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城南

[唐]楊炯

塞北途遼遠,城南戰苦辛。幡旗如鳥翼,甲胄似魚鱗。凍水寒傷馬,悲風愁殺人。寸心明白日,千裏暗黃塵。

解析

《戰城南》是漢代樂府詩的題目,本詩加以借用,描寫了一場戰爭的經過,展現了邊疆戰士英勇無畏的精神,格調渾厚,昂揚激越。

首聯交代了戰爭發生的地點是遼闊偏遠的塞北,戰鬥進行得十分艱苦。這兩句是總寫戰場,隻要是打仗,就不能避免流血和死亡,後麵則具體描繪了這場戰爭。頷聯寫戰場上恢宏的陣勢:戰旗像鳥翼一樣紛飛翻卷,士兵身上的甲胄像魚鱗一樣閃著光亮。這兩句雖然沒有正麵描寫戰鬥,卻給人無盡的想象空間。雙方人馬眾多,又嚴陣以待,可以想見這場戰爭肯定規模不小、戰況激烈。頸聯描寫戰後的情景,塞外冰冷的水就連戰馬都承受不住,悲號的冷風肆虐,吹得無數人愁腸百結。這裏人們的“愁”不隻是愁天寒地凍,環境惡劣,更是幸存者對陣亡者的傷心和哀悼,也包含著人們對戰爭的憎惡。尾聯表述戰士們的心誌:一顆報效國家的心永遠也不會動搖,忠心日月可鑒。最後一句用寫景結束,言有盡而意無窮:塞外的黃沙覆蓋了千裏的土地。這是在說邊塞環境惡劣,還是說死的人太多,很多村莊都荒蕪了?抑或是在說將士們的忠心無法傳達給統治者?其中的意味隻能由讀者自己去體會了。

示 兒a

[宋]陸遊

死去元知萬事空b,但悲不見九州同c。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d。

(收入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五年級上冊)

注釋

a示兒:給兒子們看。b元知:本來就知道。元,通“原”。c但:隻。同:統一。d家祭:祭祀家中的先人。無忘:不要忘記。乃翁:你們的父親。

解析

原本就知道人死後什麽都沒有了,隻是很傷心沒有看到國家統一。等到朝廷軍隊收複中原失地的那一天,你們在舉行家祭時一定不要忘了告訴你們的父親!

這首詩是陸遊在八十五歲臨終前囑咐兒子們的話。陸遊一生主張抗金複國,雖然經曆了很多挫折,但依然不改初衷,並且對此抱有堅定的信心。眼見著自己的生命即將終結,肯定是無法親眼看到恢複中原的那一天了,他隻能殷切地囑咐兒子們,深深的愛國之情噴薄而出,讓人肅然起敬。

首句寫詩人對待生死的態度,“元”“空”體現出了詩人的平靜淡然,這與下一句的心情形成了反差,起到了反襯的作用。第二句的“但”和“悲”使思想感情變得激烈,表明詩人的不甘和遺憾,這種感情遠遠超過了前麵所提到的死亡。後兩句交代後事,他堅信總有一天能夠實現祖國的統一,這裏的思想感情轉為積極昂揚,也充分體現了詩人的愛國、報國之心。全詩雖然露出了一絲悲傷和憤慨,但總的基調是激昂的,自然樸實的語言和質樸的情感勝過了刻意的雕琢,容易引起共鳴。

語文小課堂

九州,又稱漢地、中土,最早出現在先秦時期的典籍《尚書·禹貢》中,是漢族先民自古以來的民族地域概念。九州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自戰國以來,九州即成為古代中國的代稱。除了九州之外,中國的代稱還有很多,包括華夏、神州、海內、中華、赤縣神州、四海、中原等。

水調歌頭

[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a,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b,低綺戶c,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d。

注釋

a瓊樓玉宇:美玉砌成的樓宇,指想象中的月中仙宮。b朱閣:朱紅色的樓閣。c綺戶:雕花的窗戶。d嬋娟:這裏指月亮。

解析

明月是從什麽時候出現的?我拿著酒杯問青天。不知道天上的宮殿中,現在是哪一年了。我想要乘風回到天上,又怕美玉砌成的樓閣,會讓我禁受不住天上的冷清。在冷清的天上一邊跳舞一邊觀賞自己的影子,又怎麽比得上在人間呢?

