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麵從學校數、在校生數、專任教師數及變動情況、生師比等方麵對樣本縣義務教育發展情況進行統計分析。
6.2.1 學校數
關於樣本縣學校數,課題組調查和統計了六縣2005—2010年小學總數和初中總數的情況。
1.小學
圖6-2呈現了樣本縣2005—2010年小學學校數的變化情況。由圖6-2可以看出,除齊河縣小學學校總數呈現小幅上升趨勢,其他幾個縣小學學校總數總體都呈現下降的趨勢。
圖6-2 樣本縣2005—2010年小學學校總數變化趨勢圖[2]
2.初中
從圖6-3可以看出樣本縣2005—2010年初中學校數都呈現出減少的趨勢,尤其以鹿寨縣最為明顯,從2005年的35所下降到2010年的11所。這與鹿寨縣近幾年的中小學校布局調整有關,農村初中校均被並入縣城中學,鄉村已無初中學校。其他幾個縣初中學校數呈下降趨勢也很可能與學校布局調整、撤校並校有關。
圖6-3 樣本縣2005—2010年初中學校總數變化趨勢圖[3]
6.2.2 在校生數
關於樣本縣在校生數,課題組調查和統計了六縣2005—2010年義務教育學校小學及初中在校生總數、縣鎮學校在校生數、農村學校在校生數、女生數、少數民族學生數的情況。
1.小學
樣本縣2005—2010年小學在校生總數定興縣、涿州市及融水縣總體呈現下降趨勢,定興縣從2005年的42710人下降到2010年的34603人,涿州市從2005年的34873人下降到2010年的33620人,融水縣從2005年的40598人下降到2010年的38422人;與之相反,齊河縣2005—2010年小學在校生總數總體呈現上升趨勢,從2005年的31317人上升到2010年的42604人;壽光市2005—2010年小學在校生總數呈現先增長再下降的趨勢,從2005年的52216人上升到2007年的80553人,再下降到2010年的55221人;鹿寨縣2005年到2010年小學在校生總數呈現先下降再上升的趨勢,從2005年的28139人下降到2007年的22673人,再上升到2010年的25507人。
從圖6-4可以看出樣本縣在2005—2010年農村小學在校生數比例總體都呈現下降的趨勢。在調研中也發現,縣城裏的小學班級數及班額都遠大於農村,家長都希望把孩子送到有著優質教育資源的學校接受教育,這也是我國現階段一個普遍的現象。涿州市與定興縣2005—2010年農村小學在校生比例均呈現先上升再下降的趨勢,這與河北省城鎮與農村區域的不同年份劃分有關,其餘各縣2005—2010年農村小學在校生比例均呈現總體下降,局部小幅度增長或下降趨勢。
樣本縣2005—2010年小學女生學生比例無大幅度變化。2005—2010年定興縣與涿州市小學女生比例一直處於小幅下降,定興縣從46.1%下降到45.1%,壽光市與融水縣均呈現先小幅下降再小幅上升的趨勢;而齊河縣與鹿寨縣均無明顯波動,2005—2010年小學女生比例均保持在48%~48.5%。
表6-3 樣本縣2005—2010年小學在校生數情況表
續表
圖6-4 樣本縣2005—2010年農村小學學生比例變化趨勢圖
樣本縣2005—2010年小學少數民族學生數也無明顯變化。由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是民族地區,因此融水縣和鹿寨縣的小學少數民族學生偏多,分別為77%和58%左右。其他各樣本縣的少數民族學生比例均很低。
2.初中
樣本縣2005—2010年初中在校生總數定興縣、涿州市、融水縣總體呈現下降趨勢。定興縣從2005年的32834人下降到2010年的16065人,涿州市從2005年的22396人下降到2010年的15872人,融水縣從2005年18499人下降到2010年的16396人;齊河縣2005—2009年初中在校生總數均處於下降,從2005年的22227人上升到2009年的15379人,在2010年有小幅上升,上升到16775人;而壽光市2005—2010年初中在校生總數一直呈現上升的趨勢,從2005年的21674人上升到2010年的40483人;鹿寨縣2005年到2010年初中在校生總數除2008年有小幅上升之外,一直處於下降的趨勢。
表6-4 樣本縣2005—2010年初中在校生數情況表
續表
圖6-5 樣本縣2005—2010年農村初中學生比例變化趨勢圖
從圖6-5可以看出,樣本縣在2005—2010年農村初中在校生數比例總體都呈現下降的趨勢。定興縣、涿州市及齊河縣2005—2010年農村初中在校生比例均呈現先上升再下降的趨勢,其餘各縣2005—2010年農村小學在校生比例均呈現總體下降,局部小幅度增長或下降趨勢。這可能與近幾年的中小學校布局調整有關,農村初中校均被並入縣城中學,鄉村初中校已經很少。比如鹿寨縣的規劃是中學全部並入縣城,鄉村不設中學。由表6-4可以看出,樣本縣2005—2010年初中女生比例除鹿寨縣外均無大幅度變化。鹿寨縣2008年突然降至39.9%,其他年份均保持在50%左右;其他各縣均無大幅度變化,均保持在46%~50%。
