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上麵的內容,可能有些大學生會不服氣:我在大學裏接受了四年的正規教育,見多識廣,有創業導師教我們《創業基礎》課程,又聽了許多次成功人士的講座,難道這些都沒用嗎?
這裏,這些學生犯了一個根本性錯誤,那就是把專業知識和創業能力等同起來了,而這完全是兩碼事。請記住,課堂上教不出企業家來。
雖然根據國家教育部的要求,本科生從2013年開始要普遍開設《創業基礎》課[1],可是毋用諱言,這些創業導師幾乎沒有一個是成功的企業家,甚至根本就沒有在企業裏呆過,更不知道企業究竟是如何運營的;他們即使擁有一套振振有詞的理論,甚至編過教科書,依然會與實際相差十萬八千裏。靠這樣的教育培養未來的老板,不太可能。
就好比說,一個人從來就沒有見過真正的老虎,現在要讓他去講老虎的習性等等,再怎麽繪聲繪色,也難以切中要害。與此相反,“實踐出真知”在培養企業老板中更常見,也更實在、更有效。
說一個真實故事。2012年8月,我帶兒子去拜訪一位投資公司老總,一位關係很好的朋友王總。兒子就讀某大學,正在大三升大四。他同樣也接受過創業教育,並且學得很不錯(他的創業團隊還得過省級什麽獎)。去拜訪的目的之一,就是想看看有沒有適合他將來就業的有用信息。當然,對方並不知道我的來意,對我兒子的情況更是一無所知。
我問王總,你這裏還要不要人哪?對方快人快語地說,不要,現在的大學生來了都沒用,所以已經幾年沒招了。接下來我亮明來意,說,這是我兒子,學工商管理的,明年就要畢業了,你能不能從就業角度給他一點忠告呢?他說,行,但我隻說一點,那就是你在學校裏學的那些都沒用。你不用去國外鍍金,那些人的錢都是多得燒的。我插話說,我可沒錢送孩子去國外留學。王總也不接我的嘴,就自顧自地說,我的副手把孩子送國外了,花掉他200萬,可是學到的是什麽呢?什麽都沒學到。錢倒是小事,他有,可是浪費了這幾年光陰實在太可惜。所以,如果要我給指一條路,可以,那就是畢業後什麽工作都不要找,就去跑保險,每家每戶上門去敲門推銷的那種保險。父母對你也沒什麽要求,不管你跑得出跑不出,每個月貼給你500元生活費,沒有多了,就這些,唯一的要求是你一定要堅持跑滿一年,然後做什麽都行。這一年中,你會接觸到上萬個形形色色的客戶,有了這一經曆打底,你就知道自己以後的路該怎麽走了。無論自己創業還是找工作,都會打下最最堅實的基礎,一下子就比同學成熟10年,比國外去鍍金也要強多了。
走出這幢48層高的大樓,兒子對我說,現在我終於體會到什麽叫“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了。我相信,這樣的觀點他以前從來就沒有聽到過;並且我還相信,王總年薪上百萬,在我兒子眼裏一定是屬於成功人士的那一類,他的話對他會有影響力。於是我趁熱打鐵地說,如果你按照王總剛才說的去做(跑保險),我倒是也蠻讚同的。可是兒子說,我想我還是受不了這個苦。
一語中的。問題就在這裏。不讓大學生下放到企業裏去真刀實槍地幹,而是在一種模擬環境裏去上課;有的學校甚至連這種模擬環境也不具備,隻是在教室裏照本宣科,告訴學生修滿這兩個學分就行了,以後你們愛幹什麽幹什麽。這種與企業完全脫節的教學環境,會對大學生創業做老板起到什麽具體幫助嗎?我不相信。
2009年8月,國家教育部發布了我國第一次針對大學生創業組織的大規模調查結果。調查顯示,在這次全國24個省市區、117所高校、1.6萬名學生的創業項目調查中發現,我國高校畢業生中75%的人渴望自主創業,但最終真正邁出這一步的隻有1.94%。在這些大學生創業企業中,23%的經營狀況良好,31.3%收支平衡,25%正準備改行或歇業,20.7%已經停止營業,約有一半創業者對經營狀況不滿意。[2]
換句話說就是,全國高校畢業生中隻有不到2%的人最終選擇了自主創業,而其中隻有1%的人對自己的創業還覺得比較滿意(經營狀況良好)或過得去(勉勉強強能保本)。
2012年8月,國家教育部正式頒發《創業基礎》教學大綱,要求高校麵向全體本科生單獨開設《創業基礎》必修課,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教學大綱規定了教學目標、原則、內容和方法,其中教學內容包括教授創業知識、鍛煉創業能力、培養創業精神,教學內容包括創業精神、創業者與創業團隊、機會與創業風險、商業模式的開發等。並且規定,《創業基礎》課將成為麵向全體高校學生開展創業教育的核心課程,不少於32學時,不低於2個學分。[3]
