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交往中,當你與別人談話時,必須始終能意識到雙方同時兼有說話者和聽話者的雙重角色。換言之,要意識到自己的責任不僅是把自己的思想表達清楚,還應考慮怎樣談才能使對方產生興趣,易於理解,並根據對方的各種反饋信息來調整自己的講話內容和方式。為此,要注意以下四個方麵的問題:
1.選擇話題
與熟人交談,自然可以開門見山地直接引出各種話題,但與人初次相識,或參加一次社交活動,則應認真考慮如何選擇話題。初次見麵,難免要作一番自我介紹。從某種意義上說,自我介紹是進行社會交往的一把鑰匙。這把鑰匙如運用得好,可使你在社交活動中百事如意;反之,可能給你帶來種種困難。那麽,怎樣作自我介紹才能獲得交際的成功呢?一般說來,自我介紹要講究適度。有人喜歡先作一番自我貶低式的介紹,以示謙虛和恭敬,其實這是大可不必的。在通常情況下,對方或許覺得你是老生常談,言不由衷;或許可能真的認為你不值一談,那就弄巧成拙了。當然,也要避免一開始就炫耀自己博學多才,顯得鋒芒畢露,令人生畏;或使人覺得你誇誇其談,華而不實。隻有實事求是,恰如其分地介紹自己,才能給人以誠懇坦率、可以一談的印象。
在自我介紹之後,就要選擇話題了。為了能使話題成為初步交談的媒介、深入細談的基礎和縱情暢談的開端,話題應達到的標準是:至少有一方熟悉,能談;大家感興趣,愛談;有展開討論的餘地,好談。找話題的方法主要有:
(1)中心開花法。麵對眾多的陌生人,選擇眾人關心的事件為題,圍繞人們的注意中心,引出許多人的議論,“語花”四濺,形成“中心開花”。
(2)即興引入法。巧妙地借用彼時、彼地、彼人的某些材料為題,借此引發交談。
(3)投石問路法。與陌生人交談,先提一些“投石”式的問題,在略有了解後再有目的地交談,便能談得較為自如。
(4)循趣入題法。問明陌生人的興趣,循趣生發,能順利地進入話題。因為對方最感興趣的事,總是最熟悉、最有話可談也最樂於談的。
2.講究對話
社交性談話,既不同於個人的自說自話,也不同於當眾演講,而是交往雙方構成的聽與講相配合的對話。對話的本質並非在於你一句我一句地輪流說話,而在於相互間的呼應。真正成功的對話,應該是相互應答的過程:自己的每一句話都應是對方上一句話的繼續,對對方的每句話都應作出反應,並能在自己的說話中適當引用和重複。這樣,彼此間心理上就真正溝通了。
為了能成功地進行對話,應避免以下九種不正確的對話方式:
(1)打斷別人的談話或搶接別人的話頭,擾亂別人的思路;
(2)忽略了使用解釋與概括的方法,使對方一時難以領會你的意圖;
(3)由於自己注意力的分散,迫使別人再次重複談過的話題;
(4)像傾瀉炮彈似的連續發問,使人窮於應付;對他人的提問漫不經心,言談空洞,不著邊際;
(5)隨便解釋某種現象,妄下斷語,借以表現自己是內行;
(6)避實就虛,含而不露,讓人迷惑不解;
(7)不適當地強調某些與主題風馬牛不相及的細枝末節,使人厭煩;
(8)當別人對某個話題興趣盎然時,你卻感到不耐煩,強行把話題轉移到自己感興趣的方麵去;
(9)將正確的觀點、中肯的勸告佯稱為錯誤的,使對方懷疑你話中有戲弄之意。
3.轉移話題
在兩種情況下需要轉換話題:
一種情況是自己對談論的話題已失去興趣,而對方卻談興正濃,彼此難以談到一塊。此時,不必硬著頭皮去聽,而應當通過提出一個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或接過對方的某一句話,自然地扯到另一個雙方都感興趣的問題上。這樣,對方的自尊和談興都未受到損害,甚至還沒有意識到呢!
