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有一個“對牛彈琴”的故事,說的就是說話不看對象,說了也是白說。即使你琴藝再高超,牛聽不懂,又有什麽用呢?
我們回話一定要了解聽話者的身份、年齡、職業、愛好、文化水平等諸多方麵的情況,隻有這樣,我們的回話才有意義,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說話的時候不注意對方的身份,有時候還會招惹不必要的麻煩,讓自己和別人陷入尷尬的境地。電影《二子開店》中有這樣一個場麵:全店進行微笑服務訓練,隻有老奎笑不出來。小豆說道:“經理說了,不管出了什麽事都得笑,就是他親爹死了,也得笑。”老奎一聽,急了:“什麽?那我就更笑不出來了!他親爹死了,我再笑,那不成了詐屍了!”老奎是經理的父親,聽了小豆的話,怎能不急?怎能不發火?小豆說話不看對象,造成了這樣一種難堪的局麵。
說話時不僅要看對方的身份,也要看對方的年齡,這也是說話時不可忽視的因素。比如在問別人歲數的時候,對不同年齡段的人就要使用不同的問法:
問小孩:“你幾歲了?”
問同齡人:“你多大了?”
問比自己大的中年人:“您多大年紀了?”
問七八十歲老人:“您高壽?”
對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問法,才能達到問話的目的。因此,生活中我們在說話的時候要看對象,對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語氣。比如對孩子或者同齡人說話,語氣要坦誠、親切;對老年人或者自己的師長,語氣要尊重,讓他們感覺到你是有教養、懂禮貌的晚輩。
孔子曾經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失人”理解為失去了可以說話的對象;“失言”可以理解為這次說話本身就不對。要做到兩“不失”,就要在適當的地點、適當的時間、適當的語境,對適當的人說適當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