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是一條**的河,也是一條流淌著無數興亡之歎的河。長江水係裏,如果比較長度和水量,秦淮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如果衡量文化和曆史,秦淮河無疑遠居於許多源遠流長的大江大河之上。可以說,整個中國甚至整個世界,似乎再也難找到第二條河像秦淮河那樣彌漫著詩意與奢侈,迷夢與向往,才華橫溢而又醉生夢死。
秦淮河原稱淮水,據說因秦始皇時鑿通方山引淮水橫貫城中,故而得名。秦淮河分內外兩河,其中繞行南京市內的內河,可謂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自從司馬家族南渡以來,便從江南的眾多河流中脫穎而出。到了六朝,更是成為南京和江南富庶與繁榮的象征。眾多世家豪門,紛紛卜宅河畔。一時之間,鍾鳴鼎食之家多如過江之鯽。
總之,這是一條彌漫著金粉與脂粉的河,雖然隻有短短數十公裏——纏繞在南京城中的那段,更是隻有區區數公裏,所謂十裏秦淮是也。但這十裏秦淮卻集合了南京乃至江南的精華和靈魂:“衣冠人物,盛於江南;文采風流,甲於海內。”
“梨花似雪草如煙,春在秦淮兩岸邊;一帶妝樓臨水蓋,家家粉影照嬋娟。”甲申之變數十載後,一個叫孔尚任的劇作家在他流傳千古的名作《桃花扇》裏,用這首柔美纖巧的詩句描述了他想象中的明末秦淮河的春天。從孔尚任飽含**與感歎地創作《桃花扇》之時往前上溯半個世紀,在距南京一千裏以外的河南歸德,一個三十五歲的中年人也正沉浸在對秦淮河詩酒生活的追憶中。這個人,就是孔尚任《桃花扇》的主人公侯方域。
可以說,侯方域前半生的幸福生活,幾乎都和以秦淮河為標誌的南京緊密地聯係在了一起。這個生於河南歸德府官宦世家的公子哥兒,當他和親密的朋友們醉眼惺忪地遊**於秦淮河兩岸的酒肆與青樓之間,用青春的**、偏執和佯狂佐酒時,他們以為自己已經把握到了悲欣人生的脈搏,以為這就是人生的全部——多年以後,繁華湮滅,步入中年的侯方域在一篇千字文裏,寫下了他記憶中的南京和對世事變遷的感歎。
三十五歲那一年,侯方域把他的書齋命名為壯悔堂,後來又將他的文集稱為《壯悔堂文集》,並寫了一篇闡述其改書齋名因由的短文《壯悔堂記》。然而,就像魯迅感歎向秀的《思舊賦》因畏於時局而隻得剛剛開始就結束了一樣,侯方域的《壯悔堂記》也是如此語焉不詳。表麵看,他似乎在後悔“以古人學成行立之年,而餘始稍稍知自創艾,日其餘幾”,好像在後悔沒有趁年輕努力致學,以致年歲漸長,追悔莫及。事實並非如此。侯方域從小聰明過人,有神童之稱,於文章學問向來自負,他要追悔的,其實與及時為學毫無關係。倒是文中的“時有所創,創則思,積創積思,乃知餘平生之可悔者多矣,不獨名此堂也”,隱隱道出了更為深刻的內因:與其說他在後悔少壯未惜光陰,毋寧說他在感歎高岸為穀、深穀為陵的大變革時代的文人命運。
那麽,侯方域在壯歲之際,到底在為什麽事而追悔,是什麽刻心銘骨的東西令他痛定思痛地否定自己的前半生?
