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團軍洪洞遇八路(二)

上述這些故事補充說完了,再回到洪洞縣來。

何煋榮正一邊走一邊想,突然隊伍前麵一陣**停了下來,正在疑惑,一營長蔡征快步跑了過來:“報告代團長,我營在前麵交叉路口和一隊八路軍遭遇。”

遭遇八路軍!何煋榮心中一驚,他對八路軍早有所聞。早在一九三三年,田頌堯第二十九軍奉命進剿川北紅四方麵軍徐向前的隊伍,結果被打得大敗。何煋榮當時是連長,也率部參加作戰,不過部隊還沒有拉上前線,何即離隊到洛陽上軍校去了,雖然沒有直接領略到共產黨軍隊的利害,但卻聽到過有關他們的很多故事和傳說。現在,二十二集團軍在山西打敗仗,八路軍卻接連在山西平型關、雁門關、明陽堡和娘子關連打勝仗。而且八路軍的裝備也並不好,兩相對比,差異到底出自何處?此時,這支神奇的隊伍就在眼前,或者前麵那些縈撓在心中的那些疑團可以在他們身上解開?作為一個正在追尋答案的職業軍人,他砰然心動,立刻策馬向前趕去一睹風采。

兩支隊伍都停止在交叉路口,都是灰軍裝打綁腿,頭上戴著相同的帽徽,隻不過八路軍沒領章,卻佩有“八路”兩字的臂章,隊伍裏多了一些日本人的三八步槍和歪把子機槍,有的士兵穿著日本人的黃呢軍大衣,背上背著日本鋼盔。顯然,這都是在平型關大戰中的戰利品。他們整齊地排成一長隊,精神抖擻地立正站著。代團長特地注意到他們隊伍中沒有一個民夫幫長官背行李。一位軍官模樣的人看見何煋榮的中校領章,知道是代團長來了,上前行了一個軍禮,一口江西老表腔:“報告何團長,我是八路軍一一五師某團某營營長,正在此地路過,現請友軍先過路口。”何煋榮祖籍江西吉安,仁壽老家江西祠堂裏的老一輩人都還能講吉安土話。一聽老表口音,倍感親切,慌忙還禮跳下馬來,握住對方的手,連道謝謝。回頭一看自己那些站得東倒西歪的士兵,個個都像趕場的老百姓圍在那裏看熱鬧。而連長以上的軍官就要雇老鄉背行李了。兩相比較,差異頓時突顯出來,不覺一陣自慚形穢湧上心頭,立刻喝令:“全體向友軍敬禮!跑步通過路口!”沒想到這支八路軍的隊伍也駐洪洞城西,雙方成了近鄰,互有來往,還打了不少交道。

正是這些交道,讓他,以及他的同行,感受頗深。

太原戰役後,八路軍總部也進駐洪洞,與二十二集團軍總司令部相距不遠。八路軍的部隊也分散住在城郊的村子裏,有的還和二十二集團軍的部隊住在同一個村子裏,天天出操都可隊形互望、號聲互聞。

一天, 二十二集團軍總司令部大門口來了幾個佩帶八路軍臂章

的人。一位方麵闊耳,濃眉大眼,操著一口川音的人上前對守在門口的副官說:“請通報鄧總司令,就說朱德來訪。”副官怔怔地用眼睛望著這位打綁腿,登布鞋,披著一件布軍大衣,滿臉堆笑,就像一個夥夫一樣的人,好一會才回過神來,扭頭就朝裏跑。鄧錫侯一聽鼎鼎大名的八路軍總司令來訪,立刻同孫震等人迎出門來,四支大手緊緊地握在一起,握畢,又介紹孫震等,也都一一握手,然後請進客廳。

鄧錫侯是四川營山縣人,朱德是四川儀隴縣人,兩縣緊挨著。兩

家人近在咫尺,相距不足四十公裏,真可謂老鄉中的老鄉,說起四川話來,連口音也一樣。這兩位川北山溝裏出來的帶兵統帥,以前都相互耳熟能詳,還通過信,但這卻是第一次會麵。而且會麵的時間地點又是這樣的奇特,雙方現在是同一戰壕、目標一致,處境又多有相似之處。一時間,就像老朋友一樣山南海北無話不談。當然,談到最多的,還是當前打的仗。

在太原前線的時候,鄧錫侯手下一二七師有一個營在戰場中與大隊伍失去聯係,陷入敵後,正在輾轉無路之時,卻逢八路軍的一支隊伍路過。於是,該營同八路軍合兵一道,邊走邊打,最後在八路軍的護送下到洪洞歸建。本來己經以為成了烈士的隊伍不但回來了,更令大家驚奇的是,這支從敵後歸來的小部隊,竟然建製完整,損失最小。回來後,鄧錫侯親自找來該營營長張鵬翼,要他詳細講述了在八路軍中感受到的敵後遊擊戰法和八路軍同當地民眾融為一體的魚水關係。對此,印象極為深刻。

