首先,作為共產黨員,作為入黨積極分子,應該深刻地懂得:黨在新時期製定的路線方針政策,都是為了代表並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鄧小平同誌明確地把這一點作為衡量黨的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他指出:判斷改革和各方麵工作的是非得失,歸根到底,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時他還強調,要把最廣大人民“擁護不擁護”、“讚成不讚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要求我們,在新的曆史環境中,適應形勢和任務的變化,既要堅持黨的先進性,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又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最大限度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最大限度地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為黨的既定目標而共同奮鬥。

其次,作為共產黨員,作為入黨積極分子,應該深切地牢記:要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富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2003年2月18日,胡錦濤同誌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研討班結業時的講話中指出:隻有一心為公,立黨才能立得牢;隻有一心為民,執政才能執得好。關鍵是要堅持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做到權為民所用,就必須正確看待和運用手中的權力,始終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重,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用人民賦予的權力服務於人民、造福於人民,絕不以權謀私。做到情為民所係,就必須堅持與人民群眾心連心,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切實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絕不脫離群眾。做到利為民所謀,就必須時刻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始終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立誌為人民做實事、做好事,絕不與民爭利。今天,加強入黨動機建設,就必須要求廣大黨員、尤其是黨的各級幹部,還有廣大入黨積極分子,一定要把“一切為了人民”的觀念深深紮根在思想中,全麵落實在行動上。

這裏,結合現階段的實際情況,還應該強調,要代表好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須學會正確處理當前各種利益關係,認真解決好群眾關心的一些現實問題。我國目前正處在經濟結構調整、體製轉型和社會變革的關鍵時期,收入差距過大、部分群體就業困難等等,越來越成為突出的社會問題。這些社會問題如果得不到根本解決,人們就會懷疑改革、懷疑發展,甚至懷疑黨的執政能力,進而社會就會發生動**。因此,中共中央特別號召全黨,要妥善協調各方麵利益關係,認真解決好人民群眾的吃、穿、住、行等問題,讓更廣大的人民群眾都能夠享受到發展的成果。要從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入手,切實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絕不能漠然置之。要特別關心那些工作和生活上暫時遇到困難的群眾,把他們的事情擺上重要議事日程,重點考慮,重點解決,使他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對廣大黨員、黨的各級幹部來說,對廣大入黨積極分子來說,端正入黨動機,就要心係人民群眾,越是困難的地方越要多去,越是矛盾集中的地方越要多去,傾己所愛,盡己所能,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從這個角度講,能不能富有成效地幫助群眾排憂解難,是衡量一個黨員、一個黨的幹部、一個入黨積極分子入黨動機端正不端正的最現實的一把尺子。

三、樹立正確利益觀問題

經常有人問:“入黨有什麽好處?”或者這樣問:“入黨能得到什麽好處?”這裏說的“好處”,就是“利”,就是“利益”。什麽是利益觀?通俗地講,就是一個人對“好處”所持的看法和態度。利益觀是受世界觀支配的,有什麽樣的世界觀,就會有什麽樣的利益觀。所以,我們研討入黨動機,就不能不談到利益觀問題。

中國共產黨對黨員利益觀的基本要求,就是必須堅持以人民利益高於一切作為約束自身行為的最高準則,必須堅持把不謀私利作為對待利益問題的基本原則,必須堅持把個人利益無條件服從人民利益作為黨性的要求。

我們應該看到,隨著黨執政時間的不斷延續,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隨著黨員隊伍成份的不斷更新,絕大多數同誌能夠在正確利益觀指導下,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艱苦奮鬥,努力工作,默默奉獻。但也應當看到,確有少數黨員在紛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經不住金錢、地位、職權等因素的**,在利益觀上出現了偏差。這直接反映在現實生活中,表現為:一是與群眾爭利,忘記自己是一名黨員,以權謀私,憑借手中的權力,非法謀取個人、家庭、親朋和小團體的利益,甚至為了錢、權、色,損害群眾的利益;二是貪圖享樂、把吃喝玩樂當成人生的最大樂趣,視艱苦奮鬥為“冒傻氣”;三是缺乏實幹精神,工作的出發點出現偏差,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弄虛作假,欺騙群眾,糊弄上級,應付檢查;四是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隻講索取,不講奉獻,隻講拿了多少,不講幹了多少,更不講幹事的質量、效果如何;五是不善於團結,甚至破壞團結,把團結弄成了“結團”,謀人不謀事,光指責別人,貶低別人,不檢討自己,隻抬高自己;六是對群眾漠不關心,凡事以對個人是否有利為準則;七是盲目攀比、怨天尤人,收入同多的比、待遇同高的比、條件同好的比,比來比去,總覺得自己吃虧,事業不成怨條件、工作不力怨環境、業績平平怨領導,好像誰都對不起他;等等。上述種種現象,不能不說與一些黨員沒有樹立起正確的利益觀有著直接關係,是入黨動機嚴重扭曲的表現。

