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人雜劇多賴臧晉叔元曲選而存。從前研究元劇的,幾以臧選為唯一的寶庫。臧選刊於萬曆四十四年,所選雜劇凡百種①。殆為雜劇選中最豐富的一種。不僅前無古人,抑且後鮮來者。孟稱舜於崇禎六年刊古今名劇柳枝集及酹江集、多據臧選②。所錄連明作並計之,亦不過五十六種而已。十年來,陸續發現刊行於臧選之前或約略同時的雜劇選集若幹種,像息機子古今雜劇選,尊生館主人(黃正位)的陽春奏,古名家雜劇選,新續古名家雜劇選,顧曲齋刻元劇、童野雲刻元劇,繼誌齋刻元劇③等,較之臧氏百種,均相形見絀。所載的至多不過臧選的一半。且所能補充臧選的,也不過寥寥的幾種而已。我在顧曲齋刻元劇裏得到關漢卿的緋衣夢一種,曾詫為不世之遇。在古名家雜劇選裏所見的羅貫中龍虎風雲會,楊梓忠義士豫讓吞炭,無名氏漢鍾離度脫藍彩,和龍濟山野猿聽經,蘇子瞻醉寫赤壁賦①,在息機子雜劇選裏所見的九世同居,符金錠,在陽春奏裏所見的二郎神醉射鎖魔鏡,都曾使我感到興奮過。在金貂記卷首發現的敬德不伏老也使我有相當的激動②。六本的西遊記雜劇③的出現,成為一件重要的大事。八千卷樓書目(卷二十)所載明抄本燕孫臏用智捉袁進,吳起敵秦掛帥印二種④,曾引誘過我特地跑到南京。等到知道這二種不知何時已亡佚了去,我卻懊喪了好幾天。這些發現都是零零星星的。
最大的發現是元刊雜劇三十種。這是黃蕘圃舊藏,經羅振玉、王國維的發見而流傳於世的⑤。在這三十種裏便有未見收於藏選及他選的元劇十七種⑥。更重要的是,借此,我們可以見到元人刊元劇的本來麵目①。借此,我們①臧晉叔元曲選實際上隻選了元人雜劇九十四種(其中還有可疑的在內),餘六種為明人作。
②古今雜劇柳枝集選劇三十種、古今雜劇酹江集選劇二十六種,餘有崇禎原刊本。孟氏批語,幾乎每劇必提及臧選。文字有異同處,必注出“從原本改”雲雲。
③息機子古今雜劇選共三十種,萬曆二十六年刊本。尊生館主人刻陽春奏共三十九種,萬曆三十七年刊本。
古名家雜劇選及新續古名家雜劇選相傳為陳與郊所編刊;今如乃為龍峰徐氏所刊。共四十種,又“新續”二十種,但實際上不止此數。見後。顧曲齋刻雜劇今知有十八種。童野雲刻元劇見羅氏續匯刻書目。繼誌齋刻元劇,海寧趙氏曾得其所刊漢宮秋一種。
①均見殘本之古名家雜劇選,南京國學圖書館藏;曾付之影印,名元明雜劇二十七種。
②金貂記有富春堂刊本,北平圖書館藏。
③西遊記雜劇有日本刊本,世界文庫本。
④丁氏所藏捉袁進等二劇,在未歸國學圖書館時,王國維曾見到過。
⑤元刊雜劇三十種原為上虞羅氏藏本。日本帝國大學曾借印出版(紅印本);又有上海石印本。(有王國維敘錄。)
⑥這十七種是:(一)關張雙赴西蜀夢;(二)閨怨佳人拜月亭;(三)關大王單刀會;(四)詐妮子調風月;(五)好酒趙元遇上皇;(六)尉遲恭三奪槊;(七)風月紫雲庭;(八)李太白貶夜郎;(九)
晉文公火燒介子推;(十)東窗事犯;(十一)霍光鬼諫;(十二)嚴子陵垂釣七裏灘;(十三)輔成王周公攝政;(十四)蕭何追韓信;(十五)諸葛亮博望燒屯;(十六)張千替殺妻;(十七)小張屠焚兒救母。
①元刊雜劇三十種中,作“大都新編”或“大都新刊”者四,作“古杭新刊”者七。餘皆作“新刊關目”或“新刊的本”字樣。其中賓白多略去,猶可見元人刊劇之麵目。
也可以知道,明初周憲王(朱有燉)刊行他的“樂府”②時,為什麽每種都要注出是“全賓”③。當時,黃蕘圃在書簽上曾寫著“乙編”二字。這二字曾引起了王國維和許多人的幻想,以為既有“乙編”,必有“甲編”乃至“丙編”、“丁編”等等④。那麽元人刊的元劇必不僅這三十種而已,也許還再有三十種,六十種的發見。
這期望並沒有落空,卻以另一個方式出現於世。我們雖然不曾得到元人刊元劇的“甲編”乃至“丙編”、“丁編”,——這幻想證明了終於是“幻想”,永遠不會實現的⑤——然而我們卻終於又發見了更大的一個元明雜劇的寶庫,這寶庫包含了二百四十二種的元明雜劇,在種數上,較之臧選更多到一倍半,而足以補臧選及他書之未及的。單在元劇方麵,已有二十八種,明劇則有六種,元明之間,所謂“古今無名氏”所作的則有一百種以上。這宏偉豐富的寶庫的打開,不僅在中國文學史上增添了許多本的名著,不僅在中國戲劇史上是一個奇跡,一個極重要的消息,一個變更了研究的種種傳統觀念的起點,而且在中國曆史,社會史,經濟史,文化史上也是一個最可驚人的整批重要資料的加入。這發見,在近五十年來,其重要,恐怕是僅次於敦煌石室與西陲的漢簡的出世的。
