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開展就業扶貧活動以來,中央政府出台了一係列扶持政策,各地也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出台了鼓勵和支持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扶貧的措施。總體來看,就業扶貧的效果比較顯著。據人社部門統計,截至2017年10月底,全國已有553萬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實現就業,就業扶貧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一、創造公益崗位的就業扶貧成效

創造公益崗位帶動就業扶貧是各地普遍運用的一種模式,在實際的政策執行中,此類崗位一般會用來安置建檔立卡適齡貧困人口中有就業意願和勞動能力的年齡偏大人群、留守婦女等轉移就業能力相對較弱人群。

例如,山東省2017年出台了《關於大力推行公益崗位互助扶貧模式的通知》,麵向農村家庭服務業發展需求和貧困人口救濟解困需要,設置四類互助式農村公益扶貧崗位,包括互助養老公益扶貧崗位、互助托幼公益扶貧崗位、互助照料病患公益扶貧崗位、互助助殘公益扶貧崗位。通知明確了公益扶貧崗位作為公益性崗位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按規定享受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等政策。通過此模式,既實現了貧困人口通過獲得穩定的勞動收入脫貧,又實現了通過貧困人口在崗工作互助幫扶其他老幼病殘貧困人口,達到雙贏效果。

四川省在每個貧困村開發5個以上公益性崗位,用於安置貧困家庭勞動力,並給予不低於300元/人·月的補貼。

二、引入產業項目的就業扶貧成效

江西贛州一直是江西扶貧攻堅的主戰場,截至2016年年底,贛州市還有43.14萬貧困人口。為了扶貧攻堅,當地政府因地製宜,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產業。贛州市下瑞金市種植臍橙麵積達155萬畝,年產量108萬噸,產業總產值110億元;幫25萬種植戶、70萬果農增收致富,解決100萬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不僅如此,瑞金還根據各村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堅持“宜農則農、宜果則果、長短結合、種養互補、三產融合”的思路,因地製宜發展臍橙、蔬菜、油茶三大主導產業以及鴨蛋、白蓮等特色產業,為許多貧困戶帶來了脫貧致富的希望。[2]

山東省為省內貧困縣打造了2720個“就業扶貧車間”,同時解決貧困地區居民外出就業困難以及當地中小企業招工困難,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8.9萬人。安徽省對貧困地區開展定向就業培訓,對培訓期間的貧困居民給予生活補貼,為生活不便利的貧困勞動力提供“家庭手工業”的就業服務,並號召愛心企業提供貧困資助,幫助政府吸納貧困勞動人員。湖北省對貧困地區創業人員給予最低一萬元的創業補貼。總之,我國的就業扶貧政策主要麵向農村貧困地區的勞動力,扶貧目標多為以製造業和手工業為主的就業崗位,方式以政府的支出和轉移支付為主。

三、對接勞務需求的就業扶貧成效

四川省為促進外出轉移就業,引導和支持企業吸納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對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參加社會保險的,給予企業1000元/人的獎補,按規定落實社保補貼、崗位補貼,新吸納10個以上貧困家庭勞動力的,作為就業扶貧基地,給予不低於5萬元的獎勵。目前,全省共建立就業扶貧基地594個。此外,還在每個貧困縣每年舉辦2至3次扶貧專場招聘會,每月組織1次送崗位信息下鄉入村活動。一是開展省際勞務協作。與浙江省人社廳簽署了勞務合作框架協議,雙方通過聯合舉辦供需見麵會、專場招聘會等方式,達成就業意向,確定輸出對象;依托東西部扶貧協作機製和“泛珠三角(9+2)”、省外勞務工作站、商會組織勞務對接平台,協調廣東、福建等沿海發達地區人社部門和企業赴四川省貧困地區舉辦勞務合作洽談會,積極拓展省外就業渠道,全年共新增轉移輸出貧困勞動力20萬人。二是開展省內就業結對幫扶。省人社廳協調成都、德陽、綿陽等地區與省內彝族地區、藏族地區開展就業扶貧結對幫扶,動員企業和社會力量專門開發一批崗位,安置貧困家庭勞動力,並在生活上給予適當照顧。三是加大政策補貼力度。對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勞務經紀人,組織貧困家庭勞動力到企業就業,並協助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參加社會保險的,按不低於300元/人標準給予補貼;對貧困家庭勞動力參加有組織勞務輸出的,給予一次性單程鐵路、公路或水運(路)交通補貼。

四、鼓勵創新創業的就業扶貧成效

四川省促進在“家門口”就業。積極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村電商等各類生產經營主體,吸納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對穩定就業半年以上的,按1000元/人標準給予生產經營主體一次性獎補;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在全省88個貧困縣設立了1.76億元的貧困地區返鄉創業風險基金,隆重表彰了100名返鄉創業明星和50個返鄉創業示範企業,對貧困勞動力創辦領辦創業實體的,給予1萬元獎勵,為鼓勵能人返鄉創業、帶動貧困勞動力就業營造了良好氛圍。據統計,2016年四川省共舉辦扶貧專場招聘會688場(次),組織送崗位信息下鄉入村4297次,提供崗位26.8萬個。一是組織省、市、縣三級人社部門118個就業訓練中心、1083個定點培訓機構,以劃片包幹的方式開展培訓,以購買服務的方式調動職業院校、民辦培訓機構以及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培訓。二是實現免費培訓全覆蓋。統籌使用就業培訓資金,對有就業培訓意願的貧困勞動力,全年至少為他們提供一次免費培訓,並落實培訓補貼,給予不低於50元/天·人的食宿、交通補助。三是形式多樣推進培訓。在職業院校、培訓機構開設“扶貧專班”,通過“送培訓下鄉”開展“短平快”實用技術培訓,依托“農民夜校”定點開展培訓。結合企業用工需求麵向貧困勞動力開展針對性培訓,根據貧困群眾意願及時推薦培訓專業、實施小班教學、開展技能鑒定、提供職業介紹,較好地實現了培訓與就業的充分對接。2016年,四川省共組織18.4萬貧困勞動力參加就業培訓。

[1] 《建檔立卡大數據平台推動8900萬貧困人口精準扶貧》,http://www.scio.gov.cn/ztk/dtzt/2015/33598/33603/Document/1451570/1451570.htm,2018-11-01。

[2] 江雨亭:《贛州:產業扶貧要找準路子》,載《農民日報》,2017-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