朱德在長征過雪山時患了支氣管炎,現在還沒有痊愈,說起話來還不時咳嗽。現在,他用那還有些沙啞的嗓子,詳細介紹了平型關戰役、雁門關戰役、陽明堡夜襲飛機場、六盤村多次設伏戰等,這不僅讓二十二集團軍的兩位總司令了解到戰場詳情,還聽到了不少新鮮事。朱總司令介紹說,戰場上雖然敵人死不投降,但還是有少量的鬼子被俘。有的敵人被打死了,卻在敵人的口袋裏發現有反戰的傳單和日本共產黨的宣傳品。

接著朱德總司令還講了兩個日本俘虜的故事。這是八路軍第一次俘虜日本兵,這兩人一個是電台的電報兵,另一個是一個上尉。八路軍雖然對敵人恨之如骨,但還是嚴格地執行對敵的俘虜政策。這個電報兵在八路軍的模範行為的感召下,立場很快轉變過來了,在一次群眾集會上,自己爬上主席台,向群眾說道:“我是一個士兵,但我也是一個工人。日本軍國主義者要打這場戰爭,可是日本人民並不想。我是被強行征調入伍,派到貴國來的,可是一直到我被俘之前,我從來不知道中國人民如此善良。將來我要和中國人民並肩站在一起。”

那一個上尉卻蠻橫不己。有一次林彪下鄉,到了關著他的那間草屋去看他,可他卻大模大樣地坐著不動,還要林彪給他拿雞、雞蛋和大米飯。林彪用冷峻而平緩的語調對他說:“不要誤解我們對你的友好態度。這並不是我們怕你。我們自己吃高糧,讓你吃米飯。聽說有位農民來照顧你,你還打了他。我們並不因此而殺死你。可是,如果再敢打中國人,我們就要當眾用鞭子抽你!”後來,這個上尉還是逐漸受到一些感化。但這個當了俘虜的日本人總是認為日本皇軍是不可戰勝的,朱總司令對他說:“可是我們一定能夠打敗它!”

鄧、孫兩位總司令聽得津津有味。

在談到遊擊戰術時,朱德講,八路軍的遊擊戰最根本的一條,是要同群眾打成一片,是要得到群眾的支持,也就是孫中山所提倡的“喚起民眾”,否則一事無成。這一點,兩位總司令感觸頗深。最後,鄧錫侯提出,希望朱總司令能夠有時間給自己的部下講講遊擊戰術。朱德那兩片厚厚的嘴唇帶著憨厚的笑容滿口答應。

末了,朱德送給兩位總司令和他們的幾位師長一人一匹日本大馬,意思是:堅持抗戰,永不下馬。

朱德滿腔熱忱,又有鄧錫侯的邀請,於是樂意到二十二集團軍的駐地去講遊擊戰術。這種八路軍的拿手好戲給予川軍官兵有了極大的啟示,感慨不己。開始時是給團以上的軍官作報告,後來擴大到排以上的軍官,開始是集團軍總部作主持,後來在洪洞的兩個師也各自邀請,朱總司令都是有求必應。每次邀請,朱德都免去了一切禮儀,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就像在自己人那裏一樣隨便和平易近人。

在縣城西門外的一間大房子裏,一二四師邀請朱德總司令作關於遊擊戰的報告。朱德在孫震等人的陪同下,騎馬來到會場。這是全軍排以上的軍官都參加的大會,在壽陽前線帶領全連最後剩下的十七名士兵撤退回來的劉主明現仍在七四○團一個連裏擔任司務長,也來參加這個報告會,因為不是帶兵官,自己在最後麵找了一個地方坐下。

當朱德用他那一口川音講到遊擊戰就是機動靈活的戰術,不打無把握之仗,不打得不償失的仗,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這個原則時,劉主明不禁熱淚盈眶。他想到他所在的那個連,那一百多個活鮮鮮的麵孔,那天天吃著他親手督促著弄出來的菜飯的一百多號人,在敵人突突吼叫著的槍口下輾轉栽倒的慘狀。當時如果能用這種戰法,哪能都死在日本鬼子的槍下!劉主明後來說:“當時,我聽到‘跑’字,激動得幾乎落下淚來,我連在娘子關,明明知道敵人有機械化部隊,我們川造步槍不管用,為什麽不知道跑?白白地送掉一百多人的生命,全連才剩下十七人。”

代團長何煋榮坐在第一排,一邊聽,一邊記,不放過朱德總司令的每一句話。他懂得了這是既能保存自己,又能打擊敵人的最好的辦法。就好比麵對一個開槍射擊的敵人,我們不是正麵和敵人對打,而是繞到敵人的後麵戳他的屁股。他想,這在八路軍可以這麽幹,八路軍有獨立自主的作戰原則。但是自己得服從命令呀,團長得服從旅長,旅長得服從師長、軍長,最後還得服從戰區長官和委員長。如果命令是叫你正麵去擋槍口,就像這次在娘子關,接二連三的命令逼著你,我們又怎麽敢避開正麵繞到後方去呢!真正要使用這套戰術,還得從上頭來,除非自己有了獨擋一麵作戰的機會,就這麽幹。