這發見,並不是沒有預兆的。
相傳明初親王就藩時,每賜以雜劇千本①。永樂大典錄元雜劇二十一卷。
(卷之二萬七百三十七至卷之二萬七百五十七)前二卷雜劇名目,大典目錄②已闕。然此十九卷所載已有九十本。這恐怕是匯選雜劇之始。我們也知道,明代收藏雜劇者往往將若幹單帙薄冊之雜劇合釘為一本。明季祁氏讀書樓目
錄③曾記載著:
(一)名劇匯七十二本(凡二百七十種有詳目)
(二)雜劇十四本(無目)
(三)抄本雜劇十二本(無目)
(四)未釘雜劇二帙(無目)
晁氏寶文堂書目④裏,載有薄冊單刊之雜劇不少。錢遵王也是園書目⑤所載雜劇名目獨多;雖不注明合釘為若幹冊,但今知也實是合釘著的。季滄葦書目⑥②誠齋樂府三十一種,幾乎每種劇目下皆注明“全賓”二字;誠齋樂府有奢摩他室曲叢本。(僅刊二十五種,未全。)
③“全賓”是指“說白”完全,並不刪節之意。可知當時刊雜劇者每每刪節“賓白”;有“全賓”者反須特別標出。
④王國維元刊雜劇三十種敘錄雲:“題曰乙編則必尚有甲編;丙丁以降亦容有之。”
⑤按黃蕘圃藏書,凡宋元版以甲、乙別之。宋版為“甲”,元板為“乙”。此“乙編”蓋指係元版而言。
①李開先張小山樂府序雲:“洪武初年,親王之國,必以詞曲千七百本賜之。”
②永樂大典目錄卷五十四,原闕十五至十六兩頁,故雜劇一及二的二卷,恰在所闕之中。餘所見諸本大典目錄均同;不知是否脫葉或原闕未刊。
③有明季抄本,凡六冊,北平圖書館藏。
④寶文堂書目三卷,有明抄本。又見於北平圖書館月刊第三卷。
⑤也是園書目有抄本(北平圖書館藏),玉簡齋叢書本。
⑥季滄葦書目有黃丕烈刊本;掃葉山房石印本。
也載有抄本元曲三百種,一百冊。(見後)晁氏祁氏之書已不可得見。也是園書目最著稱於世。王國維曲錄①全載其雜劇部分。(王氏未見晁氏及祁氏二目)而這一部分的書,也徒令人有“書亡目存”之感。
民國十八年十月間出版的國立北平圖書館月刊(第三卷第四號)裏載有丁初我的黃蕘圃題跋續記一文;在這篇文章裏忽發現黃氏的古今雜劇跋。這書凡六十六冊(原注:今缺二冊)。丁氏注雲:“也是園藏趙清常抄補明刊本,何小山手校。”又跋雲:“初我曾見我虞趙氏舊山樓藏有此書,假歸,極三晝夜之力,展閱一遍,錄存‘跋語兩則’。”又雲:“案也是園原目除重複外係三百四十種。蕘圃所存為二百六十六種,實闕七十四種。……汪氏錄清現存目錄十四紙,依此書之次第另錄之,實存二百三十九種,又闕二十七種。”
這是如何重大的一個消息!在民國十八年間,丁氏還曾見到這六十四冊的也是園藏古今雜劇,則此書必至今不曾亡佚可知。雖然已闕失了一百零一種,但餘下的二百三十九種必定還在人間!這消息的流布,使我喜而不寐者數日。立即作函給北平的友人們追求其書的蹤跡,又托與丁氏相識的友人們去直接詢問丁氏。但丁氏隻是說,閱過後,便已交還給舊山樓。他的跋裏原來也是這樣的:“時促不及詳錄,匆匆歸趙。曾題四絕句以誌眼福。雲煙一過,今不知流落何所矣。擲筆為之歎息不置。”
但我總耿耿於心,念念不忘此書。我相信此書必定還在人間,並且也不會流落到很遠的地方去。同時,要蹤跡此書的,還有武進某君。舊山樓藏書,多半歸於盛宣懷。他曾至盛氏藏書處細閱,隻見有元曲選,並無此書。後盛氏書由政府中某氏贈給了約翰大學圖書館,再度檢閱,也無此書在內。難道此書竟真的**為雲煙麽?
舊山樓在江南齊盧戰役,曾駐過軍隊。所遺存的古籍多半為兵士們持作炊柴;兵退後,殘帙破紙與馬糞汙草相雜,狼藉於樓之上下。難道此書竟被兵士們當作舉火之用麽?
間之虞山人士,肯不知此書存佚。輾轉問之趙氏後人,也都不知,再問之丁氏,還是一個“不知”。不久,丁氏歸道山,更沒法去追問此書的消息了。
但我還不曾灰心;耿耿不忘於心,也念念不忘於口。見人必問,每談及元劇,則必及此書。我曾輯元劇佚文,但因希望能見到此書,始終不願付之剞劂。
果然,“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此書竟被我所發現!
二
這是不能忘記的一天!這是永遠不能忘記的一刻!
在民國二十七年五月的一天晚上,陳乃乾先生打了一個電話給我,說,蘇州書賈某君曾發現三十餘冊的元劇,其中有刻本,有抄本;刻本有寫刻的,像古名家雜劇選,有宋體字的,不知為何人所刻。抄本則多半有清常道人跋。
我心裏怦怦的跳動著。難道這便是也是園舊藏之物麽?我相信,一定是此物!
