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畢業就去開公司?天方夜譚。”這是“中國創業導師”李開複對大學生創業當頭所潑的一瓢冷水。
2011年6月,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有不少大學生把畢業後自主創業當作就業方式之一,有些大學生甚至在學校裏就開始盤算著如何創業了,這是一種很危險的誤導。道理很簡單,搞企業很容易失敗;而一旦遇到失敗,這種風險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得起的。更何況,這些剛剛畢業、既沒有經驗也沒有資源的大學生了。
李開複說:“在我看來,他們創業成功的概率幾乎為零。創業並不是一時衝動,而是一個係統工程,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包括專業素養和人脈資源等方麵。等到對社會有了一個更為理性的認識,這個時候創業成功的可能性會比較大。”
當記者提到,現在有不少大學生認為自己有靈感和創意,這些靈感和創意也確實比較獨特,即通常人們所稱的這種“金點子”,在這樣的學生身上,創業衝動更迫切。李開複認為,他要對所有有這種想法的創業者提出一個忠告,那就是趕快拋棄這種想法。在他看來,點子並不值錢,值錢的是執行力,即怎樣才能把創意和想法真正付諸實踐的能力,包括學習積累、創業方向、個人品性、團隊精神等。在具體創業之前,應該多問問自己是不是具備這樣的執行力,而不是僅僅有一個金點子就夠了。
本書這裏插入一個實例來說明這一點。現在使用iPhone手機的人都知道它有一個微信功能,其實早在2007年初就有人想到了這個點子,隻是沒有付諸實現。那是一個周末的雨夜,譚洪和一位同學在上海中山公園附近的咖啡館聊天,他突發奇想,說,能不能做一個智能設計軟件,在地圖設定的範圍內可以查找到擁有同樣軟件的人,並且通過這個軟件即時聊天?同學一聽很感興趣,之後他們又對此反複討論了好多次,都覺得這個市場很大,可是總是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他們給自己找的台階是:如果這個軟件生產出來了,肯定會被人用來作為“拉皮條”的工具,到時候公安局找上門來,就會吃不了兜著走。
而在此之前的2001年的某一天,他半躺在沙發上看電視時,突然想到應該有一款平板電腦,不需要很多功能,隻要能拿到了看電視、上網和玩遊戲就行了。於是他找到另一位朋友聊起這個想法,朋友也認為這是好主意,所以他就畫了設計概念圖遞交給了美國臨時專利申請,兩人準備先把樣機做出來。可是沒過多久,他因為要創業做ForteBio,所以這事就被擱下了,也是缺乏執行。他笑笑說,如果當初真的把這種平板電腦搞出來了,說不定也就沒有後來喬布斯的什麽事了。[1]
言歸正傳。針對有些創業者的設想很美好,就是要通過多少時間,把自己的金點子做成一個產業,然後上市;尤其是我國股市中推出創業板以後,有這種想法的創業者就更多了,李開複特別提醒大家,決不要把股票上市看作是自己創業成功的標杆,上市、圈錢絕不該是創業的最終目標。
與此相似的還有,有些創業者對專利有一種迷信,尤其是科技型企業,會非常重視“專利”的申請,甚至把科技企業等同於“獲取專利”。對此李開複認為,這又是一個很大的誤區。申請專利隻是創辦科技型企業中比較重要的一環,而不是全部。高科技企業能否生存下去,根本上取決於是否適應市場;而適應市場的前提是了解市場、了解客戶需求。所以,專利和企業生存之間並沒有必然關係。有些領域甚至不需要專利,隻要進行一些微調和改進就能滿足客戶需求,同樣能取得成功。[2]
從上可以看出,即使你真的擁有“金點子”或幾項專利,都不能保證你走出校門後就是一塊創業的料,更不能保證你取得成功。真正能取得創業成功的關鍵,歸根到底還在於是否適應市場、贏得市場。
有些大學生可能會不服氣,覺得自己已經在課堂上聽了幾次《創業基礎》課程,考試成績也“不差”,自己“應該可以”創業了。這種想法太簡單。先不說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單是我國的創業教育還隻是剛剛開始、針對性不強,老師通常都不是企業家出身,甚至沒有在企業裏呆過,就知道這種創業教育有多麽玄乎了。
在深圳大學創業園的一年孵化期中,22家企業中有不少是因為經營不善而無奈退出的,原因主要就是“人的問題”。由於學校的創業指導課過於寬泛,老師講的主要是相關法律法規和成功案例,並不怎麽接近實際,所以這些創業者遇到問題時,就隻能在創業園區內的學生之間相互探討,純粹屬於“摸著石頭過河”。[3]
要知道,創辦企業不僅僅有技術就行,經營管理、團隊合作、市場開拓等,都決定著企業的成敗。大學生由於缺乏經驗,在企業定位、戰略策劃、產權關係、市場營銷、團隊組建、財務體係等方麵缺乏知識積累是必然的,所以很容易導致創業失敗。
所以,與相關部門高調鼓勵大學生畢業後自主創業相反,有關專家尤其是這方麵過來人的企業家,更多地呼籲要“慎重選擇”,不要在蠱惑聲中迷失方向。與此呼應的是,自主創業當老板在大學畢業生的眾多選擇中,排位也越來越靠後,已經成為“最後的”選擇。
毋用諱言,在各級政府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的過程中,存在著許多“私心”,最突出的是大學生畢業就業率不高,需要以自我創業來帶動就業;不但帶動大學生群體就業,而且還寄希望於他們帶動全社會的就業。
正因如此,政府才會相繼出台多項優惠政策,包括創業培訓、稅收、融資等方麵。在許多地區,應屆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是可以免費享受風險評估、政策培訓、無償貸款擔保、部分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的。可即使如此,最終選擇自主創業的仍然屈指可數。這也從一個側麵表明,創業的路並不好走,否則也不用你政府倡導,大家就蜂湧而上了。
為什麽創業的路不好走呢?關鍵是學校和社會缺乏這種創業氛圍。創業本該是水到渠成的事,在許多人的概念中,老板象征著財富和自由,誰不願意做老板、隻願意做夥計呢?可是如果全社會都缺乏這種創業氛圍,當老板總要“老板著臉”,又有多少人會迎難而上呢?
