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全球化時代的命題,隻有在全球化條件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才有可能。全球化的本質特征是打破障礙相互聯通,通過互聯互通夯實全球化根基,正是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奠基工程。目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基礎設施聯通建設全麵展開,涉及國家和地區眾多,在交通和通信方麵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實現共同繁榮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設施聯通的合作機製探索取得新成效
中國著力加強與沿線國家在區域基礎設施聯通上的合作,各部門、各地區與沿線國家積極對接溝通,務實推進雙邊和區域基礎設施聯通建設與合作,推進國際運輸便利化。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合作平台,中國已與19個國家簽署22項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協定;分別與比利時、阿聯酋、法國簽署機動車駕駛證互認換領雙邊協議;與66個國家和地區簽署70個雙邊和區域海運協定,海運服務覆蓋沿線所有沿海國家;與26個國家(地區)簽署單邊或者雙邊承認船員證書協議,與新加坡簽署電子證書諒解備忘錄,便利船舶通關,引領和推進電子證書在全球航運業的應用進程;建立中歐班列國際鐵路合作機製,與22個國家簽署郵政合作文件,實現中歐班列出口運郵常態化運作;與100個國家簽訂雙邊政府間航空運輸協定,截至2019年年底,中外航空公司在中國通航54個合作國家,每周運行6846個往返航班,與東盟、歐盟簽訂了區域性航空運輸協定。①這些雙邊和區域海運協定、雙多邊運輸便利化協定,促進了中國與沿線國家合作更加緊密、往來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
同時,中國與合作國家在規章製度、標準規則、合作模式、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等軟聯通的建設上也取得了長足進展,如海關通關製度協調及數字“一帶一路”建設,中國為沿線國家提供了數字方案,夯實了“一帶一路”數字聯通和使中國成為全球數字重要標準設定者的基礎。②中國先後同20多個國家通信主管部門和國際組織簽署了合作協議,與16個國家簽署了數字絲綢之路建設合作文件。
二、“四位一體”互聯互通網絡已初具規模
陸上,中泰鐵路、雅萬高鐵、匈塞鐵路、泛亞鐵路等重點鐵路項目,曼穀—昆明公路、雙西公路、中巴經濟走廊公路等重點公路項目建設紮實推進,瓜達爾港、漢班托塔港、皎漂港等項目進展順利,蒙內鐵路、亞吉鐵路、巴基斯坦拉哈爾“橙線”軌道交通項目順利建成,極大地促進了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間的經貿往來。在疫情防控期間,設施聯通並沒有因疫情而停滯,很多標誌性項目在此期間順利完工,推動互聯互通,進而促進“一帶一路”沿線經濟複蘇。其中,中歐班列的成績喜人。截至2022年1月29日,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5萬列、運送貨物超455萬標箱、貨值達2400億美元,通達歐洲23個國家180個城市,為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海上,中國海運服務已覆蓋“一帶一路”沿線所有沿海國家,海運互聯互通指數全球第一。中俄“冰上絲綢之路”、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等跨國運輸線路有序推進,為中國對外貿易開辟了新的物流通道。
天上,“一帶一路”空路聯係更加暢通便捷。2018年,新辟國際航線167條,其中涉及“一帶一路”國家航線105條。截至2020年年底,中國已與103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簽署了政府間航空運輸協定。
網上,中國積極參與共建國家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與多個沿線國家通過跨境陸纜、國際海纜聯通,有效促進了多個跨區域信息高速公路建設。北鬥衛星導航係統已於2018年年底開通麵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服務,成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空間信息基礎設施。
至此,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陸上、海上、天上、網上的“四位一體”的互聯互通網絡初具規模,不僅提升了與其他國家互聯互通水平和國際運輸便利化水平,也促進了貿易成本的降低和貿易的增長。根據世界銀行報告,中老鐵路開通後,從老撾萬象到中國昆明的貨運成本將降低40%至50%,同時老撾國內線路成本將降低20%至40%。①中老鐵路建成運行後對老撾—泰國—中南半島的聯通都有輻射效應。
三、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創造良好經濟社會效益
對外承包工程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作出了重要貢獻。2013—2017年,中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超八成為基礎設施類建設項目,年均為東道國提供超過70萬個就業崗位,對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2020年,麵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的61個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5611份,新簽合同額1414.6億美元,占同期中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總58.4%。交通運輸建設、一般建築、電力工程、石油化工等為主要領域,新簽合同額、完成營業額占比均超過75%。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