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需要盈利,這無可厚非。但任何盈利都是有規律的,急不得也躁不得。可是在我國,到處彌漫著一種社會焦慮症。所以你能看到,許多創業者還僅僅隻是開始創業,甚至“八”字還沒有一“丿”,就夢想著如何趕快收回投資並大發其財,規劃著有朝一日飛黃騰達後如何如何。
這不禁令人想起一則古老的寓言:一隻大雁在天上飛,兄弟兩人拿起弓箭正準備把它射下來。突然這時候哥哥說,我們把它射下來了後烤著吃吧;弟弟說,還是煮了吃比較好。哥哥堅持說“要烤了吃”,弟弟的脾氣也很倔,說“一定要煮了吃”。就在他們爭得不可開交時,這隻大雁早就不知飛到哪兒去了。
在這裏,實際上反映的就是這兄弟兩人的急功近利。更好笑的是,這種急功近利毫無道理,因為“功”和“利”都還不在你手裏,還在天上飛呢。可是,不這樣急於求成行嗎?也不行,這就失去了創業者的理想和樂趣,變成了為賺錢而賺錢。
正是這種急於求成,害苦了創業者,同時也連累到創業不容易取得成功。為什麽中國沒有幾家百年老店?除了社會更替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這種到處彌漫著的急於求成思想在作祟。當然,這不僅僅體現在創業方麵,做其他事情也一樣,已經成為一種國民劣根性。
2010年,在武漢舉行的一場“0元創業行動”大賽中,這種急於求成思想在創業者中表現得非常突出而普遍。比賽開始初期,這些年輕人表現出了極高的創業積極性,每天天不亮就出門,天黑了才回到宿舍。可是因為市場開拓受阻,其中一些人就開始退縮了,他們以經濟緊張為由,要求主辦方提前投資,這理所當然遭到主辦方的拒絕。主辦方認為,創業必須有長期受苦的打算,如果是等著錢用,或者要靠這些錢來謀生,那就不適合創業。而按照活動規定,這些學生需要經過3至6個月的考核過程,並且必須達到相關要求,才能拿到創業資金的。
不過,實際上很少有選手會等到那一天。所以常常看到,許多選手因為缺乏耐心一再修改創業計劃,例如其中有位創業者原來設想用上百萬元投資辦沼氣工程,可是他卻說不清沼氣的用途;在項目遭到否決之後,又計劃投資專門麵向農民工的婚姻中介、開辦農民工交友會等,可是這樣的項目所需資金依然不小。[1]
這種到處彌漫著的急功近利,是創業成功之大敵。當然,這種急功近利不僅僅是大學生創業者獨有的,整個社會也是如此。例如,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楊軼清就認為,在持續多年的房地產暴利和股權投資“n10倍神話”(公司上市往往意味著會有數十倍的回報)的激勵下,“政府和企業的進步都不大:企業不爭氣,政府不像話。”[2]
他舉例說,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秘書長陳永傑曾經參與“新非公36條”[3]文件的起草,擔任文件起草工作組副組長。2011年6月,該文件已經頒布一年多了,可是一些重要部門依然沒有任何動靜;不但如此,有些部門政策甚至還與“新非公36條”相違背。一些政府部門寧願積極主動地支持國有投資,也不願意讓民間投資進入,從行業看主要體現在鐵路、能源、金融、市政公共事業等重要領域;來自舊有經濟部門的壟斷甚至還有強化趨勢,這與當初頒布文件時中央政府的態度截然相反。
這種情形很容易使人想到明朝龐大的文官勢力集團將皇帝的權威消解得無影無蹤、最後還不知道該追究誰的責任的一幕。現在,既得利益集團嫻熟地運用多種方法把中央政策的權威大打折扣,即使最後不了了之,你都不知道該去責罰誰。
這些消解措施各種各樣,最常見的是提高行業準入條件、行業集中度、淘汰落後產能、整頓行業秩序等。許多標準都是以國有大中型企業為標杆的,這在客觀上就把民營企業排擠在外了,你還找不到辯駁它們的理由。除此以外,直接阻礙政策執行的也不少。例如,“新非公36條”明確提出,“允許民間資本興辦金融機構,鼓勵民間資本發起和參與設立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金融機構。”可是金融機構仍然執行2008年的規定,即發起成立村鎮銀行必須由商業銀行作為控股股東,這就形成了抵觸,表現為金融部門的急功近利。
