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有本事的人來說,從來不缺棲身之所。
尤其是白澤這樣的存在,三界之中就沒有不想招攬到它的勢力……隻不過,白澤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個“災星”,尤其是那些並沒有實力能夠護得住白澤的勢力,如果一旦得到白澤的垂青,那基本上就是滅頂之災。
就如同六耳獼猴與諦聽一樣,各大勢力都想要擁有它們,但……卻也不想他們加入別的勢力。
而地藏王菩薩、三藏聖佛以及二郎真君這樣位於如今三界最頂尖的一批人物,才能夠庇佑得住它們,否則……難免要在三界掀起風波。
這也是為什麽白澤要隱藏了身份,為梁山老妖出謀劃策的根本原因,否則一旦他的身份暴露了出去,這區區八百裏的梁山水泊,恐怕還經不住那些大勢力的幾輪摧殘。
到時候就不是在幫梁山老妖,反而是在害他。
但就從現在的結果來看,也沒好到哪兒去,最起碼白澤最開始時的謀劃,已經全然破滅。
再加上梁山老妖自身性格的局限,白澤的籌謀還得盡量順著對方的心意來,否則反而會弄巧成拙,事倍功半。
此番梁山之變,其實白澤已經有所示警了,但緊趕慢趕還是來晚了一步……在梁山老妖已經動了手的情況下,白澤也隻能是根據現場的情況,來做出一些補救措施了。
也是天佑,梁山老妖下手還是比較有分寸的……在動手的時候雖然也傷了幾個騎士,但好在並沒有鬧出人命,否則即便是白澤,也隻能是放棄投靠大唐的這一個選項了。
謀殺玄甲鐵騎……怕是連大唐不良人的序列都進不去。
別看袁天罡此人似乎沒有什麽下限……但白澤還是非常清楚對方的底線,那就是大唐的利益。
一旦損害到了大唐的利益,袁天罡就是屬狗臉的,說翻就翻……根本不講絲毫情麵。
莫說是外族,就算是大唐的那些官吏,一旦貪贓枉法落在了袁天罡的手中,那下場絕對是無比的淒慘……有些時候就連李世民都會覺著有些不忍,那些貪官汙吏之中,不乏一些當年立過功勳的老臣,但法不容情。
當然,他們的一些行為,有時候就連李世民也難以容忍,但礙於情麵……隻要對方不是造反,李世民很多時候也都隻是小懲大誡,並不會真下狠手。
可有了袁天罡的不良人之後,就完全不一樣了……有事他是真上,如果查到了罪證,他也是真殺。
畢竟能引動袁天罡感興趣的貪官汙吏,也不會是小角色……而這樣的人物一旦犯事,基本上就是殺頭的大罪。
袁天罡殺起這樣人的來,當然不會手軟……但也因此受到了吏部的彈劾,畢竟不良人的權力也實在是太大了些,這讓難免大唐的官員們惴惴不安。
這樣的行為,險些讓袁天罡一鍋把他們都端了……而且袁天罡也有理:“你們都這般怕貧道?看來也都不是什麽良善之官,一個個冠冕堂皇,背地裏盡是做一些衣冠禽獸的勾當……好好好,今日你們的嘴臉,貧道都記在心中……你們最好祈禱自己沒犯過什麽危害大唐的事情,否則……哼!”
袁天罡是什麽性子?
他會怕這些?
這些官員敢惹袁天罡,那算是踢到鐵板上去了,他們意識到……想要消除袁天罡帶來的隱患,僅僅隻是奪去不良人的權力,是完全行不通……因為不良人能擁有這樣的權力,完全就是李世民的有意放任,再加上袁天罡的自身能力,才做到這一點。
就算是這邊兒袁天罡向他們認輸,背地裏將還繼續收集證據,最終呈現到陛下的聖前……那倒黴的不還是他們?
正如袁天罡所言……如果不是你們心裏有鬼,又何必怕查呢?