這實際上表明,《創業基礎》這門課程的地位已經提高到了與《大學英語》一樣重要,超過了其他所有專業課程。因為隻有《大學英語》是所有本科專業學生都必須進修的,沒有例外。這也意味著大學生創業不再僅僅是一種興趣愛好,而是一門“必修課”。
可是,創業課程對於大學生來說真的這樣重要嗎?絕對不是;政府通過各種強製措施來推行創業教育會達到應有的效果嗎?也不是。
從前者看,自主創業當老板歸根到底隻是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任何國家、任何社會培養人才的目的都不可能是人人去當老板,哪怕隻是“想”去當老板。因為“老板”是與“夥計”(員工)相對而言的,如果上大學的目的隻是為了當老板,那又怎麽可能,更不符合大學教育的根本宗旨:“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孔子語)。
從後者看,學過《創業基礎》課的學生就會創業了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就好比說,在教室裏而不是遊泳池裏學遊泳的孩子,將來就能暢遊長江、大海了嗎?答案也是一目了然的。
更重要的是,這種普遍性教育根本不可能解決創業者在以後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差異化問題。事實證明,任何事物一旦要強力推行,就必然會流於形式。就好比說,《創業基礎》課一旦成為大學生必修課,那就可以想見,必然會有許多學生特別是那些對創業根本不感興趣的學生,隻是為了拿學分而學。
更不用說,這門課一旦成為必修課,大學裏哪裏會有那麽多老師來從事創業教學?到最後,就隻能是流於形式、照本宣科,或者讓學生“自學”。
這就好比我國許多大學裏都開有“作家班”,你看從中出過哪個著名作家了?不用說作家韓寒沒有上過作家班了,他甚至連高中都沒畢業。還有蘋果電腦的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他之所以會成為發明家、企業家,可是與學習《創業基礎》課一點關係也沒有。
教育規律認為,凡是學生不感興趣的課程,都是低效或無效的。2011年一項針對全國2000所高校發放的20萬份問卷調查表明,2010年全國大學生的創業比例隻有0.9%,初次創業成功率更是隻有2.4%。[4]按照當年全國630萬大學畢業生的規模計算,全國的創業成功者也隻有1000多人,5000人中有一個!而這些熱門的創業項目又是些什麽呢?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中小學教育”、“互聯網”、“廣告傳媒等相關產業”。從資金來源看,這些創業資金80%是親朋好友資助的,隻有4%是吸引的風險投資,還有2%來自政府部門的資金支持。[5]
什麽叫“中小學教育”?說穿了就是給中小學生做做“家教”;而這些所謂“家教”,又主要是輔導孩子做功課和複習考試,就是每天出一張考卷讓孩子做做,然後講評一下。可以說,大學生的這種所謂“創業”,一方麵是自己“死讀書”的結果;另一方麵也在培養別人的“死讀書”,與政府一貫倡導的創新性人才培養越來越遠。推而廣之,我國的大學生創業項目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技術壁壘低,沒什麽技術含量。
相比之下,西方發達國家的大學生創業比例要比我們高得多,一般達到20%至30%。一方麵,這與他們的社會環境有關;另一方麵,也與他們的大學教育有關。
例如在美國,美國的創業教育具有相當完備的體係,貫穿於小學、初中、高中、大專、本科、研究生正規教育。美國從2008年1月開始實施“金融掃盲2001年計劃”,向中學生普及金融、投資、理財、營銷、商務等方麵的超前教育。美國有369所大學至少普及一門創業學課程,超過大學總數的1/3。他們的創業教育有多麽成功,從一個數字上就可以看出來:美國表現最優秀的上市公司和高新技術企業老板中,86%在大學時就接受過創業教育,兩者之間高度相關。德國1999年提出的口號是“要使高校成為創業者的熔爐”,目標是在10年內每年有20%至30%的畢業生獨立創業。法國和英國也是從初中開始就設立商業課程的,英國從2005開始要求所有中學生必須參加為期半個月的商業培訓課程。日本更是從1998年就提出從小學開始實施就業和創業教育。[6]
總體來看,這些國家的創業教育都有兩大特點:一是強調實踐性,要求學生走出校門、參與社會,並且這個過程從中學乃至小學就開始了,而不是我們在大學課堂上這樣照本宣科,或者在校園裏創辦一條模擬“創業街”。二是他們的老師都有實踐經驗,課程也有實踐性。同時,他們的創業教育目標是讓學生具有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善於用企業家的思維方式去考慮問題,而不是自己去創辦什麽企業。