張岱是晚明著名小品文作家、學者,也是生活的藝術家,他比侯方域年長二十一歲,和侯的父親年齒相仿,卻比侯方域晚死二十五年。張岱晚年,甲申之變已過去了三十多年,這時清朝的統治已根深蒂固,從而使他能有更從容的心態去打量逝去的大明帝國和自己的過往人生。張岱為自己寫了一篇類似於人生總結的墓誌銘,其中這樣寫道:
蜀人張岱,陶庵其號也。少為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橘虐,書蠹詩魔,勞碌半生,皆成夢幻。年至五十,國破家亡,避跡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幾,折鼎病琴,與殘書數帙,缺硯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斷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從早年錦衣玉食的紈絝子弟,到甲申之變後“悠悠忽忽,既不能覓死,又不能聊生”的前代遺老,其實不僅是張岱一個人的自況,更是張岱那個時代大多數文人的真實寫照。侯方域亦如是。
1618年,正值明末天下鼎沸之際,侯方域生於河南歸德,字朝宗。侯家乃當地望族,侯方域的祖父侯執蒲,官至太常卿。這是一個掌管禮樂、郊廟、社稷事宜的官。雖然權力不大,但在“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古代中國,卻位列九卿之一,算得上國家高級幹部。侯方域的父親侯恂,累官至戶部尚書,則是有其名也有其實的高級官員。侯方域的叔父侯恪與侯恂為同榜進士,後來升遷至南京國子監祭酒。總之,侯家數代為官,且大多出任掌禮樂教化之類的高級文職,從而使侯家形成了一個讀書事舉子業,通過科舉考試博取功名的傳統。在這種傳統中成長,侯方域少年時就敏而好學,十六七歲時隨父親在北京生活,被當時的達官貴人認為生有異質,把他比作漢朝的張安世和唐朝的李文饒。《清史稿》說他“性豪邁不羈,為文有奇氣。時太倉張溥主盟複社,青浦陳子龍主盟幾社,鹹推重方域,海內名士爭與之交”。官宦世家的生活,一點一滴地凝結成了侯方域性格中偏執、好為大言和過於自負的一麵。
此外,從現存資料看,侯家似乎是一個具有輕快自在、不拘繩墨的自由主義傾向的家庭。按一般理解,像侯家這種通過苦讀後金榜題名再步入仕途的家庭,應當是嚴謹的、嚴肅的、甚至是嚴厲的,但事實恰好相反——可能也和晚明時期中國人精神的日趨開放有關,侯家多少程度上有著率性而為的因子。比如身為高級官員的侯恂,他愛好戲曲,蓄有家樂,為了讓演員的表演更加生動逼真,他有時竟悄悄地帶著這些演員和自己一起入朝,以便他們觀察同僚“賢奸忠佞之狀,一切效之,排場取神似逼真,以為笑噱”。小說家馬拉美說過,世界的存在就是為了寫一部小說。這自然是小說家的誇張,但就侯恂的行為而言,他似乎已經模糊了仕途與戲曲的界限。這種率性而為的性格,自然會對侯方域產生深遠影響。
一個人童年的經曆對他一生的影響是巨大的。當少年侯方域在北京城裏被稱為早慧的才子和未來的政界明星時,他對父輩欣賞的回報是常發驚人之論,比如他曾在十多歲時撰文預言天下將要大亂,而目下的官員,沒有任何一個可以寄托中興希望。
侯方域與方以智、陳貞慧和吳應箕年齒相仿,也是往來頗多的朋友,同時又都出身於鮮衣怒馬的官宦家庭,當時被稱為複社四公子。這四位風度翩翩的公子身上,可以提取出一些共同的因子:他們都講求生活的質量,多情到了濫情的地步,但全都無一例外的關心時政,以近乎誇張的方式憂國憂民——當他們從秦淮河畔的青樓抽身回到書房時,可以迅速由一個尋花問柳的富家公子轉化為書桌前奮筆疾書、不無偏激地批評時政的持不同政見者。青樓與青燈,身體的荷爾蒙與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它們之間的跳躍如同電影的蒙太奇。
有關侯方域的性格,《明代軼聞》有較為翔實的總結:“方域佚**任俠使氣,好大言,遇人不肯平麵視;然一語輒合,吐出肺肝,譽之不容口。援友之扼,能不惜千金,然亦喜睚眥報複。”西人說性格即命運,假設這一論斷沒錯的話,那麽我們可以從《明代軼聞》所總結的侯方域的性格推斷出他很可能遭遇悲劇性的命運。簡單地說,侯方域是一個感性的而非理智的人,他愛憎分明,快意恩仇,這種性格對朋友固然天真可愛,但對敵人——或者僅僅是他不喜歡的人——則未免過於武斷和輕率。事實上,後來侯方域遭到弘光政府權臣阮大铖的無情打擊,就和他這種過於率意而為的性格不無關係。
