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場合】
轉型
【適用範圍】
所有人
【計謀詳解】
工作兩三年,誰都希望通過變化來改變現狀,這時,如何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是跳槽還是不跳?是轉行還是堅守?是爭當老板還是甘為職員……很多人由此陷入了迷茫。在此,我們攫取幾個典型個案,希望能給正處在迷茫中的職場人士一點啟迪……
【案例1】
轉行或者堅守
張欣畢業於一所綜合性大學的工科專業,學的是測控技術與儀器。畢業時為了留滬,選擇了一家銷售LCD(平板顯示器)的公司做技術支持。三年下來,她發覺自己有些不能勝任這個工作(不了解相關的電路設計、程序設計等),而且公司沒有給予足夠的培訓和幫助。於是,張欣有了跳槽轉行的想法。
【專家點評】
一般而言,對於處在職業探索期的人,我們不建議他在跳槽時選擇轉行。因為他們尚處在“熟練工”的階段,對自己所處的行業僅有粗淺的了解,馬上轉行不利於在職業生涯中積累足夠的經驗。從職業發展理論來看,人的職業生涯可劃分為成長、探索、創新、維持和衰退五個發展階段。我們把職業生涯穩步發展之前的這段時間稱為職業探索期。職業探索期持續的時間大約為1到5年,這段時間最常見的表現就是頻繁跳槽,不斷轉行。在對行業不甚了解的情況下貿然轉行,無疑會拉長職業探索期,其實是耗費了更多的成本。
當然,如果出現以下三種情況,跳槽時可以考慮轉行:一是對本行業確實不喜歡,而且在嚐試了一段時間後仍然無興趣;二是知識背景與所從事的行業相差甚大,用非所學;三是行業本身正在萎縮,或者發生區域性轉移,比如傳統紡織行業。張欣碰到的是第一和第二種情況,所以我們建議她轉行。根據所學專業,她可以轉入生產製造領域,從事生產管理工作。當然,最好是與LCD有關的生產企業,比如高級玻璃製造等。
【案例2】
尋求高升還是看重發展
劉思思從某名牌大學的管理專業畢業後,在一家證券公司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3年的工作實踐讓他她積累了薪資福利、績效考核、招聘裁員等多方麵的人力資源知識,她也很有信心在這方麵繼續發展。可是公司融資部門突然發生變故,領導層希望劉思思能夠進入融資部門工作,並許諾了高於現在的薪水和良好的發展空間。劉思思陷入了矛盾:是繼續堅守適合自己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還是進入薪水更高的融資部門?
【專家點評】
根據職業生涯發展理論,職業生涯的提升分為內職業生涯提升與外職業生涯提升兩類:內職業生涯提升主要指技術能力、待人接物的經驗等自身的提升,而外職業生涯提升指的是薪水、福利、職位等外在認可度的提升。在跳槽的時候,兩者可能會發生一定的矛盾。但對於25歲的人而言,謀求內職業生涯的提升至關重要。
至於劉思思,我們認為她確實比較適合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而不具備金融知識,缺乏在金融領域快速發展的基礎。我們的結論是,盡管公司為他提供的機會不錯,但她一旦進入很難有進一步的發展,所以建議她換一家公司,繼續自己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
【案例3】
當老板還是做職員
徐影在大學學的是商科,畢業後在長沙選擇了一家IT公司。善於交際的她把采購工作做得有聲有色,迅速成為公司的“明星員工”。但徐影不滿足現狀,想找一家更大、更規範的公司繼續磨練。就在這時,徐影的大學同學遊說她把家鄉湖南的小吃推廣到上海來,並為她描繪了燦爛的前景(連鎖加盟等等),而且製訂了一份極為詳盡的策劃書。對創業一向頗為向往的徐影心動了,她開始考慮自己要不要去上海創業。
【專家點評】
“很多人都說創業要趁早,但對普通人而言,我們一般不會建議他在25歲就去創業。”洪向陽說,“一個進入行業剛剛兩三年,沒有多少人脈,又缺乏資源的人去創業,很難取得成功。”成熟的創業者需要有充足的產品(技術)資源、高超的人際關係處理能力,對行業本身有透徹的了解,有明確的市場目標。
“有誌於創業的人在這個年齡能做些什麽呢?”記者問。洪向陽說,如果確實想創業,25歲時應該作些準備:首先,接一些小項目。比如IT人可以幫某家公司做個網站,了解市場需求,建立人脈關係,鍛煉技術能力;其次,對於一些技術含量比較低的行業,在摸清市場和理順關係的情況下,也可以考慮嚐試,比如開家小飯店。
具體到徐影,雖然她準備進入的行業是低技術含量的,但因為缺乏對目標市場的認知,及對合夥人能力的了解,建議她不要急於創業。
【案例4】
回到學校還是繼續打拚
高藝畢業於理工科學校的高分子化工行業,隨後順利地進入一家生產環保電池的企業從事研究工作。但她並不喜歡所學的專業,也不喜歡自己的工作。高藝所在研發隊伍中有不少人都在考研,而且公司鼓勵這種行為。高藝既想通過考研來逃避工作,又覺得繼續待在這個行業實在有些勉為其難……
【專家點評】
首先要明確,讀研不是趕時髦,工作一段時間後讀研應該是對自己職業發展路線的一次調整或改變,是為職業轉型作準備。工作一段時間後,出現下麵兩種情況宜考慮考研:第一,對本職業缺乏興趣,而且職業性向測試也顯示自己應該改行,但馬上改行又缺乏合適的機會與足夠的能力儲備;第二,想在專業方麵有更多的建樹,必須通過學習才能大幅加深和拓寬自己的知識深度與廣度。