確實,國外的大學生創業比我們要搞得好,但應當看到其背後的國情不同。例如在美國,美國的基礎教育非常重視對學生執行力、團隊精神和市場研究等能力的培養,可謂實實在在的創業教育。所以他們的學生在進入大學和大學畢業後,自主創業的起點比我們要高得多。
相反,看看我國國內的大學生,他們直到高中畢業時這方麵幾乎還是空白,從小到大,父母、學校和社會對他們最關注的都是考試考了多少分,在全班、全校排名第幾,比上一次考得好了還是差了?甚至,為了能夠多考一分、多向前排名一位,還要教他們如何與同學競爭(不擇手段的競爭,包括作弊、挖牆腳、向老師打小報告等),這與創業所需要的團隊合作、誠實精神背道而馳。
隻是進了大學後,突然發現幾年後的就業不好辦,不好找工作,才臨時抱佛腳,“學習”起如何自主創業來。可是,自主創業涉及到方方麵麵,又怎麽可能在短期內一蹴而就呢?於是,就燒成了一鍋夾生飯。
相反,看美國斯坦福大學,學生進入大學校園的第一天起,就能耳濡目染身邊學長、學姐的成功創業故事。學校邊上就是著名的矽穀,不知不覺間就能學到當今世界最前沿的高科技。學生要想開發任何創新行為和想法,都能得到學校規章製度的鼓勵。從這個角度看,他們的鼓勵創業是潛移默化的,與追求大學畢業生就業率、創業成功率的急功近利相比,完全是兩碼事。所以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複認為,我國的大學與其人為地追求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不如先想方設法營造一種寬鬆的學術氛圍更實際;創業教育並不是一句話能做到的,有很長的路要走。[4]
案例
一步步來,走得更穩
劉學森在讀上海交通大學時就有以後自己創業的想法,可是大學畢業時,他還是選擇了就業,分別在英特爾和AMD實驗室工作。他認為,創業不是光憑熱情就可以的,得先鍛煉自己才行。正是在AMD工作期間,他成為一名專業工程師,然後去了複旦大學讀MBA。從本科畢業到讀研究生,中間隔了5年。也就是說,他工作了5年。正是在這5年間,他完成了一個從學生到具有實戰經驗的工程師的華麗轉變。他說,“這5年的工作經驗對我研究生畢業後創建公司有直接作用。”[5]
第一次創業,他做的是代理公司,具體地說是給一家專業檢測研究所做代理,幫它接受其他公司的訂單,從中抽取提成。
顯而易見,這樣做比較容易進入,也更容易成功。但好景不長,當別人覺得不再需要你尋找客戶時,也就意味著你沒有利用價值了。
就這樣,這家研究所最終收購了劉學森的公司,劉學森本人也成為該研究所的一名正式職員,端著穩定的金飯碗。
但羽翼漸豐的劉學森,覺得經過過去多年的積累,自己完全有能力開始真正的自主創業了,於是決定另起爐灶。從籌措資金到確立項目,與政府、企業等方方麵麵談判,都是他一個人在做,原來和他第一次創業的夥伴們則選擇了繼續留在那個研究所當職員。這是2006年。
四年過去後,劉學森的這家公司已經擁有100多名員工,在成都、湖南都成立了分公司,在上海、蘇州擁有自己的工廠,資產超過1億元。他本人也因此成為上海市創業成功典範之一。
1 譚洪:《創業不是想出來的》,載《創業家》,2012年第9期。
2 賀涵甫、陳慶輝等:《李開複:剛畢業就創業成功幾率近乎為零》,載《廣州日報》,2011年6月15日。
3 羅莎、張菁菁等:《大學畢業生創業難在哪?創業遭遇兩大問題》,載《南方日報》,2010年8月18日。
4 賀涵甫、陳慶輝等:《李開複:剛畢業就創業成功幾率近乎為零》,載《廣州日報》,2011年6月15日。
5 賀涵甫、陳慶輝等:《李開複:剛畢業就創業成功幾率近乎為零》,載《廣州日報》,2011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