盡管曾經在二十世紀經受了無情的批判,但公允地說,用科舉的辦法選擇人才仍然具有它不可抹殺的優點,可以看作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官考試辦法。用科考的方式選拔官員,至少可以保證的一點是,這些即將出任政府官員者都是士子,都是久沐聖人教化的高級知識分子,他們的識見似乎要比引車賣漿者流高明。由他們來結構帝國的經緯,應該不無道理。因而,上千年的時間裏,學而優則仕成了一個真理。
崇禎十二年(1639),二十二歲的侯方域從北京趕到南京參加秋試。此時的侯方域年少輕狂,這位風度翩翩的英俊少年把這次考試看作表現才華、結交名流的絕好時機。在南京,他與吳應箕和夏允彝等人秋日登金山,酒至半酣,侯方域指點江山,臧否人物,同行者為之氣奪,把他比喻為三國的周瑜和前秦的王猛——侯方域留下了一幅寫真,畫的是他三十多歲時的形象。他手捧一卷圖軸,身材矮小,麵容委頓,完全看不出糞土當年萬戶侯的蛛絲馬跡。其實,那一年的秋日登高,距他在歸德追悔平生,間隔僅僅十多年。
然而,誌在必得的侯方域竟然在這次秋試中名落孫山,這不僅大出他的意料,也大出時人意料。據說,這位才子之所以榜上無名,乃在於他在策論中對時局的批評過於激烈,主考官當然有理由據此認為這是狂生的虛妄,不錄取也是分內之中的事。
落榜是侯方域平生遭遇到的第一樁打擊,對此,他的反應相當激烈。他在一篇送朋友的隨筆裏,不無誇張地寫道:“侯子既放,涉江返棹,棲乎高陽之舊廬,日召酒徒飲醇酒,醉則仰天而歌《猛虎行》,戒門者曰:‘有冠儒冠、服儒服,而以儒術請間者,固拒之。’於是侯子之庭,無儒者跡。”
南京秋試既是他一生挫折的開始,也是一生愛情的發軔。在金陵,在秦淮的煙水之間,侯方域邂逅了一個和他的名字從此緊密相連的女子。他和這個女子的愛情故事,後來成為中國曆史上最優秀的劇作——《桃花扇》的藍本。
這個女子就是李香君。
李香君名李香,時人稱為香君,因了幾十年後孔尚任的《桃花扇》而名留青史。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桃花扇》盡管取材於真實的曆史,卻並不等同於曆史本身,曆史上的李香也並非盡如《桃花扇》所刻畫的形象。
曆史的冷酷在於,經過了時光的過濾後,後人再也無法真正進一步地對先人的悲歡離合感同身受,甚至他們能記起先人的名諱,往往也不是因為對他們有多麽深刻的洞察與理解,而是因為這些先人有某些令後人稍感興趣的經曆以供談資。比如侯方域,於今天的大多數人——包括術業有專攻的知識分子——恐怕知之者甚少;縱使有知道者,也是因為**如斯的李香君,順便也才記住了李香君的男朋友侯方域。多年以後,當侯方域曆經喪亂,重回老家歸德,在無限的感慨中以詩酒自傷自娛時,他為這位曾經的情人寫過一篇千餘字的傳記,他把李香君稱為李姬,記錄了他們已然消失的愛情傳奇。
李香是當時秦淮河畔名妓李貞麗的養女。李貞麗為人有俠氣,曾經一夜輸盡千金而意氣自若,和她來往的都是當世豪傑,她尤其與陽羨的陳貞慧關係最好。李香受李貞麗的影響,性格中沉澱了同樣的俠氣與率真,侯方域稱之為“亦俠而慧”。和柳如是詩詞俱佳不同,李香隻是“略知書”,但“能辨別士大夫賢否”,由此受到複社領袖張溥和夏允彝的稱讚。至於其長相,從當時和她有交往的文人留下的記載看,和柳如是一樣,似乎也算不上美女,最多中人而已:“李香,身軀短小,膚理玉色。慧俊宛轉,調笑無雙。人題之為‘香扇墜’。”
三百年情事俱成過往。但我感興趣的是,在甲申之變前後的那個變革時代,江南的女子——尤其是妓女,比起當時的男人來,反倒更多一份肝膽相照的俠氣。她們人在青樓,行的不過是陪酒湊趣的生涯,但對家國時勢的關心,完全不讓須眉,而她們的識見,則更令須眉汗顏。
侯方域於1639年秋試時來到南京,張溥便向他興致勃勃地介紹秦淮河畔有李香這樣一個奇女子。侯方域本是風流倜儻之人,遂欣然前往,兩人由此結識,並開始了他們為期隻有幾個月的愛情——幸好我們知道,愛情的真誠與否,時間的長短並不是唯一的判別標準。這一年,李香隻有十六歲,還是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
當侯方域和李香一見鍾情並迅速墜入熱戀時,另一位也被認為是才子的人也身在南京。與侯方域醉心詩酒風流不同,這位才子處心積慮想要東山再起,以圖施展政治抱負。這個人就是阮大铖。
1639年,閑居南京的阮大铖可能是那一年最倒黴的人。阮大铖早年投靠閹黨,後來閹黨失勢,他遭受了來自東林和複社的打擊,幾度想要起複,均因東林和複社的不妥協而作罷。1632年,他為避李自成之亂,從家鄉懷寧遷居南京,一麵以他才子的天賦創作風雅的劇本教習家樂,一麵招攬遊俠,談兵說劍,企圖以邊才而被起用。
