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理論的思考邏輯,一向是鼓勵銷售人員從顧客的角度思考,而非從企業的本位出發,就連產品也是一樣的,銷售人員千萬不能光通過產品看產品,如此很容易怠慢顧客,跳不出既有的框框,也很容易產生思考盲點,犯下行銷近視症的錯誤。畢竟,顧客所購買的並非產品本身,而是產品所能帶給他(她)的用途與滿足,顧客所需要的並非鑽孔機,而是鑽孔機所能鑽出來的洞。
當年製造馬車的人,以為顧客酷愛馬車,馬車就可以千秋萬世了,殊不知,對於顧客而言它隻是一件交通工具,因此,當更便捷舒適的汽車問世後,馬車很快就被取代了。
在以前,算盤是許多人的計算工具,但隨著更便利、迅速、準確的計算機的日益普及,算盤也逐漸從人們的生活消失,因為,計算機比算盤好用許多,因為顧客需要的並不是算盤,而是它的計算功能。
這種例子可以一直舉下去,簡直是不勝枚舉,而這些活生生的例子告訴我們,如果銷售人員未能從顧客的需求與產品用途的角度思考產品,並研究其可能的發展與突破,而一味地隻從產品的角度看產品,會將自己作繭自縛而止步不前,並可能因而導致對市場發展的誤判,以至於到後來自己被市場淘汰,可能還搞不清楚其中的原因。
如果我們從顧客需求(或產品利益)的角度思考,我們就可以了解到,更能滿足顧客需求的東西,未必是目前產品的改良,或許是一個全新的產品。如確實這樣,其結果可能不僅是一個新產品的問世,甚至可能是另一個產業的衰亡。如果銷售人員不能放寬眼界,隨時注意整個市場的演變,則可能會在朝夕之間風雲突變,並使自己慘遭淘汰。而且,如果後起之秀來勢迅猛,且形成大氣候,則非單一企業所能回天的。事實上,如果趨勢已成,則即使原有廠商聯手抗爭,也難擋大勢所趨。就像當年電子管的生產企業深信電子管之優勢,不信晶體管能取而代之,但在經過多年的奮戰之後,還是不得不自認落伍,撤出市場。古語有雲:“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相同地,對於銷售人員而言,最基本的信條就是以“顧客所好好之,顧客所惡惡之。”這並非指一味逢迎討好顧客,而是指銷售人員應體察“民意”,掌握市場經濟發展趨勢,並采取適當的對應措施,順勢而為將會事半功倍,逆勢操作則必事倍功半,甚至會一敗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