①曲錄有重訂曲苑本(未定稿),晨風閣叢書本,及王忠■公遺書本,所錄元明雜劇部分,除據錄鬼簿、太和正音譜外,幾全據也是園書目。
他說,從丁氏散出。這更證實了必是舊山樓的舊物。丁氏所雲:“匆匆歸趙”,所雲“雲煙一過,今不知流落何所”,均是英雄欺人之談。我極力的托他代覓代購。他說,也許還有一部分也可以接著出現。
當時,我隻是說著要購藏,其實是一貧如洗,絕對的無法籌措書款。但我相信,這“國寶”總有辦法可以購下。我立即將這好消息告訴在漢口的盧冀野先生和在香港的袁守和先生。第二天下午,我到來青閣書莊,楊壽祺先生也告訴我這個消息,說有三十多冊,在唐某處,大約千金可以購得;還有三十餘冊則在古董商人孫某處,大約也不過千四五百金至二千金可以購得。
他已見到此書。這消息是被證實了。我一口托他為我購下。雖然在戰爭中,我相信這二三千金並不難籌。
這一夜,因為太興奮了,幾乎使永不曾失過眠的我,第一次失眠。這興奮,幾與克複一座名城無殊!
第二天,一見到幾位同事,便托其設法籌款。很高興的,立即籌到了千金。這溫厚的同情與幫助,是我所永遠不能忘懷的。當天下午,便將此款交給了楊壽祺先生。他一口答應說,明天下午可以從唐某處取得此書三十餘冊來。
我立即又作一劄告訴袁守和先生,說這部書大約三千金可得;不知北平圖書館有意收購沒有。
渴望的等待,忘情的喜悅,與“萬一失之”的恐懼,交戰於心,又是一夜的不能入睡。
不料,第二天下午,到了來青閣書莊,那“恐懼”竟實現了!楊君說:他去遲了一步,唐某處的三十餘冊,已以九百金歸之孫君了。此書成了完璧,恐怕要漲價不少。同時,並以原金還給我。
沒有那樣的“失望”過!像熊熊火紅的熱鐵突然拋入水中一樣。垂得而複失之,格外的令我難過!想望了十年的東西,一旦失之交臂,這懊喪,這痛苦,是足夠忍受的。這一夜又患了失眠。
明天一早,苦笑的把原金還給了同事們,說,恐怕永遠的不會買到此書了,唯一的希望是,此“國寶”不至出國。
守和從香港回了信,說北平圖書館決定要購下此書。三千之數,他可以設法籌措。我苦笑的把這信塞到抽屜裏去。
如此的過了好幾天,終日在“失望”的苦痛裏煎熬裏。任怎樣不能忘懷於此書。十年不能忘於心,不能忘於口的,難道一旦將得之,竟還能聽任其失之交臂麽?
我相信,必有辦法可以得到它;任用多少的力量與金錢都不計,必有辦法可以得到它!
又晤到了乃乾先生,又提到了此書。他說,古董商人為孫伯淵君。此書成了全璧後,孫君待價而沽,所望甚奢,且聲言此時決不出售。且甚珍秘,不令人見。
乃乾和孫君是熟友。我再三的托他去問價,並再三的說,必定有辦法籌款。
隔了兩天,乃乾告訴我說,再四與孫君商議的結果,他非萬金不售;且須立刻商妥,否則,將要他售。
我又燃起了希望。肯售,且有了價格,這事便又有些眉目了。這一天,立刻我發了兩個電報,一致守和,一致冀野,說及其價格。守和在第二天,便回電說,他那裏隻好“望洋興歎”。籌款實在不易。我的希望去了一半。
到了第三天,冀野卻回了一電,說:決購,並要我去議價。他在教部辦事;對於元劇的狂熱,和我有些相同。
我恢複了“希望”,恢複了興奮,立刻找到乃乾商談此事。乃乾說,恐怕不易減少價格。但經過了三天的議價,終於以九千金成交。我立即電告冀野。同時仍向同事們先籌款千金,作為定洋;約定在二十天以內,將全款付清。
時間是五月三十日,天色有些陰沉沉的,春寒還未盡去。我借乃乾持千金至孫君處,簽定了契約。在這時,我方才第一次見到了原書!一冊又一冊的翻閱著。不忍釋手;不忍離目。每冊有汪閬源藏印。首冊有黃蕘圃手抄目錄,多至三十九頁。幾乎每冊都有清常道人的校筆及跋語。何小山也曾細細的校過。錢遵王卻隻留下了數行的抄補的手跡。董玄宰也有跋四則。到了這時,此書的授受的源流方才皎然明白。原來所謂也是園藏者,隻不過是其中受者授者之一人而已,實應作脈望館抄校本。黃目總名作古今雜劇,不知為誰氏所命名。除刻本外,抄本多半注明來源;或從內本錄校,或由於小穀本傳抄。刻本隻有二種,一為古名家雜劇選本,一為息機子雜劇選本。此書的抄校為萬曆四十二至五年間,恰在臧氏元曲選刊行於世的時候,故所收獨不及臧選。黃蕘圃嚐自誇所藏詞曲甚富;但通行本士禮居題跋記所載詞曲寥寥無幾。今見此書首冊黃氏手抄所藏曲目及跋,始知“學山海之居”中所庋藏詞曲,果不下於“詞山曲海”之李中麓也。這六十四冊的寶庫,包含抄本、刻本的元明雜劇二百四十二種,幾乎每種都是可驚奇的發現;即其名目和臧選及其他選相同,而其文字間也大有異同。較之往日發現一二種雜劇即詫為奇遇者,誠不禁有所見未廣之歎!我有充足的勇氣措置這事;我接受了這契約。這書的價值決非數字所能表示的。我最恨市賈的把“書”和“金錢”作相等的估計。無數的古籍、名著決不是區區金錢所能獲致的。以古香古色的名著較之金錢,金錢誠如糞土。我獲見此書,即負契約上的一切損失也願意。