暫時失勢的阮大铖雖然沒有也不敢再與東林和複社為敵,卻於1639年遭遇了來自複社公子們的主動進攻。這一年,因南都秋試的舉行,大批複社骨幹人員和東林人士的子侄聚集南京,由冒襄和魏學濂——魏學濂即被閹黨迫害致死的魏大中的兒子——發起,在秦淮河畔舉辦了一次旨在向阮大铖挑戰、為魏學濂揚威的盛宴。盛宴上,大批被閹黨迫害的東林人士的後代出席,更兼有複社的一批領袖人物。其時,魏學濂向與會者展示了其父魏大中的血衣和血書,群情激憤,哭聲震天。現在看來,冒襄等人的舉止頗有些作秀的嫌疑,使人懷疑這次聚會到底是旨在夜宴還是旨在憶舊——當天晚上,為了舉辦這次夜宴,單是羊唇就用了三百隻。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菜品和美酒以及三杯美酒下肚後,被舊時恩怨引發的政治豪情,這些看似不太相幹的東西就這麽雜糅到了一起。
隨後,陳貞慧和吳應箕、顧杲等人覺得還不過癮,還沒把阮大铖搞臭,於是一番策劃之後,由吳應箕起草了著名的《留都防亂公揭》。在這篇充滿火藥味的文章裏,複社的公子們條分縷析地羅列了阮大铖的幾大罪狀。但細察深究,這些罪狀有太多捕風捉影之處。《留都防亂公揭》的策劃者們組織了一百四十二人在上麵簽名,並由前來南京參加考試的複社成員將其批量複製後帶往全國各地。
阮大铖的為人確有可鄙之處,即使在投奔魏忠賢時,也狡猾地為自己留了後路。往好裏說,這是他的政治智慧;往壞裏說,這是他的人品有缺。不過,當他閑居南京,並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也沒有東山再起後就要像複社領袖們預言的那樣為閹黨翻案的意思時,他閑居期間創作的一係列劇作,按陳寅恪的解讀,其實隱然充滿了悔意。因而,阮大铖在複社及東林子侄的淩厲攻勢下,隻好含恨逃出南京。當陳貞慧和顧杲等人紛紛沉醉在虛擬的勝利中時,應社創始人楊廷樞寫信批評他們此舉純屬無事生非,“不燃之灰,無俟眾溺”——阮大铖就像一堆無法再燃的死灰,犯不著興師動眾地大家都向它撒尿。顧杲大為不滿,兩人為此交惡。究其實質,陳貞慧和顧杲等人帶有誇示意味地痛打阮大铖這隻死老虎,在於晚明時期那種與眾不同的社會風氣:一個被認為正直的文人,一旦挺身而出批評奸佞或朝政,越是激烈的批評,越是出格的舉動,反而越能贏得時人敬仰,越能輕易獲得天下重名。因此,“顧杲等人實際上是把攻擊閹黨作為操持清議權杖的手段,從事著朝外政治的實踐”。
然而,顧杲等人沒有考慮到的一個嚴重後果是,甲申之後,阮大铖時來運轉,和他的密友馬士英一道把持了弘光朝廷的大權。這時,他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向當年打擊得他抱頭鼠竄的複社領袖和東林後裔尋仇。於是乎,連綿不斷的黨爭仍然沒有因北京的淪陷和崇禎的淒涼自縊而稍有盡時,它就像大明帝國與生俱來的毒瘤,隻有當大明帝國徹底土崩瓦解灰飛煙滅,它才會隨之消散。
因此,陳寅恪對《留都防亂公揭》明言批評說:“(阮大铖作《燕子箋》)其痛陳錯認之意,情辭可憫,此固文人文過飾非之伎倆,但東林少年似亦持之太急,杜絕其悔改自新之路,竟以‘防亂’為言,遂釀成仇怨報複之舉動,國事大局,益不可收拾矣。”
與好友陳貞慧等人相比,侯方域對群起攻訐阮大铖好像缺少更大的興趣。這可能有兩方麵的原因,其一,他正沉醉於與李香的幸福愛情之中,據說熱戀中的人所看到的世界要更為美好;其二,阮大铖與侯方域之父乃同年,算是侯方域的父輩,侯方域是否因之抹不開情麵?當然,二者皆屬時隔數百年後的猜想。隻是,侯方域沒有意想到的是,好友陳貞慧和吳應箕等人驅逐阮大铖的壯舉,竟會牽連到自己頭上,後來差點致自己於死地。
仍然是1639年的南京。有一段時間,一個姓王的將軍主動結識了侯方域,王將軍對侯執禮甚恭。每次和侯在一起,都要請侯寫詩作文,每次寫完,不論寫的水平如何,都顯出極其喜歡的樣子——這算是搔到了才子侯方域的癢處,還有什麽比欣賞自己的才華更令才子發自內心地喜悅呢?王將軍不僅欣賞侯方域的詩文,且每次過往,都要請侯方域喝酒,並招來妓女侑酒,有時則請侯方域出城登山或是遊湖,“積旬不倦”。
侯方域本是公子哥兒出身,曆來受人尊敬和追捧慣了,也不覺得為何身為大老粗的王將軍怎麽會對身為文人的自己傾蓋如故,如此禮遇。善於閱人的李香卻嗅出了這中間的不對勁,她提醒侯方域說:“聽說王將軍家境並不寬裕,並不是可以揮霍結交朋友的人,現在這樣對你,你為什麽不盡早問問他到底有什麽事呢?”
