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女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為了維護她們內心的快樂,隻有快樂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否則,僅僅是生存而已。
通常,人們會認為女孩子隻要單純可愛,學習成績好就行了,於是,常常忽視了對於她們興趣愛好的培養。其實,廣泛的興趣、愛好,對人一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女孩子的興趣愛好是一種非常寶貴的資源,進則可以成為激發她們學習探索的動力,使她們心中的熱情變為能量;退則可以使她們心有所樂,在以後漫長的生活中不至於感到空虛寂寞。
隻要孩子的興趣愛好是正當的,於己於人都沒有壞處,那麽,不管孩子愛上了什麽,父母都應當盡量支持。
一個小女孩,偶然發現一條蚯蚓斷成兩半後,兩半都在蠕動,感到特別好奇。她把兩截斷了的蚯蚓分別擱進兩個有土的花盆裏,想觀察一下斷了的蚯蚓還能不能活。媽媽非常生氣,說道:“一個女孩子,擺弄什麽泥巴,真是沒出息!”隨後,媽媽把有蚯蚓的兩塊泥巴扔到門外去了。
麵對孩子興趣的萌發,媽媽卻以“小女孩就應該幹幹淨淨,做點小女孩應該做的事”為由,強製阻止了孩子的觀察、探索行為,同時也阻斷了孩子對於生物科學的熱情。
著名的漫畫家蔡誌忠對待女兒的教育方式,卻完全同那些控製欲過強的家長有所不同。蔡誌忠是很有自己的教育思想的,他堅持一個信念——讓孩子快樂地成為他(她)自己,讓孩子決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因為,他知道父母並不是孩子本身,父母是不應該決定孩子的選擇和前途的。
一次,蔡誌忠的夫人到法國去出差,於是,蔡誌忠擔任了接送孩子上鋼琴課的責任。當車到了鋼琴學校門前,女兒卻坐在車上悶悶不樂,不想下去。蔡誌忠問女兒:“為什麽不高興?”女兒說,自己最想學的不是鋼琴,而是笛子,可是媽媽卻覺得女兒該學鋼琴,因為在媽媽看來,學鋼琴比學笛子有用。蔡誌忠聽完女兒的話,二話沒說,便把車掉回頭,一路開回家。女兒對爸爸的做法有些擔心,不禁問爸爸:“媽媽剛交了4000元錢學費,如果不學鋼琴,人家也不退錢,那該怎麽辦呢?”蔡誌忠說:“那隻好算了。”女兒又問道:“媽媽回來埋怨怎麽辦呢?”蔡誌忠說:“什麽也沒有你的快樂重要。”
4000元錢不是一個小數目,但蔡誌忠卻認為,如果節省一點,少買兩套衣服,少吃幾次大餐,錢就可以賺回來,而孩子的快樂是用錢所買不到的,童年也是不會重來的。如果強迫孩子學習一些她所不喜歡的東西,那將會抹殺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孩子變得沒有自己,隻能聽從大人的意願。蔡誌忠認為這是教育最大的失敗。對於如何滿足孩子們快樂的心理需求,國外一些中產階級的教子經驗,對於我們來說很有可借鑒之處。他們家庭裏的擺設一般都很樸素,孩子們也沒有過多的玩具和零花錢,但每個孩子都是一副很快樂的樣子。原因在於,爸爸媽媽很少對他們嚴加管教,不論他們做什麽,隻要和父母商量一下,爸爸媽媽一般都會同意。很多時候,他們是在按照自己的興趣做事,父母不會過多地幹涉他們。他們的童年過得快樂而幸福,因為他們擁有很多自由,擁有很多屬於孩子的樂趣。
通常情況下,國內的一些父母更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和智力培養,卻對孩子的情緒、心理狀態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而國外大多數的父母,更注重的是孩子的情緒、孩子的興趣、孩子的愛好和孩子的自由。他們認為,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都有自己的愛好與興趣,相對於學習來說,孩子自己所擁有的快樂才是最重要的。孩子的情緒對他(她)獲得快樂有著更重要的影響。而保持身心愉快是孩子健康成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
鼓勵自己的女兒保持自己的興趣愛好,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希望她們能夠快樂。一個內心快樂、對生活滿意度高的女孩,一般都不會太偏激、太狹隘、太憂鬱,這才是她們擁有快樂人生的前提。所以,我們希望和家長們達成以下共識:
鼓勵女孩子的興趣愛好,並不是僅僅為了讓她們做最喜歡的事,迸發出最大的能量,以後成名成家,從興趣之中得到良好的回報。讓女孩子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是為了維護她們內心的快樂,隻有快樂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否則僅僅是生存而已。而一個人在生活中隻要能真正快樂起來,則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而刻板的生活,灰暗的心情,則是許多危機和厄運的前兆。
善於教育孩子的父母應該創設與孩子共同活動的環境和機會,在共同活動中,既可以了解孩子的行為特征,又能洞察孩子的內心世界,還可以和孩子共同體驗快樂,從而發現並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家長可以充分利用周末、節假日,與孩子一起進商店,逛公園,或到樹林裏散步,留心孩子感興趣的商品、書籍、景物等。此外,家長還可以跟孩子一起寫字、畫畫、讀書、做紙工、修理日用品,一起做家務……孩子在與家長的共同活動時,其興趣和愛好便會清楚地表現出來。
對於孩子的選擇和勞動成果,家長要充分地予以肯定,讓孩子體驗到創造成功的快樂,保護這種興趣愛好,加以培養和正確引導,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