樹立正確的利益觀,不僅涉及黨員個人修養,而且還涉及正當利益在現實社會中的實現程度,涉及相關價值體係和評判機製的建立與完善,這是共產黨員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根本要求。每個黨員、每個積極要求入黨的同誌,不僅要從思想上樹立起正確的利益觀,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實踐中,以正確的利益觀為指導,正確對待和處理改革開放進程中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利益問題。

當前,要正確全麵認識當前經濟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利益差距問題,既要看到一定的差距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又要看到利益差距的擴大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不能是無限的,也是不能越軌的;既要提高謀取自身合法利益的積極性,又要防止以非法手段擴大自己的私利。不能盲目攀比,也不能個人利益至上,背離黨的宗旨,與民爭利、以權謀私。另外,個人理想抱負和追求必須符合黨的共同政治理想。麵對名利得失、榮辱進退、地位高低,要做到保持淡泊態度與進取精神相結合,平常心與責任心相結合,正確對待自己與群眾、同誌和組織的關係,把個人成長進步與組織的培養、需要結合起來,在成績榮譽麵前不自滿、不浮躁,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在困難挫折麵前不退縮、不懈怠,保持積極樂觀、不甘落後的精神狀態。思想上工作上高標準嚴要求,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做好每一件小事,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恩格斯曾經說過,必須防止“為了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從社會的公仆變成社會的主人”。麵對利益關係調整,我們應認真吸取前蘇共後期形成脫離群眾的特權階層和既得利益集團而喪失執政地位的教訓,正確處理好個人利益、集體利益與國家利益的關係,經濟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的關係,抽象利益與具體利益的關係,時刻把人民利益、黨和國家的利益放在首位。

社會財富的增長意味著利益**的增多,麵對市場交易帶來的消極影響,共產黨員要防微杜漸,警鍾長鳴,築起抵禦各種**的思想防線,保持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經受住發展市場經濟和堅持黨性原則的雙重考驗。

我們平時經常說:“群眾利益無小事。”堅持黨的宗旨,樹立正確的利益觀,就是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利益。真心實意維護群眾利益,關心群眾生產生活,多辦群眾滿意又看得見的實事,決不能搞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損害群眾利益和黨的形象。

(一)共產黨員應該樹立什麽樣的利益觀

我們說,中國共產黨是代表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黨,黨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共產黨人的利益觀歸結到一點,就是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也是如此。

那麽,共產黨員應該樹立什麽樣的利益觀呢?

一是要樹立“個人利益服從整體利益”的利益觀。這裏所說的“整體利益”,就是指黨、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個人利益則不單指黨員本人,還包括黨員自己的家庭成員和親友的利益。當個人利益與整體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必須具有無條件地服從整體利益的觀念。

二是要樹立“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的利益觀。也就是說,黨員、尤其是黨的幹部,不僅不能隻顧個人利益,而且還不能隻顧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局部利益,必須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從全局的高度觀察和思考問題。當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必須具有無條件服從全局利益的大局觀念。

三是要樹立“眼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的利益觀。有些事情從眼前看是有益的,但從長遠看是有害的,這就要求黨員、尤其是黨的幹部,要具有戰略的眼光和膽識,不為眼前利益所束縛、所迷惑,既立足現實,更麵向長遠。這也就是我們平時經常說的,要有一種“大胸懷”、“大氣度”。