侯方域覺得李香說得有理,下一次見麵時就如是問王將軍。王將軍先是不肯正麵回答,侯方域問之再三,他才屏退左右,向侯方域如實相告:這都是阮大铖想和你結交。他正被你的朋友陳貞慧和吳應箕等人所詬病,希望能通過你去勸說一番。侯方域把王將軍的話告訴李香,李香說:妾因為養母的原因,也認識陽羨陳貞慧,那是一個有高義的人;也聽說吳應箕是一個堅貞剛直的君子,他們現在都與公子你交好,你難道能為了阮大铖而有負於他們嗎?況且,以公子你的世望,豈能為阮大铖這樣的人做事?你讀書萬卷,難道識見還不如賤妾嗎?
李香的一番話,說得侯方域既慚愧又高興,他“大呼稱善,醉而臥”,而王將軍則“殊怏怏,因辭去,不複通”。侯方域在李香的勸說下,識破阮大铖欲收買自己為他作說客的企圖,此事自然引起阮大铖的強烈不滿。數年之後,當李自成於崇禎十六年(1643)攻陷湖北時,負責該戰區防務的左良玉引兵退守九江,繼而以九江糧盡而揚言將東下南京。左良玉部隊紀律極為敗壞,南京市民異常惶恐。由於左良玉曾經是侯方域之父侯恂部下,與侯家乃世交,南京兵部尚書熊明遇請侯方域代其父侯恂寫信,要求左良玉打消進逼南京的想法。但此事卻被阮大铖歪曲並大做文章,聲稱此乃侯方域邀約左良玉進駐南京。一時間,不明真相者群情激憤,侯方域為了躲避不測之災,隻得逃離南京。
考諸史料,目前所見到的資料都隻能證明,侯方域與李香的愛情乃是有始無終——他們於1639年相識相交並相愛,大致也於當年就因侯方域落榜回老家歸德而不再有任何往來。他們為何不再往來,史料付諸闕如。不過,他們分手時的一段故事,卻是頗為動人的佳話:
侯方域離開南京前,李香在桃葉渡為之餞行。席間,李香為侯方域唱了一曲《琵琶》。李香唱曲之前,對侯方域說:“公子才名文藻,雅不減中郎。中郎學不補行,今《琵琶》所傳詞固妄,然嚐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邁不羈,又失意,此去相見未可期,願終自愛,無忘妾所歌《琵琶》詞也。妾亦不複歌矣!”