兩個星期過去了;因為內地匯款的困難,還是沒有什麽消息來,隻來了一個電報,叫設法在上海籌款於限期內付出。仍依賴了同情與友誼,我居然籌到了借款,而在限期內將書取回——這借款過了兩個多月方才寄到歸還。
這“書”是“得其所”了,“國室”終於成為國家所有。我的心願已償。
更高興的是,完成這大願的時間乃在民族的大戰爭的進行中。我民族的蘊蓄的力量是無窮量的,即在被侵略的破壞過程中,對於文化的保存和建設還是無限的關心。這不是沒有重大的意義!這書的被保存便是一個例。
三
脈望館藏曲初無籍藉名。談曲的人向來隻知道也是園而不知道脈望館。
今傳的脈望館書目①,所載詞曲,寥寥無幾。在“書目”盈字號詞曲類裏,所列的不過:梅香雜劇二本,秦仙仙傳一本,大雅堂集一本,狀元堂陳母教子雜劇一本,誠齋傳奇十本,雜劇四本,遊春記一本,下船雜劇一本,梁狀元不伏老一本,泰和記一本,昆侖奴傳一本,古本西廂一本,紅拂雜劇一本,雜劇三本,譚板西廂一本,莽張飛大鬧石榴園雜劇一本,枸欄一本,楚昭王①脈望館書目有玉簡齋叢書本,又涵芬樓秘笈本。
疏者下船雜劇一本,(玉簡齋本此下有“升庵雜劇二十本,二套”;按“劇”應據秘笈本改作“刻”)等而已;與今所見之脈望館抄校本古今雜劇多至六十冊以上者大異。疑脈望館書目為後來所編,此書或已轉售,故不著錄。
清常道人為趙琦美的別號。按趙氏“家乘”:“琦美原名開美,字仲朗,號玄度,嘉靖癸亥(公元一五六三年)生。以父(用賢)蔭,曆官刑部貴州司郎中,授奉政大夫。天啟甲子(公元一六二四年)卒。邑誌有傳。配徐氏,光祿監事勉之公懋德女,贈宜人。繼呂氏,孝廉名道炯女,封宜人。葬桃源澗。子五,士震振羽振海振華士升。女三;長適瞿式耒,次適江陰繆貞白,次適錢昌韓。”①邑誌的“傳”,寫他的生平較詳:趙琦美字元度,文毅公(用賢)子。天性穎發,博聞強記。以父蔭,曆官刑部郎中。
生平損衣削食,假書繕寫,朱黃仇校,欲見諸實用。得善本,往往文毅公序而琦美刊之。
其題跋自署清常道人。有藏書之室曰脈望館。官太仆丞時,嚐解馬出關,周覽博訪,上書奏條方略,隨例報聞。遂以使事歸裏。著有洪武聖政記、偽吳雜記、容台小草、脈望館書目。子士震,官徐州衛經曆。②
——常昭合誌稿卷三十二
他的藏書大抵以得之北方為多;而所校書也以在北方為最多。歸裏後,他的藏書似乎也全都捆載而南。在什麽時候,他的藏書散出來,已不可知。但總在天啟、崇禎之間。錢謙益①得到他的抄校本的全部。
②相傳他卒後,他的子孫不肖,將他的藏書售去時,曾聞有鬼在啜泣。這“話”
見於錢曾的讀書敏求記;雖是一段“鬼”話,卻可知清常道人是如何的篤愛他的藏書,如何寶重他的親自手校的文籍。這部手校的古今雜劇也當是當時①據玉簡齋叢書本脈望館書目所引。
②明宦官劉若愚酌中誌記其父,稱先將軍應祺為趙公用賢門生;又稱公長子琦美為先將軍契友,若愚以父執事之,嚐為同僚。錢謙益初學集刑部郎中趙君墓表:君天性穎發,博聞強記。欲網羅古今載籍,甲乙餘次,以待後之學者,損衣削食,假借繕寫三館之秘本,兔園之殘冊,刓編齧翰,斷碑殘壁,梯航訪求,朱黃仇校,移日分夜,窮老盡氣,好之之篤摯與讀之之專勤,近古所未有也。官南京都察院照磨,修治公廨,費減而工倍。君曰:吾取宋人將作營造也。(按也是園書目後序雲:趙玄度初得李誡營造法式,中缺十餘卷,遍訪藏書家,罕有蓄者。後於留院得殘本三冊,又借得閣本參考。而閣本亦缺六七數卷。先後搜訪,竭二十餘年之力,始為完書。圖樣界畫,最為難事。用五十千,命長安良工,始能措手。今人巧取豪奪,溝澮易盈,焉知一書之難得如此。)丞太仆,印烙之事,人莫敢欺。君曰:吾自有相馬經也。
①錢謙益,常熟人,字受之,號牧齋,明萬曆進士。官至禮部侍郎。坐事削籍歸。福王時,召為禮部尚書。
