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由於怕孩子自己選擇錯了,總是不敢把選擇的權力交給孩子。可是,如果從來不給孩子選擇的權力,她也就永遠學不會選擇,永遠沒有自主性。
如今,許多孩子都缺乏自主選擇的能力。一位心理學工作者去一家中學調查中學生的自主性狀況,在被調查的150名學生中,當被問到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難題,一時解決不了,該怎麽辦時,150名學生幾乎異口同聲地回答:有困難當然是找父母解決。沒有一名學生回答自己先想辦法解決,實在解決不了,再找父母幫助;當被問到今後準備從事什麽職業時,竟有70%的學生說要等回家問過父母後才能回答。
這位心理學工作者在總結他的調查結果時,不無憂慮地說:缺乏自主性,對自我選擇衝動的麻木,已是當代一些青少年綜合素質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弱項。
孩子不會自主選擇的責任主要在於父母。有時候,他們以“愛”的名義扼殺了孩子的選擇權,自己卻渾然不知。肖先生是做建材生意的,有上千萬的資產,還是他們那個省會城市的人大代表,可謂是成功人士。他與妻子是中學同學,兩人感情一向很好,他們的小女兒已經12歲了,是夫妻倆的掌上明珠。從小,他們就替女兒選擇最好的幼兒園、最好的小學,最好的家教老師,連女兒每天穿什麽衣服,星期天節假日要怎麽過,他們也替女兒安排得妥妥當當,不勞她費一點兒心思。
看著養得白白嫩嫩,穿得漂漂亮亮的女兒,肖先生得意地說:“寶貝,生在咱們家是你的福氣,有你老爸在,準保你一生風吹不著、雨打不著。”生活中,有肖先生這種想法的父母不在少數,出於對孩子的寵愛,既希望自己的孩子做得最好,又不放心孩子的能力,於是幹脆以自己的選擇來為孩子代勞。很多事情孩子沒有自主決定的權利,久而久之,在孩子的觀念中就會認為自己的選擇總是沒有別人的好,那麽,凡事都由父母決定好了,也就不愛思考、沒有主見了。
研究表明,總是由父母做決定的孩子,長大後常常缺乏判斷力,而且缺乏責任感,甚至不知道該如何對自己負責。這樣的孩子在社會生活中做任何事都會顯得膽小畏縮,隻會順從別人的意思,甚至任人去擺布。
父母總是希望子女充滿自信心,可是我們自己並不十分了解自信是怎樣建立起來的。首先,讓我們先看看什麽是自信。“自”就是自己叫什麽,“信”就是指相信自己所說的所做的,而現在的孩子往往不需要做任何決定,都是誰在替他們做決定呢?父母!幫她選學校,幫她選專業,甚至幫她決定應該從事哪些行業!如果我們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自信,就應該把決定權交還給她。現在孩子尚在我們身邊,在我們的視線範圍之內,我們可以幫她做決定;可是孩子總有長大離開我們獨立生活的那一天,那個時候,我們才會發現耽誤孩子的已然太多了。
孩子的自主性往往表現在她的選擇上,但家長由於怕孩子自己選擇錯了,總是不敢把選擇的權力交給孩子。可是,如果從來不給孩子選擇的權力,她也就永遠學不會選擇,永遠沒有自主性。
在德國,家長們從小就注意培養孩子自己做選擇的能力。就算孩子的選擇與自己預料的不一樣,也從來不以自己的意誌來影響孩子。
比如:孩子小學畢業要升中學時,一般會選擇上綜合學校。綜合學校是德國教育改革的成果之一,孩子在這裏讀完初中課程以後,可以上職業高中,也可以上文理高中。在這一期間,老師和家長會就孩子的潛能與發展方向進行觀察和開發,同時,老師和家長會把這些意見互相交流,然後提供給孩子作參考,但是,這些意見僅僅是參考意見而已,真正的選擇權在孩子自己。
孩子們在選擇自己的未來時,從來不考慮“父母會不會喜歡”,而是考慮自己會不會喜歡,自己將怎樣去設計自己的未來,怎樣去實現心中的理想。
籃球健將喬丹的母親曾經深有體會地說:“在放手的過程中,最棘手、最不放心的問題,是讓兒女自己追求自己的夢想,自己作出事關終身的決定,選擇與我為他們確定的不同的發展道路。”事實上,在選擇的過程中,父母可以通過給孩子分析各方麵的情況,讓孩子充分考慮各種情況再作出決定,但不是取代孩子的選擇。如果孩子認真考慮後作出了決定,父母就應該支持她。
讓孩子自己決定,把選擇權還給孩子吧!這樣做可能會使我們在教育孩子方麵付出更多,過程更複雜,然而“回報”也會十分豐厚,這將使我們的孩子在生活中學會怎樣解決問題,長大後更加從容地麵對事業人生。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父母早已習慣了,當看到孩子跌倒時就馬上把她扶起來,總不忍心看她跌倒、不忍心看她受苦。可是有一天,當我們不在她身邊的時候,她受的苦一定不會少,所有以往我們幫助她免遭受的經曆,她都會遇上,而且要獨自麵對。這一切都是問題,而且必須靠他自己來解決。人生總是會有對與有錯,放開雙手讓孩子去經曆吧,他們總是要經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