李香最擅長演唱的就是《琵琶》,但為所愛者竟將自己的拿手好戲變為絕唱,可見其用情之深。至於她對侯方域所說的公子豪邁不羈,此去相見未可期雲雲,事實上已隱隱表達出李香對兩人愛情即將結束的哀婉。此外,她選擇《琵琶》一曲,也大有深意藏焉。《琵琶》即戲曲傳奇《琵琶記》,寫漢末學者蔡邕與妻子趙五娘的故事,情節多屬虛構:蔡邕進京應考,考中後被迫做了牛丞相的女婿,其妻趙五娘彈著琵琶,一路乞討尋夫到京城,後來終於團圓。陸遊曾描寫過走村串戶的藝人演唱此曲的情景:“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身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唱蔡中郎。”蔡中郎,即蔡邕——我們似可就此把李香選擇《琵琶》,看作她對侯方域的囑咐,希望他不要做蔡邕,也希望他們的愛情能有個大團圓。然而事與願違,侯方域與李香自桃葉渡餞別之後,從此再也沒有往來。侯方域的作品中,再也找不出描寫此後他們交往的隻言片語,有的,也是對從前故事的追憶。
桃葉渡是秦淮河上的一個小渡口,至今猶存。坐著畫船遊秦淮的遊人,都會從那個小小的渡口經過。導遊繪聲繪色的解說裏,侯、李二人仿佛才剛剛起身離去。
從南京回到歸德,侯方域開始感覺到了落榜帶來的壓抑和鬱悶。雖然科舉考試如同萬馬千軍過獨木橋,中舉者隻是極少數幸運兒,但自小就負於文名的侯方域仍然鬱悶難平,因而也就寫出了前麵引用過的《送徐吳二子序》,以相當偏激的語言表達他內心的躁動不安。
這時,李自成大軍已經走出了多年來疲於奔命的低穀,開始主動進攻大城市,開封成為李自成軍隊在河南誌在必得的一座城市,而侯方域的父親侯恂,被朝廷任命為督師,負責救援開封。侯方域以為展示自己才華的時候到了,他向其父進言說:“大人受詔討賊,廟堂議論多牽製。今宜破文法,取賜劍誅一甲科守令之不應征辦者,而晉帥許定國師噪,亟斬以徇。如此則威立,軍事辦,然後渡河收中原土寨團結之眾,以合左良玉於襄陽,約陝督孫傳庭犄角並進,則汴圍不救自解。”
這自然是一個沒有可行性的餿主意,乃白麵書生的想當然耳。如果侯恂照兒子的意見辦理,非但開封不能救,恐怕他自己的仕途乃至身家性命都將遭遇極大危機。以此觀之,侯方域以及他同時代那幫複社才子,雖然相互之間以幹材鼓吹,自己也以幹材自許,但往往隻有幹材之名而無幹材之實。侯恂是久在官場的資深高級官員,對兒子的意見大為惱怒,他叱責侯方域的想法過於跋扈,不僅不用,還要求兒子盡早離開軍營,回老家歸德讀書去。
侯方域在歸德稍事停留後,又一次趕往南京。就在侯方域和李香桃葉渡餞別之後不久,他們的愛情即遭到了一次嚴峻考驗。是時,淮揚巡撫田仰慕李香之名,派人持三百金找到李香,要求一見。但李香鄙薄田仰之為人——田乃馬士英和阮大铖一派人物,因諂事阮大铖而得官——便婉言謝絕了。一個社會地位低下的妓女,竟然不買封疆大吏的賬,田仰惱羞成怒,認為李香是受了侯方域的指使,才故意讓自己難堪,於是致信侯方域,加以切責。侯方域隻得回了一封信,這就是侯方域文集中的《答田中丞書》。信中,侯方域一麵替自己辯解,說明自己與李香卻金拒見毫無幹係,一麵綿裏藏針,對田仰暗施嘲諷。侯方域後來為李香所作的《李姬傳》,也以此事結尾。
田仰求見示好,李香婉言謝絕,這一考驗準確地說是考驗李香,李香也經住了考驗;但令人意外的是,此後不久,當侯方域再度前往南京時,他和李香的愛情故事竟然再也沒有下文,桃葉渡頭依依不舍的情話似乎都隻是一場了無痕的春夢。
仿佛是一種象征或暗示,南京城裏最重要的建築、曆代科考的場所——江南貢院,竟然與著名的煙花之地秦淮河比鄰。是故,晚明之際,“江南風月場的常客中尤以文人騷客為獨領**的人物,其間既有貴家子弟、應試學子,又有失意的才士、貶謫的清流。他們縱情聲色,流連青樓,一擲千金而不惜,搬演了一出出繾綣纏綿的喜劇和悲劇,以至在時人眼裏,不論是自命不凡,躊躇滿誌的,還是懷才不遇,憤世嫉俗的,若無一段與花魁名姬的豔情,便難以稱得上風流倜儻的名士”。
