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雖壽

[漢]曹操

神龜雖壽a,猶有竟時b;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c,誌在千裏;烈士暮年d,壯心不已e。盈縮之期f,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g。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注釋

a壽:長壽。b竟:終結,這裏指死去。c驥:千裏馬。伏櫪:臥在馬槽邊,形容馬生病衰老。櫪,馬槽。d暮年:晚年。e已:停止。f盈縮之期:指人壽命的長短。盈,滿。縮,短。g永年:長壽。

解析

神龜雖然長壽,但也有生命到頭的時候;騰蛇即使能夠騰雲駕霧,最終也會死去,化為塵土。年老病弱的千裏馬躺在馬槽邊,它的雄心壯誌依舊可以奔馳千裏;有遠大抱負的人年紀大了,也不會停止奮進的雄心。人生命的長短,並不是僅僅取決於上天的安排;隻要自己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夠活得很久。啊,我很慶幸,所以用詩歌來表達內心的誌向。

這首《龜雖壽》是曹操的樂府組詩《步出夏門行》四章中的最後一章,是詩人在平定烏桓叛亂之後在回師的路上寫的。當時他已經五十三歲了,但依然滿懷雄心壯誌,自強不息。全詩把哲理思考、慷慨**和藝術形象相結合,表達出詩人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詩歌一開始就發出議論,用神龜和騰蛇這兩個形象的比喻說明沒有什麽東西能夠永恒。但這並不意味著人們就要消極悲觀,正因為生命有限,所以更要銳意進取,有所作為。接著,詩人用老驥和烈士來自比,表現出自己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積極精神與豪邁氣概。最後,詩人說,要注意修養身心,來達到長壽的目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無所事事,還是得有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

作者小傳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他精通兵法,擅長寫詩,詩風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所寫的散文清峻整潔,為建安文學的開創和發展做出了貢獻。

語文小課堂

曹操帶領軍隊經過一片麥田時,命令屬下不得踐踏莊稼,否則就要砍頭。結果,曹操自己的馬受驚跑到了田裏,踏壞了麥田。曹操讓執法官給他定罪,遭到了拒絕,於是要自刎謝罪,被大家勸阻。最後,曹操就割斷自己的頭發來代替砍頭的刑罰。這就是割發代首的故事。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唐]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a。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渡頭餘落日,墟裏上孤煙b。複值接輿醉c,狂歌五柳前d。

注釋

a潺湲(yuán):緩緩流淌。b墟裏:村裏。c複值:又遇到。接輿:春秋時楚國的隱士,這裏指裴迪。d五柳:東晉的陶淵明號“五柳先生”,這裏指詩人自己。

解析

寒秋中的山變得蒼翠,溪水每天都緩緩流淌。我拄著拐杖站在門口,黃昏時在風中聽蟬的鳴叫聲。渡口處隻剩下殘陽的時候,村落裏就有炊煙升起來。又遇到裴秀才喝醉酒,來到我麵前狂歌高唱。

王維晚年的時候,和裴迪一起隱居在輞川。在詩中,詩人描繪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就如同一幅靜謐恬適的山水田園風景畫。“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寫出了他的瀟灑安逸和超然物外,“渡頭餘落日,墟裏上孤煙”更是充滿了詩情畫意,讓整首詩達到了物我一體、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作者小傳

王維(約701年—761年),字摩詰,河東(治所在今山西永濟西)人,祖籍太原祁縣(今屬山西),自號“摩詰居士”。因做過尚書右丞,世人又稱“王右丞”。其作品主要為山水田園詩,體物精細,狀寫傳神,與孟浩然合稱“王孟”。宋代文學家蘇軾評價他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語文小課堂

王維出身於一個信奉佛教的家庭,這從他的名“維”和字“摩詰”中就可以明顯看出來。他少年成名,精通詩、書、畫、音樂等,早年曾有過積極的政治抱負,希望能成就一番事業,後來逐漸失去雄心壯誌,過上了半官半隱的生活。他喜歡參禪悟理,後期的詩畫創作中充滿了禪意,人們認為他是“當代詩匠,又精禪上理”,在他死後給了他一個“詩佛”的稱號。

瑤 池

[唐]李商隱

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裏a,穆王何事不重來?

注釋

a八駿:秦穆王所乘的八匹駿馬,據說可以日行三萬裏。

解析

瑤池的西王母打開綺窗,頓時,《黃竹》曲的歌聲讓天地間充滿悲哀的情緒。八駿馬一天能跑三萬裏,周穆王因為什麽事沒有再回來?

《穆天子傳》曾記載,周穆王坐著八駿馬拉的車去拜訪西王母,他有事要離開了,兩人約定三年後再相聚。西王母送給周穆王一首歌謠,其中有一句意思是:如果你不死,還要再回來。周穆王回答說:“差不多三年後,我就來了。”但是最後周穆王沒有出現。

詩人在詩中描寫了這個神話傳說,開篇寫西王母倚窗盼望周穆王的到來,第二句的“黃竹歌聲”暗示周穆王已死。後兩句提出疑問,引發人們深思:長生不老隻是妄想。詩人用這首詩諷刺當時的帝王為求長生,做出了很多荒唐事,言辭犀利尖銳,直指痛處。

語文小課堂

西王母是傳說中由混沌道氣中的西華至妙之氣凝聚而成的女神,掌管災疫和刑罰。根據《山海經》的描述,她長著豹子一樣的尾巴、老虎一樣的牙齒,喜歡長嘯,蓬散著頭發,頭上戴著首飾,住在昆侖仙山上。後來,人們漸漸把她的形象變得更加慈祥與溫和。