這一點可謂高明。如果一個人有了企業家的思維方式,那麽無論他創業與否,對個人、對社會都會有極大的好處。在此基礎上的創業,成功率就高了許多。可是相反,如果一個人缺乏企業家的思維方式,即使創辦了企業也會是磕磕碰碰的,直至頭破血流。
對照我國國內,大學創業教育通常是學校“負責學生就業”的行政部門和“負責商業教育”的教學部門進行的,這些老師基本上缺乏實戰經驗,甚至根本沒有在企業裏呆過;雖然大多數高校也聘請了一批企業家和創業人士擔任客座講師,但他們通常又缺乏教學經驗,所以教學效果很難說。
例如,2011年1月在長沙舉行的“勵誌·成才——攜手邁向創業成功之路”的大學生創業沙龍活動上,有21位大學生創業代表述說創業路上的艱辛和困惑,希望能得到在場企業家的親自指點。可是其中有許多實際問題,連這些成功企業家也感到為難,如“我的創業問題是家庭軟裝怎樣在網絡中得到推廣”、“我的困難是沒有資金和經驗”、“我困惑我現在的創業是不是走對了方向”等等。所以,隻能是一味強調“要具備核心競爭力”,至多是再告誡一聲“一定要堅持”雲雲,隔靴搔癢。
說句不客氣的話:我們的大學環境與社會環境是相對脫節的;有些創業教育就好比在澡盆裏教遊泳,與真正的企業理念完全是兩碼事。在這樣的環境下,又怎麽可能教出真正的企業家來呢?
案例
畢業即創業有三大誤區
富有校園創業理論和實踐經驗、現在專門從事大學生創業就業培訓的付宗菊總結認為,大學生畢業就創業有三大誤區:
一是過於迷信媒體報道,誤以為創業很容易,於是莫名其妙地感到羨慕:沒有資金可以申請貸款,沒有場地政府會提供,有時候恨不得馬上就行動起來,生怕被別人捷足先登了。而她的體會是,中國的大學生並不適合一畢業就創業,否則必敗無疑;即使給你資金給你場地,也未必能成功。同時,她呼籲社會各界不要再大力鼓勵大學生畢業就創業,這樣做非常不負責任。如果真的是為了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和以創業帶動創業問題,還是鼓勵大學生在校期間創業為好,給他們提供各種各樣的資源。因為創業的本質決定了,創業的本領必須在實踐中得到鍛煉;隻有在校期間經曆過各種挫折和磨難,練就出一身創業本領來,畢業後的創業才可能降低失敗風險。
二是過於迷信學校所教的各種理論。從她的親身體會看,書本上那些4P理論、3S模型在實踐中必敗無疑。不但如此,學校裏學的東西包括市場營銷、財務管理之類,在真正的創業中幾乎都用不到。究其原因在於,那些一套套的理論都是在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才用得到的;創業初期首先要想辦法生存下來。如果按照書上所教的創業初期就打廣告宣傳自己的品牌、印小冊子、做VI設計,必將死得更慘、更快。
三是過於迷信創業的享受。恰恰相反,創業是很艱苦很困難的,如果沒有充分的吃苦耐勞思想,千萬不要去冒這個險。她認為,根據她的能力,她要找個大公司做個主管年收入十來萬並不難,並且已經有幾個公司邀請她去做分公司總經理了。但她深知大學生群體創業的不易,希望能在這方麵助他們一臂之力,用自己的親身經曆和感悟幫助更多的大學生成功創業,所以才一直咬牙堅持到現在。說心裏話,她不希望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去盲目創業,因為他們有生存壓力,卻沒有社會曆練;接下來就要麵臨戀愛、結婚、生孩子,實在是輸不起。
1 國家教育部辦公廳:《普通本科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試行)》,載《中國教育報》,2012年9月1日。
2 薑泓冰:《教育部調查:75%大學畢業生有創業熱情,2%有行動》,載《人民日報》,2009年8月12日。
3 嶽霞、李禎怡:《創業基礎成大學生必修課,不低於2學分》,載《長沙晚報》,2012年8月23日。
4 易定紅:《大學生初次創業成功率僅為2.4%,專家支招》,載《人民日報》,2010年6月25日。
5 周逸梅:《大學生創業比例僅為0.9%,中小學教育成熱門》,載《京華時報》,2011年7月13日。
6 梁國勝:《發達國家大學生創業的比例占20%至30%》,載《市場報》,2007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