如此的社會風氣,使得富庶繁華的南京成了最優秀的風月名都,晚明文人餘懷在他的回憶錄《板橋雜記》裏,感情複雜地回憶起明末南京風月之盛況,讓人聯想起孟元老躲在臨安追憶業已被戰火毀滅的東京開封:“秦淮燈船之盛,天下所無。兩岸河房,雕欄畫檻,綺窗絲障,十裏珠簾。主稱既醉,客曰未晞。遊楫往來,指目曰:某名姬在某河房,以得魁首為勝。薄暮須臾,燈船畢集。火龍蜿蜓,光耀天地。揚槌擊鼓,蹋頓波心。自聚寶門水關至通濟門水關,喧闐達旦。桃葉渡口,爭渡者喧聲不絕。”
桃葉渡口爭渡的士子中,一定有侯方域的影子。關於他此番重回南京後的生活,史料用九個字作了高度概括:“放意聲伎,流連秦淮間。”我們搞不懂侯方域重返南京後,為什麽不與一直忠誠於他的李香聯係,而是聽任這個小巧玲瓏的女子從自己的生活中一點點地消失。把它歸結為文人的無行,似乎也不無道理。當塵埃落定,侯方域在老家歸德回首往事,一次次追悔生命中無法承受之輕時,想必,他也會後悔當年為何把李香如此散漫地拋置一旁。
如前所述,如果我們認定陳子龍乃是有江湖豪傑氣質的憤怒青年,那麽侯方域則是有紈絝味的風流才子。憤怒青年陳子龍的憤怒在於他把別人的江山社稷看得比自己的身家性命還重,不惜為此拋頭顱灑熱血,哪怕明知不可為仍然要努力為之;而風流才子侯方域的追悔則在於還可清歌於漏舟之中、痛飲於焚屋之內時,一定會選擇清歌至終、痛飲到頭才肯罷休。然後,他們回首往事,撫今追昔,既有故國黍離之悲,也有身世浮沉之痛,悲與痛相疊加,那就是永遠的悔。
但在甲申之變這場大風暴摧毀明帝國這隻破敗的巨艦之前,侯方域不會感到悲痛,更不會有任何追悔。那時候,他隻是秦淮河畔一個千金買笑的風流才子。侯方域在秦淮畔到底過著怎樣自由適性的幸福生活,可惜他的詩文並無翔實記載,倒是與他同代的另一位風流才子張岱,在他晚年的回憶錄《陶庵夢憶》中,不無炫耀地描寫了甲申之變前他與友人們的一次集體狎妓泥飲的盛況:
崇禎七年閏中秋,仿虎丘故事,會各友於蕺山亭。每友攜鬥酒、五簋、十蔬果、紅氈一床,席地鱗次坐。緣山七十餘床,衰童塌妓,無席無之。在席者七百餘人,能歌者百餘人,同聲唱“澄湖萬頃”,聲如潮湧,山為雷動。諸酒徒轟飲,酒行如泉。夜深客饑,借戒珠寺齋僧大鍋煮飯飯客,長年以大桶擔飯不繼。
侯方域在秦淮煙水間的幸福生活倒不一定如張岱這般場麵宏闊,但自然亦有它的浪漫、奢侈和頹廢。侯方域如此縱情聲色,即便是他同樣熱愛詩酒生活的朋友們,也為之擔憂:就在侯方域離開父親侯恂軍中前往南京不久,侯恂即因受黨派之爭而下獄。遠在南京的侯方域卻不以為意,“侑酒,必以紅裙”。黃宗羲深感不安,對朋友說:“朝宗之大人方在獄,豈宜有此?吾輩不言,終為損友。”朋友們都認為黃宗羲說得對,力勸侯方域,但侯方域依然沉醉在秦淮河的香風豔雨中不可自拔。其情其景,頗似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序言裏對當年沉醉於歌舞升平之中,卻不知大禍將至的開封士人的感歎:“正當輦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習鼓舞,班白之老,不識幹戈……花光滿路,何限春遊?簫鼓喧空,幾家夜宴?伎巧則驚人耳目,侈奢則長人精神……暗想當年,節物風流,人情和美,但成悵恨。”
世上沒有不散的筵席,如同繁華富庶的開封最終注定毀於女真人的鐵騎一樣,侯方域和秦淮河畔的幸福生活也將於1645年南京陷落時拉上帷幕。此後,侯方域輾轉江湖,幾次險遭不測,幸好有驚無險,最終和他的父親侯恂一起回到了故鄉歸德。
十餘載後,侯方域還會來到南京這座與他有著太多幹係的城市。隻不過,時過景遷,舊時的繁華已成過眼雲煙。秦淮河上,依舊桃紅柳綠,但他已不複青年時的浪遊。他更像一個被往事追趕的老人,“風飄煙散,力已如斯,而江山之恨,禾黍之悲,從可識矣”。
歸德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曆史上的商丘遠比今天更重要。這座地處中原的重鎮,侯方域在他的文章裏,常常用雪苑這個美麗的名字作為它的代稱。在侯方域的記憶中,歸德是一座繁華而講究的城市,這裏冠蓋雲集,歌舞升平,“餘因有感於雪苑盛時,烏衣朱桁,門第相望”。