四是要樹立“巧取豪奪可恥,無私奉獻光榮”的利益觀。共產黨人來自人民群眾,實現、維護和發展人民群眾利益是自己崇高的職責,因此,任何與民爭利、甚至巧取豪奪的行為,都是違背黨的宗旨的。在利益關係麵前,我們要把人民群眾擺在前麵,還應當時刻不忘自己的公仆本色,千方百計為人民群眾謀利益,突出一個“謀”字,始終保持無私奉獻的精神。

五是要在自律基礎上樹立“取之有紀、取之有法”的利益觀。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切活動都必須在黨的紀律、國家法律允許的前提下來進行,要自覺地強化法紀觀念。我們強調共產黨人以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為重,但也不諱言黨員的個人利益,問題的關鍵是:即使在謀取正當利益的時候,也要嚴格自律,模範地遵紀守法,要做到警鍾長鳴、鏡子長照,不忘“底線”,不觸“高壓線”。

總之,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是共產黨員對待利益問題的根本原則,也是共產黨員一切言行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檢驗入黨動機端正不端正,最根本的標準也是這一點。

(二)樹立正確利益觀應處理好的幾個關係

首先,要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關係。是不是黨員就不能有任何個人利益呢?當然不是。共產黨人從來不否認包括黨員、黨的幹部在內的個人利益,但必須在保證和發展社會整體利益的前提下,擺正國家、集體、個人之間以及不同群體之間的利益關係。也就是說,個人利益必須服從整體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物質利益原則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之一,它有兩個基本含義:一是承認正當的個人利益,認為人們奮鬥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二是個人利益服從公共利益,必須正確處理個人利益同公共利益的關係。黨章明確規定,共產黨員是人民群眾中的一員;共產黨員要貫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這也正說明了黨關心人民群眾的利益,包括黨員個人的利益。在這裏,黨員的個人利益就融合在人民群眾的利益之中。黨從來不否定黨員也有自己正當的個人利益,而且還要保護這種利益。例如,不斷改善黨員的生活條件、工作條件、學習條件,使他們能夠發揮自己的特長,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所以,黨員的個人利益同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也應當看到,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之間、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之間、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之間,也常常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矛盾。當黨員個人利益同人民利益發生矛盾時,就要求共產黨員把人民的利益、黨和國家的利益、集體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覺犧牲個人利益。為什麽這樣要求呢?理由很簡單,因為我們是共產黨,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其次,要正確處理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係。當前,我們正處在為奪取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的新階段,隨著改革和發展的推進,一些改革措施的出台會直接觸及人們的切身利益。比如,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住房問題,醫療、養老保險、失業救濟、子女教育問題等等。這些問題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就會直接影響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與威信,阻礙事業的進程。因此,廣大黨員、特別是黨的各級幹部,必須具有長遠的眼光和戰略家的胸懷,在維護人民群眾長遠的和根本的利益前提下,竭盡全力解決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一時解決不了的,要向群眾講清楚、說明白。遺憾的是,現在有的人卻目光短淺,急功近利,總想著在自己的任期內幹出些出人頭地的事,甚至不惜勞民傷財,大搞所謂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實際上,這些短期行為還是沒有脫離個人利益的小圈子,說明白些,就是在為他個人樹碑立傳,為自己升官晉級往上爬創造條件。人民群眾對這種人是深惡痛絕的。如沈陽市原市長慕綏新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慕綏新上任後,一年內搞了兩個城建項目,一個是沈陽市的二環路和53公裏的高速公路;另一個是環城水係。沈陽市一下子邁進了全國衛生先進城市的行列。1998年慕綏新還獲得了聯合國頒發的“人居獎”。可是這些“政績工程”留給沈陽人民的卻是沉重的包袱:僅二環路和高速公路,沈陽市每天就要付給投資的港商50-60萬元人民幣,而且要連續支付10年。10年後,港商還要以52%的比例、用20年的時間分成。這條路1998年建成後,實際上每天收入隻有20-30萬元,沈陽市額外要再支付30-40萬元才可以持平。據介紹,沈陽市每年用於市政建設的財政撥款不足10億元,慕綏新上任3年,用在市政建設的錢就超過了100億元。一個人的政績,幾代人的包袱啊!所以,作為共產黨員、尤其是黨的領導幹部,必須明白這樣一個既淺顯又深刻的道理: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是共產黨人義不容辭的責任。當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發生矛盾的時候,必須以長遠利益為重。

