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企業運作中,通常會產生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顯性成本是指企業在購買相關生產要素時的實際支出,像購買材料、員工工資、廣告支出都屬於顯性成本。隱性成本指企業損失使用自身資源(不包括現金)機會的成本,一般認為是企業自己所擁有的且被用於該企業生產過程中的生產要素的總價格,它隱藏於企業的總成本之中,但是遊離於財務審計監督之外。比如由於管理者判斷失誤而造成的成本增加,管理不到位導致工作效率低下,廠房和設備的折舊費,以及企業主的工資,這些都是隱性成本。隱性成本其實不是真正的成本,因為成本是一種對外的支出,一個企業家創立企業之後,需要給員工發工資,這些工資就是成本。但是企業家給自己開的工資屬於隱性成本,在自己的土地上建廠,給自己支付地租也屬於隱性成本,而整個過程並不涉及所有權的轉移問題(錢還是屬於自己的),聽上去是成本,其實這種工資以及地租也可以算作是一種收益。
比如一個企業家創立了公司,由於經營管理不到位,一年到頭的營業額隻有280萬元,而各種人工開支、產品材料費、水電費、資源消耗造成的成本以及稅收就有260萬元。從最終的收益來看,似乎還有20萬元的盈利,但事實上,企業家自己的工資並沒有算進去,要知道他即便不創業,在其他公司擔任廠長,一年至少也有30萬元的工資。所以,如果考慮到這30萬元的隱性成本,那麽企業家在一整年的經營中並沒有掙到錢,甚至還有所虧損。
對於個人來說,生活和工作中同樣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其中顯性成本容易被人關注到,而隱性成本則經常被人忽視。其實同企業經營管理一樣,隱性成本的估算同樣非常重要,可以有效指導人們的行動。比如最常見的就是離職和跳槽,許多人在跳槽之前往往隻看重兩家公司所給工資和福利的比對,卻忽略了一些因跳槽帶來的隱性成本。要知道換一份工作,跳槽者可能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找房子,可能需要再次搬家,需要重新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和人際圈,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贏得新老板對自己的信任,以及需要時間來獲得晉升的機會(至少想要爬到理想的位置上可能需要一段時間),這些隱性成本不能簡簡單單就被忽略掉。
比如在北京,很多人都害怕跳槽,原因在於一旦跳槽,那麽就有可能不得不尋找新房子,尤其是房子距離新工作地點太遠的話,就不可避免地要更換房子。而在北京找房子無疑是一個大問題,換房子的人需要反複比較前後兩個房子的大小、價格、周邊環境等諸多要素。假如這個人的原公司在朝陽區,工資為2.5萬元一個月,房租是每個月8000元,到工作地點需要半個小時的車程,而想要跳槽的公司在豐台區,工資大概是3萬元一個月,但是距離如今的居住點有2個小時的車程,上下班太不方便了,消耗在路上的時間有很多,而且房租同樣不便宜。那麽兩相對比之下,在路上消耗掉的隱性成本其實需要進行重點考量。
除跳槽之外,新人在進入職場時,往往會對不同的就業方向、公司以及崗位進行抉擇,而這些抉擇同樣需要考慮到隱性成本。比如某人相中了兩家公司,第一家是電氣公司,與自己的大學專業非常符合,因此在工作中遇到的難題會少一些,雖然工資大約是6000元一個月,但是工作壓力可能會小很多,自己可發揮的空間更大。第二家是外貿公司,每個月的工資基本都在8000元以上,但是自己對相關專業比較陌生。那麽這兩個工作應該如何進行抉擇呢?對於多數人來說,可能會直接將工資當成主要的評判標準,但擁有經濟學思維的人會看重隱性成本。
外貿公司的工資雖然高,可是不確定因素很多,風險也比較大,他可能因為無法適應這份工作或者無法滿足其基本的業務要求,直接被公司開除;他可能私底下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學習相關知識,提升業務能力;可能老板不像現在的領導那樣開明,自己甚至都無法贏得老板基本的信任;此外,他當前所在的公司運轉良好,而這家外貿公司是否同樣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呢?在就業之前,他需要針對不同的情況進行深入分析,綜合一些隱性成本來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在就業中,機會成本或許是最常見的一種隱性成本,在評估是否應該接受當前的工作時,需要想一想自己如果做其他的工作,最高會獲得什麽收益,這些收益就屬於接受當前這份工作的機會成本。比如某人找到了一份月薪5000元的工作,可是經過分析,他發現如果進入姐夫的工廠上班,一個月工資也有6500元,而且晉升的機會更大。那麽在當前可供選擇的工作中,這份月薪5000元的工作絕對不適合自己,因為機會成本太大了。
一個聰明的人想要在職場上生存,往往會追求效益的最大化,這種效益最大化並不一定就是工資最高、獎金最高,也不一定就是職位晉升的空間最大。一些不那麽明顯的因素往往會影響一個人的表現,導致人們做出一些不那麽正確的決策,隱性成本就是其中一個因素。隻有把握好隱性成本,將其納入自己的分析和評估模型中,才能讓自己的選擇變得更加科學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