從表6-4可以看出,樣本縣2005—2010年定興縣、涿州市、齊河縣與壽光市初中少數民族學生比例均較低。由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是民族地區,因此融水縣和鹿寨縣的小學少數民族學生偏多,融水縣少數民族學生比例呈現總體上升趨勢,從2005年的73.2%上升到2010年的76.9%,鹿寨縣則呈現先下降再上升的趨勢,從2005年的60%下降到2008年的46.5%,再上升到2010年的72.2%。
6.2.3 專任教師數
關於樣本縣專任教師數及變動情況,課題組調查和統計了6個樣本縣2005—2010年專任教師數、新錄用畢業生及自然減員等指標數據。
1.小學
(1)專任教師數。
表6-5呈現了樣本縣2005—2010年小學專任教師數情況。從專任教師總數來看,2005—2010年定興縣、涿州市、融水縣及鹿寨縣總體均呈遞減的趨勢,這與在校學生數遞減的趨勢是一致的;也與四縣教師變動數據是一致的,自然減員數遠高於新進畢業生數,導致專任教師總數下降。而齊河縣和壽光縣2005—2010年小學專任教師數總體呈現增長趨勢。一方麵,這可能與齊河和壽光這幾年小學在校生總數上升的趨勢有關;另一方麵,齊河與壽光的經濟狀況比較好,教師工資水平較高,因此教師勞動力市場供給較為充裕,教師變動中新錄用畢業生數也印證了這一點。
表6-5 樣本縣2005—2010年小學專任教師數情況表
續表
從表6-5可以看出,樣本縣2005—2010年小學女專任教師比例無明顯變化,但是可以看出各樣本縣之間小學女專任教師比例有顯著的差異。定興縣的小學女專任教師比例最高,2005—2010年均保持80%左右;其次是涿州市,達到70%左右;鹿寨縣小學女專任教師比例6年均保持在60%左右;齊河縣小學女專任教師比例一直在50%左右;小學女專任教師比例較低的為壽光和融水,均在40%左右。
從表6-5可以看出,樣本縣2005—2010年小學少數民族專任教師比例無顯著變化。由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是民族地區,融水縣和鹿寨縣的小學少數民族教師比例偏高,鹿寨縣少數民族教師比例在58%左右,融水縣甚至達到85%以上;其他四個縣的少數民族教師比例均較低。
(2)專任教師變動情況。
表6-6呈現了2005—2010年樣本縣小學專任教師變動情況。從表6-6可以看出,除齊河縣和壽光市,其他各樣本縣新錄用畢業生人數均很低,基本在10人以下,不到對應年份專任教師數的1%;齊河縣和壽光市在新錄用畢業生均在10人以上,占當年專任教師比例在1%左右,壽光市在2009年新錄用畢業生甚至達到125人,占當年專任教師數的3%以上。出現這一現象一方麵可能反映廣西、河北樣本縣小學教師崗位對於大學畢業生沒有吸引力;另一方麵可能反映廣西和河北樣本縣的新增教師編製較為匱乏,導致這些年新錄用畢業生很少。
從表6-6可以看出,樣本縣2005—2010年小學自然減員數無顯著變化,基本都保持在1%~3%,但有個別樣本縣個別年份特例,如鹿寨縣2005年自然減員達142人,占當年專任教師數的8.2%。從6個縣來看,基本都是自然減員數高於新錄用畢業生數,而且河北、廣西的樣本縣這兩個指標的差額相當大(參見圖6-6)。
表6-6 樣本縣2005—2010年小學專任教師變動情況[4]
圖6-6 樣本縣2005—2010年小學專任教師變動均值比較
新錄用畢業生遠少於自然減員數,使得教師老齡化與結構斷層問題嚴重。受編製所限,部分樣本縣(如定興、涿州)10年未引進新教師,各縣教師平均年齡在40歲以上;而農村學校中相對優秀和年輕的教師往往努力通過各種途徑流向城鎮或農村優勢校,這加劇農村教師隊伍年齡結構問題(部分農村校教師校均年齡超過50歲),而優秀教師單向流動加劇農村教育係統內部老齡教師不能自我消化與轉移,而結構性缺編崗位無法補缺與平衡,進一步加劇學校教師隊伍質量下滑。
2.初中
(1)專任教師數。
表6-7呈現了樣本縣2005—2010年初中專任教師數情況。從專任教師總數來看,2005—2010年定興縣、涿州市及鹿寨縣總體均呈遞減的趨勢;融水縣則呈現總體小幅增長的趨勢;齊河縣和壽光縣2005—2010年初中專任教師數總體呈現先增長後減少的趨勢。各縣初中專任教師數變化的趨勢基本與初中在校生總數的變化趨勢是一致的。
表6-7 樣本縣2005—2010年初中專任教師數情況表