第三,要正確處理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的關係。共產黨員必須具有全局觀念,做到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這是樹立正確利益觀的必然要求。這樣說,並非否定局部利益。作為黨員、尤其是黨的各級領導幹部,當然要考慮自己所在的或所管轄的地區、單位和部門的利益,這無可厚非。但問題的關鍵是,看你在局部利益同全局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采取什麽態度。如果能夠顧全大局,哪怕犧牲局部利益也在所不惜,這就是正確的態度。如果隻從本地區、本單位、本部門那個局部考慮問題,對全局利益全然不顧,甚至損害全局利益,這就是狹隘的、自私的、錯誤的,是黨性原則所不允許的。應該看到,目前在一些地區、一些部門、一些單位,小團體主義、本位主義、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等現象盛行,這與那裏的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不能正確處理局部利益同全局利益的關係直接相關。這是一種擴大了的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不僅有礙於黨的事業大局,也有害於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因此,每一個黨員、尤其是每一個黨員領導幹部,都應當防止和克服這種不正確的思想行為,切實站在大局的高度觀察、思考和處理問題。在我們從事建設、推動發展的具體工作中,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的矛盾衝突是經常發生的。如,基礎設施建設、土地征用、危舊房改造、企業搬遷、文物保護,等等,都充滿著各種利益矛盾,如果處理不好,那什麽事情都辦不成。總的說,什麽時候都要講大局,要真正處理好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的關係,推動黨和國家整體事業長遠、健康的發展。

第四,要正確處理奉獻與索取的關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都要通過從事誠實勞動,獲得滿足自身生存與發展必需的物質文化利益,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原則同樣適用於黨員和黨的幹部。但對於共產黨員特別是黨的各級領導幹部來說,還應當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這種“獲得”除了必須建立在遵紀守法的前提之下外,還應該建立在無私奉獻的基礎之上。這是因為共產黨員、黨的幹部是“人民的公仆”,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因此,決不能把商品交換的原則帶入政治生活領域,更不能搞權錢交易、與民爭利,不然的話,就失去了當黨員、當幹部的資格。共產黨員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不隻是看到自己與群眾相同的一麵,而且更注重與群眾不同的一麵,時刻用工人階級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例如,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對共產黨員也同對其他群眾一樣,實行按勞分配的政策,一個共產黨員對社會的貢獻越大,

他個人所得的報酬也越多,這是社會對他的勞動的承認。因此,共產黨員領取他應得的工資、獎金是無可非議的。但是,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還應當有更高的思想境界。共產黨人的出發點不單是為了個人掙錢,而是為人民謀利益。因此,隻要是人民的需要,不論報酬多少,或者沒有報酬,義務勞動,對黨員來說,都應當樂於去幹,並且要努力幹好。這同貫徹黨的按勞分配政策是沒有矛盾的。又如,黨的現行政策允許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共產黨員也可以先富起來。但是,按照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先富起來的黨員有責任、有義務帶領群眾致富,幫助群眾致富,不能隻顧自己發家致富,把群眾撇在一邊。“會富”體現的是黨員的實際能力,而“帶富”、“幫富”則體現的是黨員的思想境界,統一於踐行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過程之中。

第五,要正確處理紀律約束與嚴格自律的關係。黨紀國法對於規範黨員的行為來說,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這種作用需要建立在自覺的基礎上。正因為如此,中國共產黨才在反腐敗鬥爭中提出建立黨紀國法和思想道德兩道防線。對於廣大共產黨員來說,要使自己樹立正確的利益觀,沿著正確的方向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僅靠黨紀國法的約束是不夠的,還必須靠自覺、靠嚴格自律,保持嚴謹的工作作風、生活作風和學習作風。必須承認這樣的事實:在勞動仍然是目前人們謀生手段的情況下,通過正當途徑獲取物質利益,對誰來說都是必需的,共產黨員也不例外。但作為有高度覺悟的先鋒戰士,千萬要記住: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如果成為它的俘虜,既有損於黨的事業和個人名節,也有悖於共產黨員的本色,實在是得不償失。