月亮轉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門窗間,照在失眠的人身上。明月應該沒有什麽怨恨吧,又為什麽要偏偏選在人們分離的時候才變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經曆,月亮有陰晴圓缺的變化,這是一直以來都無法周全的。隻希望親人能長久平安,就算相隔千裏,也能同賞一輪明月。

這首詞是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他們兄弟兩個感情很好,但是,因為蘇軾被貶官到了密州,而蘇轍在濟南,所以兩個人不能輕易見麵。眼見到了中秋,蘇軾在賞月時對月思人,酒後寫下了這首詞,一是抒發自己的慨歎,一是想念自己的弟弟。整首詞把寫景、抒情和說理完美結合,渾然天成,意境浪漫淒美,富有藝術感染力。千百年來,所有詠中秋的詞無出其右者。

上闋前兩句化用了李白《把酒問月》中的“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意境悠遠灑脫。接下來,詞人借著詢問天上的宮闕,表達了自己對朝廷的牽掛,可見他的心中仍然想著能夠早日回到天上——朝廷。後麵寫自己渴望回歸中央,又怕應付不了政治鬥爭,如果在朝廷找不到理解自己的人,隻是被冷落閑置,那還不如去地方上幹一番事業。整個上闋都是以月亮和天上來比喻自己的際遇和感慨,含蓄委婉,雖然也有疑慮,但總的基調是積極的。下闋前三句營造了一種華麗又夢幻的意境,反襯出“無眠”的人孤獨落寞的心境。接下來五句解釋了造成詞人失眠的原因——悲歡離合,引出懷人的主題。這幾句充滿哲理,也是對自己的開解,展現出詞人的豁達灑脫。詞人用美好的祝願結尾,不僅僅是祝願自己和弟弟,也是祝願天下所有人,體現出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語文小課堂

蘇軾曾經因為給皇上寫了一封《湖州謝上表》而被抨擊,他的政敵還從他的詩中挑刺,說他譏諷朝廷,從而對他進行彈劾。蘇軾被抓後,在禦史台受審。在漢代,禦史台栽有柏樹,很多烏鴉在上麵築巢,所以禦史台又被稱為“烏台”。蘇軾在烏台坐牢一百零三天,多次差點被砍頭。後來,由於宋代有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蘇軾才逃過一劫,被貶到了黃州。這就是著名的“烏台詩案”。

采薇(節選)

《詩經·小雅》

昔我往矣a,楊柳依依b。今我來思c,雨雪霏霏d。行道遲遲e,載渴載饑f。我心傷悲,莫知我哀g!

(收入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六年級下冊)

注釋

a昔:從前,這裏指從軍出征的時候。b依依:形容楊柳枝條隨風擺動的樣子。c思:用在句末,無實義。d雨:名詞用作動詞,“下”的意思。霏fēi)霏:雪花紛紛落下的樣子。e遲遲:遲緩的樣子。f載(zài)渴載饑:又饑又渴。古文裏常用“載……載……”來表示同時做兩個動作。g莫:沒有人。

解析

想起從前我從軍出征的時候,楊柳枝條輕柔地隨風擺動。現在我在回來的路上,卻是大雪紛紛飄落。道路坎坷,我走得很慢,感到又餓又渴。我的心中滿是傷悲,誰也體會不了我的痛苦!

這是《詩經·小雅·采薇》的節選部分,描寫了一個出征歸來的人在路途中的所見所感。前四句運用了今昔對比的手法,用離開時楊柳的狀態來暗示人物的留戀與不舍,用歸來時大雪紛飛來暗示歸途的艱辛和悲苦,既是寫景記事,更是抒情傷懷,以景襯情,如詩如畫,被後人譽為《詩經》中最好的句子。後四句寫一個人在漫天飛雪中獨行,身體上受的苦難和心裏的思念焦慮讓他備受煎熬。即便如此,他還是懷著一份希望,步履蹣跚地繼續前行。

語文小課堂

《詩經》又稱《詩三百》,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隻有標題,沒有內容。《詩經》中的詩當初都是配樂的歌詞,按所配樂曲的性質分為風、雅、頌三類。“風”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謠;“雅”是正統的宮廷樂歌,用於宴會的典禮;“頌”是祭祀樂歌,用於宮廷宗廟祭祀。《詩經》中的主要表現手法是賦、比、興,賦是直陳其事,比是借物譬喻,興是托物起興。風、雅、頌、賦、比、興合稱“六藝”,是古人對《詩經》藝術經驗的總結。

將進酒a

[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b,奔流到海不複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c,朝如青絲暮成雪d。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e。岑夫子,丹丘生f,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鍾鼓饌玉不足貴g,但願長醉不複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h,鬥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i。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j。

