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該有意識地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突發事件和一些平常小事,隨機地對孩子進行同情心的教育,強化孩子的同情行為。
同情是人類一種美好的感情,也是人際交往中應該具備的條件之一,人與人之間相互同情,相互關心,那麽家庭就充滿著溫馨和關愛,社會就成為一個和諧的大集體。
培養女孩子的同情心,一方麵可以使她學會關心別人,更好地融入社會,擁有更為和諧的人際關係;另一方麵,對他人的同情,也可以充實自己的內心,使女孩子的感情更加豐富和細膩。
同情是在愛的基礎上形成的,孩子的同情心尤其需要保護和培植。對於年齡幼小的女孩子,與其給她們講一些大而無當的道理,倒不如從一些日常小事中,隨時對她們加以點撥,喚醒她們心靈中美好的一麵。夏天的一個下午,烏雲低垂,成群的蜻蜓飛舞,孩子們成群結隊地拿著捕網追逐蜻蜓。不一會兒,晶晶家的紗窗上就落滿了蜻蜓。
看到這些孩子辛辛苦苦捉來的“俘虜”,媽媽耐心地勸晶晶說:“蜻蜓寶寶想家了,放它們一條生路吧,做個保護益蟲的小衛士多好啊!”晶晶馬上拒絕:“才不呢!好不容易捉到的,怎麽能放掉呢?”過了一會兒,媽媽又說:“天黑了,要下雨啦,蜻蜓媽媽擔心在河邊玩耍的小蜻蜓,眼睛都哭腫了。我要是你呀,一定放它們回去。”晶晶遲疑了一下,還是有些舍不得。又過了一會兒,媽媽說:“你出去玩兒,要記住早早回家。如果太晚回家,路上碰上壞人把你抓住,關起來,就像這些蜻蜓一樣,多可憐啊!媽媽在家裏也會非常著急。”說完,媽媽離開房間。不一會兒,晶晶高興地跑到媽媽身邊,說:“媽媽,我放走了全部的蜻蜓。”在培養孩子同情心的過程中,家長應該有意識的培養孩子將一時的、個別的、短暫的同情行為轉化為內在的、自覺化的品質。
這就要求父母做一個有心人,善於抓住各種教育契機,敏銳地捕捉孩子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事情,如小朋友病了、摔倒了、沒有玩具、心情不愉快等,這些都可以作為同情心教育的內容。先留心觀察一下,有孩子摔倒了,你的孩子是主動詢問他疼不疼,還是不知所措,或無動於衷,或在一旁嬉笑?小朋友在一起玩耍,有個小朋友不知為什麽哭了,你的孩子是走過去問他怎麽了,還是視而不見?
孩子的同情認知和同情情感缺乏會導致孩子的同情行為的缺乏。這其中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麵的,有的是因為家庭教育中片麵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勇敢精神,而忽視培養孩子的同情心;有的則是由於家長的溺愛,以自我為中心,認為受到別人的關心、愛護是理所當然的,而不懂得別人也需要自己的關心、愛護。
在家庭教育中,我們可以通過同情認知、同情體驗和同情行為這三大方麵培養幼兒的同情心。
同情認知是產生同情情感和行為的前提和基礎,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經常引導孩子觀察什麽情況會讓別人難過,別人什麽時候需要自己的幫助。父母還應該隨時引導孩子關注困難者,幫助他人。
同情情感是同情行為的內在動機,父母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喚起孩子內在的情感體驗。
首先,父母以身作則,對需要幫助的孩子給予安慰和關懷,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比如在鄰居的家裏,父母都很忙,照顧孩子的時間很少,有時孩子情緒不好,愛哭,這時,父母可以經常邀他(她)來家裏玩,安慰他(她),摟摟他(她),這樣不僅能讓鄰居孩子的情緒有所好轉,也使自己的孩子受到感染。
其次,父母可以運用角色轉換、移情等方法,引導孩子體驗當自己處於他人的情境時的情感、願望,如,可以問孩子:“如果你生病了,你希望別人怎麽做?”“如果你摔倒了,你希望別的小朋友怎樣對你?”“如果你不會做遊戲或做得不好,你希望別的小朋友不理你、笑話你,還是幫助你?”等,從而讓孩子更好地體驗、理解別人的情感,知道自己在別人需要幫助時應該怎樣做。
隨著日常潛移默化的教育,孩子們就會慢慢地理解別人的感受,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慢慢地形成自己的性格。
同情心對於孩子個性的健康發展尤其是情感的發展,以及良好人際關係的建立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富有同情心的孩子往往心地善良,性情溫和,惹人喜愛,受人擁護;而缺乏同情心的孩子往往性情怪異,易走極端,不易與人親近,因而人際關係往往處理不好。不懂得關心人、沒有同情心的人,內心裏沒有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