續表
從表6-7可以看出,樣本縣2005—2010年初中女專任教師比例無明顯變化,但是可以看出各樣本縣之間初中女專任教師比例有顯著的差異。定興縣與涿州市的初中女專任教師比例較高,2005—2010年均保持60%以上;其次是鹿寨縣,2005—2010年均在50%以上;齊河縣、壽光市及融水縣初中女專任教師比例較低,6年均在40%~50%。
從表6-7可以看出,定興縣、齊河縣及壽光市初中少數民族專任教師比例均較低,2005—2010年也無顯著變化;融水縣初中少數民族專任教師比例在2006年有顯著增加,從2005年的35.1%上升到2006年的87.8%,之後一直保持在85%左右;鹿寨縣2005—2010年初中少數民族專任教師比例在55%~60%波動。
(2)專任教師變動情況。
表6-8呈現了2005—2010年樣本縣初中專任教師變動情況。從表6-8可以看出,定興縣與涿州市2005年與2006年新錄用畢業生均在1%左右,在2006年之後幾乎都沒有新錄用畢業生;除了2005年壽光市與融水縣新錄用畢業生為0.4%,其他各縣各年份新錄用畢業生均達到1%以上,齊河縣在2006年初中新錄用畢業生甚至達到74人,占當年專任教師數的4.4%。定興與涿州2007年之後幾乎沒有新進畢業生,這與兩縣的無新增的教師編製有關;齊河與壽光的新增畢業生數與初中在校生人數的增加和自然減員數均相關,其中齊河2007年的新錄用畢業生人數與教師基本工資大幅增加有很大關係,2007年基本工資的明顯增加,背後的原因是這一年開始落實了崗位績效工資中對基本工資的套改,即將職務工資套改成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從表6-8可以看出,樣本縣2005—2010年初中自然減員比例均在3%以下,也無大幅度變化情況。
表6-8 樣本縣2005—2010年初中專任教師變動情況
圖6-7 樣本縣2005—2010年初中專任教師變動均值比較
6.2.4 生師比
關於樣本縣生師比情況,課題組調查和統計了六縣2005—2010年生師比和農村學校生師比情況。
1.小學
圖6-8 樣本縣2005—2010年小學生師比變化趨勢圖
圖6-8展示了樣本縣2005—2010年小學生師比的變化趨勢,從圖6-8可以看出,樣本縣均沒有大幅度的變化。齊河縣與融水縣都呈現出先上升再下降的趨勢;定興縣、涿州市及鹿寨縣均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趨勢;而壽光市則一直呈下降的趨勢。從圖6-8還可以看出,融水縣和壽光市的生師比一直高於其他幾個樣本縣,齊河縣的生師比最低。定興縣與涿州市雖然教師編製緊縮,沒有新教師的加入,但是由於前幾年學生數遞減比較多,所以生師比呈現一個下降的趨勢,但是當學生數趨於穩定,而無新教師的加入及自然減員數的原因,使得後幾年生師比又呈上升的趨勢。壽光市的經濟狀況較好,教師勞動力市場供給充裕,使得專任教師數一直呈現上升的趨勢,雖然學生數也在增加,但是增加比例沒有專任教師多,因此生師比還是一直處於下降的趨勢。鹿寨縣小學教師數一直趨於一個下降的趨勢,而學生數趨於一個先下降再上升的趨勢,導致生師比出現先下降再上升的趨勢。
2.初中
圖6-9展示了樣本縣2005—2010年初中生師比的變化趨勢,從圖6-9可以看出,定興縣、涿州市、融水縣及鹿寨縣總體均呈下降的趨勢,這可能與初中在校生數呈大幅下降趨勢有關,而教師數卻下降不多,升至融水縣還呈現小幅上升。齊河縣與壽光市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趨勢,齊河縣和壽光縣2005—2010年初中專任教師數總體呈現先增長後減少的趨勢。從圖6-9還可以看出,定興縣的初中生師比明顯高於其他幾個樣本縣,其次為融水縣,2005—2008年齊河縣與壽光市較低,但2007年之後則較高。
圖6-9 樣本縣2005—2010年初中生師比變化趨勢圖
這兩節簡要介紹了三省樣本縣經濟與教育發展狀況:在經濟發展發麵,可以看出齊河縣與壽光市屬於經濟狀況較好,其次為涿州市和鹿寨縣,融水縣和定興縣屬於經濟狀況較差的縣。而各個縣的經濟發展狀況與各縣的教育發展息息相關,例如壽光市和齊河縣的經濟狀況較好,新錄用畢業生數明顯高於其他縣,給教師隊伍注入新的活力。但是齊河縣與壽光市也麵臨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初中生師比近幾年處於上升趨勢。而定興縣、涿州市、鹿寨縣等縣專任教師數逐年減少,教師隊伍縮減,尤其新錄用的畢業生人數幾乎為零,導致教師老齡化與結構斷層問題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