高藝麵臨的困惑表麵看起來好像是第二種,其實是第一種。因為她根本不喜歡自己的專業和職業,不願意在這方麵有進一步的發展。而且,在職業性向測試中,我們也發現她的確不適合研發工作,反而有從事管理工作的潛質。因此,隨大流通過考研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是不可取的。我們建議她考研,但可考慮其他專業,比如MBA。
【案例5】
林薇薇,28歲,2004年在家鄉的一所高中任語文教師,2006年來到北京從事行政工作,2007年轉型為瑜伽教練。
大學剛畢業時,林薇薇當起了高中語文教師,這是一個令她極具成就感的職業。但兩年後,新鮮感慢慢退去,林薇薇開始覺得所在學校的閉塞落後,有了跳槽去公司闖闖的念頭。憑借文字功底,林薇薇在北京一家小公司找到了行政工作,但一段時間枯燥乏味的工作之後,她感覺自己就是個高級打雜人員,再次想到轉型。
通過與職業顧問的溝通,林薇薇有了新的方向:做瑜伽老師。她在大學期間學過四年舞蹈,並從2000年開始堅持做瑜伽健身,很多高難度動作對她而言遊刃有餘。此外,兩年教師的資曆、行政工作中的組織能力對瑜伽教練的工作也很有幫助。
於是,林薇薇在一周內,通過互聯網及各種渠道對北京各瑜伽健身所作了調查,從中挑選出3-5家最不想去的會所麵試,“這是一個快速學習的途徑,可以充分了解到自己還缺什麽,優勢在什麽地方。”林薇薇說。第二周到第三周內,已經基本掌握了一名瑜伽教練所需的素質。她開始每周麵試兩到三家想去的會所。三周後,她在一家頗有名氣的大型瑜伽會所當起了實習教練。
現在的林薇薇已經成為這家會所的專職教練,寬鬆的上班時間讓她在家庭與工作之間找到了平衡點。
【專家點評】
林薇薇的成功之處在於,對自己有清晰的了解,比如自己的人格特點、優勢和劣勢、目前的工作經驗等因素。通過外力,如行業專家、朋友等,多渠道分析,進行綜合判斷,打開思路。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將要轉入的行業和企業的特點,讓自己對新的工作更有把握。
【案例6】
胡小姐是浙江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2003年畢業後,由於沒有工作經驗,又沒有明確的發展方向,就業壓力又大,所以找了一家比較小的雜誌社做文字類的工作,但是由於該工作長期和文字打交道,比較枯燥,覺得不適合自己的個性,工作三年之後就離職了。離職後又在一家比較大型的企業擔任文職工作,兼帶負責企業內刊這一塊,但是由於這份工作事情非常多,工作內容又比較雜,加上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一段時間後也涉及了一點人力資源方麵的工作,發現自己很喜歡這方麵的工作,想往這塊去發展,所以在工作一年多後又選擇了離開。但是找了一段時間的工作後胡小姐發現,自己投出去的簡曆很少有反饋的,就算有也在麵試後杳無音訊了,這時候的胡小姐更迷茫了,是自己不適合往人力資源方向發展嗎?那麽適合自己的職業到底是什麽?自己今後到底應該走一條什麽樣的職場道路呢?
【專家點評】
由於我國高校的擴招,胡小姐畢業時正好處於就業壓力逐漸增大的時期,再加上餘小姐在大學期間缺少很好的規劃,沒有為將來的就業作好準備,雖然學校比較不錯,但是沒有明確的職場方向,不得已選擇了一條過渡性的職業路線,但這無疑走了一定的彎路。由此,我們可以得出要想在職場上獲得長期有利的發展,必須在選擇初期就設定好適合自己發展的軌道。像胡小姐這樣由於初期迫於職業壓力和缺乏職業規劃意識就選錯了職業發展的軌道,麵臨下一步職業選擇的時候就更應該謹慎地考慮各方麵的因素,不能盲目地去嚐試。要在提煉自己過去競爭力的同時亡羊補牢,找出自己真正適合且能切入的平台再去有目標性地求職,這樣,雖然走了一定的彎路,但在未來的職業道路中如果能堅決執行所確定的發展規劃,照樣可以在職場上取得不錯的成果。
職業發展應該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收益。而不同的職業發展階段,權衡的標準也不一樣,職場轉型切忌盲目,尤其是處於而立之年準備跳槽的職場人士,跳槽前更要好好地加以權衡。跳槽之前,你必須要有個心理上的準備,如果是跳到與之前工作相類似的工作,那挑戰性可能相對會比較小一點,如果是放棄已有成就的領域而轉投其他行業確實不易,你不但要從頭學起,還要承擔經濟上的損失和精神上的壓力。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你更要給自己好好地規劃下,每一次對自己的職業和發展目標重新設定的時候,都要看是不是你感興趣的?是不是“跳”有所值,它能不能讓你最大限度地表現自己,你是否可以通過這次跳躍來力挽狂瀾.在想這些問題的時候,你就要對自己的發展線路有個非常明確的認識,而不至於時間精力都白白浪費,到最後得不償失。
【編者小評】
“隔行如隔山”的古訓使人們在麵臨職場轉型時往往望而卻步,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在“前途”和“錢途”的**下,現代人不得不去忍受轉型的陣痛。“男到三十不學藝,更何況是女人”,在一個行業中從頭再來又談何容易。這需要你花大量心思在上麵,不容疏忽任意一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