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樂常在,一路向前

窗外縷縷春光照進驅散開夢中的黑暗混沌, 隻聽見樹上陣陣鳥雀輕啼聲傳入耳中,醒來眼前還是一派春和景明。

一直覆蓋著他的那雙白皙的手被他醒來的動作輕輕扯動,施微出神的雙眸突然回過神沾上了幾絲欣喜, 須臾間露出久違的笑顏, “你醒啦,你……你要嚇死我了……”

“嗯, 醒了。”此刻他如同方才入夢那般,緊緊抓住她的手,再也不想同她分離。

三日後,前東宮餘孽因通敵叛國之罪被押往西市刑場處斬。

這日是個大晴天, 刑場一片嘩然, 城中不少人紛紛前往刑場觀刑。

人群中幾個貨郎打上照麵,其中一人狠狠地啐向刑台上那些跪著的人,“呸,這些個畜生,連通敵這種事都做的出來,真該每人一刀砍死……”

評頭論足聲霎時沸反盈天。

前世的一切荒唐終於撥亂反正,兩世的糾葛恩怨,到如今也終於結束了。

永儀帝立下遺詔, 傳位於皇三子李暄,這位太子殿下的功績大景人人有目共睹,曾在南嶺領過兵擊退瓦赤族,又曾在敵軍攻陷疆土之時帶兵出征救賓州於水火。

登基之日, 皇城萬民朝拜。

兩月後,幹清宮。

李衍恭敬地行禮:“陛下不如就準了臣去青州。”

李暄不止一次聽他請旨要去青州當個閑散藩王, 可青州偏遠貧瘠, 遠不比京城。

李衍雖多年養在昕貴妃膝下多受她濡染, 可性情卻並不似她母妃一般歹毒陰險,他雖風流驕縱了些,心思卻純良。

如今昕貴妃已死,他也為自己的母妃報了當年之仇,恩怨糾葛到此為止,他如何也不會牽扯到不相幹之人身上。

李暄先前還當他是出於懼怕,才三番五次要請旨去青州,是以一直不加理會。

如今又見他又義正言辭不容推卻,李暄放下手中的奏疏問道:“皇兄為何執意要去青州?且朕在父皇臨終前答應過他,日後留你在京城,做個不問世事的富貴閑王。”

因著永儀帝臨終前不肯見他,李衍曾以為永儀帝對他當真是一點情分也無了。如今又聽李暄說起,他釋然一笑,原來在帝王心裏,還是有他的。

從弱冠起,昕貴妃就教他那受萬人敬仰的帝位才是最為尊貴之物,是以他也曾心生要坐上那個位置的念想。

但如今經曆這場劫難,他才終於明白,君明國才昌。

他胸無謀略,文不能成武不能就,倘若山河將傾,他又能做些什麽呢?

這個皇位應由最合適的人來坐。

昔日他是最尊貴的皇子,然而一朝禍難,先帝駕崩,母妃也被賜死,隻留下他一個人在這偌大的皇城。

李衍又道:“臣在這京城,觸景生情,心中不快。陛下不必擔憂,臣身後無一兵一卒,執意去青州不過也隻因青州乃臣母妃故鄉,絕無他意。”

李暄心中一陣慨歎,他都沒想到的事,李衍卻想到了。

便是從前最純真之人,如今看著他坐上這個皇位,身處這權利中心,心中也要起了猜忌。

李暄思慮片刻,揮手道:“你去罷,朕準了。”

施微整日在府上百無聊賴,她與季梵成親已一個月了,可如今新帝剛上位,朝中各部時宜冗雜繁多,季梵每日早出晚歸,連著一個月未有一日休沐。

上次他說等再過上幾年,待時局安定,一切都安穩後便辭官同她到處去看看世間的大好河山。

她心中期盼著這一日的到來。

午後,施微去妍香鋪挑了幾盒胭脂,又去玉記買了幾包點心,四處逛了幾圈後,不過多時天邊已泛起片片殘霞。

本想著打道回府了,又想起早上季梵同她說今日無事,會早些下衙。

左右路過宮門,不若在此處看能不能碰上等他一起回家,她雖有特令能隨意進宮,可心中對這座皇宮還是心有排斥。

季梵一身官服出來的時候遠遠就望見那抹玲瓏的身影。

他滿心歡喜地走過去,笑著問:“在等誰啊?”

“等我夫君呢。”她笑道。

靠著皇宮東邊而建的集思堂中傳來稚子朗朗的書聲。

當今陛下早已下令,廢除前朝集思堂專供皇室族親就讀的製度。如今已上至皇親國戚,下至臣民百姓,皆可送子女入學堂。

兩人被這清亮的讀書聲引著駐足望向那座熟悉的學堂。

想到多年之前,他們也曾坐在那方院邸裏,那時窗外總起霏霏煙雨,梁上盤旋高飛的燕與學堂裏朗朗的書聲交融。

可經曆兩世春秋流轉,有些日子是回不去的。

但人間煙火仍在,心上之人常伴,朝暮就不會止。

世間總歸喜樂常在,便隻管邁步往前走。

良久,季梵牽起她的手,往遠處馬車邊走去:“我們回家。”

“好,回家。”她與他執手,一路向前。

(全文完)

▍作者有話說:

希望我們大家不管遇到什麽,都能繼續向前走,世間總有喜樂相伴啊。

正文到這裏就全部完結啦!接下來可能還會有幾篇小番外奉上。

這是我的第一篇文,算是個小短篇吧哈哈哈,很高興有大家的喜歡。

終於把這個故事寫完了,也算是把我心中還算完整的這個故事呈現給大家,雖然可能還是有很多地方不足。

這個故事落幕啦,感謝大家的喜歡和支持(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