清初,為禮部右侍郎,旋歸鄉裏。曹溶絳雲樓書目題詞:“虞山宗伯生神廟盛時,早歲科名交遊滿天下。
盡得劉子威錢功父楊五川趙汝師四家書;更不惜重資購古本。書賈奔赴捆載無虛日。用是所積充牣,幾埒內府。”
②錢曾讀書敏求記楊炫之洛陽伽藍記條:“清常歿,其書盡歸牧翁。武康山中,白晝電哭。嗜書之精爽若是。伊予腹笥單疏,囊無任敬子之異本,又何敢廁於墨莊藝圃之林。然絳雲一燼之後,凡清常手校秘抄書,都未為六丁取去。牧翁悉作蔡邕之贈。”按章鈺敏求記校證雲:“崇禎九年,常熟人張漢儒疏稿訐謙益,見刑部郎中趙玄度兩世科甲,好積古書古畫,價值二萬金,私藏武康山內。乘其身故,欺其諸男在縣,離隔五百餘裏,罄搶四十八櫥古書歸家,以致各男含冤,焚香咒詛。”此說似未必可信。謙益初學集有刑部郎中趙君墓表,於琦美備致讚頌,未必於趙氏諸男有隙,且舉趙氏抄校本書悉以贈諸遵王,則當初似亦未必奪諸趙氏也。然趙氏藏書悉歸謙益,則為事實。
歸之謙益的一種。謙益將未與絳雲樓同毀的清常道人抄校本的書全部贈給了錢曾③所以古今雜劇也被收於也是園書目。惟遵王並不舉總名,而將雜劇名目一一列舉。其中次第是否照舊,或遵王有否增入若幹種,已不可知。但想來,當是脈望館原來的麵目;蓋在萬曆四十三年以後刊行的雜劇集,像元曲選等均不曾釘入,可見遵王並不曾改動了原來合釘的式樣。
錢遵王藏書,多半歸於泰興季滄葦。①故季滄葦藏書目②所載多半述古舊物。其中有:
元曲三百種一百本抄
一項。③此書殆即今見之脈望館抄校本古今雜劇。
何煌④為何焯之弟,亦好書。他所得元明人曲本甚多,也勤於校。今此抄校本中所見之朱筆密校,署名“小山”或“仲子”者,皆煌手筆也。他並藏有“元刊雜劇三十種”一書,故每以元刊本校此抄校本。
煌所藏曲,此書及元刊雜劇三十種,並琵琶記等,後均歸於黃丕烈的百宋一廛。⑤丕烈跋此書雲:“曲本略有一二種,未可雲富。今年始從試飲堂購得元刊明刊舊抄名校等種,列目如前。”
後來,黃氏士禮居藏書散出,此書歸汪閬源①所有,故每冊之首均鈐有汪氏印章。汪氏散出後,此書又歸趙氏舊山樓。②由舊山樓再轉入丁初我手。蓋此書自北南下後,始終未出蘇州及常熟二地。未遭絳雲之炬,曆脫兵火大劫,至今三百餘年,乃大顯於世。其受授源流可列表如下:
趙琦美——錢謙益——錢曾(遵王)——季振宜(滄葦)——何煌
③錢曾字遵王,謙益族孫嗣美子。謙益嗣美墓誌銘雲:“從孫嗣美好聚書,書賈多挾策潛往。餘心喜其同癖,又頗嗛其分吾好也。嗣美名裔肅,萬曆乙卯,以春秋舉。子四人,次名曾。曾好學,藏書益富。”遵王寒食夜夢牧翁詩自注雲:“絳雲一燼之後,所存書籍,大半皆趙玄度脈望館校藏舊本,公悉舉以相贈。”
①天祿琳琅書目:振宜字詵兮,號滄葦,揚州泰興人,順治丁亥進士,授蘭溪令,曆刑戶兩曹,擢禦史。
錢曾述古堂書目(粵雅堂叢書本)序雲:“丙午丁未之交,胸中茫茫然,意中惘惘然,舉家藏宋刻之重複者折閱售之泰興季氏。”
②士禮居刊本;又民國三年掃葉山房影印士禮居本。
③見季目第四十三葉。
④藏書紀事詩(四):“煌字心友號小山,嚐自署何仲子。”按煌為何焯弟,長洲人。
⑤同治蘇州府誌:黃丕烈字紹武,乾隆戊申舉人。喜藏書。購得宋刻百餘種。學士顧蓴顏其室曰百宋一廛。
王芑孫黃蕘圃陶陶室記雲:今天下好宋版書,未有如蕘圃者也。蕘圃非惟好之,實能讀之。於其版本之後先,篇第之多寡,音訓之異同,字畫之增損,及其授受源流,繙摹本末,下至行幅之疏密廣狹,裝綴之精粗敝好,莫不心營目識,條分縷析。積晦明風雨之勤,奪飲食男女之欲,以沉冥其中,蕘圃亦時自笑也。
故嚐自號佞宋主人雲。
①同治蘇州府誌:“黃丕烈藏書歸長洲汪士鍾。黃丕烈郡齋讀書誌序:閬源英年力學,讀其尊甫厚齋先生所藏四部之書,以為猶是尋常習見之本,必廣搜宋元舊刻以及四庫未采者。於是厚價收書。不一二年,藏弆日富。”潘祖蔭藝芸書舍宋元本書目跋:“閬源父厚齋,名文琛,開益美布號,饒於資。其藏書印曰:民部尚書印。又有三十五峰園主人印。”
②趙宗建,字次侯,號非昔居士。其藏書之所曰舊山樓。
(小山)——黃丕烈——汪士鍾(閬源)——趙宗建(舊山樓)——丁祖蔭(初我)
