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上那些給大人看的節目,是按照成年人的欣賞特點來設計的,那些錯綜複雜的關係和大悲大喜的感情,不利於小女孩的心理發育。薑女士11歲的女兒家悅,從小是由奶奶帶大的。平日裏,老人沒有事時喜歡看些電視連續劇,家悅也常常在一旁跟著看。時間長了,竟也看出些門道,和奶奶討論起電視裏的情節人物來,說得頭頭是道。奶奶認為看電視也是一種教育,又磕不著碰不著的,所以每天隻要家悅寫完了作業,就任由她看下去。那些長篇連續劇動輒幾十集,家悅完全沉浸在複雜曲折的電視情節裏,碰到星期天,一整天都窩在沙發上,一台轉一台地看個不停。

時間一長,問題就出來了,尤其是在暑假裏,家悅的表現讓媽媽很不滿意。本來和家悅商量好了,每天要畫畫和遊泳,但她總是找各種理由推托。什麽外麵太熱,水彩筆用完了,反正就是守著電視不想動,整天精神委靡,懶洋洋的。身體長胖了,體質卻越來越差,上幾層樓梯,都累得氣喘籲籲的。這還不算,更要命的是,家悅對和小朋友們一起玩遊戲都沒有興趣了,小區的孩子在外麵玩丟沙包,叫她都不出來。和媽媽的談話,專門喜歡講親朋好友的家長裏短,變得和一個“事兒媽”似的,一點也沒有了小女孩的天真無邪。和家悅有類似問題的小女孩其實很多,當家長的,絕不能任由她們如此發展下去。首先我們要知道,電視上那些給大人看的節目,是按成年人的欣賞特點來設計的,即使沒有宣揚凶殺或者暴力的鏡頭,但那些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和大悲大喜的複雜感情,也不利於小女孩的心理發育。如果她們的心理情緒被電視劇中的情節主導,就容易與現實生活脫節,變得冷漠和任性。就算是少兒節目,看得時間過長,也是有害無益的。這一是會影響孩子的視力,還有,電磁輻射與電器噪音,也對少兒的健康發育不利;其次是孩子的業餘生活過於單一,會阻斷她們對於外部世界的探索和認知。把孩子從電視機前拉開來,是一個負責任的家長必須要做的事。

孩子的自製力比較差,電視不斷變換的畫麵、卡通人物誇張的聲音、有趣的劇情,這些很容易讓孩子看得欲罷不能。這時需要成人對孩子進行引導和約束。必要的時候,我們可以采取一些非常的措施。比如,家長提前查閱一些相關的知識和資料,表情語氣可以適當地誇張一點,可以這樣跟孩子說:“哎呀,不得了,我有一個重大發現,今天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說看電視時間太長有很多害處,可以讓人變胖、會影響視力,還會讓大腦變笨呢?……特別是對小女孩子,危害更大。”

然後,我們可以和孩子商量著達成一個協議,規定每看完30分鍾或兩集動畫片後必須關上電視機,休息30分鍾。全天累計不得超過一個小時,星期天節假日不超過兩個小時,休息期間必須徹底離開電視機。這樣不僅能控製孩子的用眼時間,以免眼疲勞;而且在休息時間可以讓孩子做些其他方麵的運動,暫時忘記電視。有專家提示,如果父母不去生硬地打斷孩子看電視的樂趣,往往更能順利地按照規定時間執行計劃。譬如30分鍾是一個看電視的時間段,父母可以在25分鍾時提醒一下孩子“還有5分鍾”,到了時間,再適當延後兩三分鍾,然後徹底關掉電視機。

為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我們可以讓孩子跟你講一講動畫片裏的故事情節,親子共讀有趣的書籍,全家人一起參與做一些智力遊戲等。開始的時候,家長一定要陪著孩子,堅持一段時間後,養成習慣,孩子就不會總賴在電視機前了。

有些家長由於工作忙,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常常把她們交給電視機,認為這是一種既安全又省力的看護方式,其實,這對女孩子的心理和身體健康都沒有好處。那些看電視上癮的孩子,一旦在現實生活中受到挫折後,便逃避到電視世界中,從電視世界中尋找“充實”和“滿足”,結果是對現實越逃避,就越是難以適應現實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