自 遣

[唐]羅隱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解析

羅隱由於仕途不順,產生了消極頹廢的情緒,就寫了這首詩來表達自己的憤世嫉俗之情。全詩采用了重疊往複、回環變化的寫法,有一唱三歎、意猶未盡的效果。

第一句看起來很灑脫:考中功名就高歌慶祝,考不中就算了,不再糾纏。第二句告誡人們,想得太多隻會讓人覺得苦難沒完沒了。後兩句勸告人們要及時行樂,活在當下。這聽起來很曠達,卻有一股淒涼無奈的情緒暗藏其中,讓人心情沉重。

作者小傳

羅隱(833年—910年),字昭諫,新城(今屬浙江杭州)人,唐末五代時期詩人、文學家。他是有名的才子,卻考了十多年都沒有考中進士。

代悲白頭翁

[唐]劉希夷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洛陽女兒好顏色,坐見落花長歎息。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複誰在?已見鬆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古人無複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祿池台文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發亂如絲。但看古來歌舞地,惟有黃昏鳥雀悲。

解析

《代悲白頭翁》又叫《白頭吟》,這首詩通過描寫洛陽女兒對落花的歎息和白頭翁的遭遇,感歎年華易逝、紅顏易老、富貴無常,抒發了濃烈的感傷之情。

開始兩句起興,寫洛陽城東暮春時的景色,引出下文洛陽女兒看到落花後的感歎,也為後麵讚美大好春光、感傷青春易逝做了鋪墊。然後詩人敘述了鬆柏被砍伐做柴火、桑田變成滄海的現象,闡述時光易逝、生命無常的觀點。“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是千古傳誦的名句,“年年歲歲”和“歲歲年年”的顛倒重複,造就了回環排遝的效果,音韻美,感情真。此後開始寫白頭翁的遭遇,他以前是翩翩美少年,也曾生活得瀟灑快活,但現在老了、病了,沒有人憐憫。詩人借此抒發了麵對無情的現實時傷感又無奈的感情。

詩人借鑒了樂府詩夾敘夾議的寫法,也運用了借事抒情的寫法,以及對比、對偶、用典等技巧,使全詩情景交融,語言清麗婉轉,綿長悠遠。

作者小傳

劉希夷(約651年—約680年),字延之(一作庭芝),汝州(今河南汝州)人。他為人**不羈,不喜歡被常規束縛,所以過得很落魄。他擅長彈琵琶,寫的詩多為歌行體。

語文小課堂

相傳,劉希夷所寫的《代悲白頭翁》中“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一句被他的舅舅宋之問看中,想占為己有,劉希夷不同意,就被舅舅害死了,死的時候才二十多歲。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收入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一年級下冊)

解析

我乘船正要離開的時候,忽然聽見岸上傳來有節奏的歌聲。就算桃花潭水有千尺那麽深,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深情厚誼。

據說,李白到桃花潭遊覽時,是當地人汪倫熱情地招待了他。李白離開時,汪倫來送行,李白就寫了這首贈別詩給他。詩人用明白暢達的口語直接敘事、抒情,天真自然,也表現出詩人豪放不羈的個性。

第一句交代了事情發生的背景,向人們展示出一幅離別的畫麵。“乘舟”表明詩人準備走水路離開,地點在水上。第二句從水上轉移到了岸邊,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忽”字顯示出詩人的意外。第三句采用了誇張的手法,既描繪了桃花潭的特點,又引出了下一句。最後一句用比物手法讚頌了汪倫與詩人的深厚友情。“深千尺”“不及”把無形的情誼變得具體可感,形象生動,構思巧妙。

語文小課堂

傳說,汪倫十分崇拜李白,很想邀請他來自己的家裏做客。他知道李白喜歡飲酒,愛好遊玩,就給李白寫了一封信,說自己的家鄉有十裏桃花、萬家酒樓。李白聽後,欣然前往,到了才知道,十裏桃花原來是十裏外的桃花渡口,萬家酒樓原來是姓萬的人開的酒樓。但是,李白還是被汪倫所感動,跟他成了好朋友。

堤上行三首·其二

[唐]劉禹錫

江南江北望煙波,入夜行人相應歌。桃葉傳情竹枝怨,水流無限月明多。

解析

劉禹錫被貶到和州擔任刺史,學習了當地的巴蜀民歌,並試著加入作品中,《堤上行三首》就是他學習的成果。此詩是其中的第二首,語言清新明麗,聲調婉轉,畫麵唯美,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

首句是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夜晚的時候,隔江相望,隻見煙波縹緲,一片朦朧。“煙波”二字醞釀出一絲淡淡的愁緒。接著轉為對人文景觀的描寫,行人相互唱和,唱出自己的心事,夜裏的黑暗和冷清被打破,增添了一抹溫暖、熱鬧的氣息。前兩句都是從視覺角度來寫的。後兩句中,“桃葉”是民間表達愛情的歌曲《桃葉歌》,“竹枝”是表達愁怨的民歌《竹枝詞》,詩人借民歌的幽怨襯托自己內心深處被貶官的幽怨,自然貼切,耐人尋味。

語文小課堂

對歌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不僅題材廣泛,而且不限體裁,唱歌的人憑著自己的才華,迅速編出美妙的詞句,來表達自己的心意。對歌要求必須通俗、押韻,字字明白,聲聲入耳,唱起來好懂、好聽,能抓住聽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