丁氏字芝蓀,號初我,常熟人,嚐知常熟縣事。故於舊山樓散出故籍,所得獨多。他曾搜求虞地著作,刊為虞陽說苑二編。(乙編僅成四冊)後居蘇州以終。這次蘇城失陷,他的藏書殆盡被劫散出,此書便是其中之一。他生前對於此書極端保守秘密;即其至友亦不知其藏有此書。這實是一件不可了解的神秘。今乃經大劫而反顯於世;且更付之剞劂,不日可以告成。則三百多年來的秘冊,將成為人人可得之物了。
但在授受的淵源裏,有一點可疑的,即此書中有董其昌跋四則,似董氏曾挾此書於舟中覽閱。也許在錢謙益得到此書之前,或曾經他收藏過。或者他曾借閱於趙氏,也說不定。
四
經過了三百多年的輾轉授受,這部最宏偉的戲曲的寶庫,不能沒有損失。
清常所藏的原來有多少種,已不可知。據也是園書目則有三百四十種。(除重複外)季滄葦書目則有三百種,一百冊。(似三百種之數,係季氏舉成數而言,非實際之數目)但到了黃蕘圃手裏,則僅存六十六冊,二百六十六種,較之也是園所載已闕了七十四種。在蕘圃跋裏及他手抄目錄裏均已一一舉出。①這闕失了的七十幾種重要的東西實在不少:
*1王瑞蘭私禱拜月亭元*8說■諸伍員吹簫元李壽卿
關漢卿撰撰
(按此劇有元刊本)(按此劇有元曲選本)
2王魁負桂英9韓退之雪擁藍關記元趙明
*3洞庭湖柳毅傳書遠撰
(按此劇有元曲選本)*10散家財天賜老生兒
4玉清殿諸葛論功以上元尚(按此劇有元曲選本)
仲賢撰11抱侄攜男魯義姑
*5鄭孔目風雪酷寒亭12女元帥掛甲朝天以上元武
(按此劇有元曲選本)漢臣撰
*6臨江驛瀟湘夜雨以上元楊13神龍殿欒巴噀酒元李取進
顯之撰撰
(按此劇有元曲選本)*14鐵拐李借屍還魂元嶽伯川
7風月兩無功元陳定甫撰撰
①據黃蕘圃手抄“待訪古今雜劇存目”凡七十一種。
(按此劇有元曲選本)26唐三藏西天取經以上元吳
*15梁山泊黑旋風負荊元康昌齡撰
進之撰(按今傳西遊記雜劇疑即
(按此劇有元曲選本)此劇)
16黃桂娘秋夜竹窗雨27賢達婦荊娘盜果
*17秦修然竹塢聽琴以上元石28摔袁祥
子章撰29孝順賊魚水白蓮池
(按此劇有元曲選本)*30李素蘭風月玉壺春
*18陳季卿誤入竹葉舟範子安(按此劇當為息機子刊
撰本;元曲選亦收之,作武
(按此劇有元曲選本)漢臣撰)
*19沙門島張生煮海*31王鼎臣風雪漁樵記
(按此劇有元曲選本)(按此劇當為息機子刊
20劈華山神香救母本;元曲選作朱買臣風
*21謝金蓮詩酒紅梨花元張壽雪漁樵記)
卿撰32行孝道郭巨埋兒
(按此劇有元曲選本)33宣①門子弟錯立身以上元
*22秦太師東窗事犯元孔文卿無名氏撰
撰34遙天笙鶴元明丹邱先生撰
(按此劇有元刊本)*35無香圃牡丹品
*23便宜行事虎頭牌*36蘭紅葉從良煙花夢
(按此劇有元曲選本)*37四時花月賽嬌容
24鄧伯道棄子留侄以上元李*38文殊菩薩降獅子
直夫撰*39關雲長義勇辭金
*25花間四友東坡夢*40■搜判官喬斷鬼
(按此劇有元曲選本)*41豹子和尚自還俗
*42甄月娥春風度①朔堂(按此劇有元曲選本)
*43美姻緣風月桃源會55老陶謙三讓徐州
*44宣平巷劉金兒複落娼56壽亭侯五關斬將
*45神後山秋■得騶虞57關大王月下斬貂蟬
*46小天香早夜朝元58關雲長古城聚義
*47李妙清花裏悟真如以上明59米伯通衣錦還鄉以上三國
周王誠齋撰故事
(按以上各劇均有通行60蘇東坡誤入佛遊寺以上宋
刊本及傳抄本)朝故事
48花月妓雙偷納錦郎61李瓊奴月夜江陵怨
49鄭耆老義配好姻緣以上明62崔驢兒指腹成婚
陳大聲撰63鵠奔亭蘇娥自訴
*50杜子美沽酒遊春明王64賽金蓮花月南樓記以上雜
渼陂撰傳
(按此劇有盛明雜劇65呂洞賓戲白牡丹以上神仙
本)66保國公安邊破虜
*51東郭先生誤救中山狼明67英國公平定安南以上明朝
康對山撰故事
(按此劇有盛明雜劇68南極星金鑾慶壽
本)69賀萬年拜舞黃金殿
52諸葛亮掛印氣張飛70獻禎祥祝延萬壽
53諸葛亮石伏陸遜71西王母祝壽瑤池會
*54諸葛亮隔江鬥智
但蕘圃的“待訪目”尚遺漏了:
*1包待製智賺合同文字*4南極星度脫海棠仙
(按此劇有元曲選本)(按此劇有通行本)
*2薩真人夜斬碧桃花*5善知識苦海回頭
(按此劇有元曲選本)(按此劇為也是園原目
*3河嵩神靈芝慶壽所未載,亦見於雜劇十
(按此劇有通行本)段錦)
五種。丁初我謂除重複外,實闕七十四種,這計算是對的。蓋以河嵩神靈芝慶壽及南極星度脫海棠仙二種為複出也。蕘圃待訪目為什麽漏列了這幾種呢?豈以其或為重複者,或已見於息機子元人雜劇選(蕘圃藏有此書)麽?