但說實話,朝堂之中的純粹臣子,還真沒有多少……開國之初或許還有還有那麽一批貞觀老臣,能夠堅守底線……可隨著時間推移,再加上各方勢力在背後的運作,本就是一個名利場的朝堂,怎麽可能還維係著初心。
不過終歸是有人要做事情的。
李世民最終還是做出了決策,對不良人的權力做出分割,在明麵上,將監察百官的權力轉移給了內衛……原本的內衛,其實隻有保護皇帝的職權,隻是因為李君羨能力出眾,再加上當年對“武娘子”排查,才臨時賦予了內衛在暗中探查消息的權力,但這個權力李世民一直沒有收回,隻是名不正言不順……
經過這一鬧之後,李世民幹脆為內衛正名,並且將內衛交給了李治掌管。
不良人依舊是隻聽李世民一人的調遣,但從此不涉足朝堂之事,而是專心為日後大唐征伐三界,做好情報基礎。
明麵上確實是這樣一個處理方式,但不良人之中,當真就沒有百官的信息了麽?
但這事兒,又沒人敢深究。
畢竟李世民已經做出了決策……朕已經限製了不良人的權力,可你們若還是不知好歹,繼續犯事兒的話……那既是新舊老賬一起算了。
袁天罡本人,當然也不會善罷甘休,否則他也就不是袁天罡了。
旁人或許不清楚袁天罡是個什麽性子,但李世民是親眼見識過袁天罡發飆時的場景的……尋常時候,袁天罡也自稱“貧道”,無疑是個具有仙風道骨的得道真修;不過在袁天罡在遇上一些殘害大唐百姓的妖魔時,也會破口大罵……這個時候他自稱“道爺”。
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李世民才發覺到原來道門是這樣的一個存在。
或許肆意張狂,才是修道之人的本相。
誠如當年的大賢良師,要給大漢朝變個戲法;
又如老子西出函穀化胡,強立了一尊如來佛祖;
也似當年萬仙大陣再次失利,通天教主幹脆想要劈開這天地,再立地風水火。
這些個道門弟子,口口聲聲說著要順應天命,可樁樁件件辦的都是逆天改命的事兒……楊戩與哪吒的一身反骨,並非沒有傳承,隻是玉鼎與太乙隱藏的好一些罷了……難道他們兩個就是善類?
就看在哪吒闖禍之後,太乙給哪吒擦屁股的手段,就知曉一二了。
因為哪吒誤殺了石磯娘娘的童子,太乙真人就把石磯娘娘殺掉,這樣石磯娘娘就不能找哪吒的麻煩了;而哪吒殺了敖丙,那敖廣要去天庭告狀……也是太乙真人出的招,還給哪吒的胸前畫了隱身符,讓他在寶德門埋伏敖廣……
隻是太乙真人也沒想到四海龍王不顧玉虛宮與媧皇宮,竟然齊聚一處要水淹陳唐關,為敖丙報仇……或者說是討要個說法。
太乙真人當然知道四海龍王沒膽子真幹出水陳塘關的事情來,龍族私自降水那都是犯天條的事情,何況是水淹一座城的百姓?
隻要哪吒能夠頂住壓力,堅持自己是女媧娘娘門下靈珠子,如今轉世到了陳塘關為李靖之子,是奉玉虛符命,應運下世,輔佐周武滅成湯基業……
隻可惜,哪吒當年年幼,看似神通廣大,其實心智都未曾健全……他雖然熊了一些,但絕非是什麽惡靈……在麵對四海龍王以陳塘關百姓為要挾的時候,哪吒便將師父的囑托拋之腦後,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他當眾剖腹、刮腸、剔骨肉還於父母,不累雙親……四海龍王見哪吒自殺,看似大仇得報,但其實他們心裏也慌張……他們當然也知道哪吒的身份,不論是前世女媧娘娘門下的靈珠子,還是今生玉虛宮闡教太乙真人門下親傳弟子的身份,都不是他們四海龍宮能夠招惹的。
敖廣隻是氣不過自己的兒子,就這樣死在哪吒的手裏……作為一個老父親,他也必須要為死去的兒子討個說法……至於說當真要逼死哪吒一命還一命……這反而是敖廣最不想看到的局麵。
但敖廣也沒想到,這哪吒的性子如此剛烈,一人做一人當……還當真是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事已至此……既然是哪吒主動提及並且直接動手,敖廣又有什麽立場阻止呢?
