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理念:明德、啟智、和諧、大成。

【釋義】

明德:涵養和彰顯德性。《尚書·君陳》言“明德惟馨”,意為真正能夠發出香氣的是美德。《禮記·大學》上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意指“明德”是最高的為學之道,是要教導學生能夠彰顯自己心中美好的德性,時常想到上天所賦予你的天良,這樣才能使人革舊從新,身體力行,處於內心清明的、最高的、善的境界上,這就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今天的“明德”意蘊教師師德高尚,愛崗敬業;學生思想健康,行為端正。最基本、最普遍的要求則是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識和愛國主義思想,這應成為每一個二中人心中最虔誠的信念,也是我校培養人的最高目標。

啟智:《說文解字》上說,智者徹也,即言有“智”就能探求事理,研究問題,從而達到凡事通透、明白。“智”應包含智力、智能和智慧。啟智即喚醒並開啟發學生的智慧,主要體現在“授業”、“解惑”方麵,但不僅限於此。啟智的核心是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開發智力,激發潛能,使學生掌握研究問題的方法和科學的思維方法,培養學生的生活和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全麵發展,為學生開啟智慧人生。

明德是精神品質的塑造,啟智是技能方法的培養,兩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學生的進步與發展。

和諧: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和”字。和,用以描述內部治理良好、上下協調一致的狀態;諧,有協調、融洽的含義。《左傳》有“為樂之和、無所不諧”。我國古代思想家們一般把自然稱為天或天地,並將其視為一個和諧整體。在古代典籍中,有關和諧的思想源遠流長。從孔子的“和而不同”,管子的“和乃生,不和不生”,到董仲舒的“和者,天地之生成也”表達的觀點是一致的。

“和諧”是宇宙與萬物存在的基礎,或者說宇宙與萬物都存在於和諧的狀態中。可見,祈盼和順、追求和諧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傳統和高尚品德。千百年來,“和諧”的思想深深植根於人們的實際生活中,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準則。可以說“和諧”乃處理人世間各種關係的箴言和要義。國家和則強,自然和則美,社會和則安,和諧社會、社會和諧,一直是人們美好的追求和憧憬。我們把和諧定為辦學理念,意在創建和諧校園,營造精神和文化的引力場,豐富我們的智慧,淨化我們的心靈,塑造我們的性格,培養德、智、體、美、勞諸方麵和諧發展的學生,使校園充滿生機和活力,充盈誠信與友愛,使身處學校的每個人都能與學校一同發展和提升。

大成:此二字出自《孟子》,“孔子之謂集大成”。意思是孔子思想集古聖先賢之大成,讚揚孔子對中華文化作出的巨大貢獻。

蘭州二中確立的“大成”有三層含義:一是集大成;二是成功教育;三是人人大成功。集大成即要求學生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培養學生集當今世界人文、科學和藝術領域的大成。成功教育作為一種教育理念,一種基本教育價值取向,其含義十分廣泛,既指獲取了巨大的成就,又指日常生活中微小的成功;既包括積極因素的成就,又包括從消極麵向積極麵的轉化;既體現在學習成績的提高,又體現在各項活動中的成功;既有按教師、社會期望而獲取的成功,又有學生自主發展取得的成功。大成教育收獲的必定是教育的成功,是讓每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獲取成功,在成功中體驗快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使二中學子在為人、處事、做學問、成事業諸方麵取得最大化的成功,達到“人人成功,個個成才”。和諧是大成的基礎,大成是和諧的結果;和諧大成是我們美好的理想,更是不懈的追求。

辦學目標:實施以全人教育為核心的大成教育;為社會培養有責任感的公民;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和社會主義建設者;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校訓:誠、正、勤、樸。

【釋義】

“誠、正、勤、樸”由我校首任校長趙元貞博士提出並立為校訓,它是傳統美德的集合和萃華,是處世準則,更是立身之本。其用意是,勉勵全校師生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誠實守信做人,品行端正處世,勤奮上進成事,樸質無華立身。

校風:尚文、求真、務實、嚴明。

教風:精誠、博愛、善誘、嚴謹。

學風:明禮、篤學、善思、進取。

通訊地址:蘭州市城關區武都路185號

郵編:730030

電話:0931-8463070