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樸
知榮知辱牢緘口[1],誰是誰非暗點頭。詩書叢裏且淹留[2]。閑袖手,貧煞也風流[3]。
[注釋]
[1]牢緘口:緊緊地閉上嘴。
[2]淹留:停留,久留。
[3]貧煞:非常貧窮。
[賞析]
白樸的〔中呂〕《陽春曲·知幾》共有四首小令,此為其一。知道什麽是光榮,什麽是恥辱,卻牢牢地閉著口,明白誰是誰非卻隻暗地裏點頭。姑且在詩書堆裏停留吧,對世事悠閑地袖手旁觀,窮死也風流。
“知幾”,《周易·係辭下》說:“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其知幾乎?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意思是說,君子對地位高的人不諂媚,對地位低的人不褻瀆,因為他洞悉變化的先兆,明白地位榮辱都是可以轉變的。白樸在這首小令裏提出要洞悉事物的先機,卻又不說破奧秘的主張,體現了明哲保身的生活態度和禁口不言的處世哲學。前兩句采用工整的對聯形式,把世間“榮辱是非”的觀念分條並舉,提煉成凝練的警句,醒目地表達一個飽經風霜的世故者的“清醒”和“糊塗”,令人一見難忘。“知榮知辱”語出老子《道德經》:“知其榮,受其辱,為天下穀;為天下穀,常德乃足,複歸於樸。”但白樸不是重複祖宗“知榮守辱”的遺訓,不是稀裏糊塗地不分是非,而是心如明鏡,能清醒地辨識榮辱是非,隻是不願說破,不願表態而已,正是“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稱”。真正的大智慧,不是洞悉奧秘,而是洞悉奧秘之後並不多言。榮與辱,是與非,心中自有評價,但是牢記禍從口出。與其惹閑事,不如陶醉在詩書裏。雖然清貧,自有一番不同世俗的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