民間有一句俗語:“無利不起早。”古人也說過類似的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世人攘攘,皆為利往。”趨利、求利之心,人皆有之,這也無可厚非。但我們在這裏必須要明確的是:共產黨員不是“一般的人”,是有著“特殊身份”的人,用斯大林的話說,就是用“特殊材料”製成、有著“鋼鐵般意誌”的人,所以,要正確看待“利”這個問題,超越世俗,走向崇高。這也是入黨動機純正的一個重要體現。

我們相信,隻要樹立起正確的利益觀,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就能經得起任何風浪的考驗,做一個思想道德高尚的公民,做一個宗旨意識強烈的共產黨員。

四、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問題

不知從何時起,在相當一部分人的心目中,“入黨”和“做官”緊密地聯係在了一起,似乎入了黨就要當官,如果不能當官,入黨也就沒什麽用。這種“入黨做官論”現在也很有市場,給端正入黨動機帶來相當多的負麵影響。對這種類型的入黨動機,我們在前麵已經進行了分析。這裏,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討論:如果入黨後做了官,怎麽辦?大家知道,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執政黨的一些黨員在管理國家事務中多承擔一些職責,或者說多擁有、多行使一些權力,這也是沒有必要掩飾或回避的事實。一個人入了黨,當了幹部,有了職務,有了級別,有了權力,這本無可厚非。但問題的關鍵是,他應當如何做官?也就是說,應當樹立什麽樣的權利觀?這也是我們研討入黨動機時不能繞開的一個重要問題。

什麽是權力?古人說:“權,勢也。”廣義地說,權力是下至基層工作崗位、上至高級領導職位,為擔負一定的工作職責所賦予的相應的承辦權、管理權和審批權,它表現在該不該辦、何時辦、怎麽辦、辦到什麽程度等具體操作過程當中。由於崗位、職級的不同,權力的大小也就不同。領導有審批權、管理權,普通工作人員也有其操作權、承辦權。當然,對於黨的各級領導幹部來說,由於其管理範圍較廣、管理級別較高,其所承擔的權力與責任也就更大。領導的決策措施事關一方的經濟繁榮,領導的言行舉動影響一個區域、一個單位、一個部門的形象威信,甚至涉及安定團結局麵,對群眾的影響力是很大的。因此,對共產黨員、尤其是擔任領導職務的共產黨員來說,樹立正確的權利觀問題是端正入黨動機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什麽是正確的權力觀

胡錦濤同誌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各級領導幹部都要牢記,我們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隻能用來為人民謀利益。行使權力就必須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並自覺接受人民監督,決不能把權力變成牟取個人或少數人私利的工具。各級幹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私,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2010年9月1日,習近平同誌在出席中央黨校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中指出,“權力觀是關於國家和社會權力的根本觀點。馬克思主義權力觀,概括起來是兩句話: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前一句話指明了權力的根本來源和基礎,後一句話指明了權力的根本性質和歸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唯一宗旨,也是馬克思主義權力觀同資產階級權力觀的根本區別。”

胡錦濤同誌、習近平同誌的話告訴我們,正確的權利觀,按照馬克思主義政黨權力觀的本質要求,概括起來就是六個字:責任、服務、奉獻。

首先,權力意味著責任。黨和人民賦予我們權力,其目的就是讓我們正確運用權力,忠實履行職責,促進一方發展,確保一方平安,帶好一方風氣。因此,能否盡職盡責地做好本職工作,既是一條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衡量是否稱職的重要標準。共產黨人必須把人民群眾的意誌和利益作為所有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用手中的權力解決群眾之所想、群眾之所急、群眾之所需,做到勤政、廉政和優政。權力就是責任,還意味著敢於承擔責任。出現了問題和失誤,要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總結教訓,改進工作,最大限度地把權力運用不當所造成的損失補回來。

其次,權力意味著服務。共產黨人是人民的公仆,隻有視人民如父母,才能得到人民的認可和信賴。如果沒有人民群眾的理解、支持和參與,沒有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事業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新的曆史條件下,一些地方為什麽經濟發展了,生活改善了,黨群關係、幹群關係反而倒退了?其中一條重要的原因,就是宗旨意識、服務意識和公仆意識在一些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的頭腦中淡化了,有的甚至完全把自己放到了“主人”的位置,當官做老爺,享樂腐化,耀武揚威。事實證明,“主人”與“公仆”的關係,“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任何時候都不能顛倒,否則,權力就會變質。原蘇聯部長會議主席雷日科夫在他的文章中引用過一句名言:“權力應當成為一種負擔。當它是負擔時就會穩如泰山,而當權力變成一種樂趣時,那麽一切也就完了。”這句話,很值得我們深思。