然而,經過農民軍和清軍幾度**的歸德,早已不是侯方域記憶中的形象,縱然是曾令侯方域為之感歎複加豔羨的歸德最為華麗的沈氏家族,曾經“尤以文采自命,為豪舉,輦千金三吳,招呼伎樂如江生者,皆衣輕紈,歌《子夜》,暇則鳴珂走馬,富貴兒競而效之,南鄰北壁,鍾鼓不絕。如此者遂曆三紀,識者以為雪苑風氣,於是盡矣”,此時卻已是“向之門第相望者,或存寡婦弱兒,或遂展轉滅沒,不知其姓氏”。
在歸德,他與一位叫吳清的老藝人重逢了。這位年已六旬的藝人,甲申之變前曾是歸德一帶的大明星,也是沈氏家族的座上客,他回憶起當年的榮華富貴時說:“人擅《白雪》,每發一聲,則纏頭之贈,金錢委積。”——隻因唱一曲《白雪》,便可獲得大把大把的金銀。然而經此巨變,不僅江山易主,吳清也從一個有地位有身份的明星,成了一個“須髯白如絲,貧無依倚”,隻得為一個姓陳的將軍教其家中小戲班以糊口的朽木之人。當吳清向侯方域說起前塵往事時,忍不住嗚咽泣下,沾襟不止。其情其景,讓人聯想起經曆了安史之亂的杜甫在江南重遇皇家首席音樂家李龜年的故事。
歸德有一座叫鄭氏東園的園子,是當地的名勝之地,在明末清初短短的三十三年間,竟然三度易主。侯方域少年時曾多次前往遊曆,園中有從江南移栽過來的水仙,“吾郡人得之,多置潔室幾案間,而鄭氏園為最盛”。崇禎十五年(1642),李自成軍隊攻陷開封後,歸德也為農民軍所占,遍布園中的水仙,竟然成為戰馬的草料,鄭氏東園也淪落為農民軍的馬圈。從士大夫分詠作詩的園林,到農民軍養馬的馬圈,其間的落差不僅暗示了那個時代天翻地覆的變化,也預言了身處其中的文人,將會辛酸地體悟到生逢亂世的苦痛和悲涼。
晚年的侯方域不複青年時期的快樂與放縱,國祚已移,江山已覆,作為前朝高官的子孫,他的痛苦顯然要超過尋常百姓。順治八年(1651),迫於來自清政府的巨大壓力,侯方域不得不參加了河南鄉試,舉第一,但主司者聽信妒嫉之辭,將他列入副榜。時人和後人都認為這是侯方域的失節之處,其實,設身處地替侯方域想想,就會覺得他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行為——他既然不能像憤怒青年陳子龍那樣慷慨死節,那麽就隻能用這種虛與委蛇的方式保全自己於亂世。
至於李香的下落,正史對這種風塵女子,向來不屑提及,考諸野史,倒是有一條線索:李香與侯方域分手後不久,即於南京棲霞山葆貞觀出家為尼,死後葬在葆貞觀附近的桃花澗。
歲月易逝,當孔尚任循著當年的曆曆往事追溯到南京時,侯方域和李香的愛情已經是半個多世紀以前的故事了。“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孔尚任在殺青於十七世紀最後一年的《桃花扇》中以夫子自道的方式說明了他的寫作宗旨。在這位才華橫溢的劇作家虛構的劇情裏,度盡劫波的侯方域和李香君再次相逢了,當他們正互訴衷腸之際,道士張瑤星卻把作為他們愛情象征的桃花扇一把奪過,扯爛後擲之於地,並怒喝道:“嗬呸!兩個癡蟲。你看國在哪裏,家在哪裏,君在哪裏,父在哪裏,偏是這點花月情恨,割他不斷麽?”醍醐灌頂的當頭棒喝聲中,侯李二人大徹大悟,侯方域拜丁繼之為師,往南山修道;李香拜卞玉京為師,去北山修道。
《桃花扇》上演之時,不少經曆過甲申之變的遺民還健在。當然,歲月無情,他們已從甲申前後的青春少年,被時光改寫成風燭殘年的垂垂老者。一片笙歌聲中,遺老們掩袂獨坐,常常忍不住黯然淚下。然而,天崩地坼的大變革已然發生,又豈是幾滴遺民的辛酸之淚能追挽得回的?縱然是孔聖人的嫡係子孫,孔尚任也沒法給身陷王朝更替之際的文人指出一條明確的大路,因而,這位大戲劇家才不得不把他筆下的主人公侯方域和李香的結局草率地安排為出家修道。至於這出家修道,到底是解脫還是逃避,到底是宿命還是偶然,留給孔尚任這樣的來者的,仍舊是一派煙水般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