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孩子會問:人為什麽要有錢呢?這個問題問得好,實際上它引出了一個貨幣存在價值的話題。

在貨幣的諸多功能中,首當其衝的是交換媒介。對孩子說明這一點非常重要,甚至會影響到他的一生。

人類最早是不需要用錢的,因為當時的物質產品非常奇缺,“市場”上既沒有什麽東西可買,也沒有什麽東西可賣,一切都要自力更生。要吃菜,就自己去種;想吃肉,就親自上山打獵。如果種不出來,或打獵沒有收獲,就隻能餓肚皮。後來這些物質慢慢地有了積餘,自己用不掉了,想要與別人進行交換,這樣才出現市場,出現了用來交換的“錢”。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交換是商品社會的永恒法則。如果你想得到錢,你就要用自己的東西去進行交換,這種東西可以是商品、作品等有形物品,也可以是勞動、時間等無形的東西,總之是你要付出才能得到回報。貪官汙吏就是因為自己沒有付出就得到大筆回報,所以構成了犯罪。

推而廣之,你如果要從父母、其他長輩、社會上獲得某種東西,你都要有相應的付出。因為你現在還是個孩子,所以你隻能付出與你這個年齡、身份相符的勞動,如賣報紙、洗襪子、洗碗等都可以算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所付出的勞動範圍也在不斷擴大,但不付出就想得到絕對不行,因為這不符合“交換”法則。

從這個角度看,父母從小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無論對財商教育還是動手能力都是有好處的。隻不過,絕大多數人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把貨幣的交換職能融合進去。以至於這些孩子認為:“我是家裏的寶貝,這個家庭中最好吃、最好穿、最好用的東西理所應當首先滿足我”,這就走向了歧途。這就難怪他們將來踏上社會後,學會的首先是享受,而不是賺錢的本領,也不是管理個人財富的經驗。

貨幣的交換功能,能夠引導孩子更多地付出。要讓孩子知道,他隻有付出更多,才能得到更多的錢;然後用這些錢去交換他所需要的東西。如果他不肯付出,或者不懂得怎樣科學地去付出,就不可能也不應該得到太多的錢,最終隻能大大壓縮他的交換品種和交換數量,體現為生活水準的下降。

從這個角度看,錢(確切地說是巨富或致富)就像是掛在牲口頭上的一咎嫩草。你想吃這咎嫩草,就必須不斷地往前走;而你越是往前走,這咎懸在你頭上的嫩草也會不斷地同步向前,並且晃來晃去的,誘使你不斷向前、永不停步。

許多人活得太累,以至於到死都沒有吃到這咎嫩草,原因就在於他們的一生都被錢牽著鼻子走(還記得俗話所說的“人為財死”嗎),不懂或者不善於反過來利用錢為自己創造財富和自由。如果是後者,本該可以活得很輕鬆。

結合上麵“一咎嫩草”的話題,這又和每個人的付出觀念有關。如果把一咎嫩草理解為致富,那麽顯而易見的是“天涯處處有芳草”,你跑的地方越多(服務的人越多),得到的“嫩草”就可能越多。現在的問題是,在絕大多數人眼裏,似乎都認為這“一咎嫩草”別的地方沒有,隻有你這個地方(工作單位或從事的行業)才有。

從這個角度看,父母總是告誡孩子現在要好好讀書,將來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實際上就是告訴孩子,你的這咎“嫩草”就在你未來的這個單位裏。

這樣問題就來了。孩子除了找工作之外的其它本領都通通被忽略掉了,專攻這一項。結果,有的如願以償找到了心目中的好單位,大多數人隻能勉強湊合,甚至不得不就這樣一輩子遷就下去,終身鬱鬱寡歡。

而那些找到了這咎“嫩草”的人,則寄希望於這咎“嫩草”能夠永葆青春,一直這樣“嫩”下去,至少要“嫩”到“我”退休時為止,而在這以後如何“我”就管不著了。

這就是傳說中的“鐵飯碗”。這樣的單位有嗎?有,但很少,而且會越來越少,誰也不能保證會讓你一輩子端著。

要知道,你在這個環境中浸**久了,就會有一種“我的眼裏隻有你”的恍惚,根本看不到“天涯處處有芳草”,所以,一旦因為某種原因必須離開這隻飯碗,就會感到昏天黑地,甚至覺得“地球末日”不遠了。

如果說,計劃經濟時代什麽都被納入“計劃”,這時候父母這樣教育孩子在“一條道上奔到黑”還有情可原的話;那麽,進入市場經濟時代後,什麽都要到“市場”上去尋找和交換了,這樣的觀念就顯得落後可笑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你把自己賣給某個單位,就在這個單位裏拿工資,隻服務於這一個單位,一般的月工資總會在幾千元;如果你把自己賣給整個社會,也就是說服務於全社會,例如你能寫書、唱歌、演講,你的讀者、觀眾、聽眾達到幾十萬、上百萬、幾千萬人,哪怕你隻從每個受眾身上賺取1元錢,也能馬上成為百萬富翁、千萬富翁,這是“吊在同一棵樹”上一輩子都難以望及的。

回到貨幣的交換職能上來,就是說:一個人服務的對象範圍越廣,就表明他的交換職能越強,市場前景越廣,將來就越可能富裕。

為此,你在教育孩子時就要特別強調,要讓孩子學會某種本領,這種本領能夠為更多的人服務,服務範圍越廣越好;而不是眼睛隻盯著“現在好好讀書,將來找一份好工作”,然後在這家單位做到退休。

如果真的是這樣,實現溫飽也許不成問題,達成小康也有可能,要想致富希望非常渺茫。

所以你看看那些有錢人,從小教育孩子時會鼓勵他們挑戰和冒險,大學畢業後更會鼓勵他們去小單位鍛煉,然後自己創業,學管理、帶團隊,最終當上大老板、發大財的比例就高。因為他們手下有兵,根據團隊業績提成,雖然比例不高,可是絕對值大。而窮人家的父母則通常會鼓勵孩子自得其樂,大學畢業後最先想到的是去大企業找一份穩定的工作,要想增加收入就隻能靠加班加點啦。

容易看出,貨幣的交換功能在富人眼裏是挑戰、是管理,在窮人眼裏是求穩、是手藝,前者算的是大賬、後者算的是小賬。舉例說:前者購房時會選高檔住宅,200萬元的房子哪怕有錢也隻肯首付50萬、另外150萬要靠貸款,試圖以錢生錢;後者眼睛會盯著100萬元的房子,哪怕麵積小一些、地段差一點,也不會去背過重的借貸負擔。同時,必不可少還要挑選物業收費標準低的。殊不知,物業費便宜的小區管理就會跟不上,未來升值空間小。5年過後去看看,前麵的那套房子或許已經漲到300萬,後者卻可能已經跌到80萬,貧富差距再一次體現在貨幣的交換功能上。

在這裏,不同的購房行為體現不同的經濟實力,更涉及消費投資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