第三,權力意味著奉獻。共產黨人來自人民,根植於人民,掌握著人民給予的權力,理應對人民給予無私的回報。作為共產黨員、尤其是黨的各級領導幹部,絕不能看到社會上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就心態失衡;為黨和人民做了一點工作,就以此為籌碼,向黨邀功請賞,要名要利,甚至不思進取,貪圖享樂,驕奢**逸,大發不義之財。隻有繼續保持和發揚無私奉獻的精神,才能有效抵製“爭名於朝”、“逐利於市”思想的侵蝕,杜絕以權謀私、化公為私行為的發生,才能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國家、集體利益和他人利益的關係,多做貢獻、多講奉獻,少想回報、少講享受。

(二)樹立正確權力觀的現實意義

首先,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是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必然要求。

進入21世紀,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給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考驗,黨員、尤其是黨的幹部能不能真正承擔起曆史重任,關鍵的就是要看如何看待和使用手中的權力,也就是看是否樹立了正確的權力觀。如果允許一些人運用手中的權力恣意妄為,長此以往,黨就會變質。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是人民群眾對中國共產黨、對黨員尤其是黨的領導幹部提出的一個起碼的要求。隻有每個黨員和幹部都能在各自崗位上認真實踐黨的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黨才能始終成為中國改革、發展和穩定的核心力量,才能帶領人民勝利實現既定的奮鬥目標。

其次,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係的必然要求。

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優良作風,也是中國共產黨不斷取得勝利的力量源泉。實踐證明,執政黨的最大危險是脫離人民群眾。我們可以通過分析世界一些政黨興衰存亡的曆史,看到脫離人民群眾的極端危害性。能不能正確地對待和行使人民群眾賦予的權力,能不能認真堅持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這個問題最直接、最具體,並且群眾一眼也就能看得出來。如果我們的權力真正用在了為人民謀利益上,真正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人民就支持我們;反之,人民群眾就會疏遠甚至反對我們。因此,能否正確對待和行使手中的權力,是衡量是否具有群眾觀念的試金石。

應當說,目前我們的黨員幹部隊伍狀況總體是好的,絕大多數同誌都能牢記黨的宗旨,珍惜人民賦予的權力,一心一意地為人民謀利益,湧現出了許多像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牛玉儒、任長霞、楊善洲、王瑛、沈浩、王彥生、李林森式的優秀幹部。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確實有少數幹部像成克傑、胡長清、王寶森、王懷忠、陳良宇、杜世成、黃勝、慕綏新、馬向東等人那樣,把權力當作攫取金錢、美色等私利的手段,當作個人飛黃騰達、光宗耀祖的道具。有的幹部雖然沒有用手中的權力搞腐敗,但卻視人民賦予的權力為兒戲,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有時甚至連鍾也懶得撞了,對人民群眾的疾苦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這同樣傷害了人民群眾的感情。出現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從入黨動機的角度來考察,就是一些人忘記了當初的入黨誓言,黨性不純,動機不端。因此,必須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這樣的高度,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慎用手中的權力,用好手中的權力,以不辜負廣大人民群眾的期待,以無愧於“共產黨人”的神聖職責。

(三)怎樣樹立正確的權力觀

權力是柄雙刃劍,為公、為民則利,為己、為私則害。從這個意義上講,當官是一種“高危”職業。我們也看到,改革開放以來,有相當一部分黨員幹部經不起糖衣炮彈的襲擊,紛紛落馬。因此,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就顯得越來越重要了。

那麽,怎樣才能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呢?