當朱德講到發動民眾參加抗戰時,孫震(也包括鄧錫侯)從他們所處的角度想得更深。他們是純粹的軍人,從戰術上來講,他們讚成八路軍的遊擊戰術,以川軍的裝備和特點來看,也隻有在遊擊戰術才能得到生存。但說到發動民眾,話雖有道理,卻不是他們能作得到的了。他們也知道發動民眾的厲害,一九三三年到一九三五年,他們都參加了圍剿川北紅四方麵軍的作戰,都親身領受到了共產黨發動民眾帶來的巨大威力。可是,發動民眾是一個政治問題,川軍的部隊中現在都由中央係統配備有政工人員。這些政工人員名義都受部隊主官的節製,可是他們都自成係統,說得好聽點,是來協助部隊主官的。說得不好聽,是來監視部隊和主官的。發動民眾的事,得由他們點頭,否則丟官事小,掉頭事大。誰都知道,發動民眾的事,正是共產黨同國民黨的根本區別所在,委員長的大忌。

但是朱德所講到的軍民關係的問題確係軍中一件大事。部隊的戰力不僅在於武器裝備,還在於軍心和民心。軍心就是要部隊效忠長官意誌,令行禁止,絕對服從命令;民心就是要求部隊愛護老百姓,把老百姓當成自己的家人,絕對禁止撓民。這樣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愛戴和幫助,得民心者得天下,何況正在川外作戰。兩位總司令己經商量過了,在洪洞的這次整訓中,一定要把軍民關係、部隊紀律作為整訓的重點和要務。

一陣熱烈的掌聲打斷了他們翻騰的思路,原來朱德總司令的講話己經到了尾聲。最後,他說:“今天,我同你們總司令商量好了:明天,我們八路軍總部開聯歡晚會。我在這裏歡迎你們來參加,大家願不願意呀?”會場中如雷鳴般地齊聲響應:“願意!”

在同八路軍這樣近距離相處的日子裏,最令二十二集團軍官兵耳目一新的是八路軍活躍的政治工作和官兵一致的作風。在川軍的隊伍中,封建軍閥的製度和作風十分強烈,長官打罵士兵、克扣軍響等惡習隨時可見。前不久甚至還有師爺製度,每一個連裏有一位師爺,幫助寫寫算算,做些記記賬這類的事,非兵非民,抱一個賬本,拿一把算盤,端一支水煙袋,令人想到就像劉文彩的賬房先生一樣。近二、三年,作為軍隊改革的一項成果,才從軍校中培養出一批有文化的文書上士或司務長,逐步取代了那些穿長杉的人。就是到了這時,有些士兵還習慣於叫這些文書上士為“師爺”。在這種封建習氣極濃的軍隊中,當兵的更沒有誰聽說過部隊開聯歡晚會這樣的新鮮事,雖然這樣的晚會在八路軍中已習以為常了。

這一天,早早地開夥吃過了晚飯,二十二集團軍派出了官兵代表來參加這場別開生麵的聯歡會。在一像大祠堂的院落裏,兩盞大汽燈掛在柱子上,把會場照得雪亮。開初,這些有幸第一次來體驗官兵平等火熱場麵的代表們排著隊拘謹地坐在會場裏。但是,他們很快就受到感染,被八路軍的啦啦隊調動得活躍起來,也跟喊起各種口號來,會場變得一片歡騰。不一會演出開始,參加演出的主要是丁玲從延安帶來的西北戰地服務團,這個戰地服務團的成員都是些能歌善舞的青年學生,一個個生動活潑,充滿**。更令川軍士兵驚奇的還有一些認識的八路軍官長也同士兵同台演出!真是聞所未聞。

演出的節目第一個是《八百壯士》,是表現淞滬戰役中固守四行倉庫的謝晉元英勇戰鬥的事跡。第二個節目是《忻口會戰》,演的就是眼前的事。第三個節目是《全民總動員》,這個節目最大,參加演出的有老年人,青年人,有軍人,有老百姓,穿著各式各樣的衣服,有慷慨壯烈,有歡呼雀躍,有大紅花、秧歌舞,滿台子蹦蹦跳跳,讓人激動不已。除了這幾個抗戰的大節目外,其間還穿插有小節目,內容有快板、獨唱、舞蹈,還有晉劇的“蘇三起解”,四川人在洪洞縣看“蘇三起解”,真是別有一番情趣!最後八路軍的啦啦隊還歡迎二十二集團軍也來一個節目,實在毫無辦法推托的情況下,一位會唱川戲的副官,自告奮勇到台上去搖頭晃腦地唱了一段川戲的“空城計”,也贏得不少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