注釋

a將(qiāng)進酒:請飲酒的意思。將,請。b君不見:樂府詩裏經常用到的詞語,來提醒人注意。天上來:黃河的發源地在青海,地勢極高,所以誇張地說是天上。c高堂:高高的廳堂。d青絲:指黑發。雪:指白發。e會須:應當。f岑夫子:指岑勳。丹丘生:指元丹丘,和岑勳都是李白的好友。g鍾鼓:富貴人家在宴會時奏樂使用的樂器。饌(zhuàn)玉:精美如玉的食物。足:值得。h陳王:指三國時的陳王曹植,因封於陳,所以稱陳王。平樂:漢代權貴娛樂的場所。i徑須:直須,隻管。沽:通“酤”,買。j爾:你。銷:同“消”。

解析

黃河的水是從天上奔流下來的,一路到大海,誓不回頭。坐在高高的廳堂裏,傷心自己的頭發一轉眼由黑變白了。正因為人生短促,才更應該及時行樂,不辜負光陰,不讓酒杯空對明月。上天造就了我這塊材料,必然會有用處;千金散盡,總會失而複得。牛羊要整頭地宰殺,酒要喝上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快喝酒,不要停。我為你們唱一曲,請你們為我側耳傾聽。高檔的樂器和精美的食物都算不得珍貴,我隻願與你們一起長醉不醒。自古以來,聖人賢士都懷才不遇、默默無聞,隻有寄情美酒的人才會千古留名。陳王曹植當年在平樂觀宴飲,盡管一鬥酒十千錢,仍舊恣意尋歡。主人為什麽說缺少銀錢?你隻管出去買酒,我們來對飲。什麽五花馬,什麽千金裘,叫你的小兒快都拿出去換酒,讓我和你們一起來消愁。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即“勸酒歌”,這首詩是李白沿用樂府古題創作的。關於這首詩的寫作背景,一般認為是李白在天寶年間離開都城後,遊曆於梁、宋,和好朋友岑勳、元丹丘會飲時所作。

此詩以兩組排比長句開篇,氣勢非同一般:“天上來”寫大河之來勢不可當,猶如從天而降,氣勢磅礴;“不複回”寫大河之去勢不可回,**,景象壯闊。雖然這是詩人的幻想,又言語誇張,但是效果很好,氣勢一下子就出來了,在讀者的腦海裏自然而然地生成了驚心動魄的場景,一股豪邁與悲涼的滄桑感仿佛迎麵撲來。緊接的兩句寫青絲染雪,很快就兩鬢斑白,慨歎時光易逝,人生短暫。如果說前四句屬於空間範疇的誇張,那麽這兩句就屬於時間範疇的誇張。這裏的情感基調有傷感,有無奈,也很悲觀。但是,這些都不是李白詩詞的主旋律。悲而能壯,哀而不傷,極憤慨而又極豪放,這才是李白詩歌的主要特征,這一點在五六句表現得很明顯。“金樽”“對月”寫飲酒,卻不著一個“酒”字,可見功力之深厚。在七八句,詩人用樂觀好強的口吻來肯定人生,肯定自我。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激勵了一代代的人,也撫慰了一顆顆懷才不遇的心,直至今日仍影響深遠。

“烹羊宰牛且為樂”六句,詩情逐漸變得狂放,情緒高漲,並且加快了節奏。接下來六句,詩人借題發揮,借酒澆愁,情緒由狂放轉為激憤。李白自認為有管仲之才、諸葛亮之智,能夠出將入相,無奈現在仍然“寂寞”——懷才不遇。

“陳王”兩句化用曹植《名都篇》中的“歸來宴平樂,美酒鬥十千”,借曹植被曹丕打壓、有誌難酬來抒發自己的不平。最後六句中,李白特有的浪漫、灑脫、不拘小節顯露無遺。他反客為主,指使主人,盡情地潑灑滿腔豪情,將萬古愁緒”化為一杯濃香的烈酒,酣暢飲下。

全詩大開大合,氣勢磅礴,酣暢淋漓地表達了對富貴、聖賢的藐視,抒發了懷才不遇的一腔悲憤之情。詩人在手法上多用誇張,屢次使用巨額數量詞,如“千金”“三百杯”“鬥酒十千”“千金裘”“萬古愁”等,來表現豪邁的詩情和增強感染力。

語文小課堂

據說,五花馬並不是指馬身上有很多花紋,而是一種造型。在唐朝開元、天寶年間,除了給馬洗澡之外,社會上很流行對馬匹進行裝飾,給馬的鬃毛做造型,通常是將馬鬃修剪成花瓣。修剪成三個花瓣的叫三花馬,修剪成五個花瓣的叫五花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