首先,必須加強學習。加強學習是防止和抵禦腐敗的一個最基礎、也是最有用的方法。共產黨員加強學習,不僅可以開闊眼界,增長學識,增強為黨和人民工作的本領,而且有利於陶冶情操,提高道德修養。黨員幹部自身道德素質和文化科學素質的提高是正確行使權力的重要條件。“禍福之來皆起於漸”。一些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幹部走上違紀違法的道路,往往是從思想道德上的蛻化變質開始的。他們參加工作後都曾有過輝煌的曆史,也並不是一開始就想刻意去違紀違法,但由於放鬆了學習,尤其是忽視了對黨的基本理論的學習,忽視了對主觀世界的改造,由小毛病演變成大問題,直至陷入犯罪的泥潭。因此,新的曆史條件下,強調廣大黨員、尤其是黨的幹部做到堅持學習、善於學習,就顯得非常必要和重要了。

其次,必須堅定政治信仰。現在我們經常談到,共產黨員、尤其是黨的各級領導幹部要“講政治”。講政治的最直接體現就是政治信仰堅定。一個幹部如果信仰模糊、搖擺,甚至信仰錯誤,他是很難正確行使權力的。在今天的現實生活中,共產黨人的政治信仰正在經受嚴峻的考驗:是先天下之憂而憂,還是先天下之樂而樂?是甘於清貧過平淡生活,還是追求奢華安逸享受?是慎權、慎獨、慎微、慎欲,還是熱衷於燈紅酒綠、吃喝玩樂?是親民眾,還是“傍大款”?在這些問題上,不同的選擇,就如一麵鏡子會折射出兩種不同的政治信仰、兩種不同的人生境界。一位墮落犯罪的黨員領導幹部在法庭上懺悔說:“權力一旦改‘公’為‘私’,地獄之門就會隨時為你打開。”極少數黨員幹部什麽話都敢講,什麽歌都敢唱,什麽酒都敢喝,什麽地方都敢去,什麽朋友都敢交,什麽事都敢做,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一朝權在手,便把私來謀,貪汙受賄,腐敗墮落,最終走上犯罪道路,就是因為他們的入黨動機產生了錯位,把黨和人民給予的權力化“公”為“私”,喪失了黨性原則,喪失了共產黨人的政治信仰。

第三,必須破除“官本位”思想。一些人沒有確立起正確的權力觀,一個重要原因是“官本位”的封建殘餘思想在作怪。一些人慢慢忘記了自己入黨、當幹部時的初衷,入黨動機發生扭曲,腦子裏個人升官發財的思想滋長,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拋到了九霄雲外。在這種思想的驅使下,有的到處拉關係、找靠山、跑官要官、買官賣官,甚至爭官騙官、殺人謀官;有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家長製習氣嚴重;有的貪圖享樂、花天酒地、貪贓枉法;有的拉幫結派、任人唯親、搞裙帶關係,等等。共產黨人要立誌做大事,不要立誌當大官,千萬要防止把升官發財作為自己的人生目的。要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為人民群眾謀利益上,至於個人的升降去留,應坦然地接受黨和人民的選擇,黨和人民把你擺在什麽位置上,你就應忠實地在什麽位置上盡心盡力、發光發熱。有一句老話還是應該經常提一提的:“革命戰士是塊磚,東西南北任黨搬。”要正確麵對黨和人民的挑選,服從工作上的正常調配,無論在什麽地方、什麽崗位,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都不能丟。

第四,必須牢固樹立群眾觀念。一個共產黨員手中的權力是誰給的?從根本上說,是人民群眾賦予的,是靠自己腳踏實地努力幹出來的,而不是哪一級、哪一個領導賞賜的。因此它隻能用來為人民謀利益,而絕不能用來謀取私利。權力觀問題,說到底是對人民群眾的態度問題、感情問題和認識問題。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最根本的是要解決好始終保持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的問題。中國共產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係群眾,黨執政後最大的危險是脫離群眾。對共產黨員來說,即使職務高了,級別高了,地位高了,權力大了,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艱苦奮鬥的傳統不能丟。

第五,必須增強自律意識。現在,來自各方麵的“糖衣炮彈”很多,社會上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重點“公關”的對象就是手中掌握各種大大小小權力的黨的各級幹部。這就要求黨的各級幹部要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增強自律意識,鍛煉意誌品質,提高精神境界,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追求積極向上的生活情趣,從思想上築牢拒腐防變的堤防,真正做到“常在河邊走,永遠不濕鞋”,“拒腐蝕,永不沾”。隻有這樣,才能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經受住權力關、金錢關、美色關、名利關、地位觀和人情觀等重重考驗。