大學生創業者的急功近利與舊有經濟部門的急功近利相爭,無疑是以卵擊石,戰爭還沒開始,就知道勝負結果了。
案例
沒有生活壓力,就沒有賺錢動力
說大學生自主創業是逼出來的,基於這樣兩種現象:絕大多數創業者是那些窮孩子,因為家裏窮,所以他們更想擺脫貧窮;少部分是家庭條件富裕的孩子,他們從小就受家人創業環境的熏陶,也不怎麽缺創業資金,所以就權當練手幹起來了。但總體看,如果一個人沒有生活壓力,就會更喜歡安於現狀,“不求上進”。
劉統洲1986年出生在河南農村,父母都是農民,既沒有家庭背景,也沒有經濟實力。他的創業就是讀大學時為解決生活費難題開始的。
讀武昌理工學院時,他每月的生活費隻有600多元,每個月的牙膏、牙刷、洗衣粉、洗澡、理發等費用至少要100元,電話費至少要50元,朋友聚餐什麽的每次也要100元,剩下的夥食費每天不到10元。所以“窮則思變”,他必須想辦法掙錢來補貼生活費。
讀大一時,同學鼓動他去給別人做培訓,他覺得自己的河南方言太重,沒自信;但聽到對方這位廣東同學也敢上台,就硬著頭皮去了。台下坐的是四五十名大學生,他一口氣講了兩個小時,賺了500元。
接下來放暑假時,他從武漢購進一批手機到自己的高中母校去出售,一個月下來賺了幾千元。後來他又去某培訓機構推廣“英語四六級輔導班”,每推廣一人可以獲得20元報酬。2007年5月,他迷上了網絡,開始製作自己的網站,並且在網上代理域名和虛以主機。正是當初有了這種“窮則思變”的實踐,劉統洲一步步走上了自主創業之路。
2007年10月,因為在宿舍裏查詢別人購買域名的費用是否到賬,劉統洲第一次上課遲到了。課後他向這位講授“商務談判”課程的老師說明了原因,沒想到老師不但沒批評他、反而鼓勵他說:“如果這個事情能夠做大就應該做大,資金不是問題。”當時這位老師正在武漢大學讀EMBA,學員大多是身價百萬千萬的企業老板,於是便要求劉統洲做個方案,跟著他去向這些學員做融資演講,看能否爭取到資金。
劉統洲認真準備了兩天,然後給這20多位老板講了自己是如何獨立運作網站、如何在不到兩個月的業餘時間裏就發展800多個客戶、如何在公司成立後第一年可以賺到100萬,一口氣講了90分鍾。接下來的兩三天裏,有10多位老板表示對該項目感興趣,最終有7位股東共同出資120萬元,成立了武漢完美網絡公司交給劉統洲去打理。劉統洲拿出自己僅有的8萬元家底,出任公司董事長,員工多達40人。
回顧自己的創業經曆,劉統洲認為,一個好的項目是成功的前提,是獲得資金的前提。創業成功後,他開始實施“創業反哺”計劃,2009年3月該公司在武漢推出“大學生創業援助計劃”,在各高校進行巡回演講,對於有前途的大學生創業項目,他願意無償提供資金扶持一把。
然而令他遺憾的是,來自武漢大學的一項調查表明,大一學生遇到生活費透支時,51%的人會向家人索要,隻有18%的人會考慮打工掙錢自己解決。劉統洲認為,這反映現在的大學生對家庭依賴程度太高、經濟獨立意識差;對於這些沒有生活壓力、沒有賺錢意願的大學生,你再怎麽鼓勵、引導他自主創業,作用也不大。
他說,就他自己而言,如果上大學時沒有賺點外快補貼生活費的種種曆練,要讓他大學一畢業就去創業也是不可能的。[4]
1 施鵬、閔春紅:《創業初期不可急功近利》,載《楚天都市報》,2010年8月3日。
2 楊軼清:《民營企業困境剛剛開始,不確定性在增加》,載《南風窗》,2011年6月21日。
3 2005年2月29日,國務院頒發了《鼓勵支持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的若幹意見》(簡稱“非公36條”)。這部國內第一個促進非公經濟發展的係統性政策文件,多數地方在執行過程中不了了之。為此,國務院又在2010年5月7日頒發了《關於鼓勵和引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簡稱“新非公36條”)。
4 朱建華:《一個草根企業家眼中的“大學生創業難”》,載《中國教育報》,2009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