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在孩子剛剛懂事的時候,大人就給他傳授一種思想,不要給別人增加麻煩,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要自己去做。並在生活中注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強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論多麽小的孩子,都要像大人們一樣背一個背包。一些初來日本的外國人看到後不理解,就問這些父母,為什麽讓這麽小的一個孩子也背一個背包?這些日本的父母說:“這是他們自己的東西應該自己來背。”上學後,許多學生要在業餘時間參加勞動掙錢。大學中勤工儉學非常普遍,就連有錢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們在飯店端盤子洗碗、在商店售貨、做家庭教師等,掙自己的學費。

從孩子一出生,家長就早早給孩子的未來做好了打算,並且習慣什麽事都給孩子做最周詳地考慮,但是在孩子3歲以後,會經常要求“自己來”,並拒絕家長的幫助,這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好的事,這種“自己來”的意識,標誌著孩子獨立意識已經開始萌發,家長也應抓住孩子的這種心理,給孩子“自己來”的機會,並且鼓勵孩子,讓孩子做得更好。那麽,如何因勢利導把孩子的這種“自己來”的獨立意識變成促進孩子更好發展的力量呢?

第一,改變我們傳統的關愛方式,給孩子真正的獨立機會。

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就要把機會交給孩子,讓孩子從自己動手中學會一些經驗和知識,為今後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由於受我國傳統思想的影響,很多家長喜歡把對孩子的疼愛表現在細致周到的照顧上,並事事代勞。這樣反而在不經意間剝奪了孩子動手學習的機會,造成孩子的依賴性,使其失去適應周圍環境的能力,實在令人遺憾。要改變愛的方式,注重孩子獨立性、自主性的培養。

第二,要對孩子有耐心,時刻抓住孩子學習的機會對孩子進行指導。

孩子在3歲的時候,動手能力還是比較差的,在“自己來”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錯誤,家長一定要耐心地幫助孩子改正錯誤的做法,時刻抓住機會,做好示範,教會孩子“自己來”的技能,幫助孩子進步、成功,從而獲得足夠的自信心。切忌苛求斥責,否則勢必導致孩子膽怯、消極、缺乏自信的不良心理。

第三,全方位支持孩子“自己來”。

支持孩子“自己來”,就要做得徹底,隻要孩子能夠自己去做的事,就盡量讓孩子自己去做,而且要大力支持孩子自己去做他要做的事情,並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擴大“自己來”的範圍。如1歲的孩子吃飯時要自己來,便可滿足其要求,不要怕他把飯灑到桌上;2歲左右的孩子要自己洗手、洗臉,自己爬樓梯、穿脫鞋子等等,均應支持,允許他自己做。這樣既可鍛煉孩子動作的靈活性、準確性,又可增強孩子自理的能力。

第四,提醒孩子長期堅持。

孩子的興趣也許僅存在很短的一段時間,過一段時間孩子就失去興趣,今天孩子自己動手吃飯了,明天也許就不想自己動手了。所以家長要經常提醒孩子,教育孩子,做事情要持之以恒,要有耐心,既然要“自己來”,就要長期堅持,並且養成“自己來”的好習慣。孩子的自製力不強,家長就要經常提醒孩子,比如說:“要吃飯了,你先去洗一下手好嗎?”“寶寶乖,自己來拿勺子好嗎?”若孩子不願自己做時則可說:“媽媽知道孩子很能幹,一定會做的。”或說:“孩子上次做得那麽好,今天一定做得更好。”用委婉和鼓勵的語氣來增加孩子的信心,激勵孩子持之以恒,以便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孩子在“自己來”的時候,家長可以在一邊觀察指導,但是盡量不要插手打擾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真正地“自己來”,防止他半途而廢或不負責任地亂做一氣。事情做完後應及時評價,特別應多給正麵的讚揚鼓勵,以強化孩子的良好行為,形成良好的習慣。

如果確實有些事情孩子想“自己來”,而又不能做好的時候,家長可以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給孩子講清道理,讓孩子明白不能自己做的原因,而不能隻是簡單地製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