到了汪閬源手裏,又闕了二十七種:①
*1李太白匹配金錢記5中郎將常何薦馬周元庾吉
(按此劇有元曲選本)甫撰
*2杜牧之詩酒揚州夢*6須賈誶範睢
(按此劇有元曲選本)(按此劇有元曲選本)
*3玉簫女兩世姻緣以上元喬*7雙獻頭武鬆大報仇元高文
夢符撰秀撰
①按此數字係根據丁初我跋;實應作“二十六種”。
(按此劇有元曲選本)(按此劇有元曲選本)
8趙江梅詩酒玩江亭元戴善
*4尉遲恭單鞭奪槊②元尚仲賢甫撰
撰*9趙氏孤兒大報仇元紀君祥
(按此劇有元曲選本)撰
(按此劇有元曲選本)18巫娥女醉赴陽台夢以上春
10趙光普進梅諫元康進之撰秋故事
*11魯大夫秋胡戲妻元石君寶19郅鄆璋昆陽大戰
撰20金穴富郭況遊春
(按此劇有元曲選本)21施仁義岑母大賢以上東漢
*12蕭何月下追韓信元金誌甫故事
撰22李存孝大戰葛從周
(按此劇有元刊本)23狗家疃五虎困彥章
13李存孝誤入長安元陳存甫24朱全忠五路犯太原以上五
撰代故事
14英雄士蘇武持節元周仲彬25小李廣大鬧元宵夜
撰26宋公明劫法場
15莊周半世蝴蝶夢①27宋公明喜賞新春會以上水
16羊角哀鬼戰荊軻滸故事
17四公子夷門元宵宴
第二次所佚闕的二十七(六)種,係據汪閬源氏所抄現存目錄(丁氏雲:汪氏錄清現存目錄十四紙)與蕘圃手抄目錄相校計的。自汪氏再傳到丁氏,則此“現存”的六十四冊,二百四十二種,並不曾再有什麽損失。
經過了這兩次佚闕,較之也是園書目所載,總計闕少一百零三種②,將及全書的三之一。這些佚闕的雜劇恐怕我們是再也不能夠見到的了。這是多麽重大的損失!在其中,僅四十七種今有傳本,其他五十六種卻都是人間孤本,再不能夠有遇到第二本的機會的。像尚仲賢、庾吉甫、戴善夫、康進之、陳定甫、趙明遠、武漢臣、李取進、石子章、李好古、李直夫、陳存甫、周仲彬、丹邱先生、陳大聲諸作者的著作,以及元無名氏的幾種,春秋故事、五代故事的幾種都是很重要的。我們對於他們的亡佚實在是抱憾無窮,同時對於那二百四十二種①之得幸存於今,則更覺得欣幸無已也。
五
在今存的二百四十二種裏,重要的作品自然是很不少;但也有很無聊的頌揚功德劇,應節喜慶劇,且也有寫的不大高明的;而這裏卻也保全了很可寶貴的資材。竹頭木屑,何一非有用之物。董其昌跋眾神聖慶賀元宵節雲:②此劇實存,未闕佚。已見於關漢卿所著劇中:殆以其目錄與實際次第排列不同,故致兩歧。
①與現存之史九敬先老莊周一枕蝴蝶夢不知是否同一劇。
②按實應作一百零二種。
①丁初我跋雲:“實存二百三十九種”;蓋以趙禮讓肥等複見之雜劇,均剔除不計也。在實際上複見之雜劇不止三種。見後。
此種雜劇不堪入目,當效楚人一炬為快!
這種態度是我們所不取的。對於古代的著作與文獻,我們是應該以另外一種眼光去看待他們,不僅僅單著重於保存重要的名著而已。
在其間,元人所著的雜劇,當然引起我們特殊的注意:
*1破幽夢孤雁漢宮秋②(古名*2馬丹陽三度任風子(抄本)家本)
(按此劇有元曲選本)本)
*3呂洞賓三醉嶽陽樓(古名家*17溫太真玉鏡台(古名家本)
本)*18望江亭中秋切鱠旦(息機子
*4江州司馬青衫淚(古名家本)本)
*5半夜雷轟薦福碑(古名家本)*19錢大尹智寵謝天香(古名家
*6西華山陳搏高臥(古名家本)本)
*7孟浩然踏雪尋梅①(息機子20鄧夫人苦痛哭存孝(抄本)
本)*21錢大尹智勘緋衣夢(古名家
*8開壇闡教黃粱夢(息機子本)本)
以上八種馬致遠撰*22包待製三勘蝴蝶夢(古名家
*9蘇子瞻風雪貶黃州(抄本)本)
以上一種費唐臣撰*23感天動地竇娥冤(古名家本)
*10四丞相歌舞麗春台②(古名24山神廟裴度還帶(抄本)
家本)*25尉遲恭單鞭奪槊③(抄本)
11呂蒙正風雪破窯記(抄本)(按此劇有元曲選本)
以上二種王實甫撰
*12死生交範張雞黍(息機子本)26狀元堂陳母教子(抄本)
以上一種宮大用撰以上十四種關漢卿撰
*13杜蕊娘智賞金線池(古名家*27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古名家本)本)
14劉夫人慶賞五侯宴(抄本)28董秀英花月東牆記(抄本)
*15關大王獨赴單刀會(抄本)*29裴少俊牆頭馬上(古名家本)
(按此劇有元刊本)以上三種白仁甫撰
*16趙盼兒風月救風塵(古名家30保成公徑赴澠池會(抄本)
*31好酒趙元遇上皇(抄本)*45東堂老勸破家子弟(息機子
(按此劇有元刊本)本)
32劉玄德獨赴襄陽會(抄本)*46孝義士趙禮讓肥(息機子本)