因而,當哪吒的魂魄去到乾元山金光洞的時候……太乙真人也是無可奈何,事情已經成了定局,又或許哪吒注定命中有這樣一劫。
而後太乙真人也是明知故犯,給哪吒出了一個“受香火三載,可以重塑金身,又可立於人間”的法子……要知道沒有天庭的敕令,亦或是人王的敕封,就擅自立廟的,那都是犯天條的大罪。
太乙真人也是想要鑽一個空子……畢竟這個時候的天庭,根本無暇顧及下界,下界的三年,不過是天上的三天而已……三天一過,哪吒複活,那哪吒行宮,當然也就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了。
但人算不如天算……又是大劫來臨之際,往往天機混沌,有些事情還真就不是那麽容易預料的。
天庭沒發現,反而是被哪吒的父親李靖在路過翠屏山的時候,偶遇“哪吒行宮”……李靖當然這“野神**祀”是犯天條的大罪,一旦事發必然會被打入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超生……故而他一金鞭打碎哪吒的金身,又傳令放火燒了廟宇,分付進香的百姓:“此非神也,不許進香。”
其實李靖做這一切,並非是見不得哪吒好……他除了有些封建大家長的頑固之外,其實還是認為,哪吒既然已經身死,當入六道輪回轉世投胎才是正道。
但沒想到,事情的發展是愈發不可控製,直接導致他們父子兩個結了一千多年的仇。
這事說是天庭不知道,可即便說天庭就是知道了,恐怕也不太會出手幹預,畢竟元始天尊還在,玉帝在有些時候,也隻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沒看見,那就是沒發生。
就好似當年瑤姬下界私自嫁給楊天佑,玉帝當真不知道麽?
怪就怪,瑤姬不該把三首蛟逼迫至昆侖山一帶,三首蛟被昆侖山中的上仙拿住,也算是緝拿歸案了……三首蛟歸案,瑤姬卻沒有返回天庭……再加上天道受到了西方二聖的影響,而向玉帝示警,即便是玉帝想要裝不知道也不行了。
這才無奈出手,他也必須出手,用自己的親妹妹在三界之中立威。
同樣出身玄門的玉帝,也不會任人算計……即便是天道也不行,為此他不惜舍棄了那九個已經受到天道入侵神念的兒子,也要保住自己親妹妹瑤姬的一線生機。
事實證明,他做到了。
可話又說回來了,玉帝能假裝不知道瑤姬在下界的所作所為,難道玉帝的那些手段,天道就當真被蒙蔽了過去麽?
其實也不然,天都說天道至公,但其實因為道祖合道之後,天道是擁有了一些“主觀性”的……在一定的情況下,天道會做出相應的選擇。
隻是不知道這樣的變化,對於三界眾生來說,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能夠察覺到天道生變的,在三界之中除了將元神寄托在天道之中的幾位聖人之外,便是玉帝了。
畢竟天庭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著天道的意誌,而三界至尊這個位置,看似是三界的主宰,倒不如說是天道掌控三界的傀儡……隻是身為玉帝的昊天,顯然也有著自己的意誌,並非是天道那麽容易就能夠操控的存在。
故而在瑤姬事件之後,天道便逐漸減少了對天庭的幹涉……直到楊戩提出要“補全天條”的計劃時,天道這才又一次顯靈。
而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讓玉帝真正確認了如今的狀態,並且也讓玉帝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長久的坐在三界至尊的寶座上,是會被迷惑了雙目的……有些時候要離開棋局,當一次局外人,或許才能夠看得更加清楚。
故而,玉帝才計劃在“奎剛法祖”率領魔界入侵三界的時候,轉世投胎而走……
如果是這樣,那他的放任自己的分身在魔界之中招惹魔道意誌這件事情,就很難派出不是故意所為了……甚至說,奎剛法祖與玉帝之間,是否還有聯係……這件事情,恐怕也得存疑。
畢竟說他們兩者之間斷了聯係的,也隻是玉帝一家之言,並不能得到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