胡錦濤同誌在慶祝建黨90周年的講話中指出,行使權力就必須為人民服務,決不能把權力變成牟取個人或少數人私利的工具。說到底就是樹立為民掌權、為民用權的權力觀。權力是把雙刃劍。如果執政為民、服務群眾、無私無畏,就能推動事業前進,倘若覬覦權力、貪慕虛榮、私心嚴重,則會阻礙事業發展。因此,共產黨員、尤其是黨的幹部,必須心存敬畏,正確對待權力。

當前社會正處於經濟社會發展的敏感期、關鍵期、跨越期,**無處不在,風險時刻伴隨。如果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樹立起正確的權力觀,就會被“權欲”所累,甚至跌入深淵。麵對複雜環境和各種**,大多數黨員幹部都能經受住“四種考驗”、應對好“四種危險”,做到自重、自警、自律,慎初、慎獨、慎微,以良好的黨性品行做出表率,成為“特殊材料製成的人”。但也有少數人走向了反麵,有的人為凸顯個人地位,遏製民主,獨斷專權;有的人為謀取升遷,投機取巧,伺機攬權;有的人為牟取私利,見縫插針,濫用職權……這直接導致了黨的決策不能嚴格貫徹,黨的政策不能全麵落實,黨的形象遭到嚴重損害。同時也讓自己身敗名裂、抱憾終身。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隻有牢記黨的為民宗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真正為人民掌好權、辦好事,才能使黨的事業立於不敗之地,才能實現個人價值同社會價值的完美統一。

在權力觀上增強自律意識,必須牢記黨的宗旨,為民用權。我們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隻能用來為人民服務。必須清醒認識“權為民所賦”,始終牢記除了為民服務、為民辦事、為民解難,沒有其他權力,更不用談“特權”;必須自覺接受群眾監督,秉公用權,依法行政,積極作為,始終以群眾是否擁護、是否滿意、是否答應、是否高興為尺度,虛心接受人民群眾的批評建議,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在權力觀上增強自律意識,必須增強責任意識,勇於擔當。權力意味著責任。權力越大,責任越重。新時期,世情、黨情、國情、民情深刻變化,觀念、利益、價值日趨多元。要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等複雜問題,必須敢於承擔責任、承受風險。必須做到在矛盾麵前敢抓敢管,敢於碰硬;在困難麵前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在風險麵前敢作敢為,敢於擔責;在利誘麵前敢舍敢棄,敢於說不。隻有在複雜環境和嚴峻考驗下勇擔責任,我們的黨員幹部才能真實體現能力素質、展現良好作風、彰顯共產黨人的純潔本質。

在權力觀上增強自律意識,必須心存敬畏,嚴於律己。一個人渴望成長進步,這是追求卓越,本無可厚非。但成長進步隻能靠自身努力、組織培養、群眾推薦,而不能靠跑官要官買官騙官的旁門左道。應該把精力投入到幹事創業、創先爭優、服務發展、改善民生的事業之中,在工作一線展示才能、施展特長、贏得機會;應該正確看待個人的進退留轉,嚴守道德紀律底線,做到別人進步我虛心,別人升遷我淡然,別人鑽營我警惕。要自覺維護“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製度,自覺遵守黨章規定,自覺抵製投機鑽營、任人唯親的不良習氣,始終站在黨和人民事業的高度,正確看待進步,健康快速成長。

最後,需要強調的一點,就是必須強化監督。腐敗本質上是對權力的濫用。絕對的權力必然導致絕對的腐敗。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教育是基礎,製度是保證,監督是關鍵。因此,一方麵從組織角度來講,要切實加強對權力的監督,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係,完善各種監督製度,拓展監督渠道,努力消除“上級監督太遠、下級監督太難、同級監督太軟、法紀監督已經太晚”尷尬,真正做到權力行使到哪裏,監督就有效地延伸到哪裏。另一方麵,從掌握著大大小小各種權力的黨員個人角度來講,要充分認識到權力來自人民,理應受到人民的監督,自覺地把自己置於組織、群眾、輿論監督之下。這,也是端正入黨動機的必然要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