以上三種高文秀撰47陶母翦發待賓(抄本)
33立成湯伊尹耕莘(抄本)以上三種秦簡夫撰
34鍾離春智勇定齊(抄本)48宋上皇禦斷金鳳釵(抄本)
*35梅香騙翰林風月(息機子*49布袋和尚忍字記(息機子本)
②今有通行本者以*為記。以下除所得為抄本外,概不另注。
①按此劇實為周憲王作;息機子誤署馬致遠名。
②“台”,元曲選作“堂”。
③按此劇實為尚仲賢作;脈望館主人誤為即是敬德投唐,故闌入關氏所著諸劇中。本)*50楚昭公疏者下船(抄本)
*36醉思鄉王桀登樓(古名家本)(按此劇有元刻及元曲
*37迷青瑣倩女離魂(古名家本)選本)
38虎牢關三戰呂布(抄本)*51看財奴買冤家債主(息機子以上六種鄭德輝撰本)
39張子房圯橋進履(抄本)*52包龍圖智勘**(古名家
*40同樂院燕青博魚(抄本)本)
(按此劇有元曲選本)*53斷冤家債主(抄本)
41破苻堅蔣神靈應(抄本)(按此劇有元曲選本)
以上三種李文蔚撰以上六種鄭廷玉撰
42老莊周一枕蝴蝶夢(抄本)*54宋太祖龍虎風雲會①(古名以上一種史九敬先撰家本)
*43張孔目智勘魔合羅(古名家*55諸葛亮博望燒屯(抄本)
本)(按此劇有元刻本)
以上一種孟漢卿撰*56龐涓夜走馬陵道(抄本)
*44陶學士醉寫風光好(古名家(按此劇有元曲選本)
本)*57忠義士豫讓吞炭②(古名家
以上一種戴善夫撰本)
*58錦雲堂美女連環記(息機子*68殺狗勸夫④(抄本)
本)(按此劇有元曲選本)
*59蘇子瞻醉寫赤壁賦(古名家*69大婦小妻還牢末⑤(抄本)
本)(按此劇有元曲選本)
60鄭月蓮秋夜雲窗夢(抄本)*70講陰陽八卦桃花女⑥(抄本)
*61王月英月夜留鞋記①(息機(按此劇有元曲選本)
子本)*71玎玎璫璫盆兒鬼(抄本)
以上八種元無名氏撰(按此劇有元曲選本)
*62河南府張鼎勘頭巾(古名家72劉玄德醉走黃鶴樓⑦⑦(抄本)本)*73玉清庵錯送鴛鴦被(抄本)
以上一種孫仲章撰②(按此劇有元曲選本)
*63朱砂擔滴水浮漚記(抄本)74關雲長千裏獨行(抄本)
(按此劇有元曲選本)*75孟光女舉案齊眉(抄本)
*64貨郎旦(抄本)(按此劇有元曲選本)
(按此劇有元曲選本)76雁門關存孝打虎(抄本)
*65敬德不伏老③(抄本)77狄青複奪衣襖車(抄本)
(按此劇今有世界文庫78摩利支飛刀對箭(抄本)
①按此劇為羅貫中作。
②按此劇為楊梓作。
④按此劇為蕭德祥作。
⑤按此劇為李致遠撰。古名家雜劇選作馬致遠撰,誤。
⑥按此劇為王曄撰。
①按此劇為曾瑞撰。
⑦按此劇為朱凱撰。
③按此劇為楊梓撰。
本)79降桑椹蔡順奉母⑧⑧(抄本)
66施仁義劉弘嫁婢(抄本)*80羅李郎大鬧相國寺⑨⑨(古名
67劉千病打獨角牛(抄本)家本)
*81馬丹陽度脫劉行首①(古名*89包待製智賺生金閣③(息機家本)子本)
82閥閱舞射柳蕤丸記(抄本)*90包待製智斬魯齋郎④(古名
*83逞風流王煥百花亭(抄本)家本)
(按此劇有元曲選本)*91張公藝九世同居(息機子本)
*84龍濟山野猿聽經(古名家本)92月明和尚度柳翠⑤(古名家
85二郎神醉射鎖魔鏡(古名家本)
本)(按此劇與元曲選本全殊
*86漢鍾離度脫藍彩和(古名家如臧本所錄者為李壽卿本)作則此劇當是另一作者
*87李雲英風送梧桐葉②(古名所著)家本)以上三十種元無名
*88趙匡義智娶符金錠(息機子氏撰本)
右九十二種,釘二十四冊,皆為元人著作。即此已足和臧氏元曲選並駕齊驅。其中的六十二種,今有傳本可得:其他二十九種則皆為人間孤本。我們在這裏發現了關漢卿的五侯宴、哭存孝、裴度還帶、陳母教子四種;發現了費唐臣的貶黃州;發現了王實甫的破窯記;發現了白仁甫的東牆記;發現了高文秀的澠池會、襄陽會;發現了鄭德輝的伊尹耕莘、智勇定齊、三戰呂布;發現了李文蔚的圯橋進履、蔣神靈應;發現了史九敬先的莊周蝴蝶夢;發現了秦簡夫的剪發待賓;發現了鄭廷玉的金鳳釵;發現了朱凱的黃鶴樓;發現了劉唐卿的蔡順奉母;還發現了無名氏的雲窗夢、劉弘嫁婢等;這消息是足夠以令我們研究中國文學的人驚詫不已的!
何況,即在與臧選及他選名目相同的劇本裏,其“異文”也是觸目皆是;有的簡直是成為另一個本子;其重要實不下於“孤本”的被發現,敬德不伏老今僅見金貂記附刊本,而闕佚甚多,得此本足以補正不少。關大王單刀會,元刊本殘佚曲文不少,賴此,得以讀得暢順。好酒趙元遇上皇也足以幫助我們了解元刊本的情節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