另一種情況是,自覺、敏感地觀察對方的反應,知趣地感受對方的暗示和約束自己的談興。例如,當對方表現出厭倦神色時,就該“適可而止”了。
4.注意“小”事
在交談中,倘若能注意以下“小”事,就能產生良好的人際關係。這些“小”事是指:
(1)讓先。讓別人先說,一方麵可以表現你的謙虛,另一方麵可以借此機會來觀察對方,給自己一個測度的時間和從容考慮的餘地。
(2)避諱。不論與什麽人交談,都應對對方有所了解,聰明地避開某些對方忌諱的話題,如個人的隱私、疾病及不願提及的事情,否則會引起對方不快。要學會察言觀色,一旦發現自己不小心觸及了對方的忌諱,對方有不快之色或尷尬時,應立即巧妙避開。
(3)謙虛。社會心理學家發現,一般人總不喜歡嘴上老掛著“我”的人。因此,應避免過於顯露自己的才學,開口便“我”如何如何。須知,謙虛的態度,總是易為人所接受的。在一般情況下,人們總是先接受一個人,而後才肯接受他的意見的。
(4)誠懇。交談的態度以誠懇為宜。油腔滑調,縱然有很好的意見,也難以為人們所接受。
(5)幽默。恰到好處的幽默,能使人在忍俊不禁之中,體會到深刻的哲理。幽默運用適當,可為社交增添活躍愉快氣氛。但妙趣橫生的談話,來源於一個人修養和才華的有機結合,不可強求。如果僅僅為了追求風趣的結果,而講些格調不高的笑話,甚至不惜侮辱他人,則隻能顯出自己的輕薄與無聊。
(6)口頭禪。口頭禪固然能體現個性,但多數是語言的累贅,即使內容相當吸引人,但如果加上若幹個“這個”“那個”“嗯”“啊”之類的口頭禪,就如同在煮熟的白米飯中摻上一把沙子一樣,令人難以下咽。所以,對作為語言累贅的口頭禪,應當割除。
(7)插話。要盡量讓對方把話說完再插話。實在需要中途插話時,也應征得對方同意,用商量的口氣說:“對不起,我提個問題可以嗎?”或“我插句話好嗎?”這樣可避免對方產生誤解。
(8)平衡。如果幾個人一起交談,你要注意不要隻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一個人身上而冷落了其他人。除了你的對話者外,可用目光偶爾光顧一下其他的人。對於沉默者則應設法使他開口,如問他"你對這事有什麽看法?"這樣便可打破沉默,機智地引出他的話來。
5.善用商量的口氣
如果你要人家遵照你的意思去做事時,應該用商量的口氣。譬如你對人家說:我要你這樣做,但你不這麽說,而是用商量的口氣說道:“你看這樣做好不好呢?”假使你要你的秘書寫一封信,你把大意講了以後,要再問一下:“你看這樣寫是不是妥善?”看了要修改的地方,又說道:“如果這樣寫,你看怎樣?”你雖然站在發號施令的角度,可是你懂得人家是不愛聽命令的,所以不應當用命令的口氣。假使在一個盛夏的中午,一群工人在休息著,一位監工走上去把大家臭罵一頓,工人們畏怕監工,當然立刻站起來去工作了。可是當監工一走,他們便又停手了,這是一定的。如果那位監工上前和顏悅色地說道,"天氣真熱,坐著休息還不斷地流汗,這怎麽辦呢!朋友,現在這些工作很要緊,我們忍耐一下來趕一趕好嗎?我們早早趕好了,早早回去洗一個澡休息,怎麽樣?”我想,工人們當然會一聲不響地忍著暑熱去工作了。
6.懂得察言觀色
假如你正在興高采烈地跟許多朋友暢談的時候,突然來了一個不速之客,東拉西扯地談些煞風景的話,把歡洽氣氛擾亂了,這正如有人給你澆了一盆冰水。這種不知趣的人便是不懂得察言觀色,人們在背後一定罵他一聲冒失鬼。所以我們每次接觸到一個人物時,必先看看四周的環境。並明白對方近來的生活情形如何,倘若對方正